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复习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206.96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剪纸游戏)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计算题1. 口算我能行。
3×7=______ 4×4=______ 4×7=______ 6×7=______3×6= ______ 7×5=______ 2×5=______ 7×2=______7×3=______ 7×7=______ 7×1=______ 7×4 =______2. 动动脑,填一填。
1.我是一个大于最大四位数且个位是1,其他位均是0的五位数,我是______。
2.500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______,2000个十是______。
3.最小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三位数和是______,它们的差是______。
3. 直接写出得数。
56÷8= 8×8= 72÷9= 400+900=42÷7= 10÷5= 3×7= 800-200=35÷5= 63+7= 210+70= 1600-700=9×6= 7×8= 4×5+6= 350+70=4. 口算我能行,玩转加减法。
130-60 =______ 600-200 =______ 480-300 =______150-80 =______ 90-57 =______ 84-75 = ______5. 口算我能行,玩转加减法。
36+24=______ 1000-600=______ 480-150=______ 600-230=______ 249+398=______ 426+658=______填空题6. 看一看,填一填。
1.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现在:______2小时后:______。
2.现在是几时?过2小时后是几时?现在:______2小时后:______3.半个小时后是几时?半个小时后是:______7. 想一想,填一填。
1×6=36÷6=六千二百写作:三千零三写作:八千九百四十五写作:一千四百零六写作:七百七十写作:七百零四写作:七千零一十六写作:九千写作:56÷8×228+8×9 69—(70—25)(20+8)÷41554 读作:3400 读作:24÷824÷825—10+2054—30÷64×1=24÷4=9×6=12÷2=九千三百写作:四千零三写作:八千三百四十一写作:九千一百零四写作:一百二十写作:四百零七写作:九千零四十四写作:八千写作:20÷4×315+7×2 45—(63—20)(16+12)÷48290 读作:2369 读作:65÷774÷861—50+3012+64÷87×9=64÷8=1×8=6÷2=三千九百写作:三千零四写作:七千一百六十一写作:二千四百零四写作:二百四十写作:六百零三写作:八千零六十九写作:四千写作:24÷8×737+8×4 77—(67—47)(16+8)÷86119 读作:3090 读作:35÷924÷389—42+2711—12÷67×7=27÷3=5×5=48÷6=四千三百写作:八千零五写作:一千一百七十七写作:四千三百零二写作:一百三十写作:三百零七写作:二千零六十九写作:五千写作:30÷6×790+2×3 84—(93—37)(25+20)÷5276 读作:4300 读作:65÷959÷834—17+2863—72÷88×9=42÷6=2×7=16÷2=二千四百写作:六千零七写作:二千五百九十七写作:二千八百零九写作:二百五十写作:七百零八写作:一千零二十二写作:四千写作:36÷6×729+3×578—(85—12)(30+24)÷66432 读作:4995 读作:82÷939÷564—42+1339—4÷24×1=42÷7=1×5=24÷6=五千八百写作:一千零三写作:五千八百九十六写作:二千六百零四写作:九百四十写作:三百零一写作:一千零七十九写作:三千写作:18÷2×720+2×3 92—(41—16)(12+6)÷22442 读作:6300 读作:26÷447÷578—77+2135+4÷26×2=28÷7=4×3=30÷5=五千八百写作:三千零一写作:三千二百二十九写作:五千一百零一写作:六百三十写作:七百零一写作:七千零五十四写作:六千写作:16÷8×241+9×6 58—(32—22)(35+10)÷51798 读作:8400 读作:72÷939÷798—27+2928—72÷88×3=40÷5=4×4=72÷9=二千九百写作:三千零二写作:二千二百二十八写作:一千二百零七写作:三百三十写作:八百零六写作:四千零五十七写作:二千写作:18÷3×322+6×7 38—(22—12)(12+15)÷39131 读作:7690 读作:59÷855÷864—39+7445—32÷88×1=10÷2=3×4=63÷7=一千四百写作:三千零二写作:七千三百四十八写作:三千五百零四写作:一百一十写作:五百零七写作:五千零一十九写作:四千写作:6÷3×330+9×2 75—(26—17)(32+4)÷44862 读作:9741 读作:39÷988÷914—12+2351—12÷33×8=35÷7=6×5=18÷2=九千五百写作:四千零四写作:二千八百五十八写作:五千七百零六写作:七百九十写作:一百零二写作:八千零六十五写作:五千写作:64÷8×864+4×2 79—(70—28)(24+3)÷39914 读作:9016 读作:34÷674÷976—25+2633+12÷65×3=15÷3=5×6=12÷3=六千四百写作:一千零八写作:七千四百四十九写作:六千七百零二写作:八百一十写作:二百零五写作:六千零九十二写作:五千写作:14÷7×876+6×4 