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礼仪与生活第五章主题三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礼仪课程笔记和su 2015-01-07 16:31现代礼仪(袁涤非—湖南大学)一、课程内容1.绪论2.个人形象礼仪3.生活礼仪4.言谈礼仪5.职场礼仪6.社交礼仪7.餐饮礼仪8.涉外礼仪二、课程学习目的成为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三、课程学习时间和考试1.十周学习时间2.平时成绩(作业和讨论)60%+期终论文(4000字)40%四、课程学习小贴士1.礼仪无处不在。
平时的生活中多思考,多感受,多尝试。
2.按时完成作业,积极讨论,相互分享课堂所得和课外所感。
3.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礼仪》,深化学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礼仪概说(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费礼物呀,非礼勿动。
(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1.礼仪的内涵与定义礼貌(好的态度),礼节(待人接物的方式),仪表(人的外在+内在),仪式(专门的社会活动)so,礼仪是什么?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徐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2.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起源——院士时期开始萌芽*对神灵的敬畏-“礼立于敬而源于祭”*对家庭成员圆形的规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促进人们交往沟通*维系等级差别//礼仪的发展*孕育阶段(原始社会中、后期/用兽齿、石珠来作为修饰品/撒放赤铁矿粉表示对逝世者的哀悼)*形成阶段(青铜器时代/奴隶社会/祭祀活动《周礼》-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步礼仪专著//(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变革时期(孔孟儒家思想)儒家:孔子孟子:宣扬“礼教”,以“修身、真诚”为本孔子:治国安邦平天下/不学礼无以立孟子:“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一切礼仪法家:冲上强权政治,主张以法代礼墨家:主张平等、博爱、利他,以义代礼百家争鸣,互相融合。
生活礼仪_精品文档
一、穿着礼仪
1.适当穿着: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非常重要。
正式场合应穿着
得体、庄重,休闲场合则可以选择舒适和时尚的服装。
2.整洁干净: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都应该保持整洁干净。
勤洗衣服、熨烫整理是保持良好形象的基本要求。
3.注意细节:细节决定品味。
注意搭配服装、鞋袜、首饰等细节,让
整体形象更加协调和优美。
二、言语礼仪
1.开口有度:避免说话声音过大或过小,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要注意嗓
音的控制,保持合适的音量。
2.措辞得当:言辞要文雅、得体,避免说粗话、骂人或使用伤人的言语。
尊敬他人、友善待人是良好的表达方式。
3.倾听他人:与他人交流时要注重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不要打断
别人的发言。
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注意是交流的基础。
三、餐桌礼仪
1.用餐姿势:坐下时要保持直立姿势,不可以搭腿或趴着吃。
用餐时
要慢慢咀嚼食物,不要说话时咀嚼未完的食物。
2.用餐器具:使用餐具时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要错用或乱放餐具。
吃饭时要懂得使用筷子和刀叉等,尽量避免用手直接取食。
3.礼貌待人:与他人分享餐桌时要礼貌和谦让,不要争抢食物或嘴馋地夹取他人的盘中食物。
四、社交礼仪
1.问候礼仪:见到熟人或陌生人时要主动问候,使用适当的问候语。
尊重对方的职称和身份,称呼要准确。
2.合适的握手:握手时要注意用力适中,握手时间也要掌握恰当。
握手要真诚,表达友好之意。
3.礼让他人:走在马路上或进出门时要主动礼让他人,尤其是年长者或残疾人,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5年级礼仪主题教育班会教案内容三篇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通过文明礼仪班会,让同学们了解什么行为不文明,知道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学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5年级礼仪主题教育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年级礼仪主题教育班会1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语言行为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时刻警醒自己,处处要求自己做一个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之人,养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2.同遵守的文明秩序3.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秩序的优秀中学生。
教学过程:一、教师开场语同学们,中国自古就是讲究一个礼仪的国度。
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那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呢?教师:同学们,大家可以来谈一谈,你认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具备哪些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大家可以先对这个问题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各小组不起立,小范围讨论。
时间3分钟。
然后举手回答。
参考:1、形象文明。
衣冠端正、保持洁净,不穿奇装异服,不乱戴饰品,发型整洁等等,同学们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
2、语言文明。
同学们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同学们在和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交往时要有礼貌,“请”“谢谢”“麻烦您”等礼貌用语不要忘。
3、行为文明。
不乱涂乱画损坏公物,不在危险地方(楼梯等)打闹,不乱扔垃圾,不将食品带入教室吃等等。
4、思想文明。
要懂得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还要待人真诚,做到诚实守信,因为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素养,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
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关爱他人。
同学们提出的文明礼仪好习惯都很好!礼仪强调的是“互敬互重”,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
一、教案名称:文明礼仪队课教案第一章——礼仪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教学内容:(1)礼仪的定义与分类(2)礼仪的重要性(3)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要求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礼仪的定义与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礼仪的广泛应用。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基本礼仪要求。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课堂互动:进行礼仪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教案名称:文明礼仪队课教案第二章——言谈礼仪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言谈礼仪的基本要求。
2. 教学内容:(1)言谈礼仪的基本要求(2)文明用语的运用(3)如何在不同场合运用言谈礼仪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言谈礼仪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重视日常言谈举止。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文明用语的运用,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遵守言谈礼仪。
