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漏控制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9
自制LED电子沙漏[管理资料]自制LED电子沙漏自制LED电子沙漏.txt等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听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回想起来,我竟然七手八脚地裸奔了二十多年~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本文由old357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自制 LED 电子沙漏一、电路整体分析 1 电路结构。
电子沙漏是一个级联运用移位寄存器的典型实例,电路图如图 1 所示,它包括五个组成部分: (1)集成电路 IC1、IC2 组成的 15 位移 a 位寄存器; (2)开关 S1、S2,二极管 VD16、VD17、VD18,电阻 R16 等组成的输入数据控制电路; (3)晶体管 VT1,VT15 和VT1',VT15 组成的输出状态控制电路;a (4)发光二极管 VD1,VD15 和 VD1,VD15 组成的显示电路; (5)反相器 D1、D2 等组成的时钟振荡器。
图 2 为其原理方框图。
在结构上,两组各 15 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排列成为两个三角形,如图 3 所示。
其中:VD1,VD15 位于上部,排列成倒三角形;VD1',VD15'位于下部,排列成正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的顶尖相对,组成沙漏形状。
当上部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熄灭时,相应地下部就有一个发光二极管点亮,模拟了沙漏的运动。
2 简要工作原理。
集成移位寄存器 IC1、IC2 级联组成 15 位移位寄存器,构成了电子沙漏的主体控制电路。
每一位寄存单元都分别通过 NPN 晶体管 VT 和PNP 晶体管 VT'形成 Q 和/Q 两个互为反相的输出状态,分别控制 VD 和 VD'两组发光二极管。
15 位移位寄存器的串行数据输入端 D 的状态受位置控制电路的控制。
当电子沙漏正向放置时 (发光二极管 VD1,VD15 在上部且全亮) ,串行数据输入端 D=0,并在时钟脉冲 CP 的作用下逐步右移,使 VD1,VD15 一个接一个地熄灭,同时 VD1',VD15'一个接一个地点亮,直至 VD1,VD15 全灭,VD1',VD15'全亮。
沙漏控制A1:有限元方法一般以节点的位移作为基本变量,单元内各点的位移以及应变均采用形函数对各节点的位移进行插值计算而得,应力根据本构方程由应变计算得到,然后就可以计算单元的内能了。
如果采用单点积分(积分点在等参元中心),在某些情况下节点位移不为零(即单元有形变),但插值计算得到的应变却为零(譬如一个正方形单元变形为一个等腰梯形,节点位移相等但符号相反,各形函数相同,所以插值结果为0),这样内能计算出来为零(单元没变形!)。
这种情况下,一对单元叠在一起有点像沙漏,所以这种模式称之为沙漏模式或沙漏。
现在有很多控制沙漏的专门程序,如控制基于单元边界的相对转动。
但这些方法不能保持完备性。
:我主要讲一下物理的稳定性,在假设应变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沙漏稳定性的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稳定性参数基于材料的性能。
这类稳定性也称为物理沙漏控制。
对于不可压缩材料,即使当稳定性参数是一阶的时候,这些稳定性方法也将没有自锁。
在建立物理沙漏控制中,必须做出两个假设:1.在单元内旋转是常数。
2.在单元内材料响应是均匀的。
A2:沙漏(hourglass)模式是一种非物理的零能变形模式,产生零应变和应力。
沙漏模式仅发生在减缩积分(单积分点)体、壳和厚壳单元上。
LS-DYNA里面有多种算法用于抑制沙漏模式。
缺省的算法(type 1)通常不是最有效的算法,但却是最经济的。
一种完全消除沙漏的方法是转换到全积分或者选择减缩积分(S/R)方程的单元。
但这种方法是一种下策。
例如,第一,类型2体单元比缺省的单点积分体单元计算开消大; 其二,在大变形应用时更不稳定(更容易出现负体积);其三,类型2体单元当单元形状比较差时在一些应用中会趋向于剪切锁死(shear-lock),因而表现得过于刚硬。
三角形壳和四面体单元没有沙漏模式,但缺点是在许多应用中被认为过于刚硬。
减小沙漏的一个好的方法是细化网格,但这当然并不总是现实的。
加载方式会影响沙漏程度。
施加压力载荷优于在单点上加载,因为后者更容易激起沙漏模式。
大班科学区:自制沙漏
【活动目标】
1、观察沙漏的外形特点,根据外形自制沙漏,凭借自己的想象,进行装饰。
2、知道沙漏的作用是计时。
3、知道沙子的流速与瓶口大小有关。
【投放材料】
透明矿泉水瓶若干(根据区域孩子的数量来定)、细沙、胶带、卡纸(用来装饰或自制漏斗)、彩笔、一次性纸杯。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沙漏的外形特点,对沙漏进行分解,让孩子一步步的进行操作,对孩子的操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操作步骤:选择两个瓶口一样大的空矿泉水瓶,往其中一个空瓶里装细沙,量约为瓶子的2/3,然后瓶口相对,用胶带缠紧,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进行装饰。
