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2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详细文字版)从南昌市规划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获悉,《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获原则通过,“规划”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南昌县王府井最新总体规划
王府井昌南中心项目地块控规调整,会议对南昌县莲塘镇小蓝南路以北、莲西路以东、小蓝北路以南、澄湖西路以西138.01亩、118 69亩及65.08亩三宗用地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并对获选方案进行了审查。
会议认为,该项目位于南昌县昌南绿城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区位优越,也是该区域推进城中村改造、提升商务商业服务功能的核心项目,获选方案应充分借鉴其他入闱方案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博采众长,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以更契合该区域的功能定位。
会议要求,规划设计方案需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社区养老、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着重考虑沿小蓝北路、莲西路等主干道路的天际线,优化沿街建筑层次,同时,要抓紧组织获选方案的公示、土地评估及挂牌出让等事宜,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项目用地单位承诺商业面积不低于项目总计容面积的30%,自持商业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含核心综合体购物中心(8万平方米),星级酒店(2万平米)),自持部分自开业起十年内不得转让。
自持商业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开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在投入运营一年内,主动上报为限上商贸企业或规上服务业。
),根据之前计划,该地块拟建设王府井昌南中心项目,建设单位为江西鸿府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地块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公示,地块还未完成拆迁,何时正式上线挂网值得期待。
听证会议纪要篇一:听证会议纪要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听证会议纪要南昌市国土资源局与20XX年7月3日下午在红谷大厦a座十二楼南昌市国土资源局第三会议室公开举行了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听证会,依据听证会所做的听证笔录,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20XX年第22号令)第十七条的规定,特作出本听证纪要。
一、听证会的基本情况(一)听证事项: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二)听证主持人:,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听证员:市政府办公厅干部市国土资源局法规监察处负责人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处长市国土资源局法规监察处干部记录员: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市国土资源局规划耕保处(三)听证参加人员基本情况1、经办单位代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办公室;地源国土研究院。
2、听证会代表: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国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听证会议纪要)司副主任江西农业大学讲师江西财经大学讲师、博士昌东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莲塘镇人民政府镇长助理李渡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龙津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大塘乡人民政府常务副乡长红谷滩新区红谷世纪花园社区人大代表(四)听证会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进行。
首先由经办单位代表陈述了修改编制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依据、可行性、理由及具体内容,然后听证会代表逐一发言,就听证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内容发表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质询。
经办单位代表就听证会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说明和解释。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听证事项的说明根据《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对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编的有关事宜进行听证。
相关材料有:《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及说明(20XX-2020年)》、《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修改意见说明》、《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集(20XX-2020年)》。
2.1 开发区总体规划概述2.1.1开发区位置、规划性质和功能定位(1)开发区位置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昌北新城区,东临江西母亲河--赣江;西倚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梅岭;北毗江西最大的航空港--昌北机场;南携南昌市新的行政中心--红谷滩。
与南昌母城昌南城仅一水之隔。
有新八一大桥、赣江大桥、南昌大桥三桥沟通与母城的联系。
开发区在南昌市的区域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开发区航拍图见附图2。
(2)规划性质本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前提下,在经历了14年快速发展的阶段后,通过调整发展观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本次规划提出开发区的性质为:以现代工业为主导,具有文教科研特色的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区。
远景目标: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红谷滩、红角洲、凤凰洲互为补充、相互呼应,成为工业发达、社会服务设施完善的昌北新城区。
(3)功能定位坚持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确定的以“四个基地”为目标的基本定位,即: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基地;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低成本的扩张生产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基地;留学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充分考虑宏观产业政策的变化,利用南昌总体规划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区位和综合优势,尽快发展城市商务、旅游、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昌北地区除红谷滩之外另一个有影响的城市中心区。
