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个别幼儿观察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0
幼儿园大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导言在幼儿园大班,幼儿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老师的细心观察和有效分析。
通过对幼儿的行为、情绪、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观察,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幼儿园大班的幼儿。
观察记录行为观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可通过观察幼儿们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态度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
比如,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合作能力、独立性等。
记录幼儿们的行为表现,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发展情况。
情绪观察情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
比如,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愉快程度、焦虑情绪、情感表达等。
及时记录幼儿的情绪变化,有助于老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和引导他们。
社交能力观察在幼儿园大班,幼儿们之间的社交交往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社交互动和关系建立情况,了解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性。
比如,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交流方式、友谊关系等。
记录幼儿们的社交表现,可以为老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分析措施行为分析根据行为观察记录,老师可以分析幼儿们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找出其行为习惯和特点。
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励他们保持优秀表现;对于行为不佳的幼儿,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和纠正措施,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
情绪分析在对幼儿的情绪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时,老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幼儿的情感需求和情绪变化。
针对不同的情绪表现,老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情绪调节和支持措施,如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倾听幼儿的诉求、指导幼儿学会表达情感等,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社交能力分析通过社交能力观察记录的分析,老师可以发现幼儿的社交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针对社交能力较弱的幼儿,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对于社交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展示帮助他人的行为,培养他们的领导和协作能力。
大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及效果六篇第一篇:大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及效果幼儿园大班区域观察:玩拼图的幼儿观察对象:玩拼图的幼儿观察时间:2013.12.24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观察记录:幼儿一进区,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
刚开始一玩,幼儿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使个别幼儿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们直抓头。
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泽泽兴奋得叫起来:”这块应当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泽泽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适宜的地方。
小羽进区后还是选择了大型拼图,他很迅速的从很多小拼图中找出了边缘上的拼图拼搭起来,拼完后,小宇拿起了其他拼图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要放到的适宜的地方,于是他翻到卡片后面,看看标记,很快找到了对应的地方。
当收区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小羽看了看没有拼摆完的拼图,有些不舍的方回了原处。
分析:对于简单的四拼、十拼的兴趣已经淡化,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证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苹果,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一样本事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本事的幼儿经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本事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资料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到达的效果都不错。
措施: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本事,从两方面入手添加区域材料,〈1〉投放新的拼图材料,分块数量在20件左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事水平。
〈2〉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确定,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本事不一样的幼儿都能够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能够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忙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确定,使其学会学习。
幼儿园大班个案观察分析记录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个案观察分析记录(精选19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个案观察分析记录1幼儿基本情况:杨茂林是我班的调皮大王之一,如果哪个小朋友被欺负了或者哭鼻子了,那肯定与他有关。
他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
早上一来到幼儿园就和其他同伴追逐、打闹;户外游戏的时候,他更像是一匹脱了缰的野马,老师时刻要搜寻他的身影,控制在视线范围之内。
他还是个大嗓门,是个吵架高手。
每天都能听见他和别人吵架,那架势可真是没人敢与他抗衡。
但是他很诚实,不说谎话。
做错了事情,老师一问他就承认了。
他还喜欢帮老师做事情,像个小大人一样。
观察与记录:吃午饭时,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喝汤,我就听见了杨茂林在盥洗室里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跟谁在争执着什么,走近一听,原来是为了一块肥皂跟涛涛在抢夺呢。
看到我走进盥洗室,凡凡顿时没了声响,而胆小的涛涛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一边口吃地解释一边用手比划着:“鲍、鲍、鲍老老师,我手上抹、抹、抹了油,杨茂林他、他不给我、我洗手的肥皂。
