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习操作图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9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小儿推拿Chinese pediatric massage小儿咳嗽小儿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是由于外感风寒、风热、内伤诸因引起肺部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多见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小儿咳嗽常用的推拿手法:1.清肺经:无名指指端螺纹位置从指纹推向指尖100次00:43-00:582.运内八卦:从掌心到中指根2/3长为半径,画一个圆周,这个圆周叫内八卦。
用拇指顺时针运100次00:58-01:173.揉膻中穴:两乳头连续中点用中指或者拇指揉100次01:17-01:344.推天柱骨:后发际到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用食指和中指从上往下推成一条直线100次01:34-01:525.揉肺俞:第三胸椎旁开一指半(左右各一),用两拇指或食指中指揉100次01:53-02:236.咳嗽并且感冒:加上头面部四大手法6.1开天门: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两手固定孩子的头,两拇指从眉推向发际30次02:23-03:016.2推坎宫: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两手固定孩子的头,两拇指从眉头向眉尾分推30次03:01-03:196.3揉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的中点向后的凹陷处用两手拇指揉30次03:19-03:346.4 按揉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高骨处用两手拇指或者中指按揉30次03:34-03:59每天一次,每5天为一疗程案例2:腹泻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并且带有不消化食物的婴幼儿常见消化道疾病。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3岁一下婴幼儿多见。
治疗腹泻的常用手法:1.补脾经:大拇掌面中线指尖到指根方向100次00:43-00:562.补大肠:食指掌面中线指尖到指根方向100次00:57-01:073.按摩腹部:沿着肚脐顺时针50次,逆时针50次01:08-01:204.揉脐:逆时针按揉30-50次01:20-01:275.推龟尾100次01:27-01:366.推上七节骨自下向上直推100次01:36—01:487.体质虚弱的加上:揉足三里两边同时100次+捏脊从下往上01:48-02:188.肠鸣音强加上:推三关100次按揉一窝风(手背关节处)02:46-03:129.积食、不消化食物、大便恶臭加:揉板门100次+中皖(肚脐上2寸)按揉3-5min 03:20-03:45每日1-2次,3-5天为一个疗程。
contents •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手法介绍•常见病症治疗•操作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及作用机制原理作用机制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以激活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改善病情。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030201三指拿法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五指拿法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肌肤。
指按法掌按法摩法指摩法掌摩法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1 2 3症状表现推拿手法注意事项症状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可伴有腹痛、发热等。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经、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等。
注意事项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避免腹部受凉,注意饮食卫生。
推拿手法症状表现清胃经、清大肠经、揉板门穴、运内八卦等。
注意事项力度适中根据小儿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力度,以达到治疗效果。
轻柔为主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小儿不适或伤害。
逐渐增加在推拿过程中,可根据小儿的反应逐渐增加手法力度,但需注意适度。
手法力度掌握穴位选择准确性熟悉穴位01准确取穴02避免误伤03避免误操作风险了解禁忌症推拿师应了解小儿推拿的禁忌症,如高热、急性炎症等,避免对禁忌症患者进行推拿。
注意观察反应在推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
避免过度治疗推拿治疗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治疗导致小儿身体负担加重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成功案例展示01020304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如何准确判断小儿病症推拿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何根据小儿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手法遇到复杂病症时的处理建议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建议一建议二建议三建议四家长自助推拿指导建议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定义、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常用手法与穴位常见病症治疗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详细讲解了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如推、拿、按、摩等,以及常用的穴位和经络。
治疗儿童发烧发热的穴位按摩(图文并茂,非常实用)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
待温度适中给宝宝喝,宝宝喝下去会出汗退热的。
各位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
•后来妈妈问我关于推拿的事情,于是我找来这篇文章,是小儿推拿,用以疏风解表。
同时也分享给各位妈妈。
要感谢篱笆网上的缘缘妈妈。
1 开天门(攒竹):直推法两拇指自眉心交替直推至前发际线(如图从眉心到天庭)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2 推坎宫:分推法用两拇指正面从印堂穴沿眉头至眉梢方向分推(如图沿眉骨方向)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3 揉太阳或推太阳眉梢与外目眦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太阳穴如图所示)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这三个穴位是治疗感冒最主要的学位,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
还有一个穴位4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凹陷中。
作用:疏风解表临床上这个叫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100-150次、推坎宫100-150次、运太阳100-150次、揉耳后高骨100-150次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推拿次数根据孩子年龄增加可以增加。
头部背部上呼吸道疾病常用的穴位图开天门的穴位图太阳穴位图推坎宫的穴位图耳后高骨,找不到图片说明,退热的有效穴位还有掐十宣,或者十宣放血都是非常有效地。
这个对成人也有效果。
捏脊是一种复合操作手法,我很难用文字表述,位置如图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退烧也很神奇,针对发烧很有效果。
打马过天河的方向和位置就是在天河水上,不过操作手法是用我们的食指和中指两指蘸水然后从腕到肘方向在皮肤上敲打,其声音就像是马过河发出的响声。
最近天气转凉,很多的宝宝都得了感冒,或者留清鼻涕,或者咳嗽,大部分宝宝都是感染风寒感冒。
作为妈妈如何预防,如何帮助宝宝从感冒的症状里面快速的摆脱出来呢?特别向大家推荐感冒四大手法:开天门200-300次,推坎宫200-300次,揉太阳穴1-2分钟,及耳后高骨200-300次,这套手法针对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