3、将沙子相等,但瓶口不一样大的两个沙漏进行对比,比较沙漏中沙子的流速。
(幼儿教育)。
幼儿园科学实验制作沙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时间的秘密”,详细内容为制作沙漏。
通过制作沙漏,让幼儿感受时间的流逝,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沙漏的原理,理解时间流逝的概念。
2. 能够独立完成沙漏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沙漏的制作过程,感受时间的流逝。
难点:沙漏的原理,合作、分享、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漏演示模型,计时器,沙子,漏斗,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沙漏材料包(含漏斗、沙子、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沙漏演示模型,展示沙子从漏斗中流出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讲解沙漏原理(5分钟)解释沙漏的原理,让幼儿理解时间流逝的概念。
3. 制作沙漏(15分钟)a. 分组进行,每组发放一个沙漏材料包。
b. 教师示范沙漏的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c. 幼儿按照步骤制作沙漏,教师巡回指导。
d. 制作完成后,让幼儿观察沙子从漏斗中流出的过程,感受时间的流逝。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为例,让幼儿通过沙漏来计算时间。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沙漏进行时间计算。
b. 教师选取几个幼儿展示成果,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沙漏步骤2. 沙漏原理3. 时间计算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沙漏计算生活中的时间(如:刷牙、吃饭等)。
答案:根据实际操作,记录沙漏流出的时间。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沙漏,并记录每天做一件事情的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制作沙漏过程中的表现,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a. 引导幼儿探索其他计时工具,如水钟、日晷等。
b.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沙漏制作,共同感受时间的流逝,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幼儿园科学实验沙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实验教材,具体章节为《时间的流逝》。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沙漏的结构与原理,了解沙漏在计时中的应用;通过制作沙漏,培养幼儿对时间流逝的直观感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沙漏的构造和原理,知道沙漏在计时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沙漏的制作及计时原理。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时间流逝,认识沙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漏模型、计时器、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空塑料瓶、沙子、剪刀、胶带、尺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沙漏模型,让幼儿观察沙漏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思考沙漏的用途。
2. 讲解沙漏原理(10分钟)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沙漏的构造、原理以及沙漏在计时中的应用。
3. 制作沙漏(15分钟)分组进行沙漏制作,教师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完成制作。
a. 将空塑料瓶剪成沙漏形状。
b. 用尺子、彩笔在沙漏上标出刻度。
c. 将沙子倒入沙漏,观察沙子流动的速度。
d. 用计时器记录沙子流完的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制的沙漏进行计时,比较不同沙漏的计时速度。
