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置
- 格式:ppt
- 大小:678.50 KB
- 文档页数:22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学院:风景园林院学号:131001226 姓名:张晟菓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鉴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培养基的配置的程序有器皿的准备,培养基的配制与分装,棉塞的制作,培养基的灭菌,以及培养基的无菌检查等。
此次配制400mL MS培养基。
三、实验材料1.药品:激素:BA 1.0L(200mg/L)NAA 0.2L(200mg/L)母液:MS1(大量元素)20mL——浓缩20倍MS2(微量元素)2mL——浓缩200倍MS3(铁盐)2mL——浓缩200倍;MS4(维生素和氨基酸)2mL——浓缩200倍琼脂:2.2g蔗糖:12g(3%)无菌水2.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培养皿3.仪器设备:电子天平4.其他物品:药匙、滤纸、称量纸、pH计、记号笔、棉花等四、实验步骤1.玻璃器皿清洗:将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净。
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
晾干后备用。
2.量取母液:MS1(20mL),MS2(2mL),MS3(2mL),MS4(2mL);加激素:BA(1.0mL),NAA(0.2mL);加蔗糖:12g。
3.加水定容至400mL。
4.搅匀后用pH计、烧碱溶液及硫酸溶液调pH值至5.8。
5.加琼脂2.2g,用电磁炉加热溶解并搅拌5-6分钟,冒泡即可拿出。
6.趁热分装,包扎,贴标签。
五、实验结果培养基配置完成。
培养基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基质。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植物的组织对营养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对营养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满足了它们各自的特殊要求,它们才能很好地生长。
因此,没有一种培养基能够适合一切类型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建立一项新的培养系统时,首先必须找到一合适的培养基,培养才有可能成功。
一主要培养基配方:1.CC培养基(mg/L)2.NB培养基3.N6培养基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
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
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4.MS培养基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
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
它的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
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5.MSM培养基6.改良怀特培养基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
1963年又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sSO4的浓度和增加了硼素。
其特点是无机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二培养基的配置在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配制培养基是日常必备的工作。
为简便起见,通常先配制一系列母液,即贮备液。
所谓母液是欲配制液的浓缩液,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
一般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母液配制时可分别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激素类等。
配制时注意一些离子之间易发生沉淀,如Ca2+和S042+,Ca2+、Mg2+和PO43-一起溶解后,会产生沉淀,一定要充分溶解再放入母液中。
配制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重蒸馏水。
药品应选取等级较高的化学纯或分析纯。
药品的称量及定容都要准确。
一、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注意:1.除CaCl2·2H2O单独配制外,大量元素按照使用时高10倍的数值称取,将各种化合物称量后,分别用少量水在不同的容器内充分溶解,然后在500ml烧杯中按顺序加入各溶液,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促溶,倒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置小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注明化合物名称(或编号),浓缩倍数,配制日期和配制者姓名,CaCl2·2H2O配制同上置于另一小口瓶中。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按要求浓缩100倍的数值称取,分别将各种化合物称量除铁盐(FeSO4·7H2O和Na2-EDTA.2H2O)作为一组单独配制外,其余化合物可混合置于烧杯内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在1000ml容量瓶中,置小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
3.铁盐配制将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别溶于450ml蒸馏水中,加热,(很重要)不断搅拌,溶解后,两液混合,调PH至5.5加水定容至1000ml,置于小口瓶中,贴上标签。
4.有机物母液配制,按母液要求浓缩50倍,除蔗糖按3%单独临时称量外,其余分别称量后,溶解,定容在500ml容量瓶中,置于小口瓶中保存,贴上标签。
