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购物问题;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相互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平移: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时,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的现象。如:推拉窗。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如:方向盘,电扇。

四,混合运算

1、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2、连减算式,一个数连续减去两部分,也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部分的和。如:10-3-5=10-(3+5)

3、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找同样,作替换,加括号)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

晴天

雨天

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一)填空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

A.平移B旋转C平移和旋转

2、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例.直接口算:28÷48÷8

2、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例.填空:45÷9=5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例:

23+6+18 97-34-28 32+11-8 53-24+38 2×3 ×8 81÷9 ÷3

2×8÷4 72÷8×4

2、非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例:

5×6 +14 3×7-16 3 + 5 ×9 45-9×3 45÷9+14 64÷8-8

13 + 56÷7 64-40 ÷8

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

6×(7 + 2)(24-18)×9 (14+35 )÷7 (82-18 )÷8

4.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例:6×7=42 42-15=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24 24÷3=8 (强调括号不能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9 12+9=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要想好先算出什么,在解答什么)

例: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支,送给妹妹12支后,还剩多少支?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6.练习十三第4题(重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解决问题

(1)余数比除数小。

例:43÷7=()…( ) 余数可能是()或者余数最大是()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

例: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3)最多问题(去尾法)

例: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4)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例:第68页例6.

(5)练习十五第8题第11题(特别讲,更要让学生弄懂,很可能会考)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万千百十个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例:

7438读作()3604读作()4900读作()5002读作()1050读作()3、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例:2647=()+()+()+()

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

例:940()1899

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例:1350()2365

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例:5940()5230

6、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最大的三位数:999,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最低位都是个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四舍五入)

(1)能判断那样的数是近似数?哪样的是准备数?

(2)能找准一个数的近似数。

8.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1)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200+300= 3000+6000=

600-400= 9000-5000=

1400-400= 2600-2000=

(2)进位、退位加减法

70+50 = 800+900= 140-70= 1100-200=

9.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96页例13(估大)

练习19 第8题(估小)

第八单元克、千克

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1kg=1000g.

进率是1000.

延伸: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3千克○3000克900克○1千克6千克○5999克1000克○1千克

6.填合适的质量单位(千克、克).

7.简单的计算。

60千克+35千克= 0克+38克=56千克÷7= 6克×8=

52克-25克=70千克-42千克=

8.解决简单的问题

(1)1块橡皮重5克,6块这样的橡皮重多少克?

(2)小华体重26千克,小方体重23千克,小华比小方重多少千克?小方比小华轻多少千克?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1.简单推理:

(1)两种:不是就是

例: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

(2)三种:确定不是就是

109页例1

2.稍复杂推理(阅读推理)方法:(1)抓住确定信息,进行推理。

(2)用表格法去排除。

一、填空题

1、42÷6=7,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 )里面有()个()。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2、和89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九千九百六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九千五百前面一个数是()。

4、500克+2500克=()千克

5、一辆卡车载重3000()一个排球约重450()

6、用

7、9、4、0四张数字卡片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组成最接近

7000的数是()。

7、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8、□÷7=8……△,△最大是(),这时□是()。

9、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

3+5=8 49÷7=7 8×6=48 15+7=22

10、在计数器上用3颗珠子表示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

11、9□27 >9563,方框里最小能填()。

12、妈妈的身高是157厘米,大约是()厘米。爸爸的体重是72千克,大约是()千克。

13、1000里面有()个十,2400里面有()个百。

二、判断题

1、把20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4个,叫平均分。()

2、把一个数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把20本书分成5份,每份一定是4本。()

4、3000克的铁比3千克的棉花重多了。()

5、求15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15÷5=3 ()

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要比余数小。( )

7、四位数总比三位数大。()

8、平行四边形有一条对称轴。()

9、200千克比199米大。()

10、在混合算式中,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选择题。

1、6与3的和乘以5,积是多少?算式是()

A.6+3×5

B.(6+3)×5

C.(6-3)×5

2、被除数是45,商是5,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A.45÷5

B.45÷9

C. 5×9

3、“六六三十六”可以计算()道除法算式。

A、1

B、2

C、4

4、除数是7,商是9,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A.62

B.64

C.69

5、康乃馨有25枝,百合有16枝,玫瑰有28枝。请用8枝康乃馨、4枝百合和5枝玫瑰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束。

A.3

B.4

C.5

6、5个2分硬币大约重()。

A.10克

B.5克

C.5厘米

四、列式计算

1、24里面有几个6?

2、4加上3与9的积,和是多少?