(3)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场合,实践言谈礼仪的应用。
(4)课堂互动:进行言谈礼仪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案名称:文明礼仪队课教案第三章——仪容仪表礼仪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仪容仪表礼仪的基本要求。
2. 教学内容:(1)仪容仪表礼仪的基本要求(2)着装礼仪(3)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运用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仪容仪表礼仪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形象。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着装礼仪,以及如何运用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
(3)示范演示:教师展示正确与错误的仪容仪表礼仪,让学生直观感受。
(4)课堂互动:进行仪容仪表礼仪知识问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案名称:文明礼仪队课教案第四章——社交礼仪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礼貌交往,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1)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2)拜访与接待礼仪(3)宴会礼仪3.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重视人际交往中的礼貌。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生活中的礼仪》教案第一章:认识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礼仪的认知和尊重。
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 礼仪的重要性:与人相处的准则,体现个人素质和教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礼仪的理解。
2. 讲解礼仪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言谈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言谈中的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言谈习惯。
教学内容:1. 言谈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文明礼貌、适度得体。
2. 言谈礼仪的具体要求:问候、称呼、交谈、告别等。
教学活动:1. 讲解言谈礼仪的基本原则。
2. 示范和练习文明礼貌的言谈习惯。
第三章:仪容仪表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仪容仪表礼仪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整洁、端庄的仪容仪表。
教学内容:1. 仪容仪表礼仪的基本要求:整洁、得体、端庄。
2. 仪容仪表礼仪的具体内容:服装、发型、化妆、仪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仪容仪表礼仪的基本要求。
2. 示范和练习整洁、端庄的仪容仪表。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仪容仪表,互相评价和建议。
第四章:餐饮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餐饮中的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优雅、文明的餐饮习惯。
教学内容:1. 餐饮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
2. 餐饮礼仪的具体要求:用餐姿势、刀叉使用、餐桌交谈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餐饮礼仪的基本原则。
2. 示范和练习优雅、文明的餐饮习惯。
第五章:社交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中的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得体、礼貌的社交行为。
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遵守规则、适度得体。
2. 社交礼仪的具体要求:见面问候、介绍交往、礼物交换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
2. 示范和练习得体、礼貌的社交行为。
3.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第六章:交通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中的礼仪规范。
《生活中的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礼仪习惯的意识。
3. 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增进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4.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5. 礼仪修养与个人品质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实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和改进。
3.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锻炼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礼仪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材料。
2. 教室环境布置:座位排列整齐,讲桌干净整洁。
3. 教学道具:名片、手机、饮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场景为例,引发学生对礼仪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讲解基本礼仪规范: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注意事项,如问候、排队、用餐等。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礼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和改进。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锻炼学生的礼仪应用能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礼仪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礼仪,提升个人品质。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礼仪现象,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与投入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其对生活中礼仪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彼此在学习礼仪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社会活动,深入了解礼仪在职场和社会交往中的应用。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礼仪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礼仪与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教案附页(详案、补充资料等)
1.听故事,学礼仪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边大力提倡“不学礼,无以立”,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礼仪思想;一边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表现出符合“礼”的仪表仪态。
史书记载,他在礼仪场合中拱手垂腰,神色庄重,并且“趋,翼如也”。
所谓“趋”,即小步快走,是古人见尊者时的行路规范。
难得的是,孔子居然能够走得使袖子像翅膀一样展开,可以想象其走路时的潇洒。
古人对行姿如此重视,那么今人呢?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让行姿成为“现代职场中最能体现人的精神面貌的姿态”呢!
思考与讨论:遇到以下情形时该如何行走?
①路面泥泞,怕溅起泥巴弄脏裤腿时;
②穿长裙上楼梯,很容易踩到裙摆时;
③穿拖式凉鞋下阶梯,发出很响的声音时。
2.行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