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の祭り
- 格式:pptx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7
日本的重要祭典有哪些小时候看动漫,最羡慕的就是日本的各种祭典了。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AA,一起来看看吧。
祭典日不用上学,感觉可以离艺术和神明很近很近。
那些穿着华服的少男信女,登着木屐行走在阳光铺盛的林间道路上,风铃、蝉鸣、大海、西瓜、微风、团扇、汽水、浴衣、烟花,还有夏日里最重要的夏祭り。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下日本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吧~|花火大会|日本各处(告别单身狗的最佳约会方式)日本花火大会举办于七八两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间限定,有些座位需要提前两个月购票预约。
可以想象,烟花绽放的瞬间那种蓦然的灯火通明,在任何有情人的眼里,彼此的容颜都将成为最美的风景夏天在日本不看一场花火,就是一夏的遗憾。
|阿波舞|徳岛每年的8月12日~15日的4天时间里德岛会举办盛大的阿波舞祭,那个时候会有超过100万左右的观众前来欣赏助阵,100万啊!阿波舞通常有数十人组成连,以连为单位在街上跳舞,通常由男女分别组成小集团在前方踏着2拍子的节奏跳舞,伴奏的人在后方跟随,乐器基本上有三味线、太鼓、钲鼓及横笛等。
其起源距今已有400多年,虽然无从考证,但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当时德岛藩的藩主蜂须贺家政为庆祝德岛城的建成,在城邑摆酒宴,对着城下说“为了庆祝城的完成,大家随意的跳舞吧”,人们为了庆祝而在城下展开了不分身分高低、不拘礼节的自由舞蹈,从此便有了这一盛大舞祭。
如今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波舞已经成为日本全国各地都有的节庆活动,但最值得一看的依然是德岛本地的阿波舞!友情提示:舞团们会在4个收费舞场和2个免费舞场进行表演,免费的场地虽然距离更近、观看更自由,但由于观众人数众多,场面比较混乱,建议带孩子的家庭和上年纪的老人选择收费场地观看。
|夜来祭|高知每年的8月9~12日,高知市都会举办盛大的夜来祭(YOSAKOI祭),这是昭和29年(1954年)经济不景气时,为鼓舞市民精神而举办的大型舞蹈祭奠活动。
那时德岛已经有了阿波舞,高知人也不甘落后,请来日本舞蹈大师设计演出,用当地农民在田中驱赶麻雀时所用的鸣子响板做道具,展开独具特色的元气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扩大,舞蹈服饰、舞蹈动作和舞蹈乐曲都在不断丰富和改进,有着相当高的自由度,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日本全国各地都有的庆典形式,在全世界都非常著名。
日本传统女儿节雏祭日本传统女儿节雏祭雏祭り,hinamatsuri)是日本女孩子的节日,亦称雏游、偶人节、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桃花节、女儿节。
雏祭是日本民间五大节日之一(五节句,农历一月七日人日、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阳)的“桃之节句(桃の节句)”。
本来在农历的三月三日,明治维新后改为西历三月三日。
桃花来源迄今也有不少人将女儿节称做是“桃日”,一说起源于中国自古视桃花为幸福吉祥的象征,而且将桃木花枝悬挂于门柱也有驱邪避凶的效果,而日本文化也受其影响,所以才会将桃花当作是雏祭的主题花。
不过有另一个说法:旧历年的三月三日也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用桃花象征雏祭。
至今爱知县青田神社每年皆会举行桃花祭,届时要将桃花枝同供品一起献给神。
日本的雏祭是从中国传去的:三月上巳之时到水边清洗身上不洁之物,借水的灵力祛除邪恶和不祥之气,因为在那时一般人都认为上巳这天是灾祸的日子,为了消除附在身上的厄运及污秽之物以确保平安。
这种活动称“褉”。
后来才把三月三日作为上巳节固定下来,这大约起源于周代,在中国宋代以前是个很受重视的节日,魏以前称为上巳。
