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无障碍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8
医院无障碍设施体验与改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院的无障碍设施,这不仅是对残疾人的尊重,也是对医疗环境的改善。
医院作为服务残障人士的重要场所,必须提供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本文就医院无障碍设施体验与改善建议进行探讨。
一、医院无障碍设施体验1. 电梯在医院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设施,而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电梯更加重要。
一个良好的电梯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便捷的上下楼服务,提高他们的就医体验。
2. 无障碍通道医院的无障碍通道是指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方便的道路。
这些通道不应该有台阶,地面平整,同时要有扶手和无障碍标识。
3. 无障碍洗手间无障碍洗手间应该符合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比如安装扶手、防滑地面等设施,同时要保持洗手间的清洁和整洁。
4. 等候区域医院的等候区域应该设置有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座位,并且要有足够的空间让患者能够轻松进出。
5. 标识牌医院的无障碍标识牌要清晰明了,标识出无障碍通道、电梯等重要设施的位置,让患者能够快速找到。
以上就是医院无障碍设施的一些体验,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二、改善建议1. 完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在新建医院或者对现有医院进行改造时,应该充分考虑行动不便患者的需求,合理设计无障碍设施。
在建设电梯时要考虑到轮椅的尺寸,并确保轮椅能够顺利进出电梯。
无障碍通道的设计也需要符合标准,不能存在过高的坡度或者不规范的台阶。
2. 提高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水平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水平直接关系到行动不便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院应该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确保设施保持良好状态。
3. 提供专业的服务医院应该培训员工,让他们了解如何为残障患者提供专业的帮助。
比如协助患者乘坐电梯、指引他们找到无障碍通道等。
4. 加强宣传和教育医院应该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宣传和教育,让患者了解到医院的无障碍设施并鼓励他们使用。
通过以上建议,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医院的无障碍设施,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好的就医环境。
医院无障碍设计知识点归纳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提供更加友好、便利和安全的使用环境,针对身体有生理和心理障碍的人群进行设计和改善。
在医院这样一个公共场所,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医院无障碍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医院无障碍设计的意义无障碍设计可以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在医院中,无障碍设计不仅能够改善残疾人的就医经验,还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合理的无障碍设计,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的人群等。
二、医院无障碍设计的原则1.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医院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残疾人的移动和访问需求。
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原则包括合理的坡道、无障碍电梯、宽敞的门厅和门道等。
2. 室内环境的无障碍设计:医院的室内环境无障碍设计需要关注到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例如,合理设置无障碍洗手间、轮椅停放区、无障碍座椅等。
同时,标示牌、指示标识、地面标记等也应该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3. 医疗设备的无障碍设计:医疗设备的无障碍设计需要考虑到残疾人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例如,X光机、医疗床等设备的高度、调整方式等都应该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三、医院无障碍设计的实施1. 制定无障碍设计规范:医院应该制定相应的无障碍设计规范,明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这样可以规范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无障碍设计的实施。
2. 培训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人需求的认知和理解。
这将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提供无障碍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3. 审查和改进:医院应定期审查和改进无障碍设计的实施情况。
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反馈,不断完善无障碍设计,创造更好的就医环境。
四、医院无障碍设计的案例1. 无障碍停车位:医院应设立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停车位,方便残疾人及行动不便人群就医。