”杨茂林也不甘落后,马上大声辩解:“他一直在手上搓,肥皂都快没了。
我是想让他别把肥皂都用光的。
”那声音大得像豆炸了锅一样,震得我耳朵都轰轰响。
理性分析:幼儿都喜欢玩水,洗手时乘机玩水是幼儿园小朋友特有的一种现象。
因此,一有机会孩子们就会在盥洗室洗手玩水。
饭后一般只有一个老师在教室里,因此既要关注没吃完的孩子又要关注已经吃完的孩子,就显得有点顾此失彼。
根据大班孩子比较懂道理的年龄特点,我经常会安排他们一批一批的进入盥洗室。
但进盥洗室进行饭后漱口和擦嘴一系列入厕活动就关注不到,如果统一安排孩子们进行盥洗室活动就会造成拥挤,缺乏合理性,这就成为餐后管理的一个盲区。
凡凡和涛涛在教师的管理盲区活动,发生争抢肥皂也就不足为奇,因为凡凡一向喜欢多管闲事,爱打小报告,看到涛涛洗手时用肥皂搓个没完没了心里就很不舒服,而涛涛是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家中的影响下比较讲卫生,洗手一定要洗干净才罢休,因此就发生了争抢肥皂的事件。
大班区域观察记录与分析一、引言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观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观察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有效依据。
本文将对大班幼儿园区域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关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观察记录1. 软弹班区•观察日期:2021年9月10日•观察内容:软弹班区共有5个幼儿在自由玩耍,其中两个幼儿正在玩橡皮泥,其他三个幼儿在搭积木。
搭积木的幼儿们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性,互相交流配合,共同完成了一座高耸的城堡。
而玩橡皮泥的幼儿们则在尝试捏出各种不同形状的东西,展现出较强的想象力。
2. 欢乐角•观察日期:2021年9月11日•观察内容:欢乐角有8个幼儿在玩沙池,他们快乐地玩耍着,互相泼水、堆沙子。
其中两个幼儿在角落里玩起了扮家家酒,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互动,展现出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
其他幼儿则在积极地参与合作游戏,展现出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根据以上观察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分析:1.在软弹班区观察中,充分发现幼儿们的自由玩耍行为。
搭积木和玩橡皮泥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但都凸显了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性。
搭积木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玩橡皮泥则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动作技能和想象力。
2.在欢乐角观察中,沙池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区域之一。
通过玩沙池活动,幼儿们可以锻炼手部细胞运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
此外,扮家家酒活动则为幼儿提供了模仿社会生活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认知和情感交往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区域观察记录与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大班幼儿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和需求。
软弹班区和欢乐角是幼儿园活动区域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地方,幼儿们在这里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发展特点和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建议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软弹班区和欢乐角的设计和引导,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合作性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自由游戏中获得成长和乐趣。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观察记录呢?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幼⼉园⼤班⽇常⾏为观察记录【三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篇⼀】 幼⼉姓名:xx 幼⼉性别:男 幼⼉班级:⼤班 观察时间:20xx.03-20xx.06 ⼀、观察背景 彦⼉语⾔表达能⼒强,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但是不善于表达,彦⼉的动作幅度较⼤,经常⽆意碰到别的⼩朋友,容易引起各种纠纷,发⽣同伴间的冲突,因此很少有⼩朋友愿意和彦⼉交往。
⼆、案例观察 (⼀)摸⼩⼥⽣的辫⼦ 新学期,在安排座位时,我让彦⼉和⼩云坐在⼀起,两个⼈相视⼀笑,就再也没有任何话语,彦⼉在摸⾃⼰的⾐服,⼩云在观察⽼师对其他⼩朋友的安排。
等到所有⼈都安排好了,我对彦⼉说:“彦⼉,⼩云是⼀个很不错的⼩⼥孩,你可以和她交好朋友,⼀起做游戏,好吗?”彦⼉对我点点头。
可是,没过⼀会⼉,⼩云就抱怨了,“⽼师,彦⼉总是弄我的头发,我⼀点也不喜欢他。
”彦⼉总是喜欢摸⼀摸⼩云长长的头发,⼩云⼀点也不⾼兴。
我问彦⼉为什么要摸,彦⼉说:“我觉得她的头发很好看。
”我告诉他:“我知道你想和⼩云交朋友,但是这种⽅式⼩云并不喜欢,我们可以换⼀种⽅式交朋友好不好?” (⼆)分享阅读 看书的时候,彦⼉帮助⼩云找到了⼀个位置,并让⼩云坐过去,还帮助⼩云去拿书,⼩云说:“好吧,看在你帮我拿书的事情上,我就原谅你早上摸我头发了,不过,你以后再也不需弄我头发了,真的很疼。
”彦⼉也笑笑,两个⼈⼀起看起书来。
彦⼉还主动与⼩云交流书⾥⾯的内容,⼩云也愿意和彦⼉分享⾃⼰的经验,两⼈相谈甚欢。
(三)⽆意的动作 在排练舞蹈的时候,彦⼉因为⼀个动作不⼩⼼碰到了果果的⿐⼦,果果也动⼿打了彦⼉,彦⼉就恶狠狠地⼀拳过去,果果知道⾃⼰受到了欺负,就报告⽼师说:“⽼师,彦⼉打我了。
幼儿教师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一、观察记录在幼儿园大班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观察记录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互动和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干预。
1. 日常观察日常观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玩耍时的互动、午休时的睡眠情况等,来获取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
2. 活动观察教师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时也需要进行观察记录。
例如,在围绕绘画活动展开的观察中,可以记录幼儿对颜色的偏好、绘画的技能水平等,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3. 专项观察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专项观察。
比如,对于孤僻内向的幼儿,可以进行专项观察记录其与同伴的互动情况,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二、分析措施在获取观察记录之后,教师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和干预措施,以帮助每个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1. 个性化教学计划根据观察记录中的信息,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观察记录中发现某个幼儿对数字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数字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其数学学习。