在《荆楚岁时记》则是这样描写三月三日的:“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宋代之后,上巳节已近消失在中国。
但在日本就不一样了,三月三日是日本五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风俗延续至今。
流水来源在日本,关于三月三节日习俗的记载,最初是曲水流觞的活动,并被公认是由中国传入延续下来,但至今所通行的用雏人形庆祝的形式则始于近世,并逐渐演变为日本的女儿节。
关于曲水宴风俗,最早能看到这一记载的日本文献是公元720年编成的《日本书记》,显宗天皇元年(485)三月条载:“三月上巳,行幸后苑,另设曲水宴。
”晋代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活动完全有可能在五世纪前为日本统治阶级所仿效。
传到日本之后,主要是天皇及贵族所从事的活动,大约一直兴盛到八世纪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前期。
日语学习中的阅读理解素材推荐日语学习中的阅读理解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阅读不同主题的文章,可以扩展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日语学习者的阅读素材,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日语阅读能力。
一、新闻与时事阅读新闻和时事报道是一个了解日本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好方法。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新闻阅读素材:1. 《朝日新聞》(Asahi Shimbun):《朝日新聞》是日本最大的报纸之一,提供了丰富的新闻报道和专题特写。
该网站上的新闻文章对不同级别的学习者都有适当的难度。
2. 《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讀賣新聞》是日本最畅销的报纸之一,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新闻报道和深度分析。
学习者可以在其网站上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章。
3. 《NHK新聞》:NHK是日本的公共广播机构,其新闻网站提供了多种主题的新闻报道,内容涵盖国内外各个领域。
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阅读练习。
二、文学与小说阅读文学作品和小说既能够增加词汇量,又能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日语学习者阅读的文学与小说推荐:1. 《銀河鉄道の夜》(宮沢賢治):这是一部著名的童话小说,适合初级学习者阅读。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小鉄在银河铁道上的冒险经历,充满了幻想和哲理。
2. 《ノルウェイの森》(村上春樹):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独特。
《ノルウェイの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大学生才华横溢但内心孤寂的主人公的故事。
3. 《舞姫》(森鷗外):这是一部经典的日本小说,以官能文学为主题,讲述了女主角高鸟屋敷迎子的命运之旅。
这部小说涉及了丰富的情感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三、旅游与文化阅读有关旅游和文化的文章,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拓展日语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旅游与文化素材:1. 《NAVITIME Travel》:这是一家提供日本旅游相关信息的网站,其中包括各个城市的介绍、景点推荐和旅游攻略。