2. 无障碍电梯:医院的电梯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合理的按钮高度、明确的指示标识等。
医院无障碍设计知识点总结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口增加,无障碍设计成为了现代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医院建设中,无障碍设计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医院是一个需要迅速、精准、周到的地方,无障碍设计对于医院的功能性、舒适性和便利性都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医院无障碍设计进行详细的知识点总结,以便更好地促进无障碍设计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一、医院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及意义1. 医院无障碍设计的概念:医院无障碍设计是指在建筑、设施、设备以及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设计和必要的改善,使得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医院的所有功能和服务。
2. 医院无障碍设计的意义:医院无障碍设计可以提高医院的可访问性和服务水平,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将医院打造成一个包容性更强、服务更全面的公共服务场所。
二、医院无障碍设计的主要内容1. 空间布局设计:医院无障碍设计需要在空间布局上考虑病房、手术室、门诊部等各个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确保残障人士可以自由进出并方便使用各种设施和服务。
2. 地面和通道设计:医院无障碍设计需要保障地面的平整、无障碍和安全性,通道需要宽敞、无障碍,并且设有坡道或电梯便于残障人士的出入。
3. 设备和设施设计:医院无障碍设计需要在医疗设备、卫生间、洗浴设施等方面满足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确保他们可以方便、安全地使用这些设备和设施。
4. 信息和服务设计:医院无障碍设计需要提供无障碍的信息服务,包括残障人士的信息获取和咨询服务,以及无障碍的就医流程和就诊安排。
5. 应急和安全设计:医院无障碍设计需要考虑残障人士在医疗应急情况下的安全和救援保障,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
三、医院无障碍设计的实施方法1. 立法和政策支持: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支持,对医院无障碍设计进行规范和指导,鼓励医院在建设和改造中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
2. 宣传倡导和意识培训:通过宣传倡导和意识培训,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对无障碍设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
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探讨摘要: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意识也在增强,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也因此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
无障碍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方便整个社会的生活,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是顺应人们对良好医疗环境需求的现实心理。
因此,研究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总结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相关理论和改进方法,创建一个良好的无障碍医疗环境势在必行。
关键词:医院;室内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前言随着城市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以及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已经提升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医院是一个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特殊场所,一个与生命密切关联,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是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的特殊场所,其组成复杂、科室繁多、走道纵横,人流物流的合理性,将是决定医院环境质量好坏的关键,优化医院室内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对于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真正实现医疗“无障碍”。
1无障碍设计概述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指的是针对各种有障碍的人所进行的消除障碍的环境和产品设计。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无障碍,信息与交流无障碍。
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工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创造一个方便残障人,消除残障人的信息、移动和操作上障碍的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无障碍设计的原则由相关规范提供,例如全美残疾人使用无障碍设计标准、我国国内的无障碍设计规范等。
此外,RonMace教授 1995年以通用设计为中心提出最具代表性的七原则包括:使用的公平性,弹性的使用方法,简单容易学会,多种类感官信息,容错设计,省力设计,适当有效利用的体积与使用空间。