42—(76—39)(4+12)÷22532 读作:4710 读作:19÷985÷921—14+8775+27÷35×8=36÷9=5×3=20÷4=一千一百写作:六千零六写作:七千九百一十五写作:二千三百零九写作:一百九十写作:八百零三写作:八千零三十九写作:一千写作:30÷6×474+7×3 96—(61—49)(10+2)÷26389 读作:5080 读作:65÷784÷935—11+5454—54÷65×5=30÷5=6×3=27÷3=一千八百写作:四千零四写作:九千九百九十五写作:三千四百零五写作:四百七十写作:四百零三写作:三千零二十三写作:二千写作:72÷9×2 13+5×6 91—(14—11)(14+49)÷71262 读作:5100 读作:23÷941÷569—53+4775+9÷35×7=12÷6=8×1=35÷7=三千五百写作:六千零一写作:七千三百五十一写作:六千二百零四写作:五百五十写作:七百零九写作:五千零七十八写作:一千写作:42÷6×339+3×3 68—(95—44)(56+16)÷85830 读作:8802 读作:49÷533÷854—28+4511—12÷29×1=32÷8=1×4=56÷7=六千四百写作:五千零九写作:二千七百七十一写作:九千五百零八写作:二百八十写作:七百零二写作:五千零二十八写作:五千写作:10÷2×845+5×6 41—(60—21)(42+6)÷6241 读作:1081 读作:29÷6 74÷979—70+3412+21÷71×2=10÷5=1×5=12÷3=三千四百写作:九千零九写作:四千三百三十五写作:八千四百零四写作:九百八十写作:一百零七写作:五千零二十四写作:二千写作:48÷6×733+9×4 69—(23—15)(4+10)÷24930 读作:1050 读作:89÷916÷874—31+4647+36÷93×3=20÷5=4×5=20÷5=四千二百写作:五千零三写作:二千六百七十三写作:七千八百零三写作:九百五十写作:一百零九写作:三千零七十九写作:七千写作:27÷3×433+9×3 73—(94—71)(63+18)÷92917 读作:5913 读作:28÷622÷883—51+349—27÷37×8=15÷3=5×6=48÷6=五千八百写作:七千零九写作:四千四百四十一写作:二千六百零二写作:七百八十写作:四百零九写作:九千零五十四写作:四千写作:24÷4×561+5×6 98—(23—17)(8+12)÷49888 读作:7507 读作:34÷535÷712—10+7420—45÷96×6=35÷7=7×1=15÷5=一千二百写作:九千零九写作:九千六百四十七写作:六千四百零二写作:七百三十写作:五百零五写作:五千零九十三写作:五千写作:16÷2×621+7×7 19—(85—80)(72+9)÷91583 读作:6010 读作:33÷433÷441—12+2674+32÷82×3=8÷4=5×3=45÷9=三千七百写作:九千零六写作:四千二百七十七写作:六千二百零二写作:五百六十写作:七百零三写作:八千零五十七写作:八千写作:24÷3×744+4×8 38—(71—37)(24+4)÷45471 读作:8900 读作:55÷685÷969—28+1512+12÷49×3=4÷1=2×1=64÷8=六千二百写作:四千零八写作:六千四百六十七写作:一千四百零七写作:一百九十写作:七百零四写作:五千零一十八写作:一千写作:30÷5×373+8×2 67—(14—10)(56+7)÷78790 读作:8367 读作:22÷578÷878—13+2777+32÷82×5=24÷3=5×6=24÷3=四千二百写作:八千零七写作:七千九百九十一写作:九千五百零四写作:六百八十写作:八百零九写作:八千零三十三写作:六千写作:32÷8×834+8×4 73—(78—60) (12+4)÷2945 读作:9094 读作:67÷762÷969—56+4888+35÷74×8=4÷1=4×2=10÷2=六千七百写作:七千零六写作:五千五百九十八写作:五千三百零七写作:一百七十写作:九百零一写作:二千零六十四写作:三千写作:27÷9×215+2×7 88—(50—13)(18+27)÷91260 读作:2600 读作:46÷981÷997—45+1167—32÷81×3=35÷5=7×8=18÷9=一千五百写作:五千零一写作:五千九百三十五写作:二千三百零四写作:八百六十写作:四百零三写作:八千零一十三写作:八千写作:14÷7×416+9×9 71—(38—28)(28+14)÷73559 读作:5380 读作:53÷776÷936—35+70 82—24÷67×6=12÷4=3×6=56÷7=四千九百写作:六千零二写作:五千三百五十九写作:七千六百零八写作:二百四十写作:一百零八写作:二千零三十五写作:九千写作:24÷6×740+8×7 73—(48—36)(16+16)÷84185 读作:8003 读作:74÷984÷933—32+7722+21÷79×3=24÷6=4×5=35÷5=三千三百写作:九千零七写作:八千八百三十二写作:七千三百零五写作:六百八十写作:七百零六写作:九千零二十三写作:六千写作:12÷3×665+3×9 40—(44—16)(64+8)÷82078 读作:6000 读作:82÷941÷511—10+5479—32÷46×1=9÷1=6×7=18÷2=六千九百写作:三千零二写作:三千七百八十六写作:六千二百零四写作:八百一十写作:八百零五写作:三千零九十六写作:九千写作:27÷3×828+2×5 69—(94—76)(35+21)÷79248 读作:6007 读作:87÷963÷754—52+4217+10÷23×3=32÷4=3×8=72÷9=四千三百写作:二千零二写作:六千九百五十七写作:九千三百零八写作:七百八十写作:五百零八写作:五千零三十五写作:三千写作:21÷3×548+5×7 95—(98—13)(30+5)÷56205 读作:9276 