2.1.2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目标及指标(1)人口规模近期(2005至2010年)人口规模22万人。
远期(2010至2020年)人口规模30万人。
(2)用地规模昌北大道以南,昌西大道以东,港口大道和广兰大道以西,玉屏大街和新建县以北地区(含蛟桥镇、老工业基地和大专院校)。
规划区面积为52.43km2(2010年45km2)。
规划范围见附图4。
(3)经济发展战略2004至2010年间,预计开发区GDP年均增长19%,2010年,开发区预计实现GDP 2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2。
南昌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中心城带动重点镇南昌市至2020年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方针:做强做大中心城,适度拓展中心城用地,发挥次中心城镇各自特色职能,促进小城镇发挥。
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次中心城为主体,重点建制镇为基础,并辐射到广大农村居民点的多层次、网络状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由昌南城、昌北城构成,范围约3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55万人,包括昌东组团、莲塘组团、望城组团、湾里组团、乐化组团;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等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万至25万人;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等十一个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两万人以上;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数量达34个,人口规模为1万人。
各片区功能独特昌南城:城市适度发展,重点是疏散旧城人口,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质量,理顺交通体系,调整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
其中旧城中心区将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实行用地置换,逐步外迁旧城区的污染扰民工厂,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四湖”等历史人文景观与环境;城东片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依托现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优势,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发展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图略解:南昌一环是快速线:南昌大桥--洪城路--解放西路--洪都中大道、北大道--洪都大桥--扬子洲--英雄大桥--凤凰洲--玉屏东大道--长棱的解放路--红谷滩--南昌大桥南昌二环线:生米大桥--昌南大道--昌东大道--昌北大道(蒋巷镇-扬子洲-西河-乐化镇)--昌西大道--生米大桥南昌三环是高速公路:南昌一环线内为南昌市的核心区:在核心区有南昌大桥、红谷隧道、八一大桥、赣江大桥、洪都大桥、英雄大桥横穿赣江。
其中红谷隧道和八一大桥是核心区的核心,是南昌市东、西衔接的中心链。
红谷隧道西接怡园路、长棱区、长征路通向湾里区至梅岭,东接中山西路、中山路、八一广场再接北京西路,北京东路通向艾溪湖至昌东、瑶湖。
八一大桥西接庐山南大道通向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接阳明路、阳明东路、青山湖隧道、国威路、火炬大街通向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
南昌二环线内为南昌市中心城区:由红谷滩、凤凰洲、红角洲、长棱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洲、东胡区、西湖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湖区、罗家镇、青云谱区、朝阳区组成。
南昌三环线内为南昌市城区:由乐化、湾里、望城、莲塘、麻丘组成。
《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南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市域城镇体系、城市交通、旧城改造等诸方面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此外,南昌市首次在专题规划会议上提出要兴建城市轻轨。
“一城两核”发展新南昌到2020年,南昌市域即行政辖区范围面积将达到740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9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达到600万人。
在城市整体发展思路上提出“西进、东拓、北控、南延”原则。
其规划总体空间格局为“一江两岸,一核五片,沿着赣江两端延伸,多点、多组团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将“依山傍水,两核拥江”列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规划中,即以赣江为分隔,两岸分别按照功能自我完善、自成体系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区即昌南、昌北进行布局,形成一江两岸即“一城两核”城市新格局。
南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1)第一章现状概况及规划背景一、区位关系与行政区划 1、区位关系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紧邻省会城市南昌,地处东经115°49-116°19′,北纬28°16′-28°98′之间,东邻进贤,南接丰城,东北濒鄱阳湖,西和北与新建县隔江相望,中西部与南昌市呈抱合之势。
县境内东西宽36km,南北长77km,国土面积为1861.7 km2。
南昌县城驻地莲塘镇,位居县域中部,距南昌市区仅15km,是南昌市的“南大门”,城区有南高路、南莲路、京九铁路与南昌市区相连,南昌县城城区与南昌市区已基本连为一体。
2、行政区划与人口至2000年底南昌县共辖11个镇,12个乡(2001年撤并5个乡镇,保留11镇7乡),311个村委会,2517个村民小组。
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101.5万人,人口密度为545人/平方公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
南昌县城人口包括莲塘镇,原莲西乡,原小兰乡、八一乡等乡镇的城镇人口,合计12.0万人,其中莲塘为6.9万人,莲西为0.5万人,小兰为2.2万人,八一为0.36万人。
二、自然与资源条件 1、自然条件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7.45°C,平均日照时间为1934.7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520.9毫米,全县冬春季盛行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秋季多东北风。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大部分为海拔50米以下的堆积平原,地势平坦,山地较小,山地面积不足全县总面积的3%。
2、资源条件南昌县土地资源较丰富,土地面积为186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为72048ha,人均耕地为1.04亩,占38.7%,林地占1.41%,园地占0.61%,草地占2.01%,水面占40.14%,未利用土地占7.13%。
