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上下结构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来
铁杵成针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解
成:磨成,做成。
针:缝衣针。
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题
1 课文共有几句话?
来
2 课文中的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课文共有( 5 )句话,故事中的人物李白在
练
山 中 读 书 时 , 未 成 , (弃 去 ) 。 经 过 一 条 小 溪 ,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课
文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未成: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弃去:放弃学习离开
课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
离开了。
文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译
过:路过
是:这
逢:遇到
课
老媪:老妇人
方:正在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
什么品质?
持
之
以
恒
课
文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 /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读 课
文
铁
杵
成
针
解
学业未成
遇老媪
感其意
课
弃去
磨针
还卒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文
铁
杵
成
针
解
《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 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 ( 铁杵磨针 ),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 读书,最终学有大成。故事告诉我们:只 要( 持之以恒),就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