读作:51÷953÷969—35+6039—36÷91×5=40÷8=5×2=24÷8=一千一百写作:一千零一写作:四千八百五十一写作:八千二百零六写作:七百一十写作:一百零六写作:四千零一十一写作:五千写作:35÷5×343+7×4 92—(76—42)(10+10)÷52484 读作:3001 读作:15÷874÷923—20+5218—35÷54×9=20÷4=8×3=6÷2=四千六百写作:九千零三写作:七千七百三十八写作:四千八百零二写作:二百八十写作:四百零四写作:八千零五十七写作:三千写作:54÷6×920+7×835—(80—67)(14+2)÷24433 读作:7000 读作:29÷686÷922—11+822—32÷43×8=5÷1=5×2=5÷1=四千五百写作:六千零四写作:九千二百八十六写作:八千八百零四写作:二百五十写作:三百零七写作:五千零一十一写作:二千写作:21÷7×545+3×6 87—(85—79)(12+24)÷63105 读作:9004 读作:84÷955÷651—38+5022—42÷67×3=40÷8=8×5=5÷1=九千四百写作:九千零七写作:七千九百八十三写作:七千七百零四写作:一百八十写作:五百零五写作:二千零四十八写作:九千写作:8÷2×959+5×8 100—(67—16)(12+4)÷21838 读作:8035 读作:86÷952÷794—19+1240—21÷39×4=14÷2=2×3=35÷7=二千三百写作:六千零三写作:三千三百七十八写作:四千二百零九写作:六百七十写作:五百零九写作:六千零八十二写作:六千写作:42÷7×340+8×2 60—(77—40)(72+9)÷96760 读作:2007 读作:29÷636÷996—83+7069—12÷36×9=40÷8=9×8=6÷3=五千三百写作:五千零七写作:七千四百五十六写作:三千九百零一写作:三百五十写作:三百零二写作:七千零七十七写作:四千写作:27÷9×512+9×7 80—(97—54)(30+18)÷62525 读作:7000 读作:43÷552÷826—16+446—25÷53×4=56÷8=6×9=32÷8=七千五百写作:三千零二写作:九千三百二十四写作:六千七百零四写作:六百九十写作:七百零六写作:七千零二十五写作:八千写作:24÷8×331+7×4 71—(14—13)(45+27)÷91614 读作:3021 读作:42÷979÷957—41+4524+6÷21×7=20÷4=3×1=27÷3=三千七百写作:六千零五写作:四千四百五十七写作:六千七百零四写作:五百五十写作:六百零九写作:七千零六十三写作:二千写作:24÷4×619+3×4 86—(96—62)(42+12)÷61453 读作:5906 读作:57÷985÷981—52+438+12÷31×3=18÷2=9×7=54÷9=一千四百写作:五千零三写作:五千八百二十九写作:六千七百零六写作:五百七十写作:四百零二写作:三千零四十一写作:三千写作:36÷4×366+3×2 46—(42—15)(6+8)÷26169 读作:3000 读作:38÷857÷856—27+1775+14÷29×2=6÷1=3×6=24÷3=三千一百写作:一千零五写作:六千三百三十一写作:七千五百零六写作:八百一十写作:二百零一写作:一千零八十一写作:一千写作:9÷3×3 25+4×3 28—(45—21)(6+6)÷27422 读作:3000 读作:75÷813÷835—33+2311+40÷54×6=16÷2=9×3=8÷1=八千二百写作:三千零四写作:八千八百九十六写作:四千三百零八写作:七百二十写作:七百零六写作:五千零四十二写作:四千写作:49÷7×453+5×6 54—(32—12)(36+18)÷61623 读作:8431 读作:54÷751÷996—67+243+8÷26×8=6÷2=8×8=56÷7=七千四百写作:六千零九写作:一千六百八十五写作:六千六百零六写作:一百七十写作:一百零八写作:二千零一十五写作:九千写作:54÷6×523+7×7 71—(70—17)(21+3)÷36201 读作:7588 读作:77÷9 19÷924—11+4428—45÷94×3=9÷3=2×7=24÷4=一千二百写作:五千零六写作:三千三百三十二写作:八千三百零五写作:九百六十写作:二百零一写作:七千零四十一写作:一千写作:18÷2×973+2×7 73—(71—62)(6+6)÷33019 读作:4766 读作:49÷767÷850—18+5131—21÷31×5=24÷4=6×5=14÷7=一千五百写作:九千零三写作:五千二百六十八写作:八千五百零一写作:五百六十写作:二百零八写作:四千零七十二写作:七千写作:10÷5×813+3×7 36—(63—36)(14+14)÷76996 读作:2300 读作:14÷973÷976—43+4762—36÷68×2=63÷7=4×9=72÷8=三千三百写作:二千零五写作:五千五百六十二写作:六千三百零六写作:一百四十写作:七百零二写作:六千零六十二写作:四千写作:64÷8×850+7×6 86—(69—67)(9+9)÷33928 读作:9390 读作:75÷986÷921—13+5566—48÷65×3=30÷6=9×4=56÷8=八千三百写作:五千零二写作:八千六百四十九写作:三千五百零七写作:八百七十写作:二百零二写作:九千零四十七写作:四千写作:48÷8×460+6×4 79—(41—39)(24+3)÷39593 读作:5051 读作:52÷657÷744—40+7482—45÷98×6=56÷8=1×5=28÷7=三千七百写作:三千零五写作:八千八百七十三写作:九千四百零五写作:四百六十写作:四百零九写作:八千零五十七写作:一千写作:24÷3×667+5×6 50—(58—26)(28+4)÷48689 读作:5050 读作:49÷842÷981—19+1674—63÷75×3=63÷7=6×6=12÷4=七千三百写作:八千零五写作:八千二百九十三写作:三千二百零九写作:七百八十写作:三百零四写作:六千零二十九写作:八千写作:。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及教学要点