六、板书设计1. 时间流逝2. 沙漏制作步骤3. 沙漏计时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沙漏,记录沙子流完的时间。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珍惜时间。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古代计时工具,如日晷、水钟等,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沙漏的制作过程及计时原理。
2. 实践操作中幼儿的参与度与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一、沙漏的制作过程及计时原理1. 制作步骤:a. 选择合适的空塑料瓶,将其剪成沙漏的形状。
此步骤中,教师需注意幼儿使用剪刀的安全问题,必要时进行示范。
中班科学教案沙漏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科学》单元,第四章“时间与测量”。
具体内容为:通过观察和操作沙漏,让学生了解沙漏的构成、原理以及沙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沙漏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知道沙漏是古代计时工具之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 通过对沙漏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沙漏的结构和原理。
难点:沙漏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沙漏、计时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沙漏模型、操作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沙漏,引导学生思考沙漏的构成和作用。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沙漏的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沙漏的构成、原理以及沙漏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古代沙漏为例,讲解沙漏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天文观测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操作沙漏模型,观察沙漏的运行原理,并记录沙漏运行的时间。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沙漏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时、装饰等。
六、板书设计沙漏:构成:上端容器、下端容器、沙子原理:重力作用应用:古代计时、农业、天文观测等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沙漏的构成和原理。
答案:沙漏由上端容器、下端容器和沙子组成。
沙子受到重力作用,从上端容器流入下端容器,通过观察沙子流动的速度,可以得知时间的长短。
2. 沙漏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沙漏在古代生活中主要用于计时、农业和天文观测等方面。
例如,农民根据沙漏判断农时,天文观测人员利用沙漏进行天文观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沙漏,让学生了解了沙漏的构成、原理以及沙漏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沙漏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时,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沙漏的具体应用场景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搜集关于沙漏的资料,了解沙漏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历程,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2024年幼儿园科学实验制作沙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时间的测量》,详细内容为制作沙漏。
通过制作沙漏,让幼儿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沙漏的原理,知道沙漏可以测量时间。
2. 培养幼儿动手制作沙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沙漏的制作过程,让幼儿理解沙漏的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漏模型、沙子、计时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空瓶子、剪刀、胶带、沙子、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沙漏模型,让幼儿观察沙漏的运行过程,引导幼儿思考沙漏的原理。
