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整理精品范本】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4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对于个人而言,正确的手卫生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关键。
在医疗保健环境中,尤其是医院和诊所,手卫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地方是潜在的病原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然而,尽管有很多关于手卫生的指导和培训,但手卫生依从性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本文就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整改措施进行探讨。
首先,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一些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或者忽视了它的意义。
他们可能觉得洗手或使用消毒剂是多余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手是干净的。
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知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却存在错误的做法。
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涂抹一下消毒剂,而没有进行适当的手部清洁。
还有些人可能只是临时性地洗手,而不是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时长去洗手。
手卫生依从性问题还存在于医疗保健环境中。
医务人员应该是手卫生的榜样,但实际上却发现很多医务人员存在手卫生不充分的情况。
一些医务人员可能过于忙碌,忽略了手卫生的重要性。
另一些医务人员可能没有被正确地培训和指导,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手卫生。
此外,医院和诊所的设施和流程可能也不完善,导致手卫生依从性问题。
例如,如果没有足够的洗手设施或经常使用的消毒剂供应不足,就会影响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进行手卫生。
针对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提高公众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是关键。
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加人们对手卫生的认知和理解,让他们意识到手卫生对于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性。
学校、医院、工作场所等地方应该积极组织培训班和健康教育活动,向学生、医务人员和员工传授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医院和诊所应该为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手卫生培训,包括正确的手部清洁技术、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以及手卫生的时机和频率等。
医务人员应该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大家好,我是一名行业专家,今天我要和大家谈谈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医院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医务人员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没有及时洗手,这就可能导致病原体的传播,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我们来看看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其实,原因还是挺多的。
一方面,医务人员可能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接触的病人很少,所以不需要经常洗手。
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他们可能觉得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里,没有时间去洗手。
还有一点就是,一些医疗机构可能没有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和用品,这也给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带来了困扰。
既然知道了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和培训。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
我们还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投入,确保医务人员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方便地洗手。
我们要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
我们知道,长时间的工作会让医务人员感到疲劳,这也会影响他们的手卫生意识。
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医务人员连续工作太长时间,给他们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去洗手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等产品进行清洁。
这样既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又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医疗机构的手卫生管理制度。
我们可以制定一套详细的手卫生操作规程,明确医务人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以及如何正确地洗手。
我们还要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教育和整改。
通过这样的制度,我们可以确保医务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我们要倡导全社会关注医务人员手卫生问题。
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篇1】手卫生依从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主要传播媒介。
因此,提高中心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
现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影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1.1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识不足供应室工作人员有护士、工人、消毒员等,文化层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人员缺乏手卫生及有关洗手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洗手能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知识,特别是消毒人员在接触已灭菌物品前洗手意识低,认为没接触污染物品,不用洗手。
1.2洗手设施配备不全或不规范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洗手方法不规范,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而且洗手时间也达不到要求,导致洗手合格率低。
另外,下收下送时也缺乏必要的洗手设施。
戴手套就没必要洗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习惯不再洗手,造成洗手依从性低。
1.3忙碌与损伤,洗手依从性低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和无医学知识的工人。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再生医疗器械由分散式管理向中心供应集中式管理转变,清洗、消毒灭菌量增加,服务面扩大。
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
皮肤损伤,手卫生产品引起皮肤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皴裂,甚至会使表层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洗手的依从性。
1.4群体影响群体之间行为习惯易相互影响。
特别是科护士长手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2改善方法2.1提高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根据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文化背景差异,开展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就必须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
常见依从性差的原因:1、对手卫生认识不足,不能按规范洗手。
2、工作忙未及时洗手,缺乏手卫生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与规范,缺乏手卫生的风险意识。
3、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用皂液和无水乙醇成本高,造成科室支出增加,也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4、缺乏科学合理的洗手设施洗手设施简陋,偏少,设计不合理,手触式水龙头也增加价差感染的几率。
5、缺乏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
改进措施:1、加强手卫生的监督管理和反馈。
