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雨过后玉米倒伏如何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
2023-11-06contents •灾前防御措施•灾后管理措施•补救措施•预防措施建议•案例分析与应用目录01灾前防御措施在玉米种植区域,建设明沟、暗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定期检查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堵塞的渠道,确保排水畅通。
定期维护排水设施排水系统建设合理选择防风林物种选择生长快、防风效果好的树种,如杨树、榆树等。
科学规划防风林布局根据地形、气候等条件,合理规划防风林的密度和分布。
防风林建设土地平整与深耕对玉米种植地进行深翻和平整,使土地更加疏松,有利于水分渗透和作物根系生长。
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施用有机肥、轮作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土地整治与深耕02灾后管理措施及时排涝排涝原因大雨后,田间的水分会大量积累,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影响玉米的生长,甚至导致玉米烂根、倒伏。
排涝方法通过水泵、排水渠等工具,尽快将田间积水排出。
如果积水较深,可以采取挖沟引流的方式,将积水导向附近的河流或排水沟。
大雨后,玉米的营养吸收会受到影响,此时进行叶面喷肥可以补充营养,促进玉米的生长。
喷肥原因喷肥种类喷肥方法可以选择磷酸二氢钾、尿素等速效肥料,也可以选择含有多种元素的复合肥。
将肥料配制成适当的浓度,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玉米的叶片上,注意要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烧叶。
03叶面喷肥0201大雨后,田间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定期检查玉米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同时要保持田间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
防治原因病虫害防治VS03补救措施针对玉米生长后期遭遇大雨的情况,可以考虑改种其他适应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以减少损失。
选择生育期较短、耐旱、耐瘠薄的作物,如大豆、绿豆、红小豆等,确保在季节和气候条件允许下实现快速生长和丰收。
改种作物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行距,确保通风透光良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78种植科学1.玉米倒伏的症状玉米倒伏的主要症状有茎倒、根倒和茎折 3 种类型。
1.1茎倒是说玉米植株从节或节间产生倒伏现象,此种现象对玉米的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都比较大,造成玉米植株发生茎倒的主要原因有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或是选用的玉米茎秆组织比较娇嫩脆弱,本身的负载能力差,再加上植株生长速度过快,节间细长且株体过高,地上部分重量与根基部节间能承受的力量不相适应,从而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折。
1.2根倒即玉米根部露出地面,根倒多发生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后,或进行浇灌之后有大风,这类倒伏现象可在雨后进行扶起培土,从新种植,对产量影响较小,而根倒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过于肥沃充足,玉米植株的生长过于旺盛,造成玉米根部不够发达,形成头重脚轻的状态,加上土壤的固着力比较差,待雨水过多或灌溉泛滥后遇到大风便会纷纷倒去。
1.3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多因抽雄前生长较快,茎 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降低抗风能力引起的。
2.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2.1自然条件的影响玉米生长的旺盛时期当属炎炎夏季,在幼苗成长过程中,狂风和暴雨这两者是最严峻的影响因素,而出现这种恶劣天气恰好多在夏季。
强降雨会导致土壤松软湿润,当土地湿度达到80%时,及易使玉米根部被压倒,造成玉米大面积的倒伏。
除此之外,由于玉米的茎秆在发育期非常娇嫩,遇上暴雨,雨水积少成多,茎秆和茎叶整体的的支撑力随之被削弱,也会引发大面积的倒伏现象。
今年我们本地玉米多是在6月9日,10日播种,在7月26日晚至27日下了一场大雨,当时风力有8级之大,部分地块达到9到10级大风,加之雷暴雨,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
2.2品种的特质玉米从茎秆粗细,植株的高低及产物的软硬度等方面被分为不同的品种,这就是个别地区的玉米产量与质量都领先在前的原因。
不同地域环境里生长的玉米,其抗倒伏能力的强弱也是不尽相同的,保证玉米在根系粗壮发达,茎秆达标的条件下,选择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是大有益处的。
2.3栽培与种植方式2.3.1耕种的重要性。