5.母液最好在2~4℃的冰箱中贮存,特别是有机类物质,贮存时间不宜过长,无机盐母液最好在一个月内用完,如发现有霉菌和沉淀产生,就不能再使用。
A.制备母液和营养培养基时,所用蒸馏水或无离子水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化学药品必须是高纯度的(分析纯)。
B.称量药物采用高灵敏度的天平,每种药品专用一药匙。
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一.养培养基配制程序(一).母液吸取量的计算配制培养基的升数母液吸取量= 母液体积(CC)×——————————母液浓缩倍数(二)各种母液按顺序编号排列A.大量元素;B.CaCl2.2H2O;C.微量元素;D.铁盐;E.有机物;F.生长素萘乙酸(NAA):配制0.5mg/ml的NAA称取50mg , NAA用少量95% 酒精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G..细胞分裂素、激动素(KT)配制0.5mg/ml的KT 称50mgKT 用少量1N HCL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植物组织培养的六大步骤植物组织培养是指通过体外不断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以研究其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也包括人工繁殖植物和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六大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宜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选取适宜的材料作为起始材料,这通常是从植物体中选择健康、无病虫害并具有较高再生能力的组织部分,如茎、叶片、种子等。
同时,还应注意选择具有较高再生能力的植物品种或种质资源,以提高培养成功率。
第二步:消毒处理为了减少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必须对选取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酒精消毒、双氧水消毒、高温高压消毒等。
消毒后的材料在无菌操作下移到无菌培养室,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第三步:组织分离和培养经过消毒处理的材料,可以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来获得组织的单个细胞或小块组织。
常用的组织分离方法有切割法、振荡法、酶解法等。
分离得到的组织或细胞可以直接进行培养,也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组织的增殖和分化。
第四步:培养基的选择和配置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为植物细胞提供养分和生长因子,同时调控其生长和分化。
培养基通常由无机盐、有机物质、糖类、维生素、生长调节剂等组成。
根据需要,培养基可以分为基础培养基和不同类型的专用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通常为MS培养基或白培养基,而专用培养基则针对不同的组织和目的进行调配。
第五步:培养条件的调控和优化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培养条件的调控和优化对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照、温度、湿度、pH值以及培养物的搅拌等因素都需要合理控制和调节。
此外,根据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目的,还需要添加适量的生长调节剂、抗生素和其他辅助因子。
第六步:再生植株的分离和繁殖最后一步是将培养的组织或细胞分离出来,得到再生植株。
这需要将培养物转移到含有较稀释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上,以便干扰物的去除和适度延长培养时间。
培养基的配制简介培养基是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生物学培养材料,它提供了生长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的所需营养物质和理想的环境条件。
培养基的配制是制备培养基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操作,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的组成是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或细胞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培养基由以下几个组分组成:1.碳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质物质,常见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2.氮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氮质物质,常见的氮源有氨基酸、尿素、氯化铵等。
3.磷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磷质物质,常见的磷源有磷酸二氢盐、磷酸氢二钠等。
4.硫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硫质物质,常见的硫源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5.微量元素:为微生物或细胞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6.维生素: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群。
7.pH调节剂:维持培养基的理想pH值,如磷酸盐缓冲液。
8.凝胶剂:使液态培养基凝固成凝胶状,常用的凝胶剂有琼脂和洋菜。
培养基的配制步骤1.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在开始培养基的配制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常见的实验器材包括量筒、烧杯、移液管、培养皿等;试剂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硫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2. 确定培养基组成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或细胞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配比。
