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中考考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97.52 KB
- 文档页数:3
第2次课:直角三角形性质、相关定理和推论一、考点、热点回顾1、基本知识点: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应用:由边的关系判定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HL ) 应用: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互逆定理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逆命题: 互逆命题: 逆定理: 互逆定理:三角形三边长与三角形形状之间的关系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最大边的长(1)若222+=a b c ,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若222+<a b c ,则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3)若222+>a b c ,则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二、典型例题例如图,在△ABC 中,∠ACB=900,AB=5,BC=3,CD ⊥AB 于点D ,求CD 的长。
DABC例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的一点,已知AB=13,AD=12,AC=15,BD=5,求CD 的长.例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 是斜梁AB 的中点,立柱BC 、DE 垂直于横梁AC ,AB=7.4m,∠A =30 °, 立柱BC 、DE 要多长?例将下面的空补充完整。
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A=30°.求证:AB=4BD解:∵△ABC 中,∠ACB=90°,∠A=30°∴ BC= AB ∠B=又∵△BCD 中,CD ⊥AB ∴∠BCD= ∴BD= BC ∴BD= AB 即例: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每对命题的真假;(1)四边形是多边形;(2)两直线平行,内旁内角互补; (3)如果ab =0,那么a =0, b =0AB CD1.如图,CD ⊥AD,CB ⊥AB,AB=AD. 求证:CD=CB.2.如图,一架2.5m 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坚直的墙上AC 上,这时梯足B 到墙底端C 的距离为0.7m ,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 ,那么梯足将向外移动多少米?3.如图,AD 是△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高AD 于点F ,且BF=AC ,FD=CD 。
第三讲中考中的勾股定理应用【典型例题A】类型一、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简单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求第三边的长.【变式】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ABC的周长.2、如图所示,△ABC中,∠ACB=90°,AC=CB,M为AB上一点.求证:.【变式】已知,△ABC中,AB=AC,D为BC上任一点,求证:.类型二、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20,BC=32,D是BC上的一点,且AD⊥AC,求BD的长.【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C中,∠B=22.5°,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BD=,AE⊥BC于E,求AE的长.4、如图①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表示,则不难证明.(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表示,那么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表示,请你确定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5、如果ΔABC的三边分别为,且满足,判断ΔABC的形状.类型三、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6、如图①,一只蚂蚁在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食物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蚂蚁相对的顶点B处,蚂蚁急于吃到食物,所以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向上爬,请你计算它从A处爬到B处的最短路线长为多少?【变式】如图,有一个圆柱体,它的高为20,底面半径为5.如果一只蚂蚁要从圆柱体下底面的A点,沿圆柱表面爬到与A相对的上底面B点,则蚂蚁爬的最短路线长约为______.(π取3)【典型例题B】类型一、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1、如图所示,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AB=,BC,E是AB上一点,且AE=,求点E到CD的距离EF.【变式】如图所示,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已知AB=13,AD=12,AC=15,BD=5,求DC的长.类型二、勾股定理与其他知识结合应用2、如图所示,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400米,BD=200米,CD=800米,牧童从A处把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变式】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AB边上有一点E,AE=3,EB=1,在AC上有一点P,使EP+BP最短.求EP+BP的最小值.3、如图所示,等腰直角△ABC中,∠ACB=90°,E、F为AB上两点(E左F右),且∠ECF=45°,求证:.4、已知:如图,△ABC中,∠CAB=120°,AB=4,AC=2,AD⊥BC,D是垂足,求AD的长.类型三、本章中的数学思想方法1.转化的思想方法:我们在求三角形的边或角,或进行推理论证时,常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5、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线段EF的长.【变式】已知凸四边形ABCD中,∠ABC=30°,∠ADC=60°,AD=DC,求证:2.方程的思想方法6、如图所示,已知△ABC中,∠C=90°,∠A=60°,,求、、的值.【变式】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斜边长为5,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巩固练习A】一、选择题1.如图,一棵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3处折断,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4处,则树折断之前高( )(1)(2)(4)A.5B.7C.8D.102.