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沧州垒头中学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学案:第6章 质量和密度(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5
第6章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lt=103kg=l()6 g3.测量(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秩,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镶子向右盘里加减瑟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砥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一-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一-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p= -m-2.公式:3.国际单位:kg/m\ 常用单位:g/cm3o lg/cm3=103kg/m3o4.同种材料,同种物质,P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P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固体的密度:原理:P=m/V质量(m):用天平测量。
体积(v)的测量(1)形状规则:用刻度尺测量(2)形状不规则:①P物>「水,沉入水中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物体体积V=V2-Vi②P 物V p水, 浮在水面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B.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说明:A.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看”:单位[1毫升(ml) =1厘米3(an3)]、量程、分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总知识网络构建33(t)(kg)(g)(mg)kg/m g/cm m V m m V V m Vρρρρ⎧⎪⎪⎪⎪⎨⎧⎧⎪⎪⎨⎪⎨⎩⎪⎪⎪⎩⎩=⎧⎪=⎨=⎪⎩⎧⎪⎪⎪⎨⎪⎪⎪⎩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吨、千克、克、毫克质量天平:调节及使用方法工具测量台秤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单位:千克每立方米()、克每立方厘米()质量与密度公式:=密度原理:=工具: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密度密度⎧⎪⎪⎪⎪⎪⎪⎪⎪⎪⎪⎧⎪⎪⎪⎪⎪⎪⎪⎨⎪⎪⎪⎪⎪⎪⎪⎪⎪⎪⎨⎪⎪⎪⎪⎪⎪⎪⎪⎪⎪⎪⎪⎪⎪⎪⎪⎪⎩⎩的应用: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知能解读:(一)质量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月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有质量,当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知能解读:(二)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1.质量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 。
它等于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内的国际千克原器(见图)的质量。
1 dm 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 kg 。
2.质量单位的换算:常用的还有t、g、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t=1 000 kg、l kg=1 000 g、l g=1 000 mg。
知能解读:(三)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天平、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等。
实验室里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构造测量范围感量天平能测出的最小质量,它决定该天平的精确度。
如一架天平铭牌上标有“感量:0.2g,则这架天平能精确到0.2g称量即该天平能够称量的最大质量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 年初三毕业班物理第一轮复习密度丈量专题检测( 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1.(18 分 )( 2015 武威中考 ) 小刚家新房屋装饰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 的资料,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他拿了一块角想到学校和同学们一同丈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
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理天平均衡。
,甲),乙), 丙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 __砝码错放在左盘,人造石错放在右盘__;② __不该当用手直接拿砝码 __。
(2)纠正错误后持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地点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均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为 __23.4__g ;(3)在量筒内装有必定量的水。
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状况如图丙所示,则“人造石”的体积是 __9__mL。
(4) 依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__2.6 ×10 3__kg/m3。
2.(16 分 )( 2015 黄冈中考 ) 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为了初步判断是否是纯银制成的,小明利用金饰店的电子天平、溢水杯、大小适合的烧杯、水等进行了以下实验:A.将电子天平放在桌面上,调理底板水平;B.将手镯放在电子天平的托盘上,液晶屏显示如图,则手镯的质量为__25.230__g ;C.用电子天平丈量空烧杯的质量为22.060g ;D.将手镯淹没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采集溢出来的水;E.用电子天平丈量溢出来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4.460g 。
(1) 手镯的密度为 __10.5__g/cm 3( 保存一位小数 ) 。
(2) 丈量前,若电子天平底板没有调水平,则测得的质量偏__小 __( 选填“小”或“大”)。
(3) 因为溢水管口残留有少许水,由此会致使测得的密度偏__大 __( 选填“小”或“大”)。
3.(16 分 )( 2015 北京中考 ) 为了丈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当这类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1)将天平、量筒放在 __水平 __台面上,将盛有适当液体的烧杯放在调理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地点,使天平横梁在水平地点从头均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地点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的液体的总质量为__161__g。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六节复习和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杜安扎省密度第六节复习和总结第六节复习和总结说课这一章我们学习完了,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学习厂质量主要和密度两个物理量,质量反映了物质的属性,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带领我们认识了浩瀚的宇宙是合组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接下来课本中又讲述了物质的组成分子,分子的组成原子.从本课中我们在认识宇宙的同时也更加激发了我们研究探索宇宙的热情.第二节是质量,质量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用书中首先介绍了质量的概念.我们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时在讲述品质的同时,课本中不但向我们介绍了质量的测量,也就是如何使用天平,从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上确实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三节学习了体积.密度也是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的是物体单位体积的纯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在奉节中还学习了密度的测量,对天平和员筒的学习有了更深的复故认识.第四节,我们在了解天平和量筒换用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测量了一些物质的密度.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对多彩的物质全世界有了一个亚洲各国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锻炼了我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砝码,会用天平测氧化物和液体的质量.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风险问题.4.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5.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和液体的密度.二、能力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战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2.密度.3.天平的使用.教学难点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2.密度的软件系统和计算.3.公式ρ=m的正确理解.V4.判断空心还是实心的环境问题.教学方法1.观察法:会观察天平的构造及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观察砝码(每个砝码的质量).2.实验法:会正确使用天平进行贴切实验.