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巨噬细胞中环氧合酶22转录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84.55 KB
- 文档页数:3
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集1.引言1.1 概述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起着扫除异物、清除细胞垃圾和参与炎症等重要功能。
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降解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胞碎片和坏死细胞,对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与其动态维持的重要基因相关,这些基因包括与吞噬、溶酶体形成和细胞信号转导等相关的基因。
它们共同调节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为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对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研究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将重点介绍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集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在免疫调节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
此外,还将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揭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精细调控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集的深入探究,我们有望为免疫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手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章节的内容概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详细讨论了巨噬细胞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结论部分总结了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正文部分中,2.1节将重点介绍巨噬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具有吞噬和清除病原体、细胞碎片和损伤细胞等功能。
文章将对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形态学特征以及参与免疫反应的机制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巨噬细胞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2.2节将重点介绍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被鉴定出来。
本节将介绍巨噬细胞吞噬相关基因的发现、功能和调控机制,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巨噬细胞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及中医药对其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①程培培丰明会吕嵘徐明(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中图分类号R3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10-2104-07[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缺血性疾病,心肌梗死后会发生重塑,是心脏应对损伤发生的结构和功能性改变。
此过程中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炎症、增殖和疤痕成熟三个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是由大量坏死细胞及其内容物诱导的免疫细胞大量聚集,从而通过吞噬作用或产生蛋白水解酶清除局部坏死细胞,后两个阶段是一种更为复杂和精细的修复过程,主要由抗炎细胞、细胞因子以及成纤维细胞参与,包括炎症消退、新血管形成和疤痕形成。
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心肌梗死后的三个阶段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就巨噬细胞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塑的关系进行综述,重点围绕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中的细胞作用机制和中医药对其功能的调节相关研究展开。
[关键词]巨噬细胞;心肌梗死;炎症;心肌纤维化;中医药A review of macrophages in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 Peipei, FENG Minghui, LYU Rong, XU Ming.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serious ischemic disease. In response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ac remodeling takes place by means of cardiac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This remodeling including three continuous cellular pathophysiologi‑cal stages: Inflammation, proliferation and scar maturation. The first stage is characterized by infiltration of great amount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duced by injured,necrotic,apoptotic cells and cellular debris. The latter two stages represent a repair process,which caused by anti-inflammatory cells and cytokines, as well as fibroblasts, which altogether contribute to inflammation regression, new blood vessel formation and fibrous scar maturation. Immun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and complex role in process of cardiac remodeling,among which macrophages provide a pivotal impact in this pathological change, which is one of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reviews cellular behavior of macrophages in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modulating macrophages.[Key words]Macrophages;Myocardial infarction;Inflammation;Myocardial fibro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目前,心血管疾病仍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1]。
巨噬细胞极化机制一、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机制1.1 信号通路的激活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主要受到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调节。
典型的M1型巨噬细胞激活通路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TLR)家族、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和信号转导和激活转录因子(STAT)家族等。
细菌成分或病毒感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可以通过TLR激活NF-κB通路,促使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而干扰素γ(IFN-γ)通过激活STAT1信号通路也可以诱导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
1.2 细胞因子的诱导细胞因子在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调控作用。
IFN-γ、TNF-α等M1型巨噬细胞特异表达和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直接促进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增加其吞噬和溶酶体杀伤力;而IL-4、IL-13、TGF-β等M2型巨噬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则可以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活性。
1.3 核转录因子的调控核转录因子是细胞的核心调控分子,其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NF-κB在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促进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并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而STAT1则是M1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核转录因子,其调节M1型巨噬细胞的功能和表型。
1.4 细胞代谢的调节细胞代谢也是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重要因素。
M1型巨噬细胞主要依赖于糖酵解作为能量来源,产生大量的乳酸和氧自由基,维持其高度的活性状态;而M2型巨噬细胞则主要依赖于氧化磷酸化代谢,产生较少的氧自由基,参与细胞修复和调节。
1.5 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的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的极化还受到转录组和表观遗传学的调控。
不同的转录因子和组蛋白修饰酶可以通过改变DNA的开放状态和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和表型。
例如,异染色质重塑因子BRG1可以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而HDAC3则可以抑制M1型巨噬细胞分化。
这些新发现为研究巨噬细胞极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机制2.1 信号通路的激活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主要受到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等的调控。
巨噬细胞极化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程相朝;毛福超【摘要】巨噬细胞是生物体中宿主防御的重要调节者.为了满足机体不同的需要,巨噬细胞可以在不同刺激因子作用下转化为具有不同功能表型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极化.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静息巨噬细胞(M0)可极化形成不同的表型,促炎表型(M1)和抗炎表型(M2).极化后的巨噬细胞也可通过逆转它们的表型进一步重新编程.巨噬细胞极化和重编程在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论文对巨噬细胞极化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6页(P72-77)【关键词】巨噬细胞;极化;信号通路【作者】程相朝;毛福超【作者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471099;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市活载体生物材料与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23;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洛阳市活载体生物材料与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实验室,河南洛阳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机体的固有免疫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功能异质性,当机体环境发生改变时,为了满足机体的需求,巨噬细胞将发生极化。