无障碍设计医院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因大多病人都行动不便,在设计中应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入口处设残疾人坡道,每层设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楼梯、扶手满足残疾人的要求。
建筑物入口处设置台阶,并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坡度为1:12,宽度为2.4m,坡道两侧设扶手,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为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公共使用的门采用自动门与推拉门。
在推拉门门把手一侧墙面,留置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
门扇安装视线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安装高为0.35m的护门板。
卫生间:男女卫生间内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
厕位面积不小于 1.80mx1.40m,安全抓杆直径为30~40mm,安全抓杆内侧距离墙面40mm。
病房楼:在病房楼每个病区设置一个无障碍病房。
无障碍病房内设置一个无障碍卫生间。
人防工程本项目设在地下一层,为全埋式地下人防,按平站结合设计,平时考虑可适当作为地下停车场,战时作为人员掩蔽所使用。
人防建筑总建筑面积为6500m2,均为人防区。
人防区防地面冲击波压力为0.05Mpa及相应的核辐射,防化等级为丁级,为核6B级二等人员掩蔽所。
本项目为全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人防地下室,层高4.4m,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础,顶板采用梁板结构,柱网跨度为8.1mx7.2m。
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皆自成系统,墙上开设门洞处在其墙两侧设置防护密闭门或临战封堵。
相邻抗暴单元之间设置抗暴隔墙,隔墙连通口设置抗暴挡墙。
抗暴挡墙及抗暴挡墙临战时构筑,采用500mm厚粗砂砂袋堆垒而成。
密闭隔墙厚度300mm,并在染毒区一侧墙面用1:2水泥砂浆抹光,墙面光滑易于清洗。
室内外出入口处临空墙为3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密闭隔墙有管道穿过时,采取密闭措施;密闭隔墙上开门时,均设密闭门。
医院无障碍设计范文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给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便利和安全,改善其出行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建筑设计。
在医院中进行无障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医院是一个需要大量人流和车流的地方,而且患者中也存在很多行动不便的人。
下面将探讨医院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设计要素。
首先,医院无障碍设计对于患者和员工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医院通常拥有复杂的楼层和通道系统,而且人们在医院中的动作可能不稳定或需要依赖辅助工具。
合理的无障碍设计可以确保他们在医院内部的出行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次,医院无障碍设计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有了无障碍设计,患者和员工可以更方便地到达医院的不同区域,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此外,无障碍设计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减少他们在医院中面临的困难和不便,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下面是一些医院无障碍设计的重要要素:1.提供无障碍通道:医院应该提供宽敞而平整的通道,以适应行动不便的人和使用辅助工具的人。
通道的倾斜度应该适中,以确保轮椅和助行器的顺利通行。
此外,通道两侧应设有扶手,以提供支撑和保护。
2.设立无障碍停车位:医院宜设立足够数量的无障碍停车位,并将其靠近医院的入口。
这些停车位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适应轮椅和助行器的使用。
3.安装无障碍设施:医院应该在易于到达和使用的位置安装无障碍设施,例如轮椅坡道、电梯、无障碍厕所等。
这些设施应该符合相关的设计标准,并有清晰的标识和指示。
4.提供可视和听觉辅助设施:对于视力和听力有障碍的患者,医院应该提供一些可视和听觉辅助设施,例如导盲线、牌子标识、紧急广播等。
这些设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医院环境和服务。
5.培训医务人员:医院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无障碍服务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行动不便的患者的需求。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如何协助患者上下楼梯、使用无障碍设施等。
综上所述,医院的无障碍设计对于提高患者和员工的出行安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医院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素一、室外公共空间1)室外广场/通道1.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的各个路口、入口处要设缘石坡道。
2.院区公共广场、道路、室外通道不宜小于1.50m;3.室外外通道上的雨水算子不得高出地面,其孔洞宽度不应大于15mm;4.室外通道应平整、防滑、不松动、不积水。
5.院区公共广场、道路、绿地应平缓防滑,有高差室要设置坡度小于或等于1:50的缓坡,不宜设台阶。