从“祭り”看日本人的思想教育作者:曲佳音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08期摘 ;要:在我国,教育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安排课余活动完成对学生的智育开发、德育培养。
这其中,思想教育是一种带有“规定性”的教育,尤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这种“规定性”、“强制性”表现得愈加明显。
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国应与时俱进,注重博采众长,吸收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介绍日本的“祭り”,探究蕴含其内的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供新的视野。
关键字:祭り;节日;思想教育一、引言在我国,提起思想教育,人们只会联想到对国家政治方针的学习或是对不良行为的告诫,而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其思想教育的方式及其内容独具特色,为日本政府和民众所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的社会活动“祭り”,探讨寓于其中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分析日本人是如何利用独特的思想教育手段完成对日本民众“国民性”的培养。
二、日本的节日与“祭り”在日本,节日是法定“国民祝日”和“传统祭日”的统称,虽然“祝日”和“祭り”翻译为中文都是“节日”,但是,我们在理解上还是要有所区别对待的。
二战后,《国民祝日相关法律》实施,日本的法定节假日有了正式统一的标准。
日本现共有法定国民祝日15个,有成人节、儿童节、勤劳感谢节等。
“祭り”的含义有很多,不仅指前面所提到的祝日,还指一些因民俗习惯而举行的重大的集会、仪式、活动等,还包括各种宗教举行礼仪庆典的日子。
“祭り”颇具民间特色,其欢度形式相当于一种游行聚会狂欢节。
参与其中的人们一边行走一边表演,队伍整齐欢快。
表演形式配合不同的主题,风格迥异,展示出日本多姿多彩的传统民间文化。
这些“祭り”主要包括:端午、七夕、お盆、お月見、七五三等。
这些节日虽非法定节日,也不休假,但依旧会引起人们的参与热情,形成壮观的社会现象。
三、“祭り”与教育1.“祭り”与文化近年来,我国的“节日”氛围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日本祭典是什么意思日本的祭典很是出名,许多人去日本旅游就是为了一睹祭典的风采。
那么,祭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分享的日本祭典是什么意思,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堂堂袁公(袁可立),揆之于祭典礼经,无弗合者。
”2.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着录晋范汪撰《祭典》三卷。
3.祀典。
祭祀的礼仪法度。
知识拓展:所谓「祭り」是指为了感谢,祈祷,慰灵向祖先,神佛进行祭拜的仪式。
又叫祭祀(さいし)、祭礼(さいれい)。
日本每年全国有大大小小几百个祭典。
各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的祭典,比如大阪的「天神祭」(6月下旬的吉日到7月25日)、京都的「祇园祭」(从7月1日开始的一个月间)等。
而时长则从几天到一个多月不等。
但是并不是说祭り进行的时间长着这段期间每天都很热闹,一个祭り其中有几天进行主要的活动,只有那特别的几天才会出现异常热闹的景象。
很多祭り是从古代的祭典演变而来的。
比如京都的「祇园祭」就是日本古代人们为了祈求神灵消除疫病而进行的祭拜活动演变而来。
而还有一些祭り则是后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比如神户的「南京町春节祭」(1月下旬~2月下旬)就是为了庆祝中国春节而在华侨众多的南京町进行的舞狮、舞龙、放鞭炮等极具异国风味的庆祝活动。
*学校举办的“文化祭”“学园祭”并不属于我们平时说的(窄意)的「祭り」,而是类似学校定期举行的校园活动。
而「お盆祭り」则类似五一长假,并不是可以“参加”的祭典。
如果说“我要参加お盆祭り”所表的的意思就像外国人说“我要到中国参加国庆节”一样。