3、4加上3的和乘9,积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一共有24棵树,6个小朋友种,平均每人种几棵?如果3个小朋友种,每人种几棵?

2、王师傅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每次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3、红红和4个同学做幸运星,每人做8朵,送给一年级小朋友20朵后,还剩下多少朵?

4、2千克苹果8元钱,5千克苹果多少钱?

5、要做60个灯笼,小林每天最多做9个,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6、共有26个桔子。

(1)如果每袋装4个,可装多少袋,还剩几个?

(2)如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满几袋?

(3)如果每袋最多装6个,至少需要几个袋子?

7、一串彩灯按“1盏红灯、2盏黄灯、3盏蓝灯”的规律排列,第50盏是什么颜色的?

8、6瓶牛奶36元,1瓶橙汁8元,1瓶橙汁和1瓶牛奶相差多少钱?

9、豆角:500克4元茄子500克3元蘑菇500克5元

王师傅买了2千克的蘑菇和500克的豆角,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答案:

一、填空题

1、42÷6=7,读作:(42除以6等于7 );表示把(42 )平均分成(6 )份,每份是(7 );也可以表示( 42 )里面有(7 )个(6 )。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六七四十二)。

2、和8900相邻的两个数是(8899 )和(8901 )。

3、九千九百六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9970 ),九千五百前面一个数是(9499 )。

4、500克+2500克=( 3 )千克

5、一辆卡车载重3000(千克)一个排球约重450(克)

6、用

7、9、4、0四张数字卡片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4079 ),组成最接近7000的数是(7049 )。

7、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最大的是( 5 ),最小的是( 1 )。

8、□÷7=8……△,△最大是( 6 ),这时□是(62 )。

9、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

3+5=8 49÷7=7 8×6=48 15+7=22 (3+5)×6=48 15+49÷7=22 10、在计数器上用3颗珠子表示最大的四位数是(3000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2 )。

11、9□27 >9563,方框里最小能填( 6 )。

12、妈妈的身高是157厘米,大约是(160 )厘米。爸爸的体重是72千克,大约是(70 )千克。

13、1000里面有(100 )个十,2400里面有(24 )个百。

二、判断题

1、把20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4个,叫平均分。(√)

2、把一个数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把20本书分成5份,每份一定是4本。(×)

4、3000克的铁比3千克的棉花重多了。(×)

5、求15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15÷5=3 (×)

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要比余数小。( ×)

7、四位数总比三位数大。(√)

8、平行四边形有一条对称轴。(×)

9、200千克比199米大。(×)

10、在混合算式中,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选择题。

1、6与3的和乘以5,积是多少?算式是(B )

A.6+3×5

B.(6+3)×5

C.(6-3)×5

2、被除数是45,商是5,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B )

A.45÷5

B.45÷9

C. 5×9

3、“六六三十六”可以计算( A )道除法算式。

A、1

B、2

C、4

4、除数是7,商是9,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C )。

A.62

B.64

C.69

5、康乃馨有25枝,百合有16枝,玫瑰有28枝。请用8枝康乃馨、4枝百合和5枝玫瑰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A )束。

A.3

B.4

C.5

6、5个2分硬币大约重(B )。

A.10克

B.5克

C.5厘米

四、列式计算

1、24里面有几个6?24÷6=4

2、4加上3与9的积,和是多少?4+3×9=31

3、4加上3的和乘9,积是多少?(4+3)×9=63

五、解决问题

1、一共有24棵树,6个小朋友种,平均每人种几棵?如果3个小朋友种,每人种几棵?

24÷6=4(棵)24÷3=8(棵)

2、王师傅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如果每次烤9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90-36)÷9=6(次)

3、红红和4个同学做幸运星,每人做8朵,送给一年级小朋友20朵后,还剩下多少朵?

5×8-20=20(朵)

4、2千克苹果8元钱,5千克苹果多少钱?

8÷2×5=20(元)

5、要做60个灯笼,小林每天最多做9个,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60÷9=6(天)……6(个)6+1=7(天)

6、共有26个桔子。

(1)如果每袋装4个,可装多少袋,还剩几个?

26÷4=6(袋)……2(个)

(2)如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满几袋?

26÷5=5(袋)……1(个)

(3)如果每袋最多装6个,至少需要几个袋子?

26÷6=4(袋)……2(个)4+1=5(袋)

7、一串彩灯按“1盏红灯、2盏黄灯、3盏蓝灯”的规律排列,第50盏是什么颜色的?

50÷6=8(组)……2(盏)答:黄色。

8、6瓶牛奶36元,1瓶橙汁8元,1瓶橙汁和1瓶牛奶相差多少钱?