2、院感科采用抽查(跟踪观察法)和对手卫生用品的要求,对全院各科各级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监测,结果在例会上向各科反馈,对态度不端正,要求不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3、要求各科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的感染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进行检查。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感染办2014.4.30售后服务方案(赠送)1.售后服务概述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我公司如果承接了端拾器项目,将严格遵循标书及合同的规定,在保证期内向业主提供该项目的责任和义务。
在保修期之后,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维护合同,以确保此系统项目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和对策作者:周丽丹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47.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3--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应该引起关注。
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手部病原菌携带检出率为80%以上,医务人员手部寄生菌导致的院内感染比例是30%,细菌种类主要包括了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执行医院的手卫生制度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手段,所以,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引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能够降低手部携带病原菌的种类,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产生。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一)医务人员的认知态度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意义对于提升手卫生依从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多数医务工作者在接触病患身体以及体液黏膜破损皮肤以后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会相对较高,可是当医务人员佩戴手套后,其手卫生依从性会显著降低,体现出了医务人员自身保护意识相对较强,对于患者的保护意识不足。
此外,当检查人员在场的时候,通常医务人员会很好的执行手卫生,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但是当检查人员不在场的时候,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通常会比较差。
(二)人力资源不足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大多数医院护理人员的数量有限。
通常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为1:0.33,护理人员的长期短缺导致了护理工作异常繁重,在护理不同患者的间隙无法做到六步洗手法,或者是根本没有时间洗手,这些都是造成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的原因。
(三)手卫生误区部分医务工作者认为戴手套能够有效的减少细菌携带率,能够完全替代洗手,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虽然戴手套能够对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是在手套破损的情况下,将会直接造成医务人员出现手部细菌感染。
当医务人员戴手套接触不同病患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的更换手套会导致病患之间以及患患之间会发生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手卫生依从性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焦点,如何改善手卫生依从性低的问题成为各大医院重点关注且急需改善的问题,通过分析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研究并制定出了改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和措施,在院领导支持、质控小组的监督和指导下,全院不定期的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到很大提高,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原因分析;改善对策【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695—02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手卫生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经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传播方式,医务人员手部病原菌携带检出率>80%,而医务人员的手部寄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的比例约30%[1] ,细菌的种类则多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
落实医院手卫生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因此,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医务人员洗手的正确率,可以显著减少手部携带的病原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3]。
1 手卫生有关知识1.1 手卫生的概念我国卫生部于2009年12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范规定手卫生即洗手,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生按规定进行洗手。
1.2洗手指征1.2.1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
1.2.2接触病人体液、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1.2.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1.2.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1.2.5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1.3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在各大医院内均有不同,总体来说,情况不容乐观。
许多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型医院中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多数偏低,约为40%。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
我们要明白,手卫生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保障患者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呢?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毕竟关乎到我们的健康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来看看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其实,原因有很多,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时间紧迫。
很多医务人员工作繁忙,一天要处理很多病人,所以在忙碌的时候,可能会忽略手卫生的重要性,导致执行不到位。
2. 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
虽然现在很多医院都在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对手卫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
3. 手部皮肤问题。
有些医务人员可能因为长期用手处理病人,导致手部皮肤干燥、破裂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手卫生的执行。
4.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如果医院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那么医务人员可能就不会重视手卫生这项工作。
了解了原因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解决方法也有很多,下面我们一一来看:1. 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医院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让他们明白手卫生的重要性。
2. 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
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让医务人员全面掌握手卫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关注医务人员的手部皮肤健康。
医院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些保湿护手的产品,帮助他们改善手部皮肤问题。
4.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进行定期检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罚。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解决的。
只有每个人都重视起来,才能让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加健康、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医疗行业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1. 为什么手卫生常常不到位1.1. 时间压力大说到手卫生,大家都知道这是医疗工作的基础。
但说到真正执行,有时真的让人捉摸不透。
你有没有注意到,很多时候,医务人员在忙碌的工作中,手卫生就成了“备胎”?忙碌的工作节奏让他们来不及多想,抓住了病人,手上就会沾上一些脏东西。
