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47 KB
- 文档页数:2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分析熊正均发布时间:2023-05-16T02:18:22.059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熊正均[导读]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卫生院重庆 402191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本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就诊资料,共计70例接受用药治疗。
通过数字抽签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纳入35例。
予以常规组单一用药治疗(缬沙坦),予以实验组联合用药治疗(缬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两组血压指数、治疗有效率。
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血压指数更低,P<0.05。
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高血压病人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的联合治疗,对血压控制更平稳,治疗有效性高,建议普及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价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于医疗机构就诊的高血压病人数量与日俱增,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了37%左右,已经成为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常与其他危险性心血管疾病共存,也是诱使病患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医疗机构针对这一疾病主张有效治疗,控制疾病发展,而且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及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目前,首要方法便是采用药物治疗,让患者服用降压药物,但单一的药物控制病情不佳,建议遵循当下最适合的医疗建议对患者开展联合用药。
缬沙坦能够起到控制患者血压的效果,而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将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取得的降压效果会更加理想[1]。
对此,本研究分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线性资料实验对象在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患者中挑选70名,均为高血压患者,将其以数字抽签分组法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各分配35名病人。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片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未出现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117.65±5.48)mmHg、舒张压(88.24±5.44)mmHg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数据(133.55±7.51)mmHg、(96.07±5.13)mmHg和(1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3.33%),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使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令患者的血压水平趋于正常状态。
同时有效降低了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引言: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而高血压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头晕、头痛和心悸的不适现象,令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更容易使患者出现抽搐和神志不清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次实验详细分析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此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临床医学研究·56·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赵炳莲【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054(2016)05-0056-02【摘 要】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明显降低;治疗后的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则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的同时,对于患者血脂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氨氯地平高血压作为全球范围内一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不论其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这种潜在的危险性都始终是独立存在的。
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还停留在控制血压而使血压达标即可的层面,其实更重要的是有效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程度,减少因高血压所造成的多种靶器官的损害,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1]。
为此,本文旨在探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的影响,以期降低高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0例,入选患者均经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确立诊断[2],严格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存在重度感染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及全身系统性疾病者,且无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史和禁忌症。
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血压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224),初始剂量5mg/次,最高剂量为10mg/次,1次/d。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评价高血压肾病是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肾脏造成的各种病理变化而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临床上,有很多种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方法,其中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进行评价。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壁和肾小球的作用,降低血压。
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钙拮抗剂,作用是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流入的钙,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压降低。
两者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功能的损害,促进肾小球动态平衡,达到治疗高血压肾病的效果。
一项研究显示,与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或缬沙坦相比,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状态,从而进一步减轻肾脏的负担。
另一项研究则从临床实践出发,选择了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使用单一药物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除了上述的临床研究外,还有一些实验研究证明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
如一项动物实验发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能够显著降低血压、进一步减轻肾脏的负担,并且不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得到了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的证明。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配伍,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化学反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建议在治疗高血压肾病之前,患者应该尽可能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组合。
临床研究文章编号:1006-6233(2014)06-0980-03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陈光山, 李洁红(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石卫生院, 广东 潮州 515641)摘 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5mg/次,qd,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氨氯地平5mg/次,qd,缬沙坦80mg/次,qd,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二者联合能够协同降压,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有效保护肾脏。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 肾性高血压; 氨氯地平; 缬沙坦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4.06.039 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炎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的提高,肾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目前尚无有效阻止EH肾损害恶化的药物,但是某些降压药物可以延缓肾损害的进程[1]。
降低患者血压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措施,因而筛选有效、安全的降低血压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生考虑重要课题。