本文档旨在分析并介绍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的
特点和教学要点。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名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2. 单元名称:第六单元
3. 教材特点: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研究,并注重培养学生
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分数的引入和认识;
- 分数的简单运算;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探索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1. 探索分数的概念: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物质中感知到分数的概念,并运用具体实例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 分数的认识和表示: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通过配套练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 分数的简单运算:教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分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并能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5. 探索分数的应用:通过生活实例或问题,让学生探索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 关注学生的研究进程,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
-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具,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要点的内容介绍,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总结了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的知识点,方便学生在复时快速查阅。
下面是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1. 重视眼前的数学:- 数的认识:认识0-50内的数码,了解百以内的数码,理解数的大小比较。
- 加法: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的意义,掌握0-20内的数的加法算法。
- 减法:认识减法符号和减法的意义,掌握0-20内的数的减法算法。
2. 量的认识:- 长度: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会使用“毫米”,“厘米”等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 重量和容积:了解“轻重”的概念,学会使用“千克”,“克”,“升”,“毫升”等重量和容积单位进行度量。
- 时间:认识一个小时内的时间,学会使用“时针”和“分针”等钟表进行读时。
3. 位置和方向:- 位置:理解“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 方向:认识“平面图形会只有四面”、“将图形转一转仍旧是它自己”等概念,学会观察物体的位置变化并进行描述。
4. 认识图形:- 组成图形:认识五种基本图形,懂得如何组合基本图形。
- 图形的特征:掌握“边数”,“角数”,“直线对称”等概念,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
- 点,线,面的认识:了解点,线,面的定义,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出它们。
5. 数的认识:- 整十整百的认识:认识10以内、100以内的整十整百数,掌握整十整百数的数线图。
- 位数的概念:理解“个位数,十位数”的概念,会借位进位。
- 数量的变化:认识在加减中变化的数量,会进行数量的变化操作。
6. 加法运算:- 加零:掌握加0的运算法则。
- 加一、加二、加三、加四:掌握加1-4的口诀和相应的运算方法。
- 加法交换律: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并会应用到计算中。
7. 减法运算:- 减零:掌握减0的运算法则。
- 减一、减二、减三、减四:掌握减1-4的口诀和相应的运算方法。
- 减法原则:掌握“减法的结果就是被减数和减数之差”的运算原则。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填空题1. 在横线内填入合适的数。
470-______=420 200+______=280______+2500=2800 ______+520=8202. 我知道,也会填。
1.每行约有10个字,8行共有______个字,18行共有______个字。
2.小林放学回家往南走,学校在他家的______面。
3.南方的反方向是______方。
西方的反方向是______。