2. 行为引导和干预观察记录也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或问题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引导和干预。
比如,如果某个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找到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家园合作教师可以将观察记录与家长分享,促进家园合作。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和特点,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关爱和支持。
结语幼儿教师的大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和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大班幼儿发展评价报告大班幼儿发展评价报告1. 概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大班幼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评价。
本报告将综合分析幼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表现,并提供发展建议。
2. 总体发展大班幼儿在过去的一年中,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他们的身体协调性、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有了显著进步。
在学习兴趣和专注度上,也有明显的提高。
3. 身体发展大班幼儿在体能发展方面有了显著进步。
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跑、跳、爬等运动,并且能够自如地控制身体来回应环境的变化。
然而,一些幼儿在精细运动技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提供更多的细节训练以帮助他们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4. 语言表达能力大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他们能够流利地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具备较强的词汇量。
然而,一些幼儿在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多进行交流活动,帮助幼儿提高听力和理解能力。
5. 社交技能大班幼儿在社交技能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能够与同伴展开积极互动,分享玩具和精力,解决冲突,并培养友善的行为和习惯。
然而,一些幼儿在合作和分享方面还存在困难,建议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 学习兴趣和专注度大班幼儿在学习兴趣和专注度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表现出对各种活动和知识的浓厚兴趣,并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任务。
但是,一些幼儿在完成课堂作业时缺乏耐心和专注力,建议教师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
7. 家庭合作幼儿的家长在过去的一年里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与教师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提供了幼儿生活中的支持和指导,并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他们的合作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关注和支持。
8. 发展建议根据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价,我给出以下发展建议:- 教师可以加强幼儿的精细运动能力训练,如握笔、手指灵活度等。
- 增加语言理解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幼儿大班观察记录分析措施一、引言幼儿园大班是3-5岁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观察记录是了解幼儿生活习惯、学习状态以及发展情况的重要方式。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进行幼儿大班的观察记录分析,以及相应的分析措施。
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观察记录是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中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记录,老师可以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幼儿发展方案。
三、观察记录的内容幼儿园老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幼儿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等 - 幼儿的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穿着等 - 幼儿的行为特点:活泼、安静、喜好等 - 幼儿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四、观察记录的分析方法幼儿园老师在进行观察记录的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定性分析: 根据观察记录中的描述,对幼儿的行为特点、学习状态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定量分析:可以通过统计观察记录中某一特点的发生频次,从而量化幼儿的行为特点、学习状态等。
3. 比较分析: 将不同时间段内的观察记录进行比较,找出幼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五、分析措施针对观察记录分析的结果,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个别教育: 对于行为有特殊特点的幼儿,可采取个别教育措施,帮助其克服困难,发展潜力。
2.家校合作: 通过观察记录的分析,老师可以找到幼儿的问题所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幼儿发展计划。
3. 兴趣引导: 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兴趣课程,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六、结语观察记录是幼儿园老师了解幼儿发展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观察记录的分析和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希望本文对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大班观察记录分析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屯村中心小学幼儿园中(三)班个案观察记录
姓名:张晓楠性别:女年龄:6岁
行为表现:
张晓楠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
通过家访。
我了解到:奶奶比较宠爱。
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大人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
但她也会打人、骂人的不好习惯。
措施:
平时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
对于像张晓楠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
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观察内容:
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情绪表现。
观察教师:严菊妹
时间:11月6日地点:教室活动背景:晨间活动
客观描述评析反思
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张晓楠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她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