由于肾性高血压病因复杂,联合用药成为治疗肾性高血压的最常用的方法[2],钙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l)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两种降血压药物,其中钙拮抗剂氨氯地平还兼具有一定的肾保护作用,从而使其在肾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日趋提高[3]。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缬沙坦联合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
方法: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实验对象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一共100例。
分组方法为数字分组法,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编号(1~100),其中单数纳入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双数纳入对照组,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和肾功能水平。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均较高,并且组间比较的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有减低的情况,并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肾功能水平差异不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高血压肾病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肾功能水平,及时为患者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病痛困扰,对于患者身体健康有较大益处,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肾病;疗效高血压一直是困扰我国中老年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此病虽然不会有严重病症,但长时间血压升高,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健康受损,引发一系列疾病,常见的有肾病、心脏病、脑血栓等[1]。
高血压患者长时间患有此病,还会对患者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影响,比如高血压脑出血等,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造成较大损害,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的运行,常见的还有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此次研究纳入10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分为两组后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比照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选取10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时间段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其中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61.26±1.12)岁。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评价高血压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肾病的药物组合,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数据、药物机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进行评价。
一、临床研究数据1.1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降压效果显著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临床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减轻肾脏负担。
1.2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减少蛋白尿高血压肾病常常伴有蛋白尿,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功能恶化。
这一效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3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改善肾功能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在降压的还能够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负担。
临床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减少肌酐和尿酸的堆积,减轻肾小球的负担,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二、药物机制2.1 缬沙坦的作用机制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缬沙坦还能够减轻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三、临床应用3.1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剂型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等,可供患者选择。
不同剂型的药物具有相似的降压效果,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进行治疗。
3.2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用法用量一般情况下,成年患者每日一次口服,起始剂量为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缬沙坦320mg/氨氯地平10mg。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觀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接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缬沙坦治疗。
两组患者接受为期4个疗程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水平、用药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肝(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效果确切,在降血压和保护患者肾功能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药物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hypertension.Methods All of 86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nal hyperten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ly number table method,and each group had 43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only Valsartan.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4 courses.The blood pressure,changes in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medication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SBP and DBP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SBP and DB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level of SCr,BUN and 24 h urine protei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level of SCr,BUN and 24 h urine 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level of GF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Valsartan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nal hypertension is exact,it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protecting of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and the drugs were highly safety,It can be vigorously promoted in clinic.[Key words]Valsartan;Amlodipine;Chronic kidney disease;Renal hypertension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所属肾内科,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且肾脏损害病史在3个月以上。
2019年6期·临床用药论坛·氨氯地平及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候静贵阳市南明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5例。
对照组采用单一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方式。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血压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测量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采用氯氨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则为71.1%,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稳定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实施。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064-02临床心血管系统疾病中高血压属其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中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该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也称之为心血管综合征,其中头痛、疲劳以及情绪波动等为该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呕吐或神志不清的症状,或有部分患者并无任何表现,仅在健康体检中被诊断为高血压[1]。
给予高血压患者有效的降压药物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同时降压药物也是预防或延迟高血压患者病发心脑血管的有效措施。
对此,我院将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氨氯地平与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5例。