南昌县境内有赣江、抚河两大干流,此外,尚有清丰山河及76条河港,地表水资源丰富。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2.29•【字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噪声污染防治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12月19日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南昌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12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南昌市声环境质量,根据《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9150-2014)、《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纲要方案讨论稿》、南昌市中心城区各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南昌市下辖其他县区总体规划图以及《南昌市噪声环境功能区划》对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进行调整。
南昌市分别于1995年和2009年两次制定声环境功能区划,1995年的区划范围包括昌南城区和昌北两大区域,面积为147 km2,并未明确交通干线。
2009年新调整的声环境功能区划面积较1995年增加了545 km2,调整后面积共702 km2,包括12个区域,66个功能区和划分4类区的交通干线(176条道路、2条铁路干线)。
因南昌市规划建设面积扩大及用地功能发生变化,现行的《南昌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已不适应当前的环境管理要求。
本次调整工作于2018年6月启动,2018年11月形成初步方案;2019年3月-4月开展声环境现状补充监测;分别于2018年11月、2019年5月、2019年7月三次征求相关市直单位及县区意见,并于2019年5月邀请相关专家对方案会审;综合会审专家及相关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南昌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及划分方案》;11月11日-15日在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逾期未收到反馈意见。
南昌城市总体规划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 年~2020 年)概要南昌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八月2一、总则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服务功能;保护历史文物,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山水园林城市风貌。
本规划期限为2001~2020 年,其中,近期建设期限至2010 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本规划分为二个空间层次:中心城:建成区范围面积约330平方公里。
市域:南昌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7402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指高速外环(由乐温高速、乐生高速、南外环高速公路组成)围合的范围以及向塘行政范围、湾里行政范围和昌北机场保护范围,面积共约1400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将南昌建设成为商贸繁荣、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建成滨江城、滨湖城、山水城、园林城、生态城。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交通线为主轴线,外围中小城镇星罗棋布的空间格局。
3规划至2020 年,市域城市数量达4 个,建制镇数量达43 个。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镇、重点建制镇、一般建镇制等四级结构。
1、中心城市:由南昌市中心城、长堎片区和外围五个城镇组团(莲塘、望城、湾里、乐化、麻丘)构成南昌都市区,范围面积约510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0万人。
2、次中心城镇:向塘、民和、龙津三座城镇,是市域城镇群的二级中心城镇。
人口规模10~25万人。
3、重点建制镇:文港、温圳、西山、石岗、万埠、象山、塘南、扬子洲、三里、梅庄、新祺周、三江、李渡十三座城镇,为各自城乡经济片区的中心,各城镇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上。
4、一般建制镇:是建制镇政府所在地,是城镇体系最基本的单元。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昌市2013―2014年“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10•【字号】洪府发[2014]20号•【施行日期】2014.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南昌市2013-2014年“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的实施意见(洪府发〔2014〕2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2013-2014年是“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的第五年,也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攻坚年。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的意见》(赣发〔2012〕14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决定》(洪发〔2012〕16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2013-2014年“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实施意见如下:一、总体目标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和南昌全力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标为契机,以深化“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城区以“拆违拆临、建绿透绿”为重点,以“长效摆花、花卉展览”为特色,进一步提升品位、丰富色彩,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水平;城郊生态绿化以推进“通道五化”工程、“特色小镇”建设、溪霞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和梅湖景区花博园建设、“千万树木进千村”活动、铁路沿线造林绿化“百日大会战”行动、“绿色通道”工程、“森林十创”工程、林业产业建设等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成果、扩张绿量、提升绿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开创南昌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宏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建设任务(一)城区部分2013-2014年全市城区主要实施绿道网规划,长效摆花,对省、市直单位临建违建拆除后的场地科学规划,建绿透绿,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味,丰富城市景观色彩,打造示范区慢行交通,为城市居民提供更怡人、更多彩的休憩空间及生态景观。