等了一会儿,她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结果把熊宝宝玩具扯坏了。
带玩具的小朋友气愤地骂她:“你干什么呀?我不给你玩了。
”吃点心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一个个排好队在做着吃点心之前的准备工作——洗手。
只见张晓楠一个人在旁边,满地打滚,要不是老师即使制止,她还会一直滚。
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张晓楠也有她好的地方。
这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的一些人、物、动物,对她的吸引力非常强。
她们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她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坏。
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她人的行为。
对高阳这样的孩子,我们曾多次教育她、批评她,但效果不佳。
后来,我们尝试着采用鼓励、激励的方法,孩子的行为明显有所好转。
观察人:严菊妹
个案观察与分析
大三班严菊妹
个案观察:
张晓楠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她处处拘谨、害怕,不愿说话不敢做事与人交往。
性格较孤僻,且任性,与小伙伴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主动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做事多是跟从别人,慢人一拍,动作发展欠协调;他的最大特点是对新的体育活动项目或是有点难度的活动总表现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
个案分析:
经了解,张晓楠在上中班时常常哭着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有小朋友打她。
当爸爸的就告诉她,谁要打你,你就打她,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属于“正当防卫”。
所以她会打同伴。
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都比较忙,只有奶奶在身边,张晓楠就常常一个人玩。
爸爸妈妈心疼张晓楠,常常给她买许多的玩具。
张晓楠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玩那个玩具,显得做事很没有耐心,而且非常想和别人交流,“逮”上个人能聊上半天。
教育策略:
1.做好家长工作。
造成张晓楠经常打人的主要原因是受家长所谓的“正当防卫”论的影响,因此,老师必须先和家长取得认识上的一致。
我首先和家长进行了交流,指出他们的“正当防卫”论在幼儿园是不适宜的。
幼儿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可能和成人一样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幼儿只是想和别人表示友好,可是,他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想侵犯别人;有些幼儿不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赖于动作,造成许多理解上的偏差。
我列举了许多在平时工作中遇到的事例,让家长非常信服地接受了我的观点。
在张晓楠没有耐心的问题上,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画画。
看书,不要边做家务边和孩子交流,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你不重视她,画画时应讲究策略,不要一次给她很多的纸,鼓励她把一幅画画完整,并耐心地涂色,初步培养其耐心。
2.和孩子约法三章。
针对张晓楠在活动中缺乏自制力的问题,我和她做了个小小的约定:老师的问题会回答可以举手,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请你回答,如果实在忍不住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请你举左手,老师看到了一定请你回答;但每一次活动,举左手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如果没有请你就抢着回答,就算违反了规定,不能得到小红花。
张晓楠听了,很高兴也很得意,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重
视,因为老师只和她一个人做这样的约定。
因此,第一次就遵守了规则,我当然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看到张晓楠拿到小红花时高兴的模样,我也特别地高兴。
有了成功的第一次,张晓楠的信。
心很足,改掉不少上课不守纪律的坏毛病,自制力有了明显提高。
3.请小朋友帮忙。
对于张晓楠比较突出的打人问题,想让她一下子就改过来还真不容易。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相处时间的增多,张晓楠已能判断小伙伴一些动作的含义,但每当小伙伴不小心碰到了她,她还是不依不饶地还手出击,因此大家都不愿和她交朋友,不愿和她一起玩。
我便和
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帮助张晓楠的问题,并请小朋友自己商量解决的办法,有几个能力比较强、口语表达比较好的小朋友表示愿意和张晓楠一起玩。
我便让他们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如在活动中被别人不小碰倒了,也决不能去打别人!如果违反规定三次,就不欢迎她做游戏伙伴了。
有了小伙伴的监督,有了游戏的伙伴,张晓楠打人的坏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改变。
4.给予信任,帮其战胜胆怯心理。
针对珂珂畏惧、怯懦的特点,我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珂珂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
如在一次走平衡木的练习中,其他小朋友都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并为自己的“探险”成功而欢呼,此时,珂珂却躲在队尾想逃避练习。
我用信任和鼓励和目光注视着他,说:“勇敢一点,你一定能成功!”珂珂在我的耐
心帮助下,终于敢走平衡木了。
在大家的一片赞扬声中,珂珂那张本是充满畏惧神色的小脸终于有欣喜的笑容。
5.发挥其专长与爱好,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针对珂珂被动与消极的情绪状态,我注重从其所感兴趣的事物中捕捉教育契机,让他有机会发挥出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如他特别喜欢做早操,尽管他的动作姿态不够标准,但做起来还是挺神气的。
我特意对着全班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了他的进步,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
在幼儿园的一些集体表演的节目中,让他担当一些适当的角色,让其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的幼儿直接接触,彼此相互影响,培养他的集体意识。
6.家园配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珂珂的特点的教育方案。
如让珂珂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关注和支持珂珂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
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珂珂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个案反思:
由于家庭中过分地保护和幼儿内向、胆小的个性,造成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固执、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
教师是孩子的朋友、伙伴、指导者,也是孩子的心灵依靠,我们要给予他们安全感,同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有着敏感的自尊心,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在维护孩子的自尊时,教师也要随机应变采取适当的教育,让孩子健康活泼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