《外国新闻史》第十三章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73.00 KB
- 文档页数:20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外国新闻事业史整理一、名词解释【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把它张贴在公共场所(一说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了石灰膏的特制木板上),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或者“罗马公报”。
【新闻信】在《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手写新闻信,它既是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实体,也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的时间最久的手写新闻传递方式。
【新闻书】发源于尼德兰、德国等西欧地区一种不定期的印刷品,主要报道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
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并因其书本形式,通常在书店、集市或街头出售,被称为新闻书。
新闻书与报刊相比:形式内容上,虽有刊名,但出版日期不固定、出版间隔很长。
新闻迟缓,时效性不高;受众方面,没有固定订户,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出版者多为印刷商,以印刷其他书籍为主,附带出版自己编写的新闻书。
【手抄小报】是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以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灾祸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手抄新闻报纸。
又称格塞塔。
【知识税】1712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报刊使用纸张税,刊登广告的广告税,三者结合称为知识税。
以1861年纸张税的取消宣告甩掉150沉重的知识税包袱。
【论新闻出版自由】在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约翰·密尔顿与1644年撰写了《论出版自由》一书,反对当权长老派的跋扈,次数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片演说词,也是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
【曾格事件】曾格是纽约市的印刷商,创办了《纽约周报》,发表了一系列批评总督的文章而被捕。
安德鲁.汉密顿为其辩护。
汉密顿指出,只有谎言才构成诽谤,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
最后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裁定曾格无罪。
这一案件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北美人民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是美国新闻史上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2.自由主义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公报》4.《信使报》5.《学者报》6.黎塞留7.皇家出版法庭二、简答题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手抄新闻(新闻信)2.古登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二、论述题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第三章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1607-1765)【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2.《波士顿新闻信札》3.《新英格兰报》4.曾格案件二、简答题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第二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米尔顿2.托马斯·杰斐逊3.约翰·密尔4.《论出版自由》5.《论自由》二、论述题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第四章渐进的改良之路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640-1861)【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威克斯2.“知识税”3.《福克斯诽谤法案》4.“朱尼尤斯信件案”5.秘密津贴制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纸草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人开始使用尼罗河边一种宽大的植物叶子制成纸草,在上面书写文字。
古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文字记载的编年体,当时设有档案大臣的官职,主要就是使用泥板和纸草记载。
古埃及留下来的文字,最古老的是金字塔题词和残留陶片,稍后的保存在纸草和泥板上。
现存最早的纸草书是第十一王朝时期的,内容是昭告天下,全国和平,可以安全地到各国旅行。
廉价报纸(1999传播)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曾的通俗小报,因廉价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黄色新闻(2001传播)美国报业商业化时期的《世界报》与《新闻报》以黄孩子为主人公的漫画相互竞争,在纽约家喻户晓,德纳在《太阳报》引证旁人的话,称这两家报纸为“黄色报纸”,它们所特有的那种类型的煽情新闻,被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包括: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2.滥用照片,甚至偷窃和伪造照片;3。
种种欺骗手法;4.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受的欺辱。
《新闻报》与《世界报》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引起全国报纸的效仿,并与1899—100年达到高峰。
“一城一报”(2004传媒经济学)一城一报,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社会现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报业垄断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经济迅猛发展,报纸发行量亦不断持续上升,但在激烈的竞争下,报业发展下却出现了极度垄断的态势。
日报的总数不断减少,为数众多的日报经过激烈的竞争兼并之后,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城市只有一家日报,或有几家报纸但却属于同一个老板,即所谓的“一城一报”现象。
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古代的新闻传播1.原始新闻传播人类在几百万年前,出于共谋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就有种种简单的信息交流。
这是一种蒙昧状态下的十分原始的信息传播,是前语言时期的信息传播。
2.口语新闻传播(1)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了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基本纽带。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传播的具体方式不断丰富,日趋多样。
新闻性最强的口头传播,往往出现在战争或其他重大事变中。
(3)在口头语言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同时,人类成员还保留着种种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还逐步采取标记、声光、图式等多种手段辅助新闻信息的传播。
①标记传播这是指借助一定的物品或记号来传递信息,例如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等。