3. 配制培养基按照确定的配比,依次称取所需试剂并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然后使用量筒或烧杯调整总体积。
4. 调节pH值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并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酸碱溶液进行调节,直到达到理想的pH值。
5. 凝胶化培养基(可选)如果需要制备凝胶状的培养基,可以在配制好的液态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凝胶剂,并在加热过程中充分混合,待其冷却凝固。
6. 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高温灭菌和滤过灭菌。
高温灭菌通常使用高压高温的压力罐进行,滤过灭菌则需要使用0.22微米的滤膜进行过滤。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方包含基础培养基、添加剂和调节剂。
基础培养基是指提供生物体基本生长必需的基本成分,包括能源物质、有机和无机原料、氮源、矿质元素和缓冲物质等。
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
LB培养基、MS培养基等。
添加剂是指用于满足特定实验需求的成分,如抗生素、抗菌剂、激素、维生素等。
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调节剂是指用于调节培养基pH值、渗透压、表面张力等物理化学性
质的成分,如缓冲液、pH调节剂等。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细菌培养基LB的配方及配置:
1.基础培养基成分:
- 水:900ml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5g
2.添加剂:(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必要的添加)
- 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100μg/ml
- 抗菌剂(如氯霉素):25μg/ml
3.配制方法:
-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NaCl加入水中,并搅拌混合均匀。
- 将培养基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调节pH值至7.0-7.2(一般使用缓冲液进行调节)。
-用自制滤纸过滤器滤过,将溶液分装至培养皿或试管中。
-如需添加抗生素或抗菌剂,将相应的药物加入培养基中,并充分溶解。
-培养基装瓶后可以高温高压灭菌,或使用滤器过滤进行无菌处理。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LB培养基的配方和配置流程,不同实验需要可能
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在设计培养基配方时,需要结合具体实验目的和生物
体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成分和浓度,并注意配制和保管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性。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室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很多种,包括通用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基等。
下面以常用的LB培养基和M9培养基为例,介绍它们的配制方法。
1. LB培养基(Luria-Bertani agar)LB培养基是一种通用培养基,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
它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氯化钠。
配方如下:-蛋白胨:10克-酵母提取物:5克-NaCl:10克-精制水:1000毫升步骤如下:1)在一个大容量烧杯中加入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NaCl。
2)加入适量的精制水,搅拌溶解。
3) 将溶液移至一个继续器中,并用精制水补足至1000ml。
4)蓄满培养基的瓶子,盖上盖子,并使用自动压力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将瓶子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将压力调至15磅(每平方英寸)。
2.M9培养基M9培养基是一种无机盐培养基,常用于细菌的生长和培养。
它的配方相对简单,由无机盐、葡萄糖和维生素B1组成。
配方如下:-Na2HPO4:6克-KH2PO4:3克-NaCl:0.5克-NH4Cl:1克-葡萄糖:0.4克-维生素B1:0.1克-精制水:1000毫升步骤如下:1)在一个大容量烧杯中加入Na2HPO4、KH2PO4、NaCl和NH4Cl。
2)加入一部分的精制水,搅拌溶解。
3)加入葡萄糖和维生素B1,搅拌均匀。
4) 将溶液移至一个继续器中,并用精制水补足至1000ml。
5)蓄满培养基的瓶子,盖上盖子,并使用自动压力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将瓶子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将压力调至15磅(每平方英寸)。
以上是LB培养基和M9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的简要介绍。
当然,实验室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培养基,它们的配制方法也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细菌类型进行调整。
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当注意严格按照配方比例配制,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并注意高压灭菌的操作安全。