如图,从台阶的下端点B到上端点A的直线距离为( )A. B.C. D.3.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边长度之比::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边长度之比::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5,BC=6,点E、F是中线AD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6 B.12 C.24 D.305.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关系B.三角形的三边比为1∶2∶3C.三角形的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D.三角形的三边为9,40,416.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6)(7)(8)A.450元B.225元C.150元D.300元7. 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答案都不对8. 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AD=9,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B.4C.6D.12二、填空题9.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则这个三角形中最短边上的高为______.10.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面积为______.11.如图,B,C是河岸边两点,A是对岸岸边一点,测得∠ABC=45°,∠ACB=45°,BC=60米,则点A到岸边BC的距离是______米.(12)(13)(15)12. 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④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3. 长为4 的梯子搭在墙上与地面成45°角,作业时调整为60°角(如图所示),则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升高了______.14.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为11,另两边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则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15.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涂黑的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10,则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16.如图,△ABC中,∠ACB=90°,AC=BC=1,取斜边的中点,向斜边做垂线,画出一个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所画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ABC的BC边重叠为止,此时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 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三角形的面积.18.如图,两个村庄A、B在河CD的同侧,A、B两村到河的距离分别为AC=1千米,BD=3 千米,CD=3千米.现要在河边CD上建造一水厂,向A、B两村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工程费用为每千米20000元,请你在CD上选择水厂位置O,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省,并求出铺设水管的总费用W.19.如图,△ABC中,∠A=90°,AC=20,AB=10,延长AB到D,使CD+DB=AC+AB,求BD的长.20.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为CD边上的点,=3.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处,点A的对应点为,折痕分别与AD,BC边交于点M,N.求BN的长.【巩固练习B】一、选择题1. 在△中,若,则△ABC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A.90°B.60°C.45°D.30°(2)(6)(8)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A.在△ABC中,∠C=∠A一∠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B.在△ABC中,若∠A:∠B:∠C=5:2:3,则△ABC为直角三角形.C.在△ABC中,若,,则△ABC为直角三角形.D.在△ABC中,若a:b:c=2:2:4,则△ABC为直角三角形.4.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6,则底边上的高等于( )A. B. 或 C. D. 或5. 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等于,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 D.6.如图,Rt△ABC中,∠C=90°,CD⊥AB于点D,AB=13,CD=6,则AC+BC等于( )A. 5B.C. D.7.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由下列条件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8.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DC=5,点P在BC上移动,则当PA+PD取最小值时,△APD中边AP上的高为()A. B. C. D. 3二、填空题9. 如图,平面上A、B两点处有甲、乙两只蚂蚁,它们都发现C处有食物,已知点C在A的东南方向,在B的西南方向.甲、乙两只蚂蚁同时从A、B两地出发爬向C处,速度都是30/min.结果甲蚂蚁用了2 min,乙蚂蚁2分40秒到达C处分享食物,两只蚂蚁原来所处地点相距_______.(9)(10)(11)10.如图,AB=5,AC=3,BC边上的中线AD=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11.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直角边AB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______.12.△ABC中,AB=AC=13,若AB边上的高CD=5,则BC=______.1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和3,高为6.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缠绕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13)(15)(16)14.已知:△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BC=_______.15.