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13
计测基础目录第一章:计测的方法和目的1.1计测的目的1.2计测的方法(1)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2)绝对测定和比较测定(3)计测器的构成第二章:计测系统和基本功能2.1 计测系统2.2 计测的基本功能(1)检测.变换第三章:适合的计测器和测定的环境条件 3.1 合适计测器的测定3.2 测定的环境条件第四章:测定必要的注意事项4.1 使用测定器的选定4.2 关于计录4.3 返回测定第一章:计测的方法和目的1.1计测的目的研究开发新种类的测定比如多种类的精密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生产过程中需要合适的快速测定。
在产品的品质安全确认方面,测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这里就关于测定进行考虑,测定在人们的已知的知慧中是和语言一样重要的。
人们在行动前进行测量,通过测得的值决定行动。
我们通过5感来测,判断行动的前提和基本动作。
比如:早晨起来(同时,外面的天明后的起床是通过时间来判断)看外面的天气状况(测),今天下雨了,天冷(测定结果)考虑要打伞(判断),从家里出去(行动实施)对于要直接进行测什么的场合,测定结果的实行需要大量的想象性的行动即所说的推测,测定和行动之间是有着很深的关联。
对于在制造的场合,并不仅仅是上述简单的过程,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样的场合还包括某些事物的功能,性能,特性等将其数值化,并进行比较,评价和判断,从而通过作业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规定维持那个希望的条件(譬如品质的要求)来实现计测的目的在公司内,按照计测的目的不同,是进行分开的,测什么的目的都是明确的,如图1-1所示,按照计测的目的进行分类的有关测定方面的解释是很少的,需要进行更多的定义。
测定在JIS计测用语(JISZ 8103)中有定义的测定(Measurement):将测得的量和基准量进行比较,用数值符号进行表示。
上面的定义意味着对比,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测铅笔长度的问题。
测得的长度不和人手中所拿的尺进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不是人主观想出来的值。
第二章测量技术概念内容概要:主要论述几何量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处理等。
教学要求:在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检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并能运用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正确地表达测量结果。
学习重点: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处理。
学习难点:测量误差的分析。
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9.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_________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E、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公差与测量技术》作业绪论一、填空题1、互换性是指在制成的()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要做任何()、()或()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的一种特性。
2、互换性原则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中的()、()、()、机器的()等各个方面。
3、零件的互换性既包括其()的互换,也包括其()的互换。
4、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包含()、()和()等。
5、几何量公差就是零件几何参数()的(),它包括()和()等。
6、制定和贯彻()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对零件的()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2、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该是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
()4、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范围内,才能保证互换性的实现。
()5、测量的目的只是判定加工后的零件是否合格。
()三、单向选择题1、关于互换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B、现代化生产必须遵循互换性原则C、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各几何参数完全一致2、关于零件的互换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凡是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B、凡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必为合格品C、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是()A、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规格的零件C、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4、某种零件在装配时需要进行修配,则此零件()A、具有互换性B、不具有互换性C、无法确定其是否具有互换性5、关于几何参数的公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几何参数的公差就是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B、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范围内,才能保证互换性的实现C、制定和贯彻公差标准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第一章1-1 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一、判断题1、凡内表面皆为孔,外表面皆为轴。
()2、孔、轴是指圆柱的内外表面及由两平行平面和切面形成的包容面、被包容面。
极限配合第⼆章第⼆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计量器具练习题⼀、选择题1.检验与测量相⽐,其最主要的特点是()A. 检验适合⼤批量⽣产B. 检验所使⽤的计量器具⽐较简单C. 检验只判定零件的合格性,⽽⽆须得出具体量值D. 检验的精度⽐较低答案:C2.关于量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量具的结构⼀般⽐较简单B.量具可分为标准量具和通⽤量具两种C.量具没有传动放⼤系统D.量具只能与其他计量器具同时使⽤答案:D3.下列计量器具中不属于通⽤量具的是()A.钢直尺B.量块C.游标卡尺D.千分尺答案:B4.关于间接测量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测量的是与被测尺⼨有⼀定函数关系的其他尺⼨B. 计量器具的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件表⾯接触C. 必须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尺⼨的量值D. ⽤于不便直接测量的场合答案:B5.关于相对测量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对测量的精度⼀般⽐较低B. 相对测量时只需⽤量仪即可C. 计量器具的测量装置不直接和被测⼯件表⾯接触D. 计量器具所读取的是被测⼏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答案:B6.⽤游标卡尺测量⼯件的轴径尺⼨属于()A. 直接测量、绝对测量B. 直接测量、相对测量C. 间接测量、绝对测量D. 间接测量、相对测量7.计量器具能准确读出的最⼩单位数值就是计量器具的()A. 校正值B. ⽰值误差C. 分度值D. 刻度间距答案:C8.刻度间距和分度值之间的关系是()A. 分度值越⼤,则刻度间距越⼤B. 分度值越⼩,则刻度间距越⼤C. 分度值的⼤⼩和刻度间距的⼤⼩没有直接的关系D. 分度值越⼤与刻度间距成反⽐关系答案:C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误差的是()A.计算公式不准确B. 操作者看错读数C. 测量⽅法选择不当D. ⼯件安装定位不准确答案:B10.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18mm时,游标上第9格刻线应对齐尺⾝上的第()mm刻线。
A.51B. 42C. 60D. 24答案:A11.⽤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槽深时,尺⾝应()槽底。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用杠杆百分表测量工件时,根据需要,杠杆测头可以在( )范围内转动任意一角度。