•玉米倒伏的原因•玉米抗倒伏的措施•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技术目•玉米抗倒伏的实践案例录风雨天气土壤条件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量等都会导致玉米植株过度生长,降低其抗倒伏能力。
施肥管理种植密度植株高度抗倒伏品种品种多样性选择抗倒伏品种合理密植原则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群体和个体的协调发展。
增加株数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玉米植株的数量,以增加秸秆数量和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平衡施肥增施钾肥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监测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虫害对玉米造成损害。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喷施抗倒伏药剂喷施生长调节剂喷施磷酸二氢钾合理化控确定化控时机选择化控剂中耕培土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中耕培土的操作在玉米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中耕培土,特别是在大雨过后,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中耕培土的作用及时中耕培土VS选用抗倒伏品种通过控制种植密度,避免过密或过疏,使玉米植株能够得到合理的光照和营养,从而减少倒伏的风险。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某地区玉米种植实践案例某品种玉米抗倒伏表现案例选择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某种植技术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案例应用地膜覆盖技术采用间作方式。
倒伏的措施1. 引言倒伏是指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气候、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植株倾斜、折断的现象。
倒伏不仅会造成农田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减少倒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民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倒伏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倒伏措施,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作物,提高产量和收益。
2. 预防倒伏的措施2.1 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预防倒伏非常重要。
密植会增加农作物的竞争力,使植株之间互相支撑,减少倒伏的发生。
然而,密植也容易引发倒伏,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品种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
2.2 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预防倒伏的关键措施之一。
首先要保持农田的平整,减少不利于作物生长的高低差和水土流失。
其次要及时给予足够的肥料和水分,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还需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对作物的竞争。
2.3 培育抗倒伏品种培育抗倒伏品种是防治倒伏的长久之道。
农民可以选择遗传稳定、秆力强的品种种植,如抗倒伏的杂交水稻品种等。
这些品种具有更强的抗倒伏能力,可以减少倒伏的风险。
3. 处理倒伏的措施3.1 及时扶正植株一旦发生倒伏,及时扶正植株是防止倒伏扩大的重要措施。
农民可以用木棍或竹竿等支撑植株,将其扶正。
扶正时要注意不要伤及植株的根部和茎干,以免进一步损害作物的生长发育。
3.2 布置支撑物除了扶正植株,农民还可以布置支撑物来稳定倒伏的作物。
可以沿着作物行间铺设支撑网或支撑杆,将倒伏的植株绑扎在支撑物上。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倒伏的扩大,并使作物能够继续正常生长。
3.3 增施氮肥倒伏后,作物的根部可能受损,导致养分吸收受阻。
为了促进植物的恢复和生长,农民可以适量增施氮肥。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干生长,增强植物的支撑力,有助于作物恢复正常生长。
4. 结论倒伏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产量和收益。
为了防止和处理倒伏现象,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合理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抗倒伏品种等。
玉米遭遇大风后倒了?怎么办?
农民种地,至今仍然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所以对于一些天灾人祸都是十分惧怕的。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所以人们能做的,只能是提前预防和发生后的应急补救。
那么,玉米遭遇大风之后倒伏的话,咱们该怎么解决呢?一起来看看!