6.急救通道:医院院区的急救通道不应被车辆或其他设施占用,而阻碍救护车和急救床的通行(以免影响及时的抢救)2)盲道1.总体要求:1.1城市人行道路与医院院区衔接的区段应设置方便视力障碍者通行的盲道,并在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的各个路口、入口处要设提示盲道。
1.2盲道铺设应连续,且盲道一直铺至医疗大楼的出入口处,并一直延续到室内医疗咨询台。
1.3室内盲道材质与室外要有所区别,减少对一般患者的影响。
1.4盲道铺设应避开树木、电线杆、拉线、树穴、井盖等障碍物。
2.具体规定2.1种类: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 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行进盲道在起点、终点、转弯处及其他有需要处应设提示盲道。
2.2 规格:目前以250*250mm的成品为主。
盲道的纹路应凸出路面4mm 高;2.3宽度: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250mm~500mm,当盲道的宽度不大于300mm 时,提示盲道的宽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2.4 材料:盲道型材表面应防滑。
常见的盲道材料分为五类:预制混凝土盲道砖、花岗石盲道板、大理石盲道板、陶瓷类盲道板、橡胶塑料类盲道板、其他材料(不锈钢、聚氯乙烯等)盲道型材。
3)建筑出入口1.总体要求1.1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部应分别设置无障碍出入口。
1.2医疗建筑主要出人口应为无障碍出人口,宜设置为平坡出人口(即坡度不大于1:20(当场地条件比较好时,不宜大于 1:30)且不设扶手的出入口)医疗建筑主要的入口应设置坡度小于或等于1:50的无障碍入口,次要入口应设置无台阶,坡度小于1:20的坡道入口。
无障碍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与现状探讨一、引言无障碍空间设计是指为了适应身体缺陷者、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求,旨在提升其生活质量和使用效率的设计理念。
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空间设计开始受到重视,本文将就无障碍空间设计展开案例分析和现状探讨,以期为未来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分析1. 医院设计无障碍空间设计在医院十分重要。
著名的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中心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医院地下几乎是全尺寸的,可以容纳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和访客。
所有医院区域都被划分为三个基本用户组:轮椅用户、盲人和听障人士。
医院几乎全部设有基础设施设备:自动门、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等。
此外,医院内部各种标记和不同颜色等特殊设计完全是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和特定的环境需求设计的。
2. 教育机构设计教育机构无障碍空间设计同样重要。
芬兰处处是设计考究的案例是多次获奖的芬兰奥卡拉学院。
在这所学院旁边的诊所内,也有一些出色的无障碍设计。
为单独使用的厕所安装一个平滑的渐变,则可以在减少障碍物的同时提高便利设施的可用性。
此外,诊所还提供了大型滑梯,使所有儿童可以玩耍,无论他们是否身体健康。
3. 商业建筑设计商业建筑中的无障碍空间设计可以改善劳动力生产率和吸引力,获得竞争优势。
威尼斯的五星级酒店 Danieli 强调了地下设施的必要性,以解决残疾人士、老年人等人的交通和接近问题。
大理石地面的均匀倾斜度很小,满足轮椅使用者的要求;地下反射板参照现有的导向标志,可以帮助人们执机地导向盲人。
无论是电梯大小、间距或加密计数器显示数字等分布均符合相关规范。
(注:此处“执机”为打字员误字,应为“直接”)三、现状探讨目前,全球范围内,无障碍空间设计的难点在于规范和统一标准的缺失。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标准;欧洲国家对于解决和转换现存建筑真正采取了可持续和实际的措施,并使这一给予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学校、卫生中心、旅馆、购物中心、图书馆、公共建筑)更好的无障碍性设计规范与标准成为政策实践。
医院无障碍设计知识点无障碍设计作为一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在医院建设中日益受到重视。
它旨在为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的人群创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进出医院、接受医疗服务。
本文将介绍医院无障碍设计的几个重点知识点,以期为医院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指导。
1. 门槛和通道设计医院的主要入口门槛应该尽量降低,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出。
门槛高度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不超过2厘米。
此外,通道要宽敞舒适,足够容纳轮椅和助行设备的通过,并应保持无障碍的连通性。
2. 电梯和扶梯配置医院应当设置足够数量的电梯或扶梯,以满足行动不便人士的需求。
电梯要设置明确的标识和语音提示,按钮应该安装在适合行动不便人士操作的位置,同时应有合适的容量和内部空间布局。
扶梯的坡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且在两端设置明显的提示和防护措施,以确保行动不便人士的安全使用。
3. 轮椅通道和候诊区设计医院内的轮椅通道和候诊区要宽敞,确保轮椅及助行设备的顺畅通过。
通道要保持无障碍连续性,避免台阶和障碍物的存在。
在候诊区,应配备适合行动不便人士使用的座椅,并设置充足的空间供其移动和转弯。
4. 卫生间无障碍设计卫生间是医院内不可或缺的设施,无障碍设计尤为重要。
卫生间的入口、定位和标识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行动不便人士易于辨认和使用。
在内部,要设置无障碍使用的便器、洗手池和其他设备,并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持设施,如扶手、坡道等。