录入时间:2006/6/26 14:48:10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技术部--------------------------------------------------------------------------------培养基好比土壤,是组织培养中离体材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
因此,在组织培养基的各个环节中,应着重掌握培养基,了解它的组成和配制方法。
一、组成培养基的五类成分目前,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的。
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
蔗糖除作为培养基内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重要作用。
3.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泛酸钙和肌醇等。
4.有机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
另外,琼脂也是最常用的有机附加物,它主要是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各种外植体的培养。
5.生长调节物质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大致包括以下三类:(1)植物生长素类。
如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母液的配制和保存基本培养基母液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配制培养基是日常必备的工作。
为减少工作量,经常使用的培养基,可先将各种药品配成浓缩一定倍数的母液,放入冰箱内保存,用时再按比例稀释,这样比较方便,且准确度高。
母液要根据药剂的化学性质分别配制,一般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质等母液。
在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要防止在混合各种盐类时产生沉淀,为此各种药品必须在充分溶解后才能混合。
在混合时要注意参加的先后次序,把Ca2+、Mn2+、Ba2+、S042-、P043-错开,以免KH2P04和MgS04与CaC12等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结合生成CaSO4、BaSO4、Ca3(P04)2沉淀。
另外在混合各种无机盐时,其稀释度要大,慢慢混合,同时边混合边搅拌。
在配制微量元素母液时也要注意药品的添加顺序,以免产生沉淀。
铁盐容易发生沉淀,需要单独配制。
一般用FeS04∙7H20和Na2-EDTA配成铁盐螯合剂比较稳定,不易沉淀,铁盐放在棕色瓶中保存比较稳定。
母液要用蒸僧水配制,药品应选用纯度较高的化学纯CP或分析纯AR,以免有杂质对培养物造成不利影响。
药品的称量及定容都要准确,在称量时不同的化学药品需使用不同的药勺,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和混杂,每称好一种药剂应立即作一记号,以免重复或遗漏。
各种药品先以少量水让其充分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配制好的母液应分别贴上标签,注明母液种类、倍数、配制时间,并在记录本上详细记载配制及称取量,以便工作的准确及日后检查。
母液最好在2-4。
C 的冰箱中保存,特别是有机物质要求更严,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如发现母液有霉菌污染或沉淀变质时,应重新配制。
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IAA、NAA、IBA、2,4-D等生长素类和GA3,可先用少量O.ImolNaOH或95%酒精溶解,然后再用蒸储水定容到所需要的体积。
KT、6-BA等细胞分裂素类则可用少量lmol∕LHCl加热溶解,然后加水定容。
培养基的配制简介培养基是用于在实验室中培养和繁殖各种微生物或细胞的基础物质。
正确的培养基配制对于成功进行实验和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和常用的配方。
培养基的配方培养基的配方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组分:1.碳源:提供能量和碳原子,常用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2.氮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氮原子,常用的氮源有氨基酸、尿素、硝酸盐等。
3.矿物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镁、铁等。
4.生长因子:对于特定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和生理活性非常重要,如维生素、激素等。
5.pH 缓冲剂:维持培养基的酸碱平衡,通常使用磷酸盐缓冲盐、碳酸盐等。
6.凝固剂:用于使液体培养基成为固体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琼脂糖等。
常见培养基配方示例LB 培养基(大肠杆菌培养基)LB 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通用培养基,适用于大肠杆菌等许多细菌的培养。
配方: - 蛋白胨:10 g - 酵母提取物:5 g - NaCl:10 g - pH 缓冲剂(磷酸盐缓冲盐):1 g - 水:1 L将以上所有成分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使用滤器或高温高压灭菌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冷却后即可使用。
DMEM 培养基(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DMEM 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适用于许多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