2. 制作沙漏(15分钟)(1)教师讲解制作沙漏的步骤,演示操作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解沙漏的计时功能,让幼儿理解沙漏可以测量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沙漏进行计时,记录下沙子流完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1. 制作沙漏步骤(1)准备空瓶子、沙子(2)将沙子倒入瓶子(3)用胶带封口(4)剪掉多余的部分(5)装饰沙漏2. 沙漏计时功能沙子从沙漏中流出的时间可以作为计时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制作的沙漏测量1分钟、3分钟、5分钟的时间。
2. 答案:根据沙漏的流速,记录下相应的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制作沙漏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沙漏,还有哪些工具可以测量时间?激发幼儿对时间测量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制作沙漏的步骤和操作方法3. 例题讲解中沙漏计时功能的理解4. 随堂练习的计时准确性5.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和记录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沙漏,增加幼儿的视觉体验。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沙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究》教材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详细内容为“沙漏”的制作与使用。
通过学习沙漏,让幼儿了解时间的流逝,培养幼儿对时间的感知和测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沙漏的原理,理解沙漏在计时方面的作用。
2. 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沙漏,并运用沙漏进行时间测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沙漏的制作和使用。
重点:沙漏的原理及在时间测量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漏模型、沙子、秒表、计时器等。
2. 学具:空塑料瓶、剪刀、胶带、沙子、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沙漏模型展示,让幼儿观察沙子从上瓶流入下瓶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时间的流逝。
2. 讲解沙漏原理(10分钟)详细讲解沙漏的制作原理,让幼儿了解沙子从上瓶流入下瓶的过程与时间的关系。
3. 制作沙漏(10分钟)指导幼儿利用空塑料瓶、剪刀、胶带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沙漏。
4. 沙漏使用与时间测量(10分钟)教会幼儿如何使用沙漏进行时间测量,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用沙漏测量5分钟。
5. 例题讲解(10分钟)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随堂练习,用沙漏测量指定的时间,并记录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沙漏的制作与使用2. 内容:a. 沙漏原理b. 沙漏制作步骤c. 沙漏时间测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沙漏测量3分钟,记录沙子从上瓶流入下瓶的时间。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时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制作和测量过程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用其他物品制作沙漏,并进行时间测量,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沙漏原理的讲解2. 沙漏的制作步骤3. 沙漏时间测量方法4. 例题的设置与讲解5.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沙漏原理的讲解沙漏的原理是利用沙子从一定高度的容器中流出,通过沙子的流动速度来测量时间。
沙漏控制A1:有限元方法一般以节点的位移作为基本变量,单元内各点的位移以及应变均采用形函数对各节点的位移进行插值计算而得,应力根据本构方程由应变计算得到,然后就可以计算单元的内能了。