36÷6=6(元)8-6=2(元)

9、豆角:500克4元茄子500克3元蘑菇500克5元

王师傅买了2千克的蘑菇和500克的豆角,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4×5+4=24(元)50-24=26(元)

1.二(1)班第一队有28人,第二队有36人,要使两队人数同样多,第二队要调几人去第一队?

2.二(1)班有60名小朋友排两队做操,从第一队调4人到第二队后,两队人数同样多,原来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几人?

3.二(1)班有46人,二(2)班有42人,新学期又转学来了8个同学,应该怎样分配,两班的人数就可以同样多?

4. ()÷()=6……7,除数取最小时,被除数是( )。

5.()÷6=8……( ),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当余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6.有一列数312312312……问第20个数是几?这20个数的和是多少?

7.小明问小刚,今天是星期五,再过31天,是星期几?

8.算24:6、7、8、9

参考答案:

1.36-28=8(人)8÷4=2(人)

2.2. 4×2=8(人)

3. 46-42=4(人)8+4=12(人) 12÷2=6(人) 8-2=6(人)

答:二(1)班人进2人,二(6)班分进6人。

4. 被除数是55。除数最小应取8,可以得到被除数:6×8+7=55。

5.余数最大当取5,被除数是53;余数最小当取1,被除数是49。

6.20÷3=6(组)……2(个)

3+2+1=6

6×6+3+1=40答:第20个数是1,这20个数的和是40。

7. 31÷7=4(个)……3(天)答:再过31天是星期一。

8.8÷(9-7)×6=24

1、5名同学叠纸鹤,每人叠4只,一共叠了多少只?

2、一班得了15颗星星,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颗。二班得了多少颗星星?

3、小红和小芳跳绳比赛,小红跳了85下,小芳比小红少跳了9下。小芳跳了多少下?

4、车上有42人,到东门车站下了17人,又上车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5、一本书有96页,小明上午看了25页,下午看了17页。这本书还剩几页没看?(两种方法计算)

6、丽丽每天写8个大字,一个星期能写多少个大字?

7、童童的爸爸身高1米70厘米,童童的身高1米30厘米,爸爸比童童高多少厘米?

8、一根彩带用去了45米,还剩下一半。你知道它原来有多长吗?

9、岸上有70只小鸭,游走一些后,还剩36只,游走了多少只?

10、妈妈去超市买一件衣服,原价72元,促销优惠了15元,现在这件衣服需

几元?

11、一根木头锯成6段,锯一次用了3分钟,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12、小明和同学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6人,另一条坐了4人。一共有多少人?

13、小明和同学们出去游船,一条船坐6人,坐了4条船,一共坐了多少人?

14、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30元钱够吗?

15、小丽家有公鸡15只,母鸡比公鸡多23只,母鸡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鸡?

16、动物园里有36只海豹,北极熊比海豹少7只。

(1)北极熊有几只?

(2)海豹和北极熊一共有几只?

17、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

(1)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多少节电池?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18、苹果树上原来有55个苹果。第一次摘了18个,第二次摘了21个。(1)两次一共摘了多少个?

(2)摘了两次后,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3)你还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吗?问题:?

算式:

1、5名同学叠纸鹤,每人叠4只,一共叠了多少只?

2、一班得了15颗星星,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颗。二班得了多少颗星星?

3、小红和小芳跳绳比赛,小红跳了85下,小芳比小红少跳了9下。小芳跳了多少下?

4、车上有42人,到东门车站下了17人,又上车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5、一本书有96页,小明上午看了25页,下午看了17页。这本书还剩几页没看?(两种方法计算)

6、丽丽每天写8个大字,一个星期能写多少个大字?

7、童童的爸爸身高1米70厘米,童童的身高1米30厘米,爸爸比童童高多少厘米?

8、一根彩带用去了45米,还剩下一半。你知道它原来有多长吗?

9、岸上有70只小鸭,游走一些后,还剩36只,游走了多少只?

10、妈妈去超市买一件衣服,原价72元,促销优惠了15元,现在这件衣服需几元?

11、一根木头锯成6段,锯一次用了3分钟,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12、小明和同学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6人,另一条坐了4人。一共有多少人?

13、小明和同学们出去游船,一条船坐6人,坐了4条船,一共坐了多少人?

14、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30元钱够吗?

15、小丽家有公鸡15只,母鸡比公鸡多23只,母鸡有几只?一共有几只鸡?

16、动物园里有36只海豹,北极熊比海豹少7只。

(1)北极熊有几只?