刮风暴雨造成的玉米倒伏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咱们该这么做:
一、首先要尽快排水
大风、大雨总是时刻相伴,所以刮大风的时候经常会有大雨,而玉米又是一种既不耐旱又不耐涝的作物,一旦田内湿度过大时,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甚至会造成玉米死亡。
所以最要紧的事是先做好田内的排水措施。
二、对于倒伏的玉米,根据情况管理
1、倒伏情况比较轻的(倒伏角度没超过45°)玉米,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扶。
因为玉米本身有着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倒伏状况比较轻的,可以靠着自身的调节自然直立起来。
而如果强制扶起来的话,有可能会伤及根部,反而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2、对于倒伏比较严重的,要及时扶起来并在根部培土。
培土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根量,提高抗倒伏的能力。
扶的时候最好两人一起进行,一边扶一般培土,并用脚踩实,培土的高度大概在7、8cm左右。
三、对于倒伏严重且茎秆已经折断的玉米,要及时清理出地块
这种情况的玉米基本上已经很难存活了,如果不清理出去的话,在高湿条件下植株很容易腐烂、生病,会影响其他正常植株的生长,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四、及时补肥
玉米倒伏之后,生理机能会受到影响,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下降,光合作用降低,所以营养供给会出现不足。
所以这时候要做好补肥的
措施,保证玉米健康生长。
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姜波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期姜波(集贤县二九一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双鸭山155923)摘要:我国玉米凭借其种植面积广、产量高在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农业现代联合耕作技术的推广,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玉米的倒伏问题也日益突出。
分析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的原因,主要与自然灾害、天气状况、品种选择和种植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不受影响,针对各种原因研究制定防治玉米倒伏的措施,供农民同行借鉴。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措施玉米倒伏是指高秆作物受到外界各种综合复杂的因素影响,在每年生长过程中都会发生根倒、倾斜或茎折的的问题。
玉米倒伏类型表现为根部倒伏、茎部倒伏和茎部倒折三类。
玉米倒伏问题不仅给玉米产量带来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玉米结粒的光泽度、饱满度等质量品质有所影响,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能力都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不受倒伏危害的影响,针对造成玉米倒伏现象的种植密度疏密不当、品种选用不适合当地土质、风雨天气、种植技术管理不科学等原因,采取强化玉米田间管理科学种植、合理密植、选用抗倒伏且与当地土质相适应的品种等改进优化措施,控制玉米倒伏面积不再扩大,减少损失为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必要的条件。
1 造成玉米倒伏的不利因素第一,玉米品种选择不恰当,种植密度不科学。
首先,玉米品种受基因遗传等因素的制约,由于植株高度不同、穗位高度不同、根系发达程度不同、茎秆强弱度不同和韧度不同等导致抗倒伏能力有所差异。
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玉米植株株高较矮、茎秆粗壮、穗位较低、根系发达且韧性强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
同时还要考虑即使相同的品种对于不同的地域土壤和气候还会发生变化,因此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还要依据当地地域环境选择出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其次,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倒伏性也产生不同影响。
近年来为了追求增产增收大面积推广密植型玉米品种,行距在50cm内、密度超过7.5万株/hm2这些标准的地块,都会发生因种植密度大引起光照不充足、茎秆坚韧性弱、穗位升高、节间变长等现象,严重影响植株的抗倒能力,引发倒伏。
下暴雨导致基本农田无法恢复的情况说明1、洪水如何拯救被泡作物?河南新乡的一处田地,洪水退去后留下棵棵干枯的玉米梗,有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今年种了4亩玉米,往年雨水不均,玉米地过去经常发愁的是抗旱,没想到却在这次洪灾后已经全部枯死。
河南农业大学刘x学教授介绍,玉米虽然根系发达,却并不耐涝,在洪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会使得土壤含水量过高,根系缺氧甚至烂根,从而出现死棵现象。