5. 紧急疏散设计医院的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位置要明确,保证行动不便人士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撤离。
紧急疏散通道应无障碍,避免台阶和障碍物,同时设置合适的标识和照明设施。
出口位置要合理布局,与医院的主要活动区域相连,确保行动不便人士能够快速离开并得到及时救助。
总结:医院的无障碍设计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多方因素的复杂过程。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重点知识点,还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诸如地面材料的选择、标识系统的设置、照明的光线充足性等因素。
只有在整体上做好无障碍设计,医院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包容、温馨的医疗场所,为每一个患者提供平等、便利的医疗服务。
医院无障碍设计知识点总结无障碍设计是指为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而设计的环境和设施。
在医院中,无障碍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还能够帮助残疾人士和老年人更方便地接受医疗服务。
本文将对医院无障碍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医院大门的无障碍设计医院大门是病患和访客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门槛。
为了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医院大门应该具备以下要求:- 无障碍通道:为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无障碍通道,如坡道、扶手和升降台等设施。
- 自动门系统:在医院门诊大厅和门口设置自动门系统,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出入。
- 标识和导向:在医院大门处设置明显的无障碍标识和导向标志,指引人群前往各个科室。
2. 医院内部的无障碍设计2.1 走廊和通道医院的走廊和通道应该便于行动不便的人士使用。
具体的无障碍设计要点包括:- 宽度和高度:走廊和通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轮椅和推车通过,通行高度应足够,避免低悬物碰撞行动不便人士。
- 地面材料:地面应平整、无障碍,避免凸起、突起或者滑倒的材料,选择防滑地板材料。
- 灯光和标识:走廊和通道应充分照明,设置足够明亮的灯光和清晰可见的导向标识。
2.2 卫生间医院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要点:- 门和间隔空间:卫生间门应具备足够宽度,以方便轮椅和助行器进出,门把手宜简单易用;卫生间内的空间宜宽敞,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进行转体操作。
- 洗手台:洗手台宜安装在较低的位置,方便轮椅使用者和身高较低的人群使用。
- 坐便器:卫生间内应设有坐便器,并设置扶手,以方便行动不便人群的使用。
2.3 电梯和楼梯在医院内部,电梯和楼梯也是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关键区域。
- 电梯:医院内的电梯应设置足够宽敞的空间,以方便轮椅和推车的进出。
电梯按钮宜设置在易于触碰的高度,并具备明确的指示标识。
- 楼梯:除了电梯,楼梯也应提供无障碍设计,如安装扶手、防滑条和明显的边缘标识,以方便行动不便人士使用。
3. 医院的无障碍交通设计3.1 停车场医院的停车场也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以方便行动不便人士停车和进出。
无障碍设计医疗康复建筑配套要求1、医疗康复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和其他所有与医疗、康复有关的建筑物。
2、医疗康复建筑中,凡病人、康复人员使用的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通行的步行道应满足本规范第3.5节有关规定的要求;(2)院区室外的休息座椅旁,应留有轮椅停留空间;(3)主要出入口应为无障碍出入口,宜设置为平坡出入口;(4)室内通道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0m,并按照本规范第3.8节的要求设置扶手;(5)门应符合本规范第3.5节的要求;(6)同一建筑内应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楼梯;(7)建筑内设有电梯时,每组电梯应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8)首层应至少设置1处无障碍厕所;各楼层至少有1处公共厕所应满足本规范第3.9.1条的有关规定或设置无障碍厕所;病房内的厕所应设置安全抓杆,并符合本规范第3.9.4条的有关规定;(9)儿童医院的门、急诊部和医技部,每层宜设置至少1处母婴室,并靠近公共厕所;(10)诊区、病区的护士站、公共电话台、查询处、饮水器、自助售货处、服务台等应设置低位服务设施;(11)无障碍设施应设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无障碍标志,在康复建筑的院区主要出入口处宜设置盲文地图或供视觉障碍者使用的语音导医系统和提示系统、供听力障碍者需要的手语服务及文字提示导医系统。
3、门、急诊部的无障碍设施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挂号、收费、取药处应设置文字显示器以及语言广播装置和低位服务台或窗口;(2)候诊区应设轮椅停留空间。
4、医技部的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病人更衣室内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部分更衣箱高度应小于1.40m;(2)等候区应留有轮椅停留空间,取报告处宜设文字显示器和语音提示装置。
5、住院部病人活动室墙面四周扶手的设置应满足本规范第3.8节的有关规定。
6、理疗用房应根据治疗要求设置扶手,并满足本规范第3.8节的有关规定。