成人式是指日本地方公共团体为年内成年的青年进行鼓励,祝福的活动,属于节日而并非祭り。
“葵祭”是京都三大重要祭典之一。
祭典起源于庄稼歉收时所举行的祈祷五谷丰登的祭祀仪式,是平安时代最重要的官祭之一。
祭典从京都御所的建礼门前出发,经过下鸭神社,缓缓走向上贺茂神社,路程总计约8.2公里。
日本人重要祭典日本对于祭典是非常的看重的,那么日本有什么重要的祭典吗?下面就让为你科普一下吧。
所谓「祭り」是指为了感谢,祈祷,慰灵向祖先,神佛进行祭拜的仪式。
又叫祭祀(さいし)、祭礼(さいれい)。
日本每年全国有大大小小几百个祭典。
各个地区都有它自己的祭典,比如大阪的「天神祭」(6月下旬的吉日到7月25日)、京都的「祇园祭」(从7月1日开始的一个月间)等。
而时长则从几天到一个多月不等。
但是并不是说祭り进行的时间长着这段期间每天都很热闹,一个祭り其中有几天进行主要的活动,只有那特别的几天才会出现异常热闹的景象。
很多祭り是从古代的祭典演变而来的。
比如京都的「祇园祭」就是日本古代人们为了祈求神灵消除疫病而进行的祭拜活动演变而来。
而还有一些祭り则是后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比如神户的「南京町春节祭」(1月下旬~2月下旬)就是为了庆祝中国春节而在华侨众多的南京町进行的舞狮、舞龙、放鞭炮等极具异国风味的庆祝活动。
*学校举办的“文化祭”“学园祭”并不属于我们平时说的(窄意)的「祭り」,而是类似学校定期举行的校园活动。
而「お盆祭り」则类似五一长假,并不是可以“参加”的祭典。
如果说“我要参加お盆祭り”所表的的意思就像外国人说“我要到中国参加国庆节”一样。
成人式是指日本地方公共团体为年内成年的青年进行鼓励,祝福的活动,属于节日而并非祭り。
知识拓展:日本经典祭典礼祇園祭京都府1、每年以七月整个月为期的祇園祭,绝对是关西年度的最大盛事之一,整个京都都被热血的气氛所包围,超过千年历史的祗园祭,由各鉾町展示不同的山鉾。
付费就能近距离参观拍照,举办期间会有很多学校带学生来校外教学。
阿波舞德島縣2、阿波舞已经有400年历史,起源是德国县,是四国三大祭典之一,日本的三大盘舞之一。
(日本三大阿波舞: 高圓寺/南越谷/德島)。
固定于每年的8月12~15日举办;通常是有数十人组成一连,以连为单位在街上跳舞。
通常由男女组成小集团在前方踏着两拍子的节奏跳舞,伴奏的人在后方跟随,乐器基本上有三味线、太鼓、鉦鼓及橫笛。
日本著名的三大祭典日本是个非常注重祭典的国家,一年下来,各种祭典纷呈迭至。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著名的三大祭典,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著名的三大祭典日本的”祭”指向神灵祈祷和祭拜祖先的仪式,现在已经演变成类似中国庙会的庆祝活动。
日本最著名的“三大祭:京都祗园祭、大阪天神祭和东京神田祭,在每年的5至8月间,也就是夏天举行。
平日忙于工作的日本人都趁此机会,尽情与家人朋友共享佳节之乐。
正值炎热夏季,如果有机会亲临日本夏日三大祭,加入他们狂欢的行列,发泄平日的压抑,感受一次“动态”的日本传统文化。
坐在通往清水寺上坡路的某间茶馆,细口品味京都独有的抹茶糕点。
走在大阪城的蜿蜒小道间,隔着红叶的缝隙观赏古韵依旧的城楼。
站在东京塔的窗边,眺望远处隐约飘忽的富士山。
这些都是到日本旅游的必备行程,但难得的岛国之行怎能错过闻名于世的各大“祭”。
京都祗园祭:便利店购票登山形彩车祗园祭是在京都八坂神社举行的祭祀仪式,与大阪的天神祭以及东京的神田祭并称日本三大祭。
规模盛大,每年7月1日开始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耗时整整一个月。
传说它的前身为大概1100年前举办的祗园御灵会。
贞观年间,京都内流行瘟疫,奉王命在神泉苑树立66根棍子以迎接和祭拜祗园神灵,人们将城中的男孩送到神泉苑希望能驱除厄运。
平安时代中期,规模空前扩大,增加了“空车”、“田乐”、“猿乐“等活动形式,变得更热闹繁华。
祗园祭其实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盛行,大抵以京都的为原形,进行本地化改造,但最出名的仍属悠久传统的京都祗园祭。
主要的活动有山形彩车巡行、提灯迎神,花伞巡行等。
其中的山形彩车巡游,平成2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无形文化遗产。