其中观察组有男20例,女25例,年龄58~74岁,年龄区间(65.83±7.19)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01±1.74)年,平均收缩压(165.9±22.17)mmHg,平均舒张压(96.3±5.7)mmHg;对照组有男21例,女24例,年龄57~76岁,年龄区间(66.02±7.9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84±1.93)年,平均收缩压(167.8±24.5)mmHg,平均舒张压(97.9±5.8)mmHg。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 Y[作者简介]秦春美(1979-),女,江苏海门人,本科,主治医师,心内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并且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重,我国中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高血压引发的靶器官损伤是诱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1]。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患的首选方法为药物治疗,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对高血压病患的控制效果也不同,我们应将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以下,倘若病患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将血压尽量降到130/80mmHg 以下。
有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的知晓率仅为30%,控制率只有6%,近年来虽然出现很多降压药,但都无法达到理想的降压范围,为了使病患依从性得到提高,我们可以联合使用降压药物[2]。
文章对在我院联合使用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病患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展开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高血压病患7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
治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在37~7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1.8±2.3)岁;病症在半年到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9±1.7)年;平均收缩压(182.4±3.9)mmHg ,平均舒张压(98.6±4.3)mmHg 。
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34~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3.8±3.6)岁;病症在1~1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2.3)年;平均收缩压(186.1±4.7)mmHg ,平均舒张压(96.3±3.8)mmHg 。
对比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血压、病程等基本资料,P >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对比。
1.2入选标准①病患的血压非同日测量,收缩压3次或持续超过160mmHg并且舒张压超过100mmHg ;②使用单一药物控制血压,效果不佳;③排除伴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性高血压病患;④排除严重感染、糖尿病、肌酐升高、肾功能异常等病患;⑤排除恶性肿瘤与本组药物有禁忌症的病患[3]。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疗效及联合后安全性评价。
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入组病例。
将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两个组,分别为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纳入患者40例。
经三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的数值、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1)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联合组均显著性低于缬沙坦组(P<0.05);(2)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缬沙坦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6/40),联合组总有效率要显著性高于缬沙坦组。
(3)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缬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40),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个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将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进行联合相对于单一使用缬沙坦,可显著性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缬沙坦;血压;不良反应;氨氯地平【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098-03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加,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递增的趋势,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在30%。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无症状或者仅表现为头晕、心悸等症状。
高血压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将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从病理角度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病因不明的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随着发病病程的增加,单药控制疗效往往不理想。
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降压药物。
所以本研究选取病程较长,单药降压效果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探讨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对其血压控制的疗效及联合后安全性评价。
1.高血压患者入组资料及治疗方法1.1 高血压患者入组资料本研究以2016年6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入组病例。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诊治的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共7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5例,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明显提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好,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效果慢性肾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病程延长,一半以上的患者会出现肾性高血压[1],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导致患者肾功能衰退,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2]。
氨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但是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选取慢性肾脏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1月,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分组,各35例。
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4-79岁,平均(59.54±8.44)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45-77岁,平均(59.64±8.47)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用于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90)进行治疗,服用方式为口服,剂量为5mg,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服用方式为口服,剂量为80mg,每日服用1次,连续治疗4周。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罹患高血压患者治疗当中,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加用缬沙坦治疗干预后,对患者血压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价值。
方法:针对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予以样本选取,样本收录时间范围设置为2019.04~2021.10时间段,随机性规范分组,通过分组模式,对照分析药物治疗效果,4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缬沙坦,40例实验组患者利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缬沙坦,统计不同组患者(1)血压指标评测值;(2)治疗有效率。
结果:针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血压指标评测值、治疗有效率统计,与此同时,实验组较之对照组,测定值指标状况更佳,(P<0.05)。
结论:罹患高血压患者治疗当中,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加用缬沙坦治疗干预,可积极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帮助病情状况保持稳定,全面加强整体总治疗效率,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高血压;临床疗效随着近年来我国民众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数量有所上升。
通过对部分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指导及合理饮食纠正等方法,可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但面对非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应当及时采用非药物联合药物治疗干预方法,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降低药物毒副反应。