4.我的后面是南,我的前面是______,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______,我的右面是西,我的左面是______,我的前面是东,我的后面是______。
3. 想一想,填一填。
1.从2:30到4:40经过了______时______分,从6:10到6:45经过了______分。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之间的进率是______。
3.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______米.4. 按要求填空。
1.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50毫米、30厘米、1米、90厘米、 90分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大小,填<、>、=号。
80mm______8cm 800cm______8km 8000mm______8m80000dm______8km 8000cm______8km 800cm______8m5. 我会填空。
12厘米=______毫米9米=______分米200毫米=______厘米1千米=______米 4000米=______千米 15千米=______米乘除法运算6. 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1.二(1)班有35人去郊游。
(1)如果都坐小汽车,可坐满几辆?还剩几人?(2)如果都坐面包乍,应租几辆?2. 5元最多可以买几支铅笔?7. 根据题意解答。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步骤以及每个步骤所采取的方式(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P177“一、本章知识结构图”2.▲会用表格整理数据3.▲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理解各自的适用范围及画法【例】某校学生来自甲、乙、丙三个地区,其人数比为2:7:3⑴如果来自甲地区的人数为180人,求这个学校的学生总数;⑵若用扇形图描述数据,求出扇形各圆心角的度数。
4.★★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5.▲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6.√分层抽样:先将总体分成几个层,然后再在各个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获得的样本与样本的结构基本相同,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这种抽样能更好的反映总体。
P158 练习1;P160 87.★抽样调查的几个概念及其应用: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直方图】▲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步骤(即做直方图的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原则: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组距:把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3.列频数分布表√频数:各小组内数据的个数称为频数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等距分组时,通常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5.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
纵轴为频数组距频数,即纵轴为“频数”6.频数分布折线图√根据频数分布图画出频数分布折线图:①取每个小长方形的上边的中点,以及x轴上与最左、最右直方相距半个组距的点。
②连线制定学习计划有什么好处?一、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目标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计划,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实现它。
通过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也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
二、促使自己实行计划。
学习生活是千变万化的,它总是在引诱你去偷懒。
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
三、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
持实行计划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练,你的学习收获又会更一步提升。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复习要点
一、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6158
(1)全班共有()人。