(2)海豹和北极熊一共有几只?

17、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

(1)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多少节电池?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18、苹果树上原来有55个苹果。第一次摘了18个,第二次摘了21个。

1)两次一共摘了多少个?

2)摘了两次后,树上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3)你还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吗?问题:?

算式: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考试卷(全面)

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考试卷(全面)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手指宽约是1________ 一棵大树高约8________ 教室的门高2________ 铅笔长约20________ 2、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约15(_______);铅笔的长大约是18(_______); 数学书长约20(_______);爸爸的身高是170(________); 4、按规律接着填数:980、98 5、990、(__________)、(__________)、1005. 5、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6、在()×7<36中,括号里最大可以填(______)。 7、一个三角尺上有(___________)个角,有(___________)直角。 8、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_______)。 9、一条红领巾有(_____)个角。数学书的封面有(____)个直角。 10、在()里填上“> ”“< ”或“ = ”。 5 m()5 cm 99厘米()1米 2米()200厘米42 cm ()24 cm 70厘米()7米1米30厘米()135厘米 72米-34米()72米-38米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张阿姨水果店买了一个火龙果13元,一把香蕉29元,张阿姨付给售货员100元,这两种水果一共()元。 A.58 B.16 C.42 2、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B.两个锐角 C.两个钝角 D.两个直角 3、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 )。 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 4、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B.C. 5、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这两个乘数的积的末尾至少也有2个0.() 2、以不同学生的家为观测点,所描述的学校的位置是相同的。() 3、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4、当长方形的宽和长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5、把18+54=72,72÷9=8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8+54)÷9=8。() 四、计算题。(10分) 9×7=7×8=6×7=7×4+2= 6×8=9×3=2×9=8×8-3=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完整word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一、算一算。(共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56÷8= 42÷7= 27÷3= 77+8= 8×7-7= 4×7= 20÷4= 48÷6= 5×9= 45÷5×6= 36÷4= 15÷5= 16÷4= 54-6= 9×3+4= 26-8= 35-7= 30÷6= 72÷9= 63÷7+8= 2.用竖式计算。(16分) 56÷9= 45÷7= 52÷6= 23÷3= 61÷8= 27÷5= 29÷5= 67÷8= 二、填一填。(第2题3分,第3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1.画一画,填一填。 (1)17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还剩()个。 画一画:()算式:()(2)17个?,每3个1份,可以分成()份,还剩()个。 画一画:()算式:() 2.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8=?……?中,符合条件的?有()。 3.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4=8...... ÷4=8...... ÷ =8......4 ÷ =8 (4) 4.书架上原有37本故事书,最少添上()本,正好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最少拿走()本,正好能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

5.一些糖果,平均分给二(1)班第一小组的小朋友,每人分6块,还余了7块,第一小组至少有()名小朋友。 6.有48个桃,每7个装一大盘,剩下的每2个装一小盘,可以装()个大盘和()个小盘。 7.有一列图形,排列规律如下: ??? ? ? ? …… (1)第16个图形是()。(2)第30个图形是()。 8.(1)今年5月1日是星期三,5月30日是星期()。 (2)今天是星期一,妈妈要出差16天(包含今天和妈妈回来的那天),妈妈回来的那天是星期()。 9.有30只鸽子,每4只装1个笼子,装这些鸽子一共需要()个笼子。 10.一本故事书9元,67元最多可以买()本,再加()元可以再买一本。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4分) 1.()×6<39,()里最大填6. () 2.55÷6=8……7 () 3.40÷9和44÷8的余数都是 4. () 4.20棵树苗,至少拿走5棵树苗,就能够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栽。() 四、选一选。(填序号)(每题1分,共4分) 1.1壶茶能倒4杯,妈妈邀请了13位客人,至少要沏()壶茶。 ①3 ②4 ③5 2.妈妈买了十几个苹果,4个4个地数多1个,5个5个地数多2个,妈妈买了()个苹果。①12 ②13 ③17 3.王阿姨准备了三十几块巧克力,每个小朋友领走5块,最后还剩3块。这些巧克力可能有()块。①31 ②38 ③35 4.12月份有31天,是()个星期零()天。①3 ②4 ③5 五、解决问题。(共29分) 1.学校买回73棵树苗,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树苗每行栽7棵,可以栽几行?(4分) 2.把56本书平均分给明明和他的5个朋友,每人分到几本?还剩几本?(4分)