如果采用单点积分(积分点在等参元中心),在某些情况下节点位移不为零(即单元有形变),但插值计算得到的应变却为零(譬如一个正方形单元变形为一个等腰梯形,节点位移相等但符号相反,各形函数相同,所以插值结果为0),这样内能计算出来为零(单元没变形!)。
这种情况下,一对单元叠在一起有点像沙漏,所以这种模式称之为沙漏模式或沙漏。
现在有很多控制沙漏的专门程序,如控制基于单元边界的相对转动。
但这些方法不能保持完备性。
:我主要讲一下物理的稳定性,在假设应变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沙漏稳定性的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稳定性参数基于材料的性能。
这类稳定性也称为物理沙漏控制。
对于不可压缩材料,即使当稳定性参数是一阶的时候,这些稳定性方法也将没有自锁。
在建立物理沙漏控制中,必须做出两个假设:1.在单元内旋转是常数。
2.在单元内材料响应是均匀的。
A2:沙漏(hourglass)模式是一种非物理的零能变形模式,产生零应变和应力。
沙漏模式仅发生在减缩积分(单积分点)体、壳和厚壳单元上。
LS-DYNA里面有多种算法用于抑制沙漏模式。
缺省的算法(type 1)通常不是最有效的算法,但却是最经济的。
一种完全消除沙漏的方法是转换到全积分或者选择减缩积分(S/R)方程的单元。
但这种方法是一种下策。
例如,第一,类型2体单元比缺省的单点积分体单元计算开消大; 其二,在大变形应用时更不稳定(更容易出现负体积);其三,类型2体单元当单元形状比较差时在一些应用中会趋向于剪切锁死(shear-lock),因而表现得过于刚硬。
三角形壳和四面体单元没有沙漏模式,但缺点是在许多应用中被认为过于刚硬。
减小沙漏的一个好的方法是细化网格,但这当然并不总是现实的。
加载方式会影响沙漏程度。
施加压力载荷优于在单点上加载,因为后者更容易激起沙漏模式。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沙漏》说课稿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沙漏》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沙漏》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设计意图:尊敬的园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大班的科学活动课《有趣的沙漏》。
我们幼儿园有个大沙池,小朋友们很喜欢到里面去玩沙。
他们使用各种工具玩沙,总是很兴奋地说着自己的发现。
但是他们都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
《纲要》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
针对幼儿玩沙的这种兴趣和目标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沙漏中沙的流速与洞口大小、洞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在积极探索中,尝试与同伴相互合作。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作为大班秋季主题的学习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我拟定了以下几点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沙漏可以用来计时。
2、能力目标:发展比较、观察、判断的能力,了解沙漏中沙的流速与洞口大小、洞口多少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愿意与同伴相互合作,及对科学活动感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在探索中观察发现沙漏中沙的流速与洞口大小、洞口多少之间的关系,能与同伴相互合作制作简易的沙漏。
四、说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用的自制沙漏,空饮料瓶、沙、自制漏斗、纸杯、瓶盖、胶布、剪刀。
2、PPT课件。
五、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本次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接演示法:利用制作好的简易沙漏,引导幼儿观察沙是怎么流下来的?2、PPT图片认知法:利用图片让幼儿认识沙漏的样子。
3、谈话、讲述法:给幼儿介绍沙漏的简单用途(古代用来计时)。
4、视频教学示范法:幼儿观看沙漏的制作视频5、比较、总结法:比较图片中哪个沙漏的流速更快。
沙漏控制沙漏控制A1:有限元方法一般以节点的位移作为基本变量,单元内各点的位移以及应变均采用形函数对各节点的位移进行插值计算而得,应力根据本构方程由应变计算得到,然后就可以计算单元的内能了。
如果采用单点积分(积分点在等参元中心),在某些情况下节点位移不为零(即单元有形变),但插值计算得到的应变却为零(譬如一个正方形单元变形为一个等腰梯形,节点位移相等但符号相反,各形函数相同,所以插值结果为0),这样内能计算出来为零(单元没变形!)。
这种情况下,一对单元叠在一起有点像沙漏,所以这种模式称之为沙漏模式或沙漏。
