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图
- 格式:doc
- 大小:27.62 KB
- 文档页数: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辅导: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三、事故应急管理的过程尽管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
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一)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
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
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三)响应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
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四)恢复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
首先应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在短期恢复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单位名称 有限公司联系人传真 法定代表人 行业类型 单位地址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现将我单位编制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报上,请予备案(单位公章)年 月日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资产总额 从业人数 邮政编码受控状态: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审核:批准:—O—k年一月-J-Z- -1—刖g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意见》, 关于做好非国有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通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基本要求进行必要修改形成。
一、总则1.1编制目的为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抢救伤员,疏散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特制定本预案。
L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有限公司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和应急保障方案。
1.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公司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生产加工特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
各专项事故预案详见5.4各项应急救援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应急工作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业抢险救援与单位自救相结合原则。
二、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有限公司坐落于经济开发区内,厂区周边为其他工矿企业,单位地址为: **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22000 m2,职工总数142人,是一家民营企业。
应急救援预案为保证公司、社会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在事故、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应,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身伤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各主管成员:各班班长二、职责分工1、总指挥职责: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友临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2、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现场指挥组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协助抢险机械设备的调转;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与有关单位人员的紧急联络,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领导小组的抢险指令,做好与“110"、“120”等单位的联系。
4、技术保障组职责:协组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抢险方案的制定,组织指导方案实施。
5、人力机械保障组职责: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负责抢险所需要的人力、机械的落实,保证人力、机械的优化配置。
6、物资供应组职责:负责救援物资的的储备和供应。
7、善后处理组职责: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及人员伤亡的善后处理工作.1、事故易发生单位应成立应急队伍并落实应急措施.2、办公室负责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局等单位的应急电话联络表。
3、各车间在识别和评价进行危害毕辩识的过程中,确定车间的事故状态和紧急情况,提出预防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必要的物质准备。
XX房地产开发公司XXX楼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XX项目部编制:_____ 审核:______ 批准:______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确保本工程按计划工期完工,预防或减少紧急情况发生时对公司及施工现场安全、环境造成的影响,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针对本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故,制定应急救援措施。
一、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1、化学危险品: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液化气钢瓶、油类等的起火或爆炸事故发生。
2、木材、保温材料或其他可燃物发生火灾事故。
3、基坑施工、砼浇注、模板拆除、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过程等的发生坍塌事故发生。
4、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5、物体打击事故发生。
6、食物中毒、传染病的发生。
7、触电事故的发生。
8、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应急响应程序及应急措施1、重大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等管理人员报告,管理人员接报后应立即报警120、119或110并组织现场救护或人员的疏散,向公司上级和主管部门领导汇报。
2、报警内容:报警人员要将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时间、联系电话、事故的基本情况及本人的姓名和所在位置等详细情况讲清楚。
3、当现场发生火灾事故或化学品发生事故时,现场相关人员要立即将电源切断,并根据现场火情情况,采取自救措施,使用现场设有的灭火器、消防砂、水等进行扑救,并隔离和转移易燃易爆物资,控制事态发展,控制事故对环境的进一步影响,如果火势较大,应及时报119火警进行救助。
如有人员受伤,拨打120送医院抢救。