(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二、表内除法.(重点内容)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2÷4=3[在这里12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叫“除号”]
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计算12÷4=()时,想:()四十二,所以商是().
(2)把18个橙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求8里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
(4)24里面有()个4,,20里面有()个5。
(5)根据口诀“三四十二”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和()。
(6)计算40÷8=(),用的口诀是()。
(7)最小公倍数问题:一堆水果,3个人正好分完,4个人也正好分完,问这堆水果最
少有几个?
(8)除数是8,被除数是32,求商是多少,列式计算是()。
(9)一个书7元,一个皮球5元,一辆玩具车9元,30元可以买几本书?你还能提出其
他问题并解答吗?
三、图形的运动(一)
(1)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2)轴对称文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3)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4)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四、四则混合运算。
(重点、难点内容)
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
从这学期开始凡是综合式都要按下面格式计算:53-24+3815÷3×57+4×340÷8-27×(7-5)(77-42)÷7
=29+38=5×5=7+12=5-2=7×2=35÷7
=67=25=19=3=14=5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
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每次能烤9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2、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8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3、小明有4套明信卡,每套8张,他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下几张?
4、工人叔叔要挖总长60米的水沟,已经挖好了15米,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
天挖多少米?
五、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难点内容)
1、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多少根?
13÷4=3(组)……1(根)[在这里1是“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下面是除法竖式:
2、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2÷4=5(条)……2(人)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六、万以内数的认识。
(重点内容)
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
2、2369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写作”用数学字,“读作”用语文汉字】【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1)读数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
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例如:2003读作二千零三,2300读作二千三百】
(2)写数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例如:三千五百写作3500,三千零六十九写作3069】3、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4、(1)位数多的数就大,例如453<1000
(2)如果位数相同,先比较左起第一位.例如357<978
如果左起第一位也相同,再比较左起第二位.246>219
七、克和千克。
(难点内容)【要会看电子秤】
(千克)和(克)都是重量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八、推理。
有语文、数学和音乐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红拿语文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小刚拿的是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