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A(10,0)、C(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16. 如图所示,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BC=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所示,已知D、E、F分别是△ABC中BC、AB、AC边上的点,且AE=AF,BE=BD,CF=CD,AB =4,AC=3,,求:△ABC的面积.18.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19.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BC =8,①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折叠,使直角边AC落在斜边AB上,且与AB重合,则CD =_________.②如图2,若将直角∠C沿MN折叠,使点C落在AB中点H上,点M、N分别在AC、BC上,则、与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0. 如图1,四根长度一定的木条,其中AB=6,CD=15,将这四根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在A、B、C、D四点处是可以活动的).现固定AB边不动,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的形状改变,在转动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殊位置.位置一: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点C在线段AD上(如图2);位置二: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C=90°.(1)在图2中,若设BC的长为,请用的代数式表示AD的长;(2)在图3中画出位置二的准确图形;(各木条长度需符合题目要求)(3)利用图2、图3求图1的四边形ABCD中,BC、AD边的长.。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常常使用勾股定理来求解其边长关系。
本文将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进行全面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是指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则是锐角(小于90度)或钝角(大于90度)。
2. 直角三角形的特点:a)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互垂直,即互为直角的两边垂直。
b)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两边之间最长的一条。
3. 直角三角形的边关系:a) 斜边: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两边之间最长的一条边,通常用字母c表示。
b) 直角边: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中,与直角相邻的边称为直角边,通常用字母a和b表示。
二、勾股定理勾股定理,也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描述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重要定理。
其数学表达式为:c² = a² + b²。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或者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1. 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当我们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斜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我们可以列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2. 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c²= a²+ b²的关系,那么它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利用这一定理,我们可以快速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四、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几何证明和代数证明。
几何证明利用图形的面积关系,代数证明则通过代数运算来证明。
1. 几何证明:几何证明中最著名的方法是利用正方形切割法和相似三角形法,通过将直角三角形和一些几何图形进行拼接和旋转等操作,从而得出勾股定理成立的结论。
2. 代数证明:代数证明主要利用代数运算和数学等式的性质,将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带入运算,通过推导和化简等步骤,最终得出勾股定理成立的结果。
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知识要点分析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一定有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验证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利用面积拼补的方法证明的。
我们也可将勾股定理理解为:以两条直角边分别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因此,证明勾股定理的关键是想办法把以两条直角边分别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作等面积变形,使它能拼成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
另外,用拼图的方法,并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也常用来验证勾股定理。
3、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结论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它与勾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其作用是利用边的数量关系判定直角三角形,运用时必须在已知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情况下。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如果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两条短边是直角边,最长边是斜边。
4、勾股数满足条件a2+b2=c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友情提示:(1)3,4,5是勾股数,又是三个连续正整数,并不是所有三个连续正整数都是勾股数;(2)每组勾股数的相同倍数也是勾股数。