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网络(板书)银河系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宇宙及其微观世界固、液、气物质存在的状态微观模型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m)单位:kggmgt质量结构测量:天平调节使用绚丽物质世界定义:单位体积内能某种物质的这些行为质量(ρ)公式:ρ=m/V单位:kg/m3g/cm3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密度不规则固体天平、量筒液体测量求质量应用求体积识别物质二、典型例题例1:某厂房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kg,测得直径为1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用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33-3已知:m=7.9kg,ρ铁=7.9×10kg/m,r=0.5mm=0.5×10m 求:L解:根据ρ=m7.9kgm-33得V===10m33V7.910kg/m2又因为竹竿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πrL得:103m3L=V/πr=1274m.323.14(0.510m)2答:这捆铁丝长1274m.例2:现有一台已调好的沙芥(配套砝码),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基本操作)测出一堆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从实验原理(ρ=m)来分析,要测出金属颗粒的位能压强才能解决问题,可是器材V 中没有量筒,但有装满水的烧杯,能不能用排水法,通过质量与密度知识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呢?设想可测出盛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1),把颗粒加进烧杯,部分水(体积等于颗粒体积)溢出,再测出总质量(m2).若事先测出颗粒的质量(m0),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m0→金属颗粒的质量;m1→m杯+m水;m2→m杯+m0+m 剩水则溢出水的质量m溢=m1-(m2-m0)→可以求出V溢=V金,问题就解决了.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调节天平,测出金属颗粒的纯度,记为m0(2)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3)将金属颗粒放入烧杯中,让水溢出,等时候水面静止时测出金属固体、烧杯、剩下水的总质量,记为m2.表达式:ρ=m0m0m0水.m(mm)V金m1(m2m0)120水例3:有一架天平,没有量筒,要测出某种气泡的密度,还需哪些实验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并推导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分析:除天平和被测液体外,还需要一个烧杯(或烧瓶)和足量的水,用等积法测出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坩埚的质量m;(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水坩埚和水的总质量m1;(3)把烧杯中的水倒起来,再倒满被测液体,用天平测出锔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液体的密度.因为V液=V水所以m液液m水水,即m2m液m1m水得:ρ液=m2mρ水.m1m质量和电导率复习提纲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氧物质的多少效率叫质量。
冲刺一(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正在播放音乐时,喇叭上面纸盆中的小纸屑在“跳舞”B.琴弦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C.“余音绕粱,三日不绝”D.俗语:响鼓不宜重敲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从汽车观后镜中看到车后的景物B.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C. 人站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D.日食的形成3.烧热的油锅中溅入一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
A. 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不易传热C.油不易传热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很多4.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措施的是( )。
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用油注入锁孔就容易打开了B.拉链不好拉时,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开了C.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了D.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可在冰面上撒些细沙,走路就安全了5.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6. 如图3-1-1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不变,那么电流表A1和A2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1变大,A2不变 B.A l不变,A2变小C. A1不变,A2变大 D.A1变大,A2变大7.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并联电路的特征( )。
A. 电路中的每一处电流都相等B.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都会引起断路C.各条支路上的电压都相等D.电路上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8.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装有冰水的搪瓷杯外表面会“出汗”B.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C.冰雪消融D.一直结冰的衣服也能晾干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减小所做的功B.摩擦力总是有害的,应设法减小C.使用机械时可以设法提高它的效率,但效率总不能达到l00%D.不同形式的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0.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十分重要。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符号“m”(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质量与物体的形状、存在状态、温度、所处位置无关。
即当(比如捏橡皮泥)、(水凝固成冰)、(将水烧开的过程中)、(方便面从工厂车间运到商店)发生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цg)换算进率是1000 3、生活中物体的质量(1)中学生身体质量约为60kg(2)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 (3)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60g(4)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20g (5)一张A4白纸的质量约为70g4、天平——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1)观察:称量(天平的量程,天平最大能测的质量);感量(天平的最小分度值,观察天平标尺上的刻度即可得到);(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3)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天平横梁平衡标志: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或指针摆过中央刻线的格数相等;调节方法:首先把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再旋动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天平调节平衡后,平衡螺母切不可再移动。
调节规律:(4)天平左盘放待测物体,右盘放砝码(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
(5)读数: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以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为准,因为对准零刻线的是游码的左侧)。
注意: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天平的横梁要平衡两次,但两次使横梁平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是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第二次是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小砝码)第二节密度1、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其质量之比。
符号“ρ”定义式:ρ=m/v变形公式:m=ρV V=m/ρ单位:kg/m3g/cm3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跟物体的种类、存在状态、温度有关。
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存在状态下密度不同(水和冰);同一种物质温度不同,密度也不同(物质温度升高时,其密度减小)。
知识点1:质量1.概念: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符号:m表示。
2.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知识点2:天平1.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构成;且每架天平有一套砝码。
2.使用方法:“调”: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收”首先将被测物体取下,然后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最后将游码拨回游标卡尺的左侧零刻度线。
3.测量时的补充:(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已经调好的天平,当位置改变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