配方: - DMEM 培养基粉末:1 包(可在生物实验试剂商店购买) - 葡萄糖:4 g - 生长因子(如胰岛素、转铁蛋白等):依需求添加 - 水:1 L按照包装上的说明将 DMEM 培养基粉末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加入葡萄糖和所需的生长因子,搅拌均匀后使用滤器或高温高压灭菌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注意事项在进行培养基的配制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1.使用无菌操作: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操作,使用无菌器材和试剂,避免污染。
2.严格按照配方比例配制:不同微生物或细胞对于培养基成分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配制。
植物组织培养基的配制一、母液的配制和保存在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中,配制培养基是日常必备的工作。
为简便起见,通常先配制一系列母液(stockso1utlon),即贮备液。
所谓母液是欲配制液的浓缩液,这样不但刊以侏让各物质成分的精确性及配制时的迅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收藏。
普通母液配成比所需浓度高10~100倍。
母液配制时可分离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和激素类等。
配制时注重一些离子之间易发生沉淀,如Ca2+和S042-、Ca2+、Mg2+和PO43-一起溶解后,会产生沉淀,一定要充分溶解再放入母液中。
配制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重蒸馏水。
药品应选职等级较高的化学纯或分析纯。
药品的称量及定容都要精确。
各种药品先以少量水让其充分溶解,然后依次混合。
普通配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维生索等母液,其中维生素、氨基酸类可以分离配制,也可以混在一起。
母液配好后放入冰箱内低温保存,用时再按比例稀释。
下面以MS培养基制备为例,概述其制备办法,为MS基本培养基4种母液成分配制。
(1)大量元素母液可配成浓度10倍母液。
用分析天平按表25称取药品,分离加100mL左右蒸馏水溶解后,再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促进溶解。
注重Ca2+和PO3-4易发生沉淀。
然后倒入1000mL定容瓶中,再加水定容至刻度,成为10倍母液。
(2)微量元素母液可配成100倍的母液。
用分析天平按表精确称取药品后,分离溶解,混合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3)铁盐母液可配成100倍的母液,按表称取药品,可加热溶解,混合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4)有机物母液可配成l00倍的母液。
按表分离称取药品,溶解,混合后加水定容至1000mL。
(5)激素母液每种激素必需单独配成母液,浓度普通配成1mg/mL。
用时按照需要取用。
由于激素用量较少,一次可配成50mL或100mL。
另外,多数激素难溶于水,要先溶于可溶物质,然后才干加水定容。
激素的配法如下:将IAA、IBA、GA等先溶于少量的95%的酒精中,再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
组培实验步骤一、培养基的配置(1000ml)。
1.量取液体。
大量元素100 ml(用100 ml的量筒量),微量元素、有机元素、铁盐均10 ml(用10ml的量筒量),2.4—D 200vl(用50 vl的移液枪移取4次),将上述量取的溶液倒入一烧杯中,然后加蒸馏水至400 ml。
(将用过的溶液及时放入冰箱,用完的容器要及时清洗)2.称量蔗糖、琼脂。
蔗糖30 g、琼脂7g。
(称量的同时将电锅洗刷好、插好电源、倒入400 ml蒸馏水)3.熬制。
将(1.)中配置好的溶液及(2.)中称好的物品均放入盛有400 ml蒸馏水的电锅中熬煮至沸腾,熬煮的同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定容。
将熬制好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至1000 ml(实验室中烧杯加至红线处,速度要快)5.测PH值。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抹到试纸上,后对比得出PH值。
将PH值调制6.0(若大于6.0则加Hcl若小于6.0则加NaOH)。
(速度要快,以妨培养基凉掉)6.分装。
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到洗净的培养瓶中。
倒入高度因培养对象不同而异(月季枝条培养约2cm,胡萝卜愈伤组织培养约1 cm,但做生根培养要多加些)。
(注:分装时,先把洗净的培养瓶横摆在实验台上一排,两人进行操作,一人倒溶液,一人紧随其后移瓶并盖盖。
分装前要把培养基搅匀以防凝固效果不好。
)1000ml约分装13个瓶。
二、无菌皿的制作。
将剪好的滤纸五张循环叠放,放入洗净的无菌皿中,后加蒸馏水将滤纸浸湿,盖好盖子,用干净的报纸包好。
三、无菌水的制作。
用蒸馏水把瓶子涮洗2~3次,后倒入2/3的蒸馏水,拧紧盖子。
四、高压灭菌。
将制作好的培养基、无菌皿、无菌水(接种时所需的工具也可用报纸包住放入锅内灭菌)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
五、接种。
1.接种前准备工作。
(1.)首先将所需物品放入超净工作台内进行紫外灯照射杀菌30分钟。
放入物品前先用酒精棉球将超净台台面擦一遍。
所需物品:酒精灯(4个)、镊子(4把)、无菌皿、无菌水、酒精棉球溶液(2或4瓶)、大烧杯(1只,盛废液)、无菌皿、无菌水、培养瓶(每人至少一瓶)、次氯酸钠(浓度为5%的溶液)。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步骤,这可真是个有趣又神奇的事儿呢!你想想看,那些小小的植物组织,就像是一个个小生命等待着被唤醒和滋养。
要配制出适合它们生长的培养基,就像是给它们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首先,咱得准备好各种材料。
就好比建房子得有砖头、水泥一样,培养基也需要各种“建筑材料”。
什么大量元素啦、微量元素啦、有机成分啦等等。
这些东西就像是房子的根基和框架,可不能马虎。
然后呢,把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
这就像是做菜,调料放多了或少了味道可就不对啦!得精确地称量,小心翼翼地搅拌均匀,让它们完美融合。
接下来,调节酸碱度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植物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居住环境”呢,太酸太碱可都不行。