2020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2020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20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 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8分) 1、从36与24的和中去掉12,差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 36+12-24 B. 36+(24-12) C.36+24-12 2、16与9的和除以5,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16+9÷5 B.(16+9)÷5 C.(16-9)÷5 二、填空。(8分) 1、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2、下面是田径队人数的统计表,请完成以下表格(单位: 人) 项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 跳远20 比男生少12人

跑步是女生的3倍8 跳高比女生少4人20 三、计算题。(18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8-50-9=72-2-30=35+6+40= 47+9-20= 17+3+15= 75-50+14= 49-9-30= 28+20+2= 99-20+6= 100-30-7=16+15-7= 70-30+33= 2、在()里填上“>”“<”或“=”. 43+7+16()65 27+(50-5)()70 36+40-35()38 75-(85-25)()20 54-(24-14)()44 67-60+9()16 四、解决问题。(66分) 1、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 种了20棵,一共有多少棵? 2、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一 共买来了多少个? 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2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 还剩多少米? 6、小朋友分巧克力糖,每4人分1块巧克力,有5块巧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同学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又有了新的进步吧!现在让我们拿起笔,好好读题,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做的很棒。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填一填(12题1分,其余每空1分,总分30分)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米,读作()米。 2.一千里有()个百,3个百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 3.24是4的()倍,是8的()倍。 4.把30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列式计算的算式为(),其中被除数是(),商是()。 5.用4,2,0,7这四个数字写出一个不读零的四位数是(),写出一个读零的四位数()。 6.○▲□○▲□○▲□○……第20个图形是()。

7.小红家到体育场的距离是412米,约是()米。 8小贝娜买5个日记本需要15元,9元能买()个日记本。 9.37比63少(),56是()的7倍。 10.4998后面第三个数是(),前面第二个数是()。 11.12+8=20 20÷5=4列综合算式是() 1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苹果约重200()。一袋面粉重25() 13.一袋砂糖重500克,()袋砂糖正好重2千克。 14. 在○里填上“>、<、=” 6千克○5900克1300克○3千克81÷9○48÷6 6÷2×3○9×4÷6 16÷2○4×2 400克+600克○1千克 2千克300克○2030克1100○1099 849千克○894克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32—32÷4=0 () 2.所有的锐角都比钝角小。()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估数、数数》教案

估数、数数。(教材第74、第75页) 1.使学生学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数的含义和作用。 2.使学生能大致估出1000以内物品的数量,培养学生的数感。 3.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掌握十进制关系。 难点: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数法。 课件,计数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课件出示:教材第74页情景图) 师:这是宽敞、明亮的体育馆,你能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 学生可能会说: ·比100多得多。 ·5000人。

·8000人。 …… 师:看来同学们估计的结果不一样,要想知道每样东西大约有多少,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百以内的数是怎么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 师:如果数目比较大,我们还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数,显然就不恰当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研究10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百以内数的数法,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1.教学例1。 师: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 生:10个一是十。 师:如果我们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多少? 生:10个十是一百。 师:看图中的小木块有多少?该怎样数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告诉大家你数出的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1图)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要说清是怎样数的。 生1:我先数出最下边的一行是10块,然后就一行一行地数出最前面的一排是100块,最后就一百一百地数,发现有10排,也就是10个一百。 师:10个一百又是多少呢?

生2:我也是先数出一列有10块,然后一列一列地数,也就是一十一十地数,发现最下面的一层是100块,后来就一百一百地数,结果是一千。 师:是啊。我们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2.教学“做一做”。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按要求边拨珠边数数,同桌互相检查,看谁能都数对。 同桌互相监督边拨珠边数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指定学生数数,其他人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十进制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数数的策略】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是课内外相结合的一个纽带。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实际生活,通过自己经常看到的体育馆的座位,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数的初步印象。教学过程重视创造学习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活动中体会、思考“关于数数有什么发现”。这些数数的方法、数的组成不是教师教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己感悟、总结出来的。 A类 填空。 (1)一千里面有( )个百。

(完整版)2019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试卷

2019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8单元试卷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A) 一、数一数,填一填。(16分) 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 每盘有()个,有()盘,一共有()个。4、 ()个()相加。 一、直接写得数。(30分) 3×2= 9×2= 8×5= 32+6= 23-5= 7×4= 8+1= 4×9= 5×3= 7×3= 8×2= 81-50= 3×6= 1×8= 2×6= 7+43= 9×5= 45+6= 4×6= 30+27= 二、填一填。(19分) 1、2+2+2+2+2+2+2=()×()=()口诀:() 6×3=()+()+()=()口诀:() 2、“4乘5”写作(),“5乘4”写作()。 3、在乘法算式7×2=14中,乘数是()和(),积是()。 4、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2 + 2 2 × 2 4 + 4 4 × 4 6 × 4 6 + 4 3 ×2 3 + 2 2×6 3 × 4 8 × 2 2× 8 5、根据“四八三十二”这句口决写两道乘法算式:

三、 比一比那个大?将算式从小到大排列。(7分) ( )<( )<( )<( )<( )<( )<( ) 四、 用你喜欢的图案画一画。( 8分) 五、 解决实际问题。(20分) 1、春游。 2、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B)班级 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姓名 成绩 一、画一画,填一填。(8分) 1、每排画2个○,7排一共画多少个? 2、第一排画4个4个别,第三排画2个。一共画了多少个? 二、看图列式计算。(12分) 1、 一共有()个2。列式: 2、 一共多少个,是()个()相加。列式: 3、 每份有()颗珠子,有()份。 一共有()颗珠子,用乘法算是: 三、将下表填完整。(16分) 1、 2、4块香皂装一盒。 四、想口决,写乘法算式。(15分) 1、()九十八()得六 2、3×()=24 想口决: ()×9 =45想口决: 2、找出你学过的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决。 辆数 123456789 人数 盒数347 香皂块数20243236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版 附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附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试卷60分钟,满分为100分,卷面分为5分) 试卷满分为100分,卷面书写有下列情况,在100分基础上酌情扣1-5分: 1.书写字迹潦草,答卷不整洁扣2分。 2.使用修正纸、涂改液、透明胶等纠错扣1分。 3.不规范纠错,乱涂乱画扣2分。 一、按要求填空(本题共计12分) 1、看图填空。 1、每()个一堆,有()堆萝卜,一共有()个萝卜。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个萝卜,平均分成()堆,每堆()个。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个萝卜,每()个一堆,平均分成了()堆。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题。 1.算式6+6+6+6+6是()个()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2.18÷6=3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13个苹果,至少拿去()个苹果,可以使余下的苹果正好放在4个盘里;至少拿来()个苹果,可以正好放在3个盘子里。 4.从72里面连续减去8,需要减()次得0. 5.4个7比5个6少(),比2个9多()。78比()多8,比()少8。 二、计算题(本题共计10分) 1、()里最大能填几? 4×()<21 11>2×()6×()<25 3×()<14 10>6×()5×()<12 2、脱式计算。 60-15+35 53+3×9 35+14÷7 8×(45-25) (4+36)÷9 81÷(26—17) 三、列竖式计算(本题共计6分) 1、用竖式计算,有*的题要验算。 56÷9 514+658 *269+454 验算: 475-248 804-309 *1000-753 验算: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完整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完整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计算题 1. 按运算顺序计算。 (1)24+8-6 (2)28÷7×6 (3)3×6÷9 2. 动动脑,做一做。 牛牛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41看成了142,得到的差是296,正确的差是多少? 3. 直接写得数 300+700= 30×10= 98-36= 813-489≈ 260-200= 3×32= 500×6= 298-102≈ 70+540= 0×980= 7000-2000= 79×5≈ 4. 想一想,填一填。 (1)61-28+26这个算式,先算______法,再算______法,结果是______ (2)18÷6×5这个算式,先算______法,再算______法,结果是______ 5. 动动脑,解决问题。 1.提出两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若有错请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 6. 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 A .一个杯子的高 B .一支铅笔的长 C .一个乒乓球的直径 D .一课桌的宽度 7. 动动脑,选一选。 1.小明身高1米,小红90cm,谁比较高()。

A .小明 B .小红 C .一样高 2.3米等于()厘米。 A .30 B .300 C .3000 8. 动动脑,解决问题。 1.原来有8000克鱼,卖了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鱼? 2.现有一台天平,只有3个砝码,分别是20克、50克和100克。你能用这台天平想办法称出130克的食盐吗? 9. 动动脑,做一做。 1.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______ 2.下面测量是否正确。______ 10. 在括号里填上“m”或“cm”。 一张课桌高约75______一条黄瓜长20______ 教室黑板长约4______小明高约130______ 填空题 11. 想一下,填一填。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下面是二(1)班班长统计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物的情况。(共16分) 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表里。(4分) 2.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2分) 3.最喜欢( )和( )的人数同样多。(4分) 4.我最喜欢( ),最喜欢这种动物的有( )人。(4分) 5.全班共有( )人。(2分) 二、二(2)班要选班长啦!(共18分)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4分) 2.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当班长。(2分) 3.郭芳比丁丽多( )票。(2分) 4.( )的得票最少,是( )票。(4分) 5.如果每人只能投一票,也必须投一票,那么二(2)班一共有( )名学生。(2分) 6.现在班里又转来了两名同学,如果他们也参与投票,那么会影响到班长的人选吗?请说明理由。(4分) 二年级数学(下) (RJ 版)