4、当现场的乙炔、氧气瓶等发生爆炸,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封锁,检查在场人员是否有受伤及是否还存在危险及易燃物,并将受伤者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与此同时将现场情况向上级有关领导人员汇报。
5、当现场发生脚手架、模板支撑、基坑发生坍塌;机械伤人;机械倒塌;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时要及时向有关领导人员汇报情况,并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急救工作,及时拨打“120”。
将受伤者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应急救援行动示意图事发现场对讲机呼叫调查/甄别/确认应急救援专家组通讯保障组现场安全员总工程师报告确认后方案下达命令指挥部项目经理上报当地县委县政府医院急救中心当地公安消防及驻地部队疏散急救引导救援后勤保障组医疗组安全保卫组安全保卫组救护队现场主管物资供应组车辆设备保障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处理方案施工作业场所的重特大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为了能使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以后,有条不紊地实施应急救援,消除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一、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一)机构组成:1、总指挥部总指挥:曹成彦副总指挥:雷道明组员:黄会锋、雷波、孙世俊、王长贵2、通讯保障组:组长雷道明组员雷波、孙世俊、王长贵3、救护队:救护一队:队长孙世俊队员黄光明、黄会华救护二队:队长王长贵队员刘朝周、曹成军4、物资供应组:组长黄会锋组员王小文、益祖军5、车辆设备保障组:组长雷波组员沈超6、后勤保障组:组长黄会锋组员梁军伟、朱国安(二)职责分工:1、总指挥部:总指挥(项目经理)根据本工程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处理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在副总指挥(分管生产副矿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方案.指挥部组员负责下达并组织实施方案.2、通讯保障组:负责保障事故期间的一切通讯联系不能中断。
3、救护队: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实施救护的行动计划,完成对事故灾区遇险人员的援救和事故抢险。
4、物资供应组:负责及时供给抢险救灾所需的物资、设备、材料.5、车辆设备保障组: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车辆机械调度安排,负责对事故地点通风,掌握通风设备工作情况,完成必要的抢险救灾通风工程,负责灾区的清理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对遇险人员及家属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他生活事宜。
二、事故报警确认1、若遇到重特大事故发生,统一报警方式为广播警报,警报声音为二长一短,不限次轮流警报.2、若听到重特大警报声,各组负责人立即召集本组人员静候指挥部的命令。
应急事态的排险、应急救援预案一、目的应急救援是指危险源、环境因素控制失效的情况下,为预防和减少可能随之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和抢救行为。
安全排险救助包括安全排除重大险情、安全制止事故扩大、安全救助受伤人员和安全清理事故(或灾害)现场。
重大险情是指已经孕育、即将发生的可能招致伤亡事故的险情。
安全排除重大险情即在伤亡事故发生之前安全地预以制止和排除。
安全制止事故扩大,即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安全地制止伤亡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包括不使在场人员继续遭受伤害和迅速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伤害后果。
在实施紧急救助以及事故调查完毕清理事故现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发生新的伤害的危险,因此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并有妥善安全救助和清理现场措施。
二、实用范围本预案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供施工现场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和根据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的危险因素的预测、辩识、评价所采取的预案。
三、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别、评价根据各施工现场防范措施不同和作业环境及其它因素不同,施工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就有所不同。
根据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预测,施工现场危险源主要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产生,如:a、施工用木工机械,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成或违返操作规程,可能造成事故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如在无安全防护装置的机械下施工,可能造成材料反弹或徒手操作造成伤害等事故属物的不安全状态,所以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b、物料提升机:由于操作失误,可能造成冲顶以及倒塌事故,或由于限位失灵以钢丝绳断裂等,也可能造成坠落等伤人事故;c、施工用电:由于线路老化,可能造成断接、短路、电失火一系列事故,也可能由于意外接触造成伤人事故;d、塔吊:由于起重超荷,可能造成塔臂坍塌等事故,也可能由于塔吊连接件或固定件原因,塔吊在受外力作用下(大风)失稳造成事故;e、外脚手架及防护:由于人在施工过程中意外踏空,造成坠落事故,或由于防护材料自身老化等原因,造成断裂坠落事故等。
重大、特大事故的有关程序一、重大、特大事故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偶然性2005年12月7日15时30分左右,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井下发生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经初步核实,约有123名矿工被困井下。
到19时许,有21名矿工安全升井,3人死亡,99人下落不明。
事故发生后,河北省、唐山市迅速组织了救援,开滦煤矿两个救护队已进行了抢救。
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已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
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省煤监局、省安监局主要领导均已或正在赶赴现场。
事故发生原因正在调查中。
唐山刘官屯煤矿矿难死亡人数70多人2、灾害扩大2003年12月23日23点左右,位于重庆开县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重庆钻探公司川西北气矿发生井喷事故,事故发生时富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至30米高,非常猛烈。
硫化氢为有毒气体,吸入会导致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开县相关领导立刻率公安、医疗等部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事故现场,组织伤员营救和群众疏散。
重庆市副市长吴家农率10多个市级有关部门和救灾物资赶赴现场组织施救工作。
随后,有关部门在事故现场成立了指挥部,并分成医疗、物质保障等数个小组,进行现场施救及善后工作。
截至1月4号晚上10时,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死亡人数已经升至243人。
这些病人大多因为中毒过重,导致器官最终衰竭而亡。
目前,事故受伤人员中尚有396人正在住院接受治疗,其中危重病人还有27人。
3、容易发生次生事故。
2003年1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州大厦失火。