今年的祗园祭与以往有所不同,相隔50年再次将山形彩车巡行分成两部分,分别是7月17日巡行的“前祭”和7月24日巡行的“后祭”。
17日和24日分别是神灵出行和返驾的日子,山形彩车负责清洁往返的道路。
往年彩车数量为32座,今年增加“大船彩车”后变为33座,每一座彩车都有不同的名字。
今日は日本の祭りについてお話します。
日本で一番有名なまつりは京都の祇園祭です。
京都は日本のみやことして、長い間歴史の中心でした。
祇園祭は7月1日から7月31日までです。
京都には昔から伝えてきた伝統的な祭りがたくさんあります。
その中でもやさかじんじゃの「祇園祭り」は京都の代表する祭りです。
祇園祭は平安時代869年に始まりました。
伝染病や戦争など社会の不安をなくなるように、この祭りが疫病を牛頭天王なる神様の崇りとしてはじまりました。
祇園祭はの写真をご覧ください。
これは切符入り、すなわち祭りの始まりです。
これは山鉾の装飾品は壁代(かべしろ)といわれ、それに囲まれた中には神の御座所を意味します。
山鉾に飾られている人形も神の姿であり猿楽が固定化したものだと考えられます。
16日の宵山楽しいところです。
鯉山提灯食事そして、八坂の神さん御旅所に来て頂いたわけですから、お帰りにもなられます。
その時に行われるお祭が『還幸祭』です。
【祇園祭】『御還り神輿も勇壮に』八坂神社四条御旅所~八坂神社・還幸祭最後は訪れた大勢の参拝者は、蘇民将来を祀る疫神社の鳥居に設けられた大茅輪をくぐり、厄気を祓い、無病息災を祈願しました。
茅を束ねて輪を作り、家の入口に掲げると、疫病除けとして「蘇民将来之子孫也」の護符と同様の効果があるといわれており、参拝者らは用意された茅を抜き取り、さっそく茅の輪を作り大切そうに持ち帰っていきました。
祇園ばやしという独特な音楽を使ったことです、うえたいこを使い、場面によって違うリズムやメロディーを演奏しました。
簡単ですが、ここでおわります。
では、ご質問を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日本六大庆典祭祀活动随着四季的变迁,日本全国各地会年复一年地举办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这些祭祀大多来源于神道和佛教,夏天有烟火大会和民谣舞蹈,冬天有冰雪节等民间娱乐性质的活动,一年中每一个月份都有祭祀活动。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六大庆典祭祀活动,一起来看看吧。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从各种自然现象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力量,并把自然的这种力量尊为“神”,据说这就是神道的起源。
源于神道的祭祀颂扬神的力量,通过与神的交流,祈求五谷丰盛、生意兴隆以及社区与家庭的兴旺。
祭祀独特的热闹气氛,不亲身感受绝不会明白。
东京神田祭东京神田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也是东京最有名的一大节日。
主打活动是在阳历奇数年举行,偶数年活动规模小。
奇数年一定要看的是周六的游行队伍。
队伍大约由300人组成,队伍当中既有屋檐上挂有凤凰等饰物的神轿,也有各种各样的花车,还有坐在马上的神官,场面十分盛大。
队伍会穿过神田、日本桥、大手町、丸之内等东京都中心区。
周日这一天,会有从各镇赶来的大大小小近100台神轿聚集到神田明神。
一般在早上八点出发分成三队,穿着古代服装很肃穆地行进。
当中有各四位女司,以及少女的扮演者拿着花在东日本桥附近作法事。
在下午4点到达三越本店之前,在这里增加御辇,拖车,武士等队伍,参加游行。
晚上7点结束。
活动日还会出售印有节庆活动场景的t恤、折扇或布手巾等等纪念品。
地址:东京都千代田区外神田2-16-2 神田神社时间:5月15日所在周的周六和周日(2016年5月上旬至5月中旬)东京山王祭东京山王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山王祭要在阳历偶数年的6月15日,'神幸祭'为主要祭祀活动。
大约500名身着古装的民众,游行于东京站、银座、国会议事堂前等东京中心街区。
队伍里包括屋檐上饰有凤凰的神轿、花车、扛鼓的、骑马的、穿着鲜艳和服的乐团、舞者等等,长达600米,还有扮成传说中神通广大的红脸膛、长鼻子怪物--天狗模样的人。
队伍8:00从神社出发,再回到神社时已是傍晚时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