②声光传播这是指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例如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
声光传播的距离比较远,排列组合有较多的变化,表达的意思也可以更加复杂。
③图式传播这是指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
它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3.手写新闻传播(1)随着文字和书写工具的诞生,出现了手写新闻传播,后来它又渐渐上升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形式。
①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文字大部分由表形向表意、表音演进,衍生出各种字母文字,而且形体日益简化,书写日益便利。
②早期的书写工具是各种简陋的自然材料。
人工造纸的技术则起源于中国。
这一技术后来经中亚、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为各国采用。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有了文字书写,就有了手写的新闻传播,这种传播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使信息传播的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留存的时间更长久。
(3)在古代手写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种形式历来受到史家的注意。
外国新闻事业史重点章节:第⼀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和发展(第⼆节 英国近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近代报业)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第⼆节 英国现代报业、第三节 美国现代报业)第⼀章 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第⼀节 古代的新闻传播:⼝头,⼿写,印刷第⼆节 16世纪:⼿抄⼩报和新闻书第三节 17世纪:从定期报刊到⽇报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
定期报刊产⽣于17世纪初,发源地是德国和尼德兰。
世纪上第⼀张⽇报:德意志地区,莱⽐锡⼀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第四节 新闻事业诞⽣的历史必然性第⼆章 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和发展第⼀节 概说近代新闻事业:从17世纪初定期报刊问世到19世纪末。
⽆产阶级报刊三个阶段:⼯⼈报刊、⽆产阶级政治报刊、⽆产阶级政党报刊。
⼯⼈报纸主要为团结⼯⼈共同进⾏经济⽃争服务。
⽆产阶级报刊的办报宗旨: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标或政治⽬标。
内容具有很强的战⽃性。
体制上通常同主办的组织(⼯会或政党)结为⼀体。
名词:1.上层报纸:⼯业⾰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
它们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治经济上独⽴;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提供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政界、⼯商界或知识界⼈⼠。
2.廉价报纸:⼯业⾰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因读者均为平民⼤众,也称为⼤众化报纸.内容上注重地⽅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字通俗,版⾯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量刊登⼴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发⾏。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论述:1.近代报业的发展中,封建统治和保守势⼒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盾。
围绕这⼀⽭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①资产阶级⾰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②在资产阶级⾰命发动和进⾏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量兴起。
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答:特许出版独占制度是指英国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为管理王国内出版印刷事业而实施的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禁止国外出版商在英国从事出版印刷行业,保护国内出版商的特权利益;②任命专职皇家出版人员负责监督出版事业;③给予经过选择的印刷商以独占经营的专利权益,防止任何反对势力出版印刷品;④保护被授予特权的印刷商们的专营利益,并对整个出版印刷事业进行强权管制。
1538年,皇家特许出版印刷制度正式建立。
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答: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是指英国玛丽女皇执政时代为管制印刷出版事业而采取的一种行业垄断特许方法。
1557年,玛丽女王将行业出版工会改造成为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凡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都是这个公司的会员。
女王在委任状中规定:在英国,除公司会员及女王特许者外,其他人的印刷出版行为一律禁止。
对当局而言,通过皇家出版公司的帮助就可以有效地制止针对政府的诽谤、恶意攻击及异教言论、文章的出版印刷,而为了报答皇家特许的新闻报道和出版印刷独占权力,保护自己可观的财产利润,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的会员们完全同意只刊登“有益于国家利益的消息”,并卖力地帮助当局查处非法出版者。
这种政治与经济的联合体使得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对新闻印刷出版事业的控制强大而有力。
3.《公报》答:《公报》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三大官报之一,由泰奥弗拉斯特·勒纳多于1631年5月30日创办。
自1632年起,《公报》增加了问讯专版,这就是现代报纸广告版的维形。
依据路易十三和黎塞留给予的两项特权——刊登、发售新闻和刊载、发售广告,勒纳多一家获利甚丰,但该报也因此俯首帖耳,甘做当权者的喉舌耳目。
《公报》在法国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①《公报》是法国新闻出版史上出版很有规律的第一份报刊;②出版时间非常长,从1631年一直陆续发行到1915才停刊;③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很有影响,它还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性刊物之一,也是欧洲最早的政论性刊物之一。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
换言之,新闻事业是人类传播交流活动中的特定项目,是社会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大约五百年的历史。
但是新闻事业所附着的人类传播活动,是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一样古老的。
新闻活动: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政党报刊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他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