衡阳市公安消防支队16辆消防车、150余名消防官兵到场施救。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疏散了大厦内被困的94户412名群众。
但在扑灭余火的过程中,大厦突然坍塌,部分消防官兵被废墟埋压,张晓成等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
4、容易引发环境污染,形成公众危机事件。
2005年11月13日13时4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化工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60多人受伤,数万人疏散,由于爆炸现场就在松花江边,爆炸引起的泄漏造成松花江水污染,直接危及下游哈尔滨的供水。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惟一手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
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
安全生产管理辅导: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如图7~2所示。
图7—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1.接警与响应级别确定 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2.应急启动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3.救援行动 有关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警戒、疏散、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
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向应急中心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应急恢复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
该阶段主要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应急响应1.5.1 响应分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按照发生一般(四级)、较大(三级)、重大(二级)和特别重大(一级)四级矿山事故灾难,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发生四级矿山事故灾难,启动本预案,立即告知驻矿救护队;当发生三级矿山事故灾难,立即上报贵州豫能及救护队,由贵州豫能启动三级预案;发生二级或一级矿山事故灾难时,立即上报贵州豫能及救护队,由贵州豫能逐级上报,由贵州豫能启动预案。
1.5.2 响应程序1.5.2.1煤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达到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标准时,按照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
(1)应急救援预案按照逐级启动的程序实施运行,一旦矿井发生灾害事故,事故单位应首先执行现场应急措施,在开展自救和互救措施的同时,第一时间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高山矿调度室)汇报,矿调度室接到事故单位的汇报后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事故的处理与控制,同时将有关情况在立即报告给值班矿领导、矿值班人员。
(2)值班矿领导根据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进入相应级别的应急状态,立即将情况汇报给矿长,由矿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调度室立即通知相关矿领导和专业人员到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立即向贵州豫能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贵州豫能调度室)汇报。
(3)《预案》启动后,立即召请公司救护队到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按应急救援人员名单尽快通知指挥部成员,相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在30分钟内必须到达矿调度室,成立矿抢险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下设9个救援小组,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
(4)抢险救灾组和技术保障组根据现场情况协同现场抢救,现场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研究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
(5)公司救护队、各工作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和总指挥的命令及抢救方案进行现场抢救。
(6)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利用本矿人员、医疗机构、物资、设备和场地。
1 总则1.1 编制目的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
1.2 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江苏安全生产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
1.4 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生产加工特点,为应对几种安全事故类型。
各专项事故预案详见5.4各项应急救援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1.5 应急工作原则遵循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xxxxx有限公司坐落于如东县岔河镇xxxxxx,厂区周边为xxxx,单位地址为xxxxxxxx号,距镇政府约x公里,占地面积xxxm2,建筑面积xxx m2,职工总数xxx人,是一家民营企业。
单位生产车间xxxx m2,有xxxx等设备。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本企业是xxxxx企业, 企业存在xxxxx、xxxx等特点,涉及到xxxx,xxxx等危险源.这些危险源蕴含着一定的危险。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厂领导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2)成立事故应急总指挥部。
总指挥由厂长担任,如有特殊情况厂长不能到位时,由生产副厂长代任。
副总指挥由生产副厂长和设备副厂长担任。
XX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日期:2020年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章预防与预警第五章应急响应第六章信息发布第七章后期处置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九章培训与演练第十章奖惩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规范XX环境控股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程序,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根据自身危险源辨识结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管理的方针、原则、应急组织和行动措施,以及各项保障工作要求。
第五条应急工作原则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有效应对”的原则。
第二章危险性分析第六条公司概况XX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是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固废处理产业投资平台,是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红筹公司(HK03989),是为地方政府提供一揽子环境改善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商。