【典型例题】考点一:勾股定理例1:在△ABC中,∠C=90°,(1)若a=3,b=4,则c=__________;(2)若a=6,c=10,则b=__________;(3)若c=34,a:b=8:15,则a=________,b=_________.例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4,如果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第三边的长。
解:考点二:勾股定理的验证例3:如图所示,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a和b,斜边长为c,图(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三角形。
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勾股定理中考章节复习(知识点+经典题型分析总结)【知识要点】1. 勾股定理的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3. 勾股数:①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4.命题、定理、证明⑴ 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⑵ 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⑶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⑷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⑸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⑹ 证明的一般步骤①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② 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③ 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AB C a b c 弦股勾A BD 5.判断直角三角形:(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3.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知识过关1.直角三角形性质梳理: 1. 从边与角的角度来考虑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且任一直角边长小于_______.②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______等于斜边的____;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______等于_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2. 添加一些特殊的元素(中线或30°角)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 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_____________.3. 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考点分类考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例117.如图,在△ACD 中,BC ⊥AD 于B ,AC =AD =3,AB =2,则CD =( )A .6B .√6C .√5D .4ACB 45°1130°234211BCABCA BCAa 2+b 2=c2CBAC B A A BC ABC C BA2mm AB C 30°考点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例2如图,在△ABC 中,AB =6,AC =9,AD ⊥BC 于D ,M 为AD 上任一点,则MC 2﹣MB 2等于( )A .29B .32C .36D .45例3等面积法例3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7和24,在这个三角形内有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都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A .4B .3C .2D .1➢ 真题演练1.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 、B 、C 均在正方形格点上,则C 点到AB 的距离为( )A .3√1010B .2√105C .5√104D .4√1052.如图,AB =AC =13,BP ⊥CP ,BP =8,CP =6,则四边形ABPC 的面积为( )A .48B .60C .36D .72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6,若以AC 边和BC 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FC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EC .若△BEC 的面积为S 1,△AFC 的面积为S 2,则S 1+S 2=( )A .36B .18C .9D .44.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6,BC =8,点D 在边AB 上,AD =AC ,AE ⊥CD ,垂足为F ,与BC 交于点E ,则BE 的长是( )A .3B .5C .163D .65.如图,△ABC 的顶点A ,B ,C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BC 边长的高为( )A .√302B .85√5 C .45√5 D .√1326.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 =5,AB =13,则EF 的值是( )A .7B .2√3C .√13D .7√27.如图,∠ABC =∠ADB =90°,DA =DB ,AB 与CD 交于点E ,若BC =2,AB =4,则点D 到AC 的距离是( )A.5√56B .6√55C .4√55D .5√548.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重叠摆放,使得60°角的顶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且DE⊥AB于点D,与BC交于点F,则∠FCE的度数为()A.60°B.65°C.75°D.85°9.如图,AC=AB=BD,∠ABD=90°,BC=8,则△BCD的面积为()A.8B.12C.14D.1610.如图,四边形ABCD中,连接BD,O为BD中点,∠BAD=∠BCD=90°,∠BDA=30°,∠BDC=45°,则∠CAO=()A.15°B.18°C.22.5°D.30°➢课后练习1.如图,等边△ABD和等边△BCE中,A、B、C三点共线,AE和CD相交于点F,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①△ABE≌△DBC②BF平分∠AFC③AF=DF+BF④∠AFD=60°A.1B.2C.3D.42.如图,△ABC中,∠ACB=60°,AG平分∠BAC交BC于点G,BD平分∠ABC交AC 于点D,AG、BD相交于点F,BE⊥AG交AG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CE,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①若∠BAD=70°,则∠EBC=5°;②BF=2EF;③BE=CE;④AB=BG+AD;⑤S△BFGS△AFD =BFAF.A.5个B.4个C.3个D.2个3.