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出现的原因: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是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状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的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贫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型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简答题)【答案】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既有促进又有阻碍。
(1)从总体上来看,西欧封建王权的兴起对当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依赖于强大的王权,英、法两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获得了一段较为长期的稳定局面,有了较大的发展,积蓄了较为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
这一切,为后来以资产阶级市民阶层为主的新型传播事业不断突破日益阻碍其发展势头的封建集权主义传播政策,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充当舆论先锋的历史角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专制王权对其王国内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也具有阻碍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王权对社会传播事业的专制掌控上,更表现在对后来已不甘心只蛰伏在经济领域里赚钱,也想在政治生活中有所表现的市民阶层新闻传媒的残酷打击、百般迫害上。
随着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蜜月”关系的终结,日益腐朽的王权与以往时有冲突的封建贵族们联手,开始了对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的全面压制。
但是,在王权庇护下业已强大起来了的资产阶级早已不复谨小慎微、低三下四的旧态,而是以激扬的面貌、高昂的斗志拿起了武器一一笔和枪,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2.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论述题)3.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论述题)4.试评价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论述题)【答案】(1)北美十二州殖民地受英国当局的控制。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在北美出版报刊印刷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远隔天涯海角,而且在法律卜殖民地的民众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但是英国殖民当局却对印刷出版物感到十分恐惧。
(2)当波十顿的哈佛学院印刷所开始刊印出版一些书籍和“教会问答”之类的单张印刷品时,英国马萨诸塞的殖民地当局立刻感觉到了这种印刷出版物对其专制统治的威胁。
于是,马萨诸塞州议会马上效仿英国国内专制出版法的规定,于1662年通过了北美十三州最早的一部新闻出版法。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第一章口语传播第二章文字传播一、名词解释1、古罗马《每日纪闻》(94、99传名):2、新闻信:3、威尼斯小报:4、富格尔通讯:二、简述1、简述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
2、古代新闻传播和近代新闻事业的不同特点。
第三章印刷传播与通讯社一、名词解释1、谷登堡(00新名):2、新闻书:3、资产阶级政党报纸: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时期,主要表现为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报刊信赖政党补贴发行;这一时期报刊政治上倾向性明显,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以上层人士和政界为主要读者对象。
4、上层报纸/高级报纸(01新名):5、廉价报纸(91名):6、黄色新闻(91、00新名):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和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报导,是报业追逐利润的结果。
来源:表现手法:大号字煽情标题,版面夸张,滥用照片,捏造新闻,星期日增刊登载滑稽和肤浅文章,标榜同情受压迫者,使报纸的作用从宣传时代进入了鼓动时代。
7、报团(90、95名):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称为报团,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是二十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报团是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
8、传播集团:新闻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9、联合企业 10、“三社四边协定”(93、95、00传名):11、交流新闻社12、国际通讯社 13、国内通讯社14、新闻通讯社:专门搜集和供应新闻稿件、图片和数据的新闻发布机构,新闻流通的重要渠道,受众广,影响大。
15、埃菲社(98名)16.特稿辛迪加:辛迪加是指授权承担某项责任或进行特定的商业交易的人们或公司的联合体。
特稿辛迪加一般只采访国内新闻,发稿范围也在国内,一般与一个或几个世界性通讯社签有协议以获得国际新闻。
有的国内通讯社也采访国际新闻,但一般只供给国内媒体,作为本国国际新闻的补充。
学习指南:外国新闻传播史所讲述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国家众多,内容庞杂,学习起来让人感觉难以理清头绪。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课,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了解背景。
新闻史是社会发展史的一部分,把不同国家的新闻史放到宏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更容易学习掌握新闻史。
2、把握规律。
新闻事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外国新闻史虽然跨度上千年,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其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而且这些规律在主要的国家都是存在的。
因此,如果掌握了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学习外国新闻史并不难。
3、掌握重点。
外国新闻史事件繁杂,材料浩瀚,学习时不要事无巨细,而要在了解新闻事业发展全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以便以点带面,更好的掌握外国新闻史这门课。
4、联系现实。
学习外国新闻史要和新闻事业发展的现状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看到新闻业发展的趋势,也可以更好的把握新闻业的发展规律,而且可以学以致用,更好的认识当前新闻业发展的状况。
5、史论结合。
从新闻事业、新闻观念、新闻制度三个层次上理解和掌握外国新闻传播史的概念、常识、内在规律和外在联系;传导外国新闻传播史的脉络、理念和观点。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通过对外国新闻事业过程和现状的静态描述、以及对新闻事业发展趋势的动态考察,将新闻事业的微观现象放置在宏观的社会系统和历史发展的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以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眼光,分析外国新闻事业的传承、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通过逻辑的归纳,构建起外国新闻事业史的理论框架。
6、课内外结合。
一方面通过教师在课堂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
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组形式,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课程组有选择地采用“问题解决”、“自主研究”和“课题参与”三种研究性教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小课堂研究,参与教师课题;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程网站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教学资料共享以及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学生进行课后自学。