医院无障碍设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国家《残疾人保障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确保残疾人及其他有特殊需求人群能够获得医疗服务并改善其生活条件,医院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无障碍设施管理制度是规范医院内无障碍设施设置、使用和管理的法规性文件,是医院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医院无障碍设施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各类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第四条医院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在现有建筑中建设无障碍设施,对新建医院的无障碍设施应当进行规划与设计。
第五条医院应当在医院大门、门诊楼、急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办公楼等场所设置无障碍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等设施,确保残疾人及其他有特殊需要人群能够顺利进出并使用医院。
第六条医院应当在无障碍设施设置处进行明显的标识标示,包括但不限于残疾人符号标识、文字标识等,提醒人们关注无障碍设施。
第三章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第七条医院无障碍设施的使用面向所有人群,不仅仅是残疾人群体,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医院的无障碍设施。
第八条医院应当通过宣传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对于无障碍设施使用的认识和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帮助残疾人及其他特殊需求人群使用医院的无障碍设施。
第九条医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无障碍设施使用管理方法,对于滥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四章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第十条医院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并符合使用要求。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并完善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对于设施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五章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当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医院无障碍设施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人员。
第十四条医院无障碍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使用、维护等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和改进。
医院建筑无障碍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医院建筑无障碍设计,以确保医院建筑物对于身体有残疾者、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以及普通人群的无障碍性和方便性。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所有医院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大楼、门诊楼、住院楼、手术楼、实验楼、教学楼等。
三、设计原则1. 满足无障碍通行的需要,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安全、便捷地进出医院建筑物。
2. 把握人性化设计,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注意细节设计,如地面颜色、标识、照明等,以方便人员使用。
4. 遵循现代化和科技化设计理念,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置,提高无障碍设计水平。
四、基本要求1. 医院建筑物的主入口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并标明无障碍标识。
2. 医院建筑物内部的通道、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应设置无障碍设施,确保所有人员都能够便捷地进出。
3.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4. 医院建筑物的地面应平坦、无障碍,并设置不同颜色的地面标识,方便人员使用。
5. 医院建筑物内部的电梯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按钮、无障碍声音提示等。
6. 医院建筑物内部的楼梯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扶手、无障碍踏步、无障碍标识等。
7. 医院建筑物内部的卫生间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马桶、无障碍洗手台、无障碍把手等。
8. 医院建筑物内部的手推车和轮椅等设施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人员使用。
9. 医院建筑物内部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等装饰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如不设置凸起物、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图案等。
五、具体要求1. 无障碍通道(1) 无障碍通道应设置在医院建筑物的主入口处,并标明无障碍标识。
(2) 无障碍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
(3) 无障碍通道应有足够的空间,以方便轮椅和手推车的通行。
(4) 无障碍通道应有足够的照明,以方便人员使用。
2. 无障碍电梯(1) 无障碍电梯应设置在医院建筑物的主要区域,并标明无障碍标识。