本研究在2019.04~2021.10时间段,对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对比分析,研究罹患高血压患者治疗当中,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加用缬沙坦治疗干预,对患者血压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的影响价值,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通过分组模式,对照分析药物治疗效果,针对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予以样本选取,样本收录时间范围设置为2019.04~2021.10时间段,随机性规范分组,4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缬沙坦,40例实验组患者利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缬沙坦。
对照组,男患者(22/40、55.00%),女患者(18/40、45.00%),年龄48~75岁,平均(61.50±0.09)岁;实验组,男患者(20/40、50.00%),女患者(20/40、50.00%),年龄49~75岁,平均(62.00±0.15)岁,P>0.05。
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用于高血压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60例为高血压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 (n=30)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联合缬沙坦治疗,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治疗后B组血压水平控制情况较A组更佳,临床疗效较A组更高,以上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在高血压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及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高血压[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group A (n = 30) and group B (n = 30) by computer after admission.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with valsarta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group B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the abov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hich is worthy of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amlodipine besylate; Valsartan; hypertension高血压大多与遗传、不正确的生活方式、错误的饮食习惯有关。
高血压肾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赵帅【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24(21)4【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肾病患者应用缬沙坦结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60例患者入选后结合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
常规组单纯应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试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
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压测定结果、肾功能测定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存在一定程度不良反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肾病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结合治疗作用较好,两种药物能够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且对血压、肾功能具备较高的调节作用。
【总页数】3页(P182-184)【作者】赵帅【作者单位】贵航集团三○二医院肾内风湿免疫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2.高血压肾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3.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的疗效4.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以及药学探究5.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8例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分析2组疗效。
结果:在治
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
坦治疗肾性高血压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
肾性高血压为慢性肾炎一种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
前肾性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科学选取药物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肾损
害进程得到有效延缓,进而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1]。
本次研究应用氨氯地平联
合缬沙坦方式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
排除标准存
在肝病。
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及脑、肺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
以随机数字法作为根据将患者平
分为2组。
对照组共有39例患者,性别:男、女分别为24例、15例;年龄:30-80岁,平
均(55.4±4.2)岁。
观察组也为39例患者,性别:男、女分别为23例、16例;年龄:30-82岁,平均(54.3±3.8)岁。
经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生产企业:Dr.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批准文号:H20050455)
进行治疗。
患者口服药物剂量为5mg/次,服药次数为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
加用缬沙坦(生产厂家: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08)进行治疗。
患者口服缬沙坦80mg/次,服次数也为1次/d。
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血肌酐(SCr)、24h尿蛋白(24hUAIb)等变化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接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下降程度分别≥15mmHg、
≥25mmHg,或者二者均能够下降至目标值;有效:患者舒张压的下降程度为>10mmHg,收
缩压的下降程度为<25mmHg;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血压水平无任何改善。
有效率+显
效率=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方法
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x+_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2组间相互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2组分别服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为92.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肾性高血压指的是因肾脏发生实质性病变,肾动脉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血压升高性疾病。
患病后,如患者未能接受有效治疗会导致肾功能障碍不断加剧,导致肾小球硬化对患者生命安全
造成严重威胁。
该类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同时还需促进患者的
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肾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升高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在治疗过
程中,抑制AngⅡ作用为关键[2]。
撷沙坦为一种新型AngⅡ受体拮抗剂,其在应用过程中,
对AngⅡ所介导的生物效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可有效抑制醛固酮系统(RAS),对血压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3]。
撷沙坦对AngⅡ效应产生抑制之后,可促进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
得到有效扩张,使得肾小球内高压、高滤过均可得到有效降低,促进其滤过膜的选择性、通
透性得到有效提高,使尿蛋白排出量不断降低。
氨氯地平为一种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的
碱性二氢吡啶类通道阻滞剂。
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表现通过对L亚型钙通道发生作用,对细
胞外钙入侵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发生拮抗作用,同时可干扰肌浆网内钙释放,促进肌球蛋白的
轻链磷酸化得到有效降低,使得血管平滑肌收缩能力不断减弱。
同时,氨氯地平还具有良好
的扩血管作用。
氨氯地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起效时间慢,药效持续时间长,药物使用方便,
安全性高等,对患者肾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拥有过程中,患者的醛固酮、血浆肾素活
性均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本次研究联合应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后,该组血
压控制效果、肾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总之,联合使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肾性高血压进行治疗降压效果更佳,疗效更确切。
参考文献:
[1]姜琼,黄俊,陈胜鹏.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12(29):326-327.
[2]吴旻.缬沙坦、氨氯地平对伴蛋白尿高血压患者肾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
06(33):504-505.
[3]刘江文.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肾性高血压对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5,17(08):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