(3)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4)潮湿的物品或者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知识点3:密度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的单位:(1)密度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kg/m3);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3)。
质量和密度一、填空题1、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⑴大头针的质量约8.0×102________;⑵一只鸡的质量约2 ______;⑶铁的密度为7.9__________。
2、一块密度是ρ,质量是M的金属块,把它分成三等份,那么每一份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_____和__________。
3、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的应用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甲球是1000克,乙球是200克,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5、铁、铜、铅三种金属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立方体,其体积最大的为______,如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立方体,则质量最大的为______ 已知:ρ铁<ρ铜<ρ铅6、一块金属质量是11700千克,体积是1.5米3,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若将这块金属截去2/3,剩下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7、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_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它们的________不相等,物理学中引人了________的概念。
(选填“温度”、“密度”、“体积”、“质量”)8、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制造飞机时,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材料二、选择题9、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A.0.005米3B.0.01米3 C.0.05米3 D.0.1米310、有关密度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公式ρ=M/V可以说, 物质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跟它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只要物质种类不变, 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C.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匀物体, 体积相同时,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D.密度大的均匀物体, 它的质量一定大。
第6章质量与密度一、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3.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4.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密度的测定。
5.知道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
二、题型、技巧归纳1.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结成冰后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密度C.体积D.内能2.某公园要铸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跟铜像大小一样的木模.现测得木模质量为63kg,则需要多少千克的铜才能铸造成此铜像?( P木二0. 7X P铜二& 9X103kg/m3)3.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血,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 57dm\(1)已知铅的密度为11.3X103kg/ni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2)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3)如果在影视作品中,有一个铅球砸在人的身上的场面,但为了不让人受伤,导演会用塑料泡沫制作的.请用密度的知识解释电影中的“铅球”用塑料泡沫制作的原因.4.两个不同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 4,体积之比为2: 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15: 8B.8: 15C.10: 3D.3: 10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A.20g, 1.0X103kg/m3B.60g, 0. 8X 103kg/m3C.60g, L OX 103kg/m3D.20g, 0.8X lO'kg/m0 --------- 1 ---- 1 ---- 1 ------ L—►20 40 60 80三、专题小结:1•关于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
2.有关密度的计算mp ——利用公式v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精细梳理(新版)新人教版teachbear,lio,pandaandtheirpluralforms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精细梳理(新版)崭新人教版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不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它的形态、状态、边线、温度而发生改变,所以质量就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06g3.测量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纸盒天平的采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失效,横梁均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大,横梁均衡。
具体内容如下: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阳入”: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均衡螺母并使指针指于分后差动的中借此和学生复习学过的动物类单词dog,cat,cow,pig,duck.1/4teachbear,lio,pandaandtheirpluralforms线处时,横梁均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3.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1g/cm3=103kg/m3。
4.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
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考点知识梳理
(一)质量
1.质量的概念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是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
注意:(1)物质与物体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具有一定形状与体积的个体,而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
例如铁钉是一个物体,但构成铁钉的材料-铁是一种物质。
(2)我们要大致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大小。
2.质量的测量
(1)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等,在学校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托盘天平的使用: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②“移”: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
③“调”: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天平横梁平衡;
④“称”:称量时,把物体放在左盘里,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依次加减砝码,当需向右盘中加的砝码质量小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质量时,应调节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此时横梁再次平衡;
⑤“读”: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⑥“收”: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①被测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切不可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④在使用天平时,若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即“右物左码”,天平平衡后,物体的质量
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减去游码所示的质量;
⑤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也可以认为天平已平衡。
注意:(1)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有时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如测量质量过小、过轻的物体时,无法直接测量,可将物体累积到一定数量后测量,再求其中一份的质量,这种测量方法叫“累积法”。
(2)称量物体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应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调节规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测量质量时可用以下歌谣记忆:游码先归零,螺母调平衡,左物和右码,从大到小用,巧妙动游码,读数要记清。
练习:如何用天平称粉末状物体(例如盐)的质量?