像是赶火车一样,大家都在拼命往前冲,没时间细细洗手。
甚至有些医生护士在面对一堆病人和任务时,觉得“再洗一次手是不是太多余了”?1.2. 缺乏有效提醒说实话,有时候提醒不够也很重要。
就像在家里,总有个小声音在耳边说“快去洗手”,这就是很好的提醒。
医务人员在医院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提醒,容易忘记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院的手卫生标识牌和提醒系统,有时候就像是墙上的挂历,看了很多次,眼睛已经习惯了,心里也就有些麻木了。
这种麻木感,也让手卫生的执行变得随意了。
2. 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2.1. 设施不完善想象一下,你跑到厨房准备做饭,却发现洗手池上的水龙头坏了,这让人有多无奈?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医院。
很多时候,洗手设施不够完备,比如没有足够的洗手液或者洗手设施位置不方便,导致医务人员在忙碌中省略这一步。
就像没有了调料的菜肴,总觉得差了点味道,洗手设施不完善的医院,同样也让医务人员觉得手卫生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2.2. 缺乏培训和意识手卫生的培训和意识提升,真的不能忽视。
许多医务人员在刚开始工作时,可能对手卫生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楚,或者觉得“这个步骤不重要”。
就像上学时,老师说“要好好读书”,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嘴上说说”。
缺乏系统培训和持续的教育,容易让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掉以轻心。
逐渐地,他们就可能对手卫生的细节掉以轻心。
3. 改进措施3.1. 增加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定期的培训,就像给我们加油,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
医院应该定期举办手卫生培训,增加互动和实践环节,让医务人员真正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及措施。
我们要明确一点,这个话题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呢?这里面可是有很多原因的。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原因:时间紧迫。
医务人员的工作非常繁重,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病人,有时候真的是分分钟都要赶进度。
这么紧张的工作节奏,难免会让医务人员在洗手上偷懒,觉得抓紧时间处理病人更重要。
但是,我们要明白,良好的手卫生对于预防交叉感染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时间紧迫就忽视了这一点。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
虽然现在很多医院都加强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觉得只要在关键时刻洗手就可以了,或者认为自己的手已经消毒得足够干净。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掌握了正确的手卫生知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个原因:设施不完善。
有些医院的洗手设施并不完善,比如水龙头坏了、肥皂没了等等。
这些问题都会让医务人员在洗手时感到不便,从而导致手卫生执行不到位。
所以,医院应该加大投入,改善洗手设施,让医务人员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手卫生。
那么,面对这些原因,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挺简单的:第一,我们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
让大家都明白手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以及如何正确地洗手。
这样一来,大家就会自觉地遵守手卫生规定,不再偷懒了。
第二,我们要改善洗手设施。
医院应该定期检查洗手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维修破损的水龙头、补充肥皂等物品。
让医务人员在洗手时能够感受到便利,从而更愿意坚持手卫生。
第三,我们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虽然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是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手卫生。
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在保证工作效率的也能够做到良好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平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医务人员重视操作后洗手,忽视操作前洗手;重视保护自己的洗手,忽视保护病人的洗手.有关研究表明,接触病人及进行相关操作后手卫生执行率明显
高于之前,特别是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执行率最高,可达100%,说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的意识。
2.2 洗手设施不完善
多数医院洗手池数量不足且仍在用手触式水龙头。
有报道,对病房手拧式水龙头进行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仅为28%[3].无干手设施,毛巾反复使用、不定时清洁消毒,造成清洁后的手再度污染。
固体肥皂不能保持清洁干燥而造成多次污染,多数科室没有洗手液,医院未配置速干手消毒产品.梁玉红等[4]研究显示,49.1%使用中的肥皂细菌含量超标,说明肥皂保存不当的情况下肥皂不但不是清洁用品,反而成为良好的病菌传播者。
2.3 对手卫生的认识误区
周艳霞等[5]的报道指出,被调查的医务人员普遍认为,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手上的细菌可能是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后手上都携带大量的细菌,带菌率100%。
一般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可除去手上60%~90%的微生物,有些医务人员认为手上没有可见污物且不与传染病病人接触,就没有洗手的必要,造成洗手的依从性差[6]。
医学院校没有设置手卫生相关课程,影响正确认知。
2。
4 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
虽然已进行六步洗手法的培训,而且每个水池处也张贴六步洗手法,但真正按六步洗手法洗手的很少。
熊薇等[7]研究显示,只有70.4%的医务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洗手后用工作服、公用毛巾擦手占56.2%。
还有研究显示,操作后洗手率为44.6%,而有效洗手率仅为23。
21%[8].
2。
5 洗手剂造成的皮肤问题
在执行手卫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也是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原因之一。
肥皂等洗手剂,可使皮肤角质蛋白变性,降低角质蛋白水分的含量,使皮肤粗糙、干燥;洗手剂对皮肤的刺激也使皮肤菌群失调。
有报道,29%的医务人员认为洗手会影响皮肤[9].17%的医务人员认为快速手消毒液黏手、有刺激性,不宜过多使用.
2。
6 人力资源不足
工作繁忙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的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例为1∶0。
4的标准。
而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家医院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护理人员与病床比为1∶0.33[10]。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工作量大,没有时间洗手,洗手次数减少。
研究显示因工作顾不上洗手的高达85。
5%[11]。
3 对策
3。
1 加强手卫生培训
用知识改变观念,用观念改变行为.医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尤其要重视新上岗人员的岗前手卫生教育,弥补学校手卫生教育的不足,使医务人员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3。
2 完善手卫生设施
医院应设非手触式水龙头;最好使用洗手液(如用肥皂必须清洁干燥保存)洗手,并应注意干手时的再次手污染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纸巾、干手器等,如使用专用毛巾擦手时应一用一消毒;门诊诊室、治疗车上等集中诊治及处置的地方应配置快速手消毒剂.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当手部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据报道,使用含乙醇的无水洗手液,只需要20 s就可完成洗手过程,而且这种洗手剂添加了护肤成分,对皮肤刺激性小,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3.3 制订有效的控制制度并加强管理
管理者应明确影响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因素,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制订明确的制度.将手卫生纳入全院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考核。
3.4 洗手设施到位后培训还应持续进行
薛欣盛等[12]报道,采取床旁配设皮肤消毒剂、擦手纸,改换感应水龙头,加强手卫生教育,同时专人巡视、监督,结果手卫生执行率由40%提升至70%,但一段时间后出现反弹,提示培训应定期持续进行。
3.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院应按照卫生部床位编制要求,合理配置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4 小结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管理层需要长期努力的一项艰巨任务.认真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因素,采取控制措施提高洗手的依从性,才可能改善手卫生状况,有效预防因手卫生而引起的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