现在有很多控制沙漏的专门程序,如控制基于单元边界的相对转动。
但这些方法不能保持完备性。
:我主要讲一下物理的稳定性,在假设应变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沙漏稳定性的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稳定性参数基于材料的性能。
这类稳定性也称为物理沙漏控制。
对于不可压缩材料,即使当稳定性参数是一阶的时候,这些稳定性方法也将没有自锁。
在建立物理沙漏控制中,必须做出两个假设:1.在单元内旋转是常数。
2.在单元内材料响应是均匀的。
A2:沙漏(hourglass)模式是一种非物理的零能变形模式,产生零应变和应力。
沙漏模式仅发生在减缩积分(单积分点)体、壳和厚壳单元上。
LS-DYNA里面有多种算法用于抑制沙漏模式。
缺省的算法(type 1)通常不是最有效的算法,但却是最经济的。
一种完全消除沙漏的方法是转换到全积分或者选择减缩积分(S/R)方程的单元。
但这种方法是一种下策。
例如,第一,类型2体单元比缺省的单点积分体单元计算开消大; 其二,在大变形应用时更不稳定(更容易出现负体积);其三,类型2体单元当单元形状比较差时在一些应用中会趋向于剪切锁死(shear-lock),因而表现得过于刚硬。
三角形壳和四面体单元没有沙漏模式,但缺点是在许多应用中被认为过于刚硬。
减小沙漏的一个好的方法是细化网格,但这当然并不总是现实的。
加载方式会影响沙漏程度。
施加压力载荷优于在单点上加载,因为后者更容易激起沙漏模式。
为了评估沙漏能,在*control_energy卡片中设置HGEN=2,而且用*database_glstat和*database_matsum卡分别输出系统和每一个部件的沙漏能。
这一点是要确认非物理的沙漏能相对于每一个part的峰值内能要小(经验上来说<10%)。
对于壳单元,可以绘制出沙漏能密度云图,但事先在*database_extent_binary卡中设置SHGE=2。
然后在LS-Prepost中选择Fcomp>Misc>hourglass energy。
对于流体部件,缺省的沙漏系数通常是不合适的(太高)。
因此对于流体,沙漏系数通常要缩小一到两个数量级。
对流体用基于粘性的沙漏控制。
缺省的沙漏方程(type 1)对流体通常是可以的。
对于结构部件一般来说基于刚性的沙漏控制(type 4,5)比粘性沙漏控制更有效。
通常,当使用刚性沙漏控制时,习惯于减小沙漏系数到0.03~0.05的范围,这样最小化非物理的硬化响应同时又有效抑制沙漏模式。
对于高速冲击,即使对于固体结构部件,推荐采用基于粘性的沙漏控制(type 1,2,3)。
粘性沙漏控制仅仅是抑制沙漏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刚性沙漏控制将使单元朝未变形的方向变形。
类型8沙漏控制仅用于单元类型16的壳。
这种沙漏类型激活了16号壳的翘曲刚度,因此单元的翘曲不会使解退化。
如果使用沙漏控制8,16号壳单元可以用于解被称为扭曲梁(Twisted Beam)问题。
对于单元类型1的体和减缩积分2D体(shell types 13 & 15)类型6沙漏控制调用了一种假设应变协同转动方程。
使用沙漏控制类型6和系数1.0,一个弹性部件在厚度方向仅仅需要划分一层类型1的体单元就可以获得正确的弯曲刚度。
在隐式计算里面,对于类型1的体单元应该总是使用类型6的沙漏控制(实际上,在V970里面这是自动设置的)。
(More on type 6 HG control from Lee Bindeman)类型6的沙漏控制与类型4,5不在于它用了一个假设应变场和材料属性来估算出假设应力场。
这个应力在单元封闭域内进行积分得到沙漏力,因此单元表现的像一个有同样假设应变场的全积分单元。
这种假设应变场设计成用来阻止纯弯曲中不真实的剪切变形和近似不可压材料中的体积锁死。
类型4和5的沙漏控制基于单元体积,波速和密度像在LS-DYNA理论手册中方程3.21那样来计算沙漏刚度。
沙漏类型6主要的改进是应力场在单元域内积分。
这使得当使用大的长细比或者歪斜形状的体单元时沙漏控制非常鲁棒。
类型4和5的沙漏控制对大长细比和歪斜形状单元反应变不好,它趋向于对某些沙漏模式反应的过于刚硬而对其它模式反应得过弱。
沙漏控制类型6另一个理论上的优点是对在厚度方向只有一个单元的梁可以在弹性弯曲问题中得到准确的解。
要做到这一点,设置沙漏刚度参数为1.0。
同样,对弹性材料方形截面杆的扭曲问题,当沙漏系数设为1.0时可以用很少的单元来解。
然而,对于非线性材料,用粗糙的网格得到好的结果是不可能的,因为应力场不是像沙漏类型6假设的那样线性变化的。
在梁厚度方向上如果没有更多积分点的话,没有办法捕获应力场的非线性状态。
对于选择沙漏控制,下面几个问题要考虑。
对于单元有大的长细比或者明显歪斜(不管是初始还是变形过程中),推荐采用类型6的沙漏控制。
类型6的沙漏控制通常对软的材料更好,像泡沫或蜂窝材料在计算中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形。
在材料不是特别软或者单元有合理的形状且网格不是太粗糙时,类型4,5和6沙漏控制似乎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种情况推荐用类型4的沙漏控制,因为它比其它的更快A3:总能量=内能+动能+滑移界面能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对于动力学问题,总能量一般是不太变的。
也就是能量守恒原理。
沙漏模式也就零能模式,他在理论上是一种存在的一种变形模式,但是在实际模型中是不可能存上的。