分析:可以取两张相同的纸在天平的左右盘上各放一张,然后把盐放在纸上称量即可。
练习:如何称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分析:用天平先称出50个大头针的质量,在算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注意:天平的指针没有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调节横梁的过程中出现的,这时应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不能移动游码;二是在称量过程中出现的,这表明左、右两盘中的物体质量不相等,只能靠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实现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二)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密度
(1)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密度用“ρ”来表示,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密度公式:
m
V ρ=。
(2)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单位组合而成的,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时,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当质量的单位是克(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厘米(cm3)时,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注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物态及温度有关。
练习: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变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密度公式的应用
(1)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求解,即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然后
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2)由定义可以变形为m=ρV,即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和该种物质的密度,就可以求出它的质量。
一般用于质量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如高大建筑物、空气等。
(3)由定义式可以变形为
m
V
ρ
=,即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该种物质的密度,就可以求出这
个物体的体积。
一般用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如铜线的体积,墨水瓶的容积等。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方法
(1)会选:使用量筒之前,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测量精度要求和被测物体的测量体积等因素来选择量程、分度值都合适的量筒。
(2)会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会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液面,视线应以凹液面最低处为准;若液面是凸液面,视线应以凸液面最高处为准。
(4)会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
(5)会用:使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时,量筒中放入物体前后两次液面读数之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是利用等量替代的方法,即固体的体积等于它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2、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
m
V
ρ=即可
算出物体的密度。
(2)测量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把石块没入量筒里的水中,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计算石块的密度:21
m V V ρ=
-石。
(3)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往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②把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③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12m m V
ρ-=盐水。
注意:(1)测量物质密度采用的是间接测量法。
(2)在测量固体物质密度时,一定要先测量质量后测量体积。
如果先测量体积,那么在测量质量时,固体会因为沾有水导致测量质量不准确(沾有水的固体也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测量固体物质密度时,先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
这里的“适量”是指所放的水不能太多,固体放入时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程;水也不能太少,要能使固体完全浸没。
(4)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物质,需要采用“针压法”或“悬坠法”测出其体积。
(5)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不要把原来装有液体的容器倒空后当成空容器来称量质量,因为此时容器内壁的液体会有残留,会导致结果有偏差。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1)一般物体: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2)特例:水的反常膨胀
事实表明,在标准大气压下,4℃的水的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即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0-4℃的水热缩冷胀。
注意: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但质量不变,所以气体温度升高时密度会减小。
热空气密度变小而上升,旁边的冷空气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2、密度与物质鉴别
(1)鉴别物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先测出被鉴别的物质的密度,再通过查密度表确定它属于哪种物质。
由于只通过密度鉴别物质并不完全可靠,因此要想知道一个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还要根据其他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硬度、透明度、可燃性等)来判断,有的甚至还要结合化
学方法才能判断出来。
(2)判断真伪:利用密度可以判断物质的真伪。
判断方法:先测量被判断的物质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若理论值与测量值吻合,则该物质可能是真的;否则,该物质一定是假的。
练习: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不变,蜡的密度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