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测量工作的任务: 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平面坐标 x y 三维坐标高( 3程D )h
测量工作是在地球自然表面进行,而地 球自然表面形状十分复杂,不利于用数 学式来表达。
必须确定:平面原点(大地原点) 高程基点(水准面) ((
1、测量计算基准面——旋转椭球 由椭圆(长半轴a,短半轴b)绕b轴旋转而 成的椭球体。可用数学式表示的光滑曲面。
第二节 地面点的表示方法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 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地面上的物体大多具有空间形状, 如:丘陵、山地、河谷、
洼地等。
为了研究空间物体的位 置,数学上采用投影的 方法加以处理。
如将地面点A沿铅垂线方向 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得到A 投影位置;地面点A的空间位 置,就可用A的投影位置在大 地水准面上的坐标及铅垂距离 HA来表示。(图2-5)
目前我国采用的椭球元素数值
短半径(a)=6378140m 长半径(b)=6356755.3m 扁率[α=(a-b)/a]=1:298.257
说明:a为长半径;b为短半径;α为扁率。 大地原点——西安附近的泾阳县永乐镇。 (80坐标系) 平均半径[R=1/3(2a+b)]为6371Km。
一、大地水准面
互关系并固定下来的
工作,称为参考椭球体
的定位。P点称为 大地原点。
旋转椭球 面
我国目前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为1980 年国家大地测量参考系, 原点在陕西省 泾阳县永乐镇,称为国家大地原点。部分 国家参考椭球体的基本元素见表2-1。
由于参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在普通 测量中可把地球作为圆球看待,其半径为 6371km.R可视为参考椭球体的平均 半径,或称为地球的平均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