(2) 无障碍电梯宽度应不小于1.5米。
无障碍病房设置要求无障碍病房设置要求无障碍病房是为了满足行动不便的病人的特殊需求而设计和建造的。
一个合适的无障碍病房应该提供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环境,以便病人能够更好地接受医疗服务和护理。
下面是一些设置要求,以确保无障碍病房的质量和功能。
1.入口通道:无障碍病房的入口通道应该宽敞平坦,便于轮椅进出。
门口应设置无障碍坡道或电梯,以保证行动不便的病人的无障碍性。
2.房间布局:房间内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行动不便的病人和护理人员可以自由活动。
房间内的家具应该安排得合理,以适应行动不便病人的需求。
3.床位和卫生间:床位应该是可调节高度的,方便病人上下床。
卫生间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带扶手的马桶和护栏,方便病人进出和使用。
4.设施设备:无障碍病房应配备无线呼叫系统、紧急按钮和灯光指示器,以确保病人能够及时呼叫护理人员。
房间内还应提供电话、电视和互联网等设施,以便病人与外界保持联系。
5.照明和安全:房间内的照明应明亮柔和,以便病人在夜间或低光照条件下能够方便地看清周围环境。
房间内和走廊处应设置无障碍护栏和紧急出口指示,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6.易访问性:房间内的开关、遥控器和其他设备应布置在容易到达的位置。
门上应配备易拉手和无障碍门锁,方便病人操作。
7.无障碍通道:病房和医院的其他区域之间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如无障碍电梯和楼梯扶手。
这些通道应保持宽敞和干净,以便行动不便的病人可以安全地通过。
无障碍病房的设置要求意在为行动不便的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医疗护理。
这些要求涵盖了入口通道、房间布局、床位和卫生间、设施设备、照明和安全、易访问性以及无障碍通道等方面。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这些要求,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对于新建医疗机构,无障碍病房的设置应纳入规划和设计考虑之中,以方便更多的病人受益。
医院无障碍设施体验与改善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医院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医院的日常生活中,障碍人士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楼梯、电梯、门禁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给障碍人士的生活带来困难,也会给医院的形象和服务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医院的无障碍设施体验,本文将从障碍人士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一、卫生间设施医院的卫生间设施对于障碍人士非常重要。
障碍人士由于行动不便,往往需要借助轮椅或助行器,因此对于卫生间的无障碍设施要求更高。
建议医院在设置卫生间时,应在每一层都设置至少一个无障碍卫生间,并且配备专门的坐便器、扶手、抗滑地面、辅助照明等设施。
还需要注意卫生间的门宽、门把手的高度等细节设计,确保障碍人士能够方便进出和使用。
二、电梯设施电梯是医院内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对于障碍人士来说尤为重要。
在设计电梯时,应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障碍人士的需求,比如轮椅用户、行动不便者等。
建议医院设置至少一部无障碍电梯,并且配备宽敞的内部空间、易于操作的按键、明显的语音提示和触摸屏等设施,以方便障碍人士的使用。
三、通道和过道医院内的通道和过道应尽量宽敞,方便轮椅和助行器的通行。
应保持通道和过道的平整和清洁,避免凸起或坑洼,以免给障碍人士带来安全隐患。
四、门禁和出入口医院的门禁和出入口也是障碍人士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议医院设置无障碍出入口,并且配备自动门、坡道和扶手等设施,以方便障碍人士的出入。
门禁系统的设计也应考虑到障碍人士的需求,比如配备无线遥控、语音识别、触摸屏等辅助设施,以方便障碍人士的开启。
五、标识和导向系统医院的标识和导向系统对于障碍人士的导航非常重要。
建议医院设置明确的无障碍标识,并且采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方式,为障碍人士提供清晰的导向信息,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目的地。
六、服务人员的培训医院的服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无障碍设施培训,提高对障碍人士的关爱意识和无障碍设施的操作能力。
医院无障碍设施体验与改善建议
首先,对于残疾人士来说,医院的无障碍设施主要是指无障碍通道、电梯和停车位等。
在我走进医院的时候,能够看到一段黄色的无障碍通道,看到这种设计,让我感到很舒服,它让我可以自由地走动在医院里面,不需要依赖别人的帮助。
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
发现这个通道并不是很宽敞,特别是在高峰期,这个通道会非常拥堵,甚至会遇到蓝色牌
照的车辆在通道上行驶,为行动不便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其次,在电梯的设计和使用方面,我觉得医院还需要做一些改善。
在医院里面,电梯
通常是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它的设计应当考虑到轮椅的尺寸和转弯半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由于医院自身的站位设置,让轮椅无法顺利地进入电梯,需要
转向才能进去。
更让人担忧的是,医学设备经常走入电梯,而轮椅则需要倒退。
最后我还想提到的是,对于医院的停车位的设计和使用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善。
医院
停车位的不足和无序是无障碍使用者的另一个困扰。
常常会有车辆停在无障碍通道旁,或
者没有留下必要的位置给残疾人和老年人,这让他们在去和离开医院的路途变得很困难。
此外,医院也应该开辟一些专门的残疾人士停车位,而且应该保证其质量、双向通行性和
方便性。