三、根据下表提供的天气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7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记录结果。(3分) 2.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6分) 3.这个月共有( )天。(2分) 4.( )的天数最多,比雨天多( )天。(4分) 5.和一共有多少天? (2分) 四、根据本周图书的借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共9分) 1.借阅科学书的有( )人。(2分) 2.借阅( )书的人数最多。(2分) 3.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2分)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分)

五、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玩具的统计情况。(12分)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4分) 2.二(1)班同学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1分) 3.最喜欢手枪的比最喜欢洋娃娃的多( )人。(2分) 4.如果每人都只选其中一种玩具,那么这个班一共有( )人。(2分) 5.如果你是店主,你的店里应多购进什么玩具?为什么?(3分) 六、二(2)班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共18分) 1.这个班一共有( )人。(2分) 2.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8分) 3.二(2)班上学期数学成绩得( )等级的人数最多,得( )等级的人数最少。(4分) 4.得优秀的人数与得不及格的人数相差( )。总的来看,二(2)班上学期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从一点起,用尺子向(_____)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能画成一个角。 2、正方形有________个直角,3个正方形共有________个直角。 3、按规律填一填。 12 16 (____)24 (____)(____)36 4、1平角=__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__直角=________平角。 5、小丽同学的体重是25(__________);一个梨子约重200(__________)。 6、小刀长(____)厘米,橡皮长(____)厘米。 7、1米-50厘米=________厘米6米+39米=________米 8、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 9、从4个不同的故事书中任意选2个借给一位同学,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借法. 10、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一棵大树高约15(_______);铅笔的长大约是18(_______); 数学书长约20(_______);爸爸的身高是170(________);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游乐园国庆节搞活动,1张门票可以换2瓶水,小王一家3口的门票能换()瓶水。

A.7 B.6 C.3 2、从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B.半圆形C.环形 3、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底相等B.面积相等C.等底等高D.完全相同 4、下面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 5、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 A.B.C.D.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2、把9颗糖分给3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4、当长方形的宽和长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 四、计算题。(10分) 40+29= 24+25= 38+12= 28+13= 73-33= 51-26= 45-36= 42-38=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全面)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全面)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这把小刀长________厘米。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_____)位,第五位是(_____)位。 3、钟面上一共有(_______)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________)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________)个小格。 4、450×80的积的末尾只有(____)个0。 5、2千克=(___)克8000克=(_____)千克 600克+400克=(____)千克3千克-100克=(____)克 6、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________条边,________个角。 7、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 8、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是30,甲数是________。 9、小刀长(____)厘米,橡皮长(____)厘米。 10、8040读作:(_________________);三千零五写作:(____________)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下图中,分针从12转到图中位置,经历过的时间是()。 A.40分钟B.24分钟C.8分钟 2、用细铁丝焊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它拉成一个底长10厘米的最大的平行四边形,求与这条边相邻的另一条边的正确列式() A.(10+8)÷2 B.8×4-20 C.8×2- 10 D.8×4÷2 3、如果两个因数末尾都有2个0,那么积的末尾()。 A.一定有4个0 B.至少有4个0 C.最多有2个0 4、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正好是1千米。 A.2圈 B.2圈半 C.3圈 5、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是( )。 A.三位数B.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一个平角减去一个锐角,得到一个钝角。() 2、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3、计算混合运算的算式,一定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4、在加法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大。() 5、把一个平角分成2个角,其中的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一定是钝角。()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1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