巨噬细胞在不同因素刺激下产生的极化类型也不相同,根据极化后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其本身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以及转录因子的不同,将巨噬细胞分为两种极化类型,即经典活化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M1)和替代活化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M2)。
M1的激活可由γ干扰素(i nterferon γ,IFN-γ)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等介导,活化后的M1可分泌大量的促炎因子及趋化因子和高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大量NO和ROS,从而杀伤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主要物质。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是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成员,在消化道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并可影响预后。
现就MIC-1在肿瘤中的生物学行为及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MIC-1 细胞凋亡侵袭、转移消化道肿瘤【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335-02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是1997年Bauskin等报道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成员,在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中存在过度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
MIC-1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发挥促进和抑制肿瘤的双重作用,而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以及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等。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血清MIC-1水平在多种消化道肿瘤中显著升高,并与部分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存在关联[2]。
本文就MIC-1与消化道肿瘤关系研究进展和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 MIC-1的结构及功能:MIC-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1,包括2个外显子(309bp和891bp)和1个内含子(1820bp)[3]。
MIC-1基因编码其相对分子质量25×103蛋白,由308个氨基酸多肽组成,该基因分泌以二硫键相连的二聚体成熟蛋白,并释放前肽[1]。
MIC-1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物,抑制原始造血祖细胞增殖,能诱导软骨形成,能作为神经元营养因子,同时在胎盘功能维持和胚胎发育中有重要作用[4]。
MIC-1广泛参与细胞凋亡、增殖和机体炎症反应的信号传递,在抑制肿瘤细胞增长、促凋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其M1和M2两种极化状态,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信号通路的研究日益深入,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巨噬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为开发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综述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相关的信号分子、调控机制和信号通路间的交互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和启示。
二、M1极化的信号通路巨噬细胞M1极化,也称为经典活化,主要受到微生物产物如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的诱导。
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导级联反应,最终导致M1表型的形成。
在M1极化过程中,核因子κB(NF-κB)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是两个关键的转录因子。
LPS通过与Toll样受体4(TLR4)结合,激活NF-κB信号通路。
这一通路的激活导致NF-κB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进而启动一系列与M1极化相关的基因表达,包括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和趋化因子。
同时,干扰素γ(IFN-γ)通过与IFN-γ受体结合,激活STAT1信号通路。
激活的STAT1进入细胞核,与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启动子结合,促进这些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推动M1极化过程。
除了NF-κB和STAT1信号通路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也在M1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MAPK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p38 MAPK等成员。
这些激酶在LPS和IFN-γ的刺激下被激活,进一步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M1极化的调控。
M1极化的信号通路涉及多个关键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
这些通路共同调控M1极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使巨噬细胞能够迅速应对感染等外来刺激,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细胞焦亡and 巨噬细胞极化1.引言1.1 概述细胞焦亡和巨噬细胞极化是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
细胞焦亡是一种典型的细胞死亡方式,它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巨噬细胞极化是巨噬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发生的特异性分化过程,它对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细胞焦亡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细胞死亡方式,与细胞凋亡和坏死有所区别。
细胞焦亡的机制非常复杂,包括一系列酶的激活和信号通路的调控。
通过这些调控机制,细胞可以在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异常因素的影响下主动进行焦亡。
细胞焦亡的影响因素和病理意义也备受关注。
一方面,细胞焦亡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
另一方面,细胞焦亡也在调控正常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胚胎发育、免疫应答等。
巨噬细胞是一类免疫细胞,具有吞噬、杀伤微生物和清除病理垃圾的功能。
而巨噬细胞极化是巨噬细胞在受到特定环境刺激后发生的有序分化过程。
巨噬细胞极化可以分为经典型和替代型,它们在分子表型、功能和调控机制上都存在差异。
经典型巨噬细胞主要参与免疫炎症反应,替代型巨噬细胞则参与组织修复和抗炎过程。
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包括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巨噬细胞极化的功能研究也得到广泛关注,它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细胞焦亡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病理意义、调控机制和功能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以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为其在疾病发生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探索细胞焦亡和巨噬细胞极化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的结构包括引言、细胞焦亡、巨噬细胞极化和结论四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细胞焦亡和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细胞焦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在多种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发挥作用。
巨噬细胞极化是巨噬细胞在免疫和炎症过程中的重要功能之一。
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鹿琦王潞李双双姜敏俞淑文来源:《中国药房》2020年第15期摘要目的:综述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为肿瘤及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以“中药”“单体化合物”“巨噬細胞极化”“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nomer compound”“Macrophage polariz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5年1月-2020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与总结。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3篇,其中有效文献63篇。
中药单体化合物如百里醌、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信号通路活性或促进STAT1信号通路活性,诱导巨噬细胞向经典活化型(M1型)极化;大黄素、6-姜辣素可通过调节相关靶点如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STAT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促进巨噬细胞从非经典活化型(M2型)向M1型极化,从而发挥抗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效应。
另外,中药单体化合物如丹皮酚、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激活STAT6信号通路或抑制STAT1信号通路活性,桦木酸、菝葜苷A 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羽扇豆醇、藏红花素可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青藤碱、甘松新烷酮N可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或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发挥抗炎效应。
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机制较为复杂,且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特点。
关键词中药单体化合物;巨噬细胞;表型极化;M1型;M2型巨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维持组织稳态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