这可以让残疾人士更加方便地去医院,减少无关的时间和精力浪费。
总之,对于医院的无障碍设施体验与改善,我的体验和建议集中在三个方面:无障碍
通道宽度尽可能宽阔,电梯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停车位的开设及规划切实可行。
希望我的建
议能够让医院的无障碍设施更适合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日常使用。
医院无障碍设计
医院无障碍设施是指为残疾人、伤病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方便地出入医院和使用各类设施而设置的出入口、服务设施、电梯、卫生间、导视等设施。
交通空间
1、坡道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一字型、一字多段型、L型或U型,不宜设计成弧型。
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国际标准要求坡度不应大于1:12,如果条件允许,将坡道做成1:16或1:20则更为理想、安全和舒适。
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不应光滑。
坡道起点、终点、休息转弯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0mm。
距坡道250~500m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应与坡道的宽度相对应,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300~600mm。
坡道的形式
坡道休息平台示意图
2、盲道
盲人一般以路缘石判别自己的行进路线,人行道上突然的坡道可能使他们发生绊倒的危险,应在相距0.25~0.50m处,设制提示,且坡道表面应与人行道地面不同(如粗糙的材料),以让盲人能轻易识别。
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设置提示盲道(盲道钉)。
盲道钉
3、过道扶手
走廊两侧设扶手;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
在扶手的起点与终点处应设盲文说明牌。
对于盲人出入比较集中的区域,可配设语音提示系统。
过道扶手
4、无障碍电梯
无障碍电梯与普通电梯不同,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在许多基本功能方面需有特殊考虑,这些功能决定残疾人使用电梯的能力。
5、电梯厅
乘轮椅者在到达电梯厅后,要转换位置和等候,因此电梯厅的深度不应小于1800mm。
电梯厅呼叫按钮的高度为900~1100mm。
电梯厅显示电梯运行层数标识的规格不应小于50mm×50mm,以方便弱视者了解电梯运行情况。
电梯入口的地面设置提示盲道标识,告知视觉残疾者电梯的准确位置和等候地点。
电梯厅
6、电梯厢
为了方便轮椅进入电梯厢,电梯门开启后的净宽不应小于800mm。
使用深1700mm、宽1400mm的电梯厢,轮椅正面进入后可直接回转180°正面驶出电梯。
电梯厢内三面需设高850mm的扶手,扶手要易于抓握,安装要坚固。
电梯厢的侧面应设高度为900~1100m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
电梯厢正面高900m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
电梯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
刻有盲文数字的电梯按钮板
服务设施
1、服务台
服务台的设计要求主要在于服务台的宽度、高度、深度。
询诊台应设置在明显的位置,并有为视觉障碍者提供的可以直接到达的盲道等引导设施。
宽度:服务台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800mm。
高度:服务台的高度宜为800mm,服务台下方距地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650mm。
深度:服务台的深度应大于或等于450mm。
服务台的设计
服务台的设计 2、低位电话
应设置在无障碍通行的位置。
电话底缘距地面的高度为720mm。
低位电话
3、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楼地面应防水、排水、防滑、易清洁、防渗漏,墙面、顶棚应防潮。
清洁间应单独设置。
卫生设备间距的最小尺寸。
卫生间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卫生间的门宽不低于800mm,便于轮椅出入。
使用推拉移动门,并在门上安装横向拉手,便于乘坐轮椅者开启或关闭。
在预算允许情况下,使用电动门,使用者按动按钮(或红色感应器)进行开启或锁闭。
无障碍卫生间内部空间要大于1.5m*1.5m,利于轮椅回旋。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1.80m*1.40m,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
洗手间内应设高0.60m的放物架和高1.20m的挂衣钩。
卫生间
卫生间
洁具配套采用专用无障碍洁具,男士小便器采用低位小便器,高度小于450mm,座便器采用无水箱(实际上是隐藏水箱)的座便器,高度450mm;台盆使用挂盆或者半柱盆,脚下利于轮椅地步进入,高度800mm。
配备安全扶手,座便器扶手离地高700mm,间距宽度700-800mm,小便器扶手离地1180mm。
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
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
沿洗手盆的三面宜设抓杆,洗手盆高0.80m,抓杆高0.85m,相互间距为50mm。
卫生间
专用洗手间必须设置应急呼叫按钮。
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
卫生间
在公用洗手间旁或在适当位置宜设残疾人专用的洗手间。
设专用洗手间后可取代在公用洗手间的残疾人厕位。
专用洗手间采用平开门时,门扇应向外开启,门扇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开门执手应采用横执把手,门锁应安装门内外均可使用的门插销,在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
洗手间的面积不应小于2.00 X 1.30m或1.80mX 1.80m。
洗手间内设高0.45m的坐式便器,在坐便器两侧设高0.70m的水平抓杆,在靠墙壁的一侧设高1.45m的垂直抓杆。
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