在△ABC中,AB=AC=2,∠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当∠EPF在△ABC内绕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①AE=CF;②EF=AP;③△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S四边形AEPF= 12S△ABC;⑤EF的最小值为√2;⑥BE2+CF2=EF2.则正确结论有()A.2个B.3个C.4个D.5个4.如图,O是正△ABC内一点,OA=6,OB=8,OC=10,将线段BO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下列结论:①△BO′A可以由△BO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O与O′的距离为8;③∠AOB=150°;④四边形AOBO′的面积是24+16√3;⑤S△AOC+S△AOB=24+9√3 4.其中正确结论有()个.A.5B.4C.3D.25.如图,Rt△ACB中,∠ACB=90°,△ACB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点P,过P作PF ⊥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交AC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APB=135°;②AD=PF+PH;③DH平分∠CDE;④S四边形ABDE=74S△ABP;⑤S△APH=S△AD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⑤6.如图,O为△ABC内的一点,D为AB边上的一点,OD=OB,OA=OC,∠AOC=∠BOD =90°,连接CD.下列结论:①AB=CD;②AB⊥CD;③∠AOD+∠OCD=45°;④S △BOC=S△AOD.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冲击A+如图1,AB为圆O的直径,C为圆O上一点,连接CB,过C作CD⊥AB于点D,过点C 作∠BCE,使∠BCE=∠BCD,其中CE交AB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CE是圆O的切线;(2)如图2,点F在圆O上,且满足∠FCE=2∠ABC,连接AF并延长交EC的延长线于点G.①求证:CF=2CD;②若CD=4,BD=2,求线段FG的长.。
中考数学专题08 勾股定理在动动点题是近年来中考的形存在性问题是这类题目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对勾股定基本思路是什么,解答的难点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三角形在求线段的长度等方面有广泛需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图形需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图形:题1. 如图1-1,在Rt △ABC 射线BC 以1m /s 的速度移动(1)求BC 边的长;(2)当△ABP 为直角三角形时【答案】(1)4m ;(2)见解析1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专题讲解理在动点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中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而因动点产目考查的重点. 解这类题目要掌握转化、分类讨论勾股定理的运用炉火纯青,才能准确、快速的解答的难点在哪?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例题加以说明三角形,有着丰富的性质,角的关系、边的关系有广泛的应用.:BC 中,∠C =90°,AB =5m ,AC =3m ,动点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s .图1-1形时,求t 的值.见解析【解析】解:(1)∵∠C =90°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4BC ==∴BC =4m .(2)由题意可知,∠ABP ≠90①当∠APB =90°时,此时P由(1)知BP =4,所以t =4②当∠BAP =90°时,如图1-由题意得:BP =t ,CP =t -4在Rt △ABP 中,由勾股定理得AP 2=BP 2-AB 2在Rt △ACP 中,由勾股定理得AP 2=AC 2+CP 2所以BP 2-AB 2=AC 2+CP 2即:()2222534t t −=+−解得:254t = 综上所述,当△ABP 为直角三【点睛】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和∠BAP 为直角时,进行分类题2. 如图2-1,在四边形ABC 若点P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答案】见解析.【解析】解:∵∠D =90°,∴∠A =90°过B 作BE ⊥CD 于E ,如图则四边形ABED 为矩形所以BE =AD =7,DE =AB =3在Rt △BCE 中,由勾股定理得直角三角形时,t =4或254t =. 在性问题,分类讨论的出发角度是直角的位置行分类讨论,准确画出图形,根据勾股定理列方ABCD 中,∠D =90°,AB ∥DC ,AB =3,动点,当AP 为何值时,△BCP 是直角三角形图2-1AB ∥DC ,如图2-2所示.,CE =CD -DE =1图2-2定理得:BA D C E 位置,此题分∠APB 理列方程求解. DC =4,AD =7. 角形?BC2=CE2+BE2=50.因为∠C<90°,P在线段AD两种情况讨论:①当∠BPC=90°时,如图2-设AP=x,则PD=7-x在Rt△ABP中,由勾股定理得BP2=AP2+AB2=x2+9.在Rt△DCP中,由勾股定理得PC2=PD2+CD2= (7-x) 2+16.在Rt△BCP中,由勾股定理得PC2=PB2+BC2=x2+9+50.(7∴-x)2+16= x2+9+50解得:37 x=.即AP=3 7 .②当∠PBC=90°时,如图2-设AP =x ,则PD =7-x在Rt △ABP 中,由勾股定理得BP 2=AP 2+AB 2=x 2+9.在Rt △DCP 中,由勾股定理得PC 2=PD 2+CD 2= (7-x ) 2+16. 在Rt △BCP 中,由勾股定理得PC 2= BC 2-PB 2 = 50-x 2-9.(7∴-x )2+16=50- x 2-9解得:1234x x ==,.即AP =3或4.综上所述,当AP 为37或3【点睛】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位置进行讨论,解题方法除了以图2-4为例,是典型的“一线易知△ABP ∽△DPC ,所以即374x x =−,解得13x =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我们 图2-4定理得:定理得:定理得:或4时,△BCP 是直角三角形. 存在性问题用到的数学方法是分类讨论,针对直法除了利用勾股定理外,也可用相似三角形、一线三直角”模型.所以AB AP DP CD = 24x =,. 我们要针对每一个题多思考,有没有多种求解BA D C P针对直角所在不同的、三角函数等求解. 种求解方法,这样对拓展眼界有很大的好处.题3. 如图3-1,在△ABC 中向B 以1 cm /s 的速度运动,A ,B 同时出发.(1)经过多少秒,△BMN 为等边(2)经过多少秒,△BMN 为直角【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设经过则AM =x ,BN =2x ,∴BM =AB -AM =30-x ,根据题意得30-x =2x ,解得x =10.