外国新闻史复习笔记重点外国新闻史复习笔记重点一、选择题(10*2)二、填空题(5*2)三、名词解释(4*4)四、简答题(8*3)五、论述题(15*2)第一章外国新闻事业史1、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需要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1、物质条件2、精神条件(社会、国家、民族精神、国民性格、社会教育水平)3、社会制度)2、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倾向一:夸大新闻传播的作用;倾向二:易于就事论事)(观点一:马列主义观点;观点二:实用主义观点:拉斯韦尔(美),新闻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1、环境监测2、关联性;3、精神传递)3、口头新闻时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表现形式: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2、众人一起议论3、氏族公社、血缘家族和部落的各种行政会议4、说唱5、田边地头的传闻);(口头新闻的局限性:传播范围有限;信息失真);(补充手段:结绳记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实物表意、图画传播)4、手写新闻时代(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私人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传播形式)5、古代中国的手写新闻传播(汉朝盛世,出现了最早的邸报;北宋末年出现了民间小报)6、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新闻书(手抄新闻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1)、意大利(1、商业性的民办手抄新闻;2、威尼斯政府与土耳其战争中,曾在1566年经常发布一种叫做《消息公告》的手抄新闻)(2)、英国(1、最早的手抄新闻出现于公元13世纪;公元16世纪初,英国初步建立了近代邮政制度,各邮局因掌握邮路,消息灵通,邮政局多兼售手抄新闻书)(3)、法国(公元15世纪出现手抄新闻业,随着邮政制度的建立,在1488年到1529年,巴黎出现了两种折叠而不装订的手抄新闻,《偶然》刊载官方信息,另一种《小报》,刊载新闻和论战文章)(4)、德国(公元15、16世纪之交,也出现了许多手抄新闻;纽伦堡大贵族施乌尔把新闻送给其他的朋友、贵族;杜来自己编写新闻,叫妻子上街叫卖;奥格斯堡大富商格尔家族,雇人抄写所得到的消息,编成《富格尔新闻》)第二章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1、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1、印刷术的发明及普及2、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需要3、邮政事业的产生(15世纪,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诞生了肩带邮政业务))2、近代报业的诞生:通常认为,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的诞生,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发源地之一:德意志地区1609年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一般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总论篇一、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二、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三、简述古代罗马《每日纪闻》的性质,其基本内容和作用是怎样的?《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
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
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公报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有书记员抄写,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
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
四、欧美最早出现的定期报刊、日报是哪些?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1633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
欧美其他国家较早的主要日报有:英国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的《巴黎新闻》、美国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等。
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有何共同规律?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古代的新闻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三个发展阶段。
辅助口头传播的标记传播(延续最久的时期)、声光传播、图式传播。
图式传播是较为高级的辅助手段,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轫。
手写新闻传播:公告式(官方公报);书信式(新闻信)。
官方公报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年),《每日纪闻》新闻信: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出现新闻信。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这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印刷新闻传播: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印刷新闻萌芽:1482年奥格斯堡《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08年奥格斯堡《巴西探险记》。
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会;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门机构。
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
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威尼斯1536年威尼斯出现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
1563年政府曾发行手抄小报。
1566年出现定名的小报“手抄新闻”。
新闻书:与手抄小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后期定期印刷品出现:1588年奥地利迈克尔·冯·艾津《博览会编年表》、1594-1635年科伦拉丁文出版物《法比信使》两种传播媒介的历史地位:近代报刊的雏形、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传播的过渡。
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2.由特定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
从17世纪初期定期报刊问世到17世纪-18世纪日报陆续创办,这是近代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
定期报刊: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德国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出现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
另外一个发源地尼德兰。
1605年亚伯拉罕、费尔赫芬发行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