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一种概念
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科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 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时,要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如“理解重要词 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的“文中”即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 具体词句的上下文。即使“推断和想象”试题的答案也同样在原文中。
【看虚词】①句首虚词。句首语气词,如“其、盖、唯、盍、夫、且夫、若 夫”等前断; 句首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等前断; 句首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是以、然则” 等前断;
三、文言文阅读:(10-14题,20分,不能够低于15分)
句首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尾虚词。句尾 的语气词“也、与(欤)、邪(耶)、乎、矣、哉、焉、兮、耳、而已”等 后面可断句;③句中虚词。句中的虚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 中,这些词一般前后不断句。但是,也有特殊虚词用法,“而、则”的后面 若句子较长,或者为主谓句,这两个词前面就要断开;若他们后面句子较短, 就不用断开了。
二、现代文阅读2 文学类文本阅读:(6——9,18分,力争 12分以上)
1.解题时要经过五个步骤 通读,了解内容;看题,明确所问;找点,圈定答题区域;过滤,综合判断;权衡,规范 作答。 2.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3)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3.解答一般方法 (1)原则:主题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 (2)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 (文、灵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