所以经过10 s ,△BMN 为等边(2)设经过x 秒,△BMN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中,AB =30 cm ,BC =35 cm ,∠B =60°,,动点N 自B 向C 以2 cm /s 的速度运动. 若点为等边三角形; 为直角三角形.图3-1x 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MN 是直角三角形.:图3-2①当∠NMB =90°时,如图3∵∠B =60°,∴∠BNM =30°,∴BN =2BM ,即2x =2 (30-x ),解得x =15;②当∠BNM =90°时,∵∠B =60°,∴∠BMN =30°,∴BM =2BN ,即30-x =解得x =6,即经过6秒或15秒,△【点睛】(1)设时间为x ,用解之可得;(2)分①∠BNM 可得;②∠BMN =90°时,题4. 已知在Rt △ABC 中,∠(1)如图4-1,点O 是AB 的中点(2)如图4-2,若∠A =30°,AB3-2所示.图3-32×2x ,BMN 是直角三角形.x 表示出AM 、BN 、BM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90°时,即可知∠BMN =30°,依据2BN =∠BNM =30°,依据2BM =BNERROR: undefinedOFFENDING COMMAND: F4S63YFF STACK:。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1.如图1是油路管道的一部分,延伸外围的支路恰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6m 和8m.按照输油中心O 到三条支路的距离相等来连接管道,则O 到三条支路的管道总长(计算时视管道为线,中心O 为点)是( )
A2m B.3m C.6m
D.9m
图1 图2 图3 2.已知小龙、阿虎两人均在同一地点,若小龙向北直走160公尺,再向东直走80公尺后,可到神仙百货,则阿虎向西直走多少公尺后,他与神仙百货的距离为340公尺?( )
A . 100
B . 180
C . 220
D . 260
3.将一个有45度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 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度角,如图2,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
A. 3cm
B. 6cm
C. 32cm
D. 62cm
4.如图3,△ABC 中,∠C =90°,AC =3,∠B =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 )
(A )3.5 (B )4.2 (C )5.8 (D )7
5.如图4,在△ABC 中,∠C=90°,BC=6,D,E 分别在AB,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若A ′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
A .21
B .2
C .3
D .4
图3
'
图4 图5 图6 图7
6.下列命题中,其逆.
命题成立的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①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②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③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④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5).图6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S 1,S 2,S 3=10,则S 2的值是 .
8.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7所示.正方形DEFH 的边长为2米,坡角∠A =30°,∠B =90°,BC =6米. 当正方形DEFH 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 = 米时,有DC 2=AE 2+BC 2
.
9.把命题“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222a b c +=”的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10.如图8,在Rt △ABC 中,∠ACB = 90°,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若CD = 5cm ,则EF = _______cm .
图8 图9 图10
1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 90°,BC = 12,AC = 9,则AB = .
12.如图9,在Rt △ABC 中,∠C =90°,BC =6cm ,AC =8cm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的C ′点,那么△ADC ′的面积是 .
13.如图10,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 =14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 2.
14.某园艺公司对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花圃进行改造.测得两直角边长为6m 、8m.现要将其扩建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求扩建后的等腰三角形花圃的周长. 15.王伟准备用一段长3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小圈,用于饲养家兔.已知第一条边长为a 米,由于受地势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是第一条边长的2倍多2米.
(1)请用a 表示第三条边长;
(2)问第一条边长可以为7米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并求出a 的取值范围;
(3)能否使得围成的小圈是直角三角形形状,且各边长均为整数?若能,说明你的围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A
C E
B
A
C E
F
16.如图,在直角△ABC 中, ∠ACB=90,CD ⊥AB,垂足为D,点E 在AC 上,BE 交CD 于点G,EF ⊥BE 交AB 于点F,若AC=mBC,CE=nEA(m,n 为实数).试探究线段EF 与EG 的数量关系.
(1) 如图(14.2),当m=1,n=1时,EF 与EG 的数量关系是
(2) 如图(14.3),当m=1,n 为任意实数时,EF 与EG 的数量关系是
(3) 如图(14.1),当m,n 均为任意实数时,EF 与EG 的数量关系是
17.如图,在直角△ABC 中,∠C=90,∠CAB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若DE 垂直平分AB ,求∠B 的度数。
18.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画线段AD ∥BC 且使AD =BC ,连接CD ;
(2)线段AC 的长为 ,CD 的长为 ,AD 的长为 ;
(3)△ACD 为 三角形,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4)若E 为BC 中点,则tan ∠CAE 的值是 .
A
B
C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