公司专注于固废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构建前端收运、后端综合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一体化和细分业务相关多元化的业务发展体系,业务领域涵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环境卫生一体化处置、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餐厨与厨余垃圾处理、电子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
XX环境作为全国性专业化的环保公司,在垃圾综合处理、资源再生和新能源开发利用及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拥有资金、人才、管理等突出优势,项目遍及北京、广东、浙江、河南、江西等十余省市,境内处理规模约 4 万吨 /日,公司下属新西兰固废公司,是新西兰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30%,服务客户超过20万名。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措施。
一般来说,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领导与指挥调度:在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集相关人员组成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并指派专人负责指挥调度,制定救援方案。
2. 信息收集与研判: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搜集事件的情况、
范围、影响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
同时,要及时向社会发布事件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处理。
3. 应急处置与救援:根据事件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展开
救援行动,做好人员、物资调配和安排,保障救援力量的快速到位,有序展开工作。
4. 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救援经验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预案制定、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水平,才能在突发事件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1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施工现场坍塌事故应急预案1.1应急响应程序发生坍塌事故,有人员伤亡后:1)由发现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及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电话,并保护事故现场。
2)由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通知所有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公司总部应急求援指挥中心。
3)由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指挥, 组织人员确定被困人员的被困地点,统计被困人数。
4)由门卫在工地门口接应前来的急救车辆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5)对已救出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采取可行的急救措施(如包扎止血)进行现场急救;对重伤人员立即安排应急车辆转送至医院急救。
6)对暂未救出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立即组织人力加固坍塌部位周围的物体(如a.搬运走土方边坡周围的堆积物,防止土方边坡二次坍塌;b.加固模板(或脚手架)坍塌部位周围的支撑,防止模板(或脚手架)二次坍塌,安排专人在事故现场旁进行监护土方边坡或模板(脚手架)稳定性,随后方可安排人员及机械清理坍塌物(在接近受伤人员时采用手工清理,防止机械和工具对受伤人员现再次造成伤害),救出受伤人员。
7)在事故后派人保护事故现场,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
8)清点人员及财产损失,向公司总部报告。
1.2防止坍塌事故措施基坑开挖按基坑安全施工方案做好支护防护,现场设专人监护,模板工程按模板安装方案要求进行施工,拆模要申请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施工。
2、施工现场倾覆事故应急预案2.1应急响应程序发生提升架倾覆事故,有人员伤亡后:1)由发现人立即切断相关电气电源,并拨打急救电话“120”及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电话,并保护事故现场。
2)由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通知所有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并立即上报公司总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3)由小组组长负责现场指挥,组织人员确定被困人员的被困地点,统计被困人数。
4)由门卫在工地门口接应前来的急救车辆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医院icu火灾应急预案流程图一、背景介绍医院ICU是医院内最关键的区域之一,其内的患者因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更加细心的照料和监护。
而一旦发生火灾,ICU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将会受到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一份严密的ICU火灾应急预案是十分重要的。
二、火灾应急预案流程图1.火警- 当ICU内发生火警时,首先由ICU内的人员立即通知医院的消防队伍,并同时报警求助。
- 然后,立即按照消防预案将门窗关闭,以减小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 接着,立即通知ICU内的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开始进行疏散工作。
2.疏散- ICJ内的患者首先由医护人员帮助下,按照预定路径和次序进行疏散。
- 轻症患者首先疏散,随后是中症患者,最后为重症患者。
- 途中,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机等重要设备的移动和使用。
3.救援- 同时,医院内的消防队伍将立即向ICU内进发,对火势进行控制和扑救。
- 与此同时,其他医护人员将会对ICU内的医疗设备和药品进行救援和疏散,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新的医疗照料。
4.隔离- 一旦发生火灾,ICU将会被临时封锁,以防止火势扩散,并对内部的火灾进行封锁和控制。
- 同时,医院内的其他科室以及患者家属将会被通知ICU内火灾的发生,并提示他们在短时间内不要靠近ICU。
5.清理与检修- 在火灾事件结束后,ICU内将会进行清理和检修工作。
- 检查和维修ICU内的医疗设备,并对受损的设备进行更换。
- 对ICU内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6.营救- 如果在火灾中有患者受伤,医护人员将会立即进行救援并紧急送往其他医疗科室进行治疗。
- 在救援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呼吸和循环支持,以减小损伤的发生。
7.后续工作- 医院将会对火灾事件的发生进行整体评估,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改进。
- 对ICU内的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确保他们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状态。
- 对医院内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下一次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