就像咱人一样,喜欢不冷不热、舒舒服服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可不能粗心大意哦!要是弄错了一点,那可能就会影响到植物组织的生长发育啦。
你说这像不像照顾一个小婴儿,得处处精心呵护呀。
再然后,把配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这就好比给家里来个彻底的大扫除,把那些有害的细菌、病毒啥的都消灭掉,给植物们一个干净、安全的生长空间。
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可以把植物组织放进去啦。
看着它们在培养基里一点点生长、分化,那种感觉真的是太棒啦!就好像看着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慢慢绽放一样。
哎呀呀,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步骤虽然不复杂,但每一步都很重要呢!要是有一步没做好,可能就会前功尽弃呀。
所以啊,咱可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最宝贝的东西一样。
总之呢,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有趣又充满挑战。
只要咱用心去做,就一定能让那些小植物们茁壮成长,给我们带来惊喜呢!你说是不是呀?。
植物组培培养基及其配制培养基好比土壤,是组织培养中离体材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
因此,在组织培养基的各个环节中,应着重掌握培养基,了解它的组成和配制方法。
一、组成培养基的五类成分目前,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的。
1.无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
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
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
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
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
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
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
蔗糖除作为培养基内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重要作用。
3.维生素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
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 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泛酸钙和肌醇等。
4.有机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
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
另外,琼脂也是最常用的有机附加物,它主要是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各种外植体的培养。
5.生长调节物质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大致包括以下三类:(1)植物生长素类。
如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
(2)细胞分裂素。
如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或BAP)和激动素(Kt)。
(3)赤霉素。
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及其特点1.常用培养基配方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培养基的选择。
培养基的配制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
MS培养基的配制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MS培养基含有近30种营养成分,为了避免每次配制培养基都要对这几十种成分进行称量,可将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别称量,配成浓缩液,这种浓缩液叫做培养基母液。
这样每次使用时,取其总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释,制成培养液。
现将制备培养基母液所需的各类物质的量列出,供配制时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NH4NO333 000KNO3 38 000CaCl2·2H2O 8 800MgSO4·7H2O 7 400KH2PO4 3 400微量元素(母液Ⅱ)KI 166H3BO3 1 240MnSO4·4H2O 4 460ZnSO4·7H2O 1 720Na2MoO4·2H2O 50CuSO4·5H2O 5CoCl2·6H2O 5铁盐(母液Ⅲ)FeSO4·7H2O 5 560Na2-EDTA·2H2O 7 460有机成分(母液Ⅳ)ⅣA肌醇20 000ⅣB烟酸100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100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100甘氨酸400以上各种营养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为20倍浓缩液外,其余的均为200倍浓缩液。
上述几种母液都要单独配成1 L的贮备液。
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制方法是:每种母液中的几种成分称量完毕后,分别用少量的蒸馏水彻底溶解,然后再将它们混溶,最后定容到1 L。
母液Ⅲ的配制方法是:将称好的Fe SO4·7H2O和N a2-EDTA·2H2O 分别放到450 mL蒸馏水中,边加热边不断搅拌使它们溶解,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并将pH调至5.5,最后定容到1 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