零能模式就是指有变形,但是不消耗能量。
显然是一种伪变形模式,若不加以控制,计算模型会变得不稳定,并且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要加抵制这种变形模式就得相应的消耗一定的能量,也就是沙漏能,如果这个比值太多,就说明模型和实际的变形有很大的差别,当然是不正确的。
这也是缩减积分所付出的代价。
用全积分单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率不高,有可能导致体积锁死,过刚的一些问题。
沙漏要控制的,沙漏能一般不大于总能量的10%。
如果大于这个值,说明你的计算结果不可靠A4:>用全积分单元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沙漏。
全积分在计算动力问题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缺点的,所以一般是选用单点积分的方式,因为此而引起的沙漏问题,dyna提供了多种算法可以减少到内能的5%以下,控制沙漏:首先:您的模型如果是很多PART组成的装配体,那么您需要找出沙漏能最大的PART! <BR>然后:才能进行一些适当的控制!第一:还得从载荷谈起,避免集中载荷; <BR>第二:从网格谈起,尽量做到网格协调;第三:从沙漏控制谈起,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第四:从单元算法谈起,不行就将一个PART化分为多个PART,除了单元算法不同以外,其他相同,采用全积分!>有限元方法一般以节点的位移作为基本变量,单元内各点的位移以及应变均采用形函数对各节点的位移进行插值计算而得,应力根据本构方程由应变计算得到,然后就可以计算单元的内能了。
如果采用单点积分(积分点在等参元中心),在某些情况下节点位移不为零(即单元有形变),但插值计算得到的应变却为零(譬如一个正方形单元变形为一个等腰梯形,节点位移相等但符号相反,各形函数相同,所以插值结果为0),这样内能计算出来为零(单元没变形!)。
显然,麻烦来了。
所以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判别出现0能模式的方法最简单的是察看单元变形情况,如果单元变成交替出现的梯形形状(两的在一起有点像沙漏,windows里面那个动画光标),就得小心了。
另外就是察看hourglass energy,最好不要超过总能量的5%. )对PART进行沙漏控制,使用use *hourglass card 和*PART card。
感觉与*CONTROL_HOURGLASS card的功能相同,前者控制具体part,后者控制整个模型)书上说,通过使用好的模型方式可以减少沙漏的产生,如网格的细化、避免施加单点载荷、在易产生沙漏模式的部件中分散一些全积分的“种子”单元,从而减少沙漏。
我的理解是在那些地方放一些全积分的单元。
其他的都用单点积分单元。
我的理解是增加积分点关于沙漏问题,建议看看abaqus的帮助文档,感觉讲的非常好,由浅入深,把深奥的东西讲的很容易理解。
沙漏的产生是一种数值问题,单元自身存在的一种数值问题,举个例子,对于单积分点线性单元,单元受力变形没有产生应变能--也叫0能量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单元没有刚度,所以不能抵抗变形,不合理,所以必须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加以控制,既然没有刚度,就要施加虚拟的刚度以限制沙漏模式的扩展---人为加的沙漏刚度就是这么来的。
关于沙漏现象的判别,也就是出现0能模式的方法最简单的是察看单元变形情况,就像刚才所说的单点积分单元,如果如果单元变成交替出现的梯形形状,如果多个这样的单元叠加起来,是不是象我们windows中的沙漏图标呢?)畸变:应该可以用自适应网格划分,要注意的是:*CONTROL_ADAPTIVE 和*PART中的相应的设置)164单元不能自动分裂单元。
大变形时确实存在网格畸形的问题,一般可以如下解决:1、当畸形单元少,位置不重要时,删除畸形单元,继续计算;2、适当调整参数,减少畸形的出现,或者使畸形单元破坏(ADD_EROSION)。
3、使用ALE。
版主所说的第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重启动来实现的么?、使用ALE。
23)今天突然注意到dyna关键字中的*section_shell_ale中的第八项setype中有3个选项,1-lagrange;2-euler,3-ale,而在*control_ale中的第一项dct有4项,1-lagrange;2-euler,3-ale,4-ale ambient。
请高手指教:这两个关键字中的选项是不是要对应,那一个优先级更高?还有,如果都选1,就是lagrange单元,那还定义ale干什么?我一直困惑,希望给出详细的解释,谢谢。
根据经验判断,*section_shell_ale的定义应该更高一些,因为在dyna中,普通的关键字总是小于特定part的关键字定义的。
在dyna中,默认Lagrange单元、结构动力学分析、显示。
因此在设置ALE (*control_ale)、结构热力学分析(*CONTROL_SOLUTION)、隐式(*CONTROL_IMPLICIT_GENERAL)的时候,都会发现系统默认的都是前者的现象,这是DYNA的风格,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