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 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必考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必考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根据六八四十八写出的算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一个角有(____)个顶点,(____)条边。 3、从4个不同的故事书中任意选2个借给一位同学,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借法. 4、1平角=________直角1周角=________直角=________平角。 5、在测量物体时,尺子的_____要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_____端对着几。 6、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6,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___)。 7、火箭升空,是__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8、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条鱼长约30(______)。一棵树高约6(______)。 玻璃杯高约12(______)。长颈鹿高约5(______)。 9、时间是(____)也可以表示成(_____)。过20分钟是(_____)。 10、连接两点可以画________条线段。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则新图形中点A′(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 B.(1,1) C.(7,1) D.(3,3)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3、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中间有()个小格。 A.5 B.10 C.100 4、由钢笔:15元,帽子:8元,篮球:25元得知,()这两件物品价格的和最接近30元。 A.钢笔和帽子B.帽子和篮球C.钢笔和篮球 5、如图所示,图中有()个小于90°的角。 A.3 B.4 C.5 D.6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1千克铁的重量比1千克棉花的重。() 2、观察物体时,只能从前面和后面观察。() 3、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4、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5、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考试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16分) 16÷4= 9×7= 64÷8= 87-9= 5×9= 63-9= 4×9= 65÷9= 50-8= 55÷9= 68-50= 7×8= 45+9= 42+7= 73+8 = 25+17= 二填空。(16分) 1、( )九七十二七( )六十三五( )四十 2、7个6是( ),40里面有( )个5。 3、8×7比8×6的积多( ) 4、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把6×4=24改编成两道除 法算式是( )和( ) 5、28÷5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6、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3,被除数是( )。 7、45÷5=(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三、从63、9、8、7 中选三个数,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 算式。(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判断题。(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6分) 1、求6的4倍多少?列式是6 × 4。 ( ) 2、计算7 × 3和21÷3用同一句口诀。 ( )

3、9 × 3表示9个3连加。 ( ) 4、( )× 5<45括号里能填8。 ( ) 5、一个正方形桌面有4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3个角。 ( ) 6、在一个三角形中,加画一条线就增加了两个直角。 ( ) 五、用竖式计算。(6分) 33 ÷ 6= 9 × 7= 20 ÷ 5= 17 + 64= 62 - 23= 73 ÷ 8= 六、把下面各题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2分×4=8分) 1、计算5 × 7应想乘法口诀( ) ①七八五十六② 五七三十五③ 五五二十五 2、求8是4的多少倍?列式为( ) ①8 ÷ 4 ② 4 × 8 ③ 8 × 4 3、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 ),要用几个筐? ①用了3个筐装。② 平均每个筐装5个。③ 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4、36 ÷ 7的计算结果是( ) ①5......1 ② 6......1 ③ 1 (6) 七、( )里能填几?(6分) 8 ×( )<30 ( )× 7<67 6 × 5<25 4 ×( )<13 ( )× 9<73 ( )× 5<39 八、列式计算。(2分×4=8分)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 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各数一个0都不需要读出来的数是() A.5007 B. 6090 C.9000 2. 把20-15=5、 5×6=30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 是() A.20-15×6 B. 5×6-20 C.(20-15)×6 按规律往后画,第24图形应画() A. B. C. 4.小红、小芳和小兰进行跳绳比赛,她们跳了100、112、135下, 小红说:“我跳的不是最高”。小芳说:“我刚好跳到100下”。 小兰跳了()下。

A.100 B.112 C.135 5.把3298、4326、2983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2983<3298<4326 B.2983<4326<3298 C. 3298<2983<4326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由5个千、8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2.8050读作:();二千零二写作:() 3.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一个()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相差()。 5.小丽同学的体重是25();一个梨子约重200()。 6.写出两道商是5的除法算式()和()。 7.升旗时,国旗的运动是()现象。 8. 800里面有()个百,700是由()个十组成的。 9.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除数是7,那么余数最大是( )。 10.用2、0、9、3组成一个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最小 的是()。 11.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上的数是6,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 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12. 5050中,从左边数的第一个5表示(),第二个5表示 ()。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完整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完整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_____),最大的单位是(_____)。 2、丽丽家有公鸡15只,母鸡比公鸡多23只,母鸡有(____)只,公鸡和母鸡一共有(____)只。 3、一道乘法算式的两个乘数是4和6,这道乘法算式为(____),再加上 76等于(___)。 4、笔算加法时,(______)要对齐,从(______)位算起。 5、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_______)。 6、10个一是(_____),10个十是(_____),10个一百是(_____)。 7、70比(________)大1,比(________)小1。 8、小民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民比小红矮______厘米。 9、12÷2=6,读作(___________),其中被除数是(____),除数是(____),商是(_____)。 10、是由________个和一样大的三角形组成的。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三位同学观察卡车,看到的图形是( )。

A.B.C. 2、下面是同一只小闹钟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请你从下面的4只钟里去找是哪一只() A.B.C.D. 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A.2时B.3时或9时C.6时 4、直尺上5厘米至l2厘米之间长()厘米。 A.5 B.12 C.7 5、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底相等B.面积相等C.等底等高D.完全相同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一定比其中一个因数大。() 2、把一个平角分成2个角,其中的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一定是钝角。() 3、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4、求几个加数的和的运算就用乘法计算。() 5、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