南昌市五大组团发展规划2010-11-09 08:25:01 来源:江西明星企业在线浏览次数:55052 网友评论0 条一出家门就是鸟语花香,湖光山色;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就读环境一流的学校;不必外出务工也能找到福利、待遇好的大型企业;做生意能够将货物快捷地运输到各个地方……这些都不是空想,而是昌南组团发展中实实在在进行的项目。
2010年2月22日,南昌市通过了《南昌市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外围组团规划》,将五大组团开发建设作为南昌市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重要内容,科学构筑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新格局。
五大组团主要包括乐化组团、瑶湖组团、昌南组团、九龙湖组团、梅岭组团。
其中,昌南组团用地规模80平方公里,北至昌南大道(南二环)、东至京九铁路、南至铁路西环线、西至赣江。
该组团将依托小蓝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现代汽车城,建设象湖片区居住功能区,主动接受南昌中心城区的功能延伸与辐射,加速对接与融合。
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食品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形成以工业为依托的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三大功能片区现雏形昨天上午,记者在南昌县看到,莲西路道路排水工程正在有序施工。
市建委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莲西路位于南昌县莲塘镇以西,道路南起城南路,北至城北路,全长6700米,是推进昌南组团发展的项目之一,预计2011年6月底可全面竣工。
据介绍,由于各项项目施工都顺利进行,昌南组团内的莲塘、小蓝经济开发区、昌南新城片区三大功能片区已现雏形。
莲塘片区作为南昌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起京九线,西至南高路,北起城北路,南至城南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昌南组团建设的核心片区。
莲塘片区共投入资金13亿元,修建骨干道路总长85公里,目前已形成“五纵五横”的路网体系。
小蓝经济开发区核准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是南昌县工业化的主战场。
截至2009年底,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9.77亿元。
今年,正在推进银湖二路延伸、银湖大道延伸、小蓝大道延伸等6个路网建设项目,以及小蓝大道污水泵站工程、小蓝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等4个公共设施项目,总投资达4.36亿元。
南昌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正文:---------------------------------------------------------------------------------------------------------------------------------------------------- 南昌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2011年8月19日南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1日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告。
本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检查以及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和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县、镇(乡)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重提高城乡服务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注重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相结合,现代化建设与保持传统风貌相结合,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
国务院关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2年修订)正文:---------------------------------------------------------------------------------------------------------------------------------------------------- 国务院关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201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南昌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40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要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要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65平方公里以内。
根据南昌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严禁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南昌市城市概况一、概况南昌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
东连余干、东乡、南接临川、丰城、西靠高安、奉新、靖安,北与永修、都昌、鄱阳三县共鄱阳湖,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公里,总面积约7402平方公里。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相对平坦,西北丘陵起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二、区域划分(管辖五区四县)东湖区辖公园街道、滕王阁街道、八一桥街道、百花洲街道、墩子塘街道、大院街道、豫章街道、董家窑街道、彭家桥街道、沙井街道10个街道以及贤士湖管理处,共有125个社区(家委会)、8个行政村。
其中,沙井街道委托红谷滩新区管理。
区政府驻公园街道叠山路136号。
西湖区辖10个街道、1个镇:南浦街道、朝阳洲街道、桃源街道、广润门街道、西湖街道、系马桩街道、绳金塔街道、十字街街道、丁公路街道、南站街道、桃花镇。
共有132个社区(居委会、家委会)、13个行政村。
区政府驻抚生路。
青云谱区辖5个街道、1个镇:洪都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徐家坊街道、青云谱镇。
共有48个社区、12个行政村。
区政府驻井冈山大道388号。
湾里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站前街道、幸福街道、招贤镇、梅岭镇、罗亭镇、太平乡。
共有11个社区(居委会)、37个行政村。
区政府驻招贤镇。
青山湖区辖2个街道、5个镇、1个乡:青山路街道、上海路街道、京东镇、湖坊镇、塘山镇、罗家镇、蛟桥镇、扬子洲乡,共有81个居委会、97个行政村。
其中,蛟桥镇委托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区政府驻南京东路699号。
南昌县辖11个镇、7个乡:莲塘镇、向塘镇、三江镇、塘南镇、幽兰镇、蒋巷镇、武阳镇、冈上镇、广福镇、昌东镇、麻丘镇、泾口乡、南新乡、塔城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八一乡,共有37个居委会、307个行政村。
其中,昌东镇、麻丘镇委托南昌高新开发区管理。
县政府驻莲塘镇五一路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