作为木本植物,果树的耐涝能力相对庄稼来说强一些,但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建议,种植户首要任务仍然是排水,果田被淹后会使得根系出现症状,6-12小时,果树会出现轻度涝害,果树毛细根开始受损;12-24小时,果树出现中度涝害,毛细根基本死亡,黄褐色的毛细根开始受损;24-48小时,就是重度涝害,须根大量死亡;48小时以上,极重涝害,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
不少河南农户种的西瓜也在这次汛情里遭殃。
河南农业大学杨路明教授介绍,西瓜喜高温干燥,洪水浸泡时间过长,会影响西瓜产量,降低西瓜品质,很容易引发西瓜根部病害,降低苗体叶片光合效率,从而降低糖分,让西瓜不甜,甚至发生烂根烂苗现象。
即使是耐淹能力较强的水稻,如果受淹时间过长,仍然会面临重大减产风险。
河南农业大学李俊周教授介绍,水稻在受淹情况下,通气不良、光合受阻、呼吸消耗加大,生理活动受到极大影响,甚至死亡。
水稻苗期耐淹力相对较强,淹水3天内,只要及时排水,增施恢复肥,促进分蘖,产量受影响很小。
若淹没超过7天,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洪涝对土壤影响有多大?七月下旬汛情最严重的时候,河南省受灾地区农田积水面积高达1132万亩。
农艺师指出,农田洪涝对土壤肥力影响巨大,在暴雨冲击下,坡地耕作层的肥沃土壤会被大雨带走,底土裸露,从而破坏土壤的良好耕作性能,据测算,坡耕地表土层平均减少20毫米,平均每亩耕地流失表土20多吨;另外,洪水带来的流沙堆积,会在耕作层上带来微团粒,让地表结块起皮,阻断耕作层土壤与大气相通,让作物根系不能吸收养分。
关于玉米受风灾倒伏情况及补救措施
沙河驿镇农业站韩国英
7月26日一8月6日,沙河驿镇今年多次受到大雨的袭击,并伴有5-6级大风,顺时风力可达到7级,玉米发生倒伏现象比较严重。
大部分是根倒,其次是茎折。
为最大限度的减轻灾害损失,沙河驿镇农业站8月7日组织和指导受灾农户采取补救措施。
在发生倒伏后的3天内人工扶起,从倒伏时的上风头开始,扶起时每2垄为一组,将每垄的3-4株玉米(两垄共6-8株)绑在一起,过3天后将绑绳再剪断使玉米自然生长,这样对玉米的后期灌浆和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倒伏后3日内完成,时间过长再扶茎秆和根容易发生折断,且穗位以上的部分也将立起来,这时再扶起效果就很差了,甚至不如不扶。
对于倾斜(茎秆与地面大于45度角)的可以不扶,尽量避免伤根。
对于茎秆已折断和扶不起来的要及时收获,防止气温升高导致穗的腐烂和鼠害。
25/769
植保土肥
近期,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强降雨伴有雷雨大风,致使许多地区的玉米田出现大面积倒伏,有专家建议大雨过后玉米倒伏不要扶,原因是扶的同时可能会对玉米根系造成伤害,影响玉米的后期生长,一旦在人工扶的过程中伤害了根系,就会对玉米后期生长造成二次伤害。
但是还有的人说不扶的话,玉米田里不通风,都捂死了,玉米再生长过程中就没有法秀穗。
那么大雨过后玉米倒伏要不要扶呢?如果扶,我们又该怎么扶呢?今天农资小编就为大家来说道说道玉米倒伏的那些事儿。
玉米倒伏后,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玉米倒伏的三种类型
一是玉米根倒。
即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
发生根倒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过大,当降雨量大、风大时容易发生。
二是玉米茎折。
即玉米植株未发生根倒,而是从基部某节位折断,茎秆折断的部位有的是幼嫩的节,有的是节间。
茎秆发育不良和瞬间强风是引起茎折的主要原因。
三是玉米中上部弯倒。
即植株中上部弯曲、匍匐。
田间玉米倒伏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整块地表现为同一种类型,有的则是上述三种类型都有。
大雨过后玉米倒伏怎么扶?
首先发生根倒的玉米时,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并进行培土。
其次发生弯倒的玉米时,雨后可用长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
慢恢复直立生长。
但抖落雨水时要注意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成茎秆折断。
第三发生茎折的玉米时,要根据发生程度区别对待。
茎折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考虑将倒折植株割除用做青饲料,然后补种一些叶类蔬菜;茎折比例比较小的地块,将倒折植株割除即可。
根据玉米倒伏不同时期
1、抽雄授粉前后出现的倒伏。
要从倒伏时的上风头开始扶起,扶起的同时要将玉米根部用土培好,最好两人一起操作,一人抓住玉米植株较上部位轻轻拉起,另一人在根部培土,培土高度以6~8厘米为宜,培土后要用脚踏实。
最好当天倒,当天扶,最多不能超过3天,3天后不能再扶,再扶伤根反而更加减产。
2、雌穗抽出后出现的倒伏。
中度倒伏(与地面夹角30~60度),按上述方法人工扶起,也可以3~5棵玉米扶直后,在玉米结穗部位用细线绳把秸秆捆扎在一起,最好不要捆扎玉米叶片。
过3天后,再将绑绳剪断使玉米自然生长,这样对玉米的后期灌浆和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3、对全倒伏的玉米植株,可在确保不伤茎秆和根的前提下,于穗位以下用木棍等进行支撑,使玉米穗离开地面30厘米左右,防止鼠害、防止霉变。
在扶起和支撑植株的同时,可结合打掉底叶,增强通风与透光;可追施速效氮肥,增加营养,促进成熟。
如何根据玉米倒伏类型、倒伏时间、倒伏程度等采取的急救措施就介绍到这里了,只要在玉米倒伏后采取好急救措施,相信玉米的减产率就会大大下降了。
大雨过后玉米倒伏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