(2 分)A.90 °B.360 °C.180 °D.45 °2.关于校对量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分)A.校对量规是用来校对工作量规和验收量规的B.轴用量规的校对量规的结构形式与工作量规的塞规相似C.因轴的精度比孔的精度要求高,故轴用量规有校对量规,孔用量规无校对量规3.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 )。
(2 分)A.直接测量、绝对测量B.直接测量、相对测量C.间接测量、绝对测量D.间接测量、相对测量4.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18mm时,游标上第9格刻线应对齐尺身上的第( )mm。
(2 分)A.24B.42C.51D.605.百分表校正零位后,若测量时长针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格,指向标有80的刻度线,则测量杆沿轴线相对于测头方向( )。
(2 分)A.缩进0.2mmB.缩进0.8mmC.伸出0.2mmD.伸出0.8mm6.如教材图2-31所示,用正弦规测角度时,当测量a点比b点低时,说明工件的实际角度比基本角度( )。
(2 分)A.大B.一样大小C.小D.无法判断7.关于量块的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分)A.量块是没有刻度的平行端面量具,是专用于某一特定尺寸的,因此它属于量规B.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用不同尺寸的量块组合成所需的各种尺寸C.在实际生产中,量块是单独使用的D.量块的制造精度为五级:其中0级最高,3级最低8.下列计量器具中,测量精度最高的是( )。
(2 分)A.游标卡尺B.千分尺C.杠杆千分尺D.杠杆百分表9.为了保证使用精度,量块应( )检定。
(2 分)A.交回B.定期C.抽查D.不用10.千分尺上棘轮的作用是( )。
(2 分)A.校正千分尺的零位B.便于旋转微分筒C.限制测量力D.补偿温度变化的影响二、判断题11.( )宽工作面平尺通过着色法来检验工件的直线度或平面度。
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学习目标:1、理解测量长度尺寸的常用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量块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理解常用的机械式量仪,如百分表、杠杆千分尺等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3、理解测量角度的常用器具,如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的测量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4、理解水平仪的测量原理,了解其应用。
5、了解塞尺、直角尺、检验平尺、检验平板和偏摆仪等的应用。
6、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检测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1、测量——将被测的几何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实验过程。
测量四要素:●测量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等)●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指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直接用量具或量仪测出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先测出与被测几何量相关的其他几何参数,再通过计算获得被测几何量值的方法。
3、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从量具或量仪上直接读出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相对测量(比较测量或微差测量)——通过读取被测几何量与标准量的偏差来确定被测几何量数值的方法。
2—1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和()四个要素。
2、检验是指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规定的()之内,从而判断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需得出(0.3计算器具按结构特点分为()、()、()、()四类。
4、测量方法的分类,按测量事实测量是否为被测量分为()测量和(),而直接测量又分为()测量和();被测参数的数量分为()测量和()测量。
5、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能测出的被测参数()、到()的范围。
6、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只要有()、()、( )和()等二、判断题1、在机械制造中,只有通过测量或检验判断为合格的零件,才具有互换性()2、测量检验的的区别是,测量能得到被测几何的大小,而检验只能却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合格,不能得到具体的量值。
第二章测量技术概念内容概要:主要论述几何量精度检测的基本理论,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器具、测量方法、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处理等。
教学要求:在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础上,对其检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并能运用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正确地表达测量结果。
学习重点: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处理。
学习难点:测量误差的分析。
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9.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1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_________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E、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章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算器具一、填空题1、测量实质上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从而确定被测几何量是的倍数或分数的过程。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和等四个方面。
3、检验是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之内,从而判断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须得出。
4、测量对象主要是指几何量,包括、、、和等。
5、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确定的。
6、测量方法是指测量时采用的和的综合。
7、测量结果有效值的准确性是由确定的。
8、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和等四类。
9、量仪与量具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一般具有,系统,而后者没有此系统。
10、按原始信号转换原理的不同,量仪可分为:、、和等几种。
其中量仪使用最为广泛。
11、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与被测尺寸有一定的其它尺寸,然后通过获得被测尺寸量值的方法。
12、间接测量法存在误差,故仅用在不能或不宜采用的场合。
13、相对测量是指将被测量与同它只有微小差别的已知同种量(一般为标准量),通过测量这两个量值间的以确定被测量值的方法。
14、综合测量能得到工件上几个有关几何量的,以判断工件是否,因而实质上综合测量一般属于。
15、接触测量时,计量器具的测量元件与工件表面,并有机械作用的,会使被测表面和计量器具的有关部分产生而影响测量精度。
16、根据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可分为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的目的是;被动测量的目的是;17、对于静态测量,被测量的量值是的;对于动态测量,被测量的量值是的。
18、动态测量可测出工件某些参数情况,经常用于测量工件的参数。
19、刻度间距是指标尺或刻度盘上两相邻刻线的;刻度值是指标尺或刻度盘上每一刻度间距所代表的。
刻度间距太小,影响测量的;刻度值越小,计量器具的。
20、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标尺或刻度盘所指示的值到值的范围。
21、测量范围是指计量器具能够测出的被测尺寸的值到值的范围。
22、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的与被测尺寸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