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2.08 KB
- 文档页数:2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引言术后尿潴留是指在手术后出现无法自行排尿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导致尿液滞留,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因此,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患者症状、采取排尿刺激方法以及合理使用尿道导尿等措施。
观察患者症状在术后尿潴留的护理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尿潴留症状:1.尿频:患者可能会感到频繁地想要排尿,但实际上只能排出很少尿液。
2.尿急:患者可能会感到急迫地想要排尿,但无法将尿液排出。
3.尿痛:患者可能会感到排尿时有疼痛或烧灼感。
4.腹胀:膀胱内积聚的尿液可能会导致腹胀感。
5.腰背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痛的症状,尤其是在腹胀感加重时。
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记录并向医护人员报告。
采取排尿刺激方法在观察患者症状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排尿刺激方法来帮助患者排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排尿刺激方法:1.喝水:饮水可以增加尿液的产生,同时刺激膀胱,促进排尿。
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多喝水,并提供充足的水源。
2.加强排尿训练: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排尿训练,包括按压膀胱区域、用温水浸泡会阴等方法。
3.热敷:利用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膀胱肌肉,帮助患者排尿。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热水袋或温湿毛巾等进行热敷。
以上排尿刺激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选择和实施。
合理使用尿道导尿在一些情况下,采取排尿刺激方法并不能解决患者的尿潴留问题,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尿道导尿的方法来排尿。
然而,尿道导尿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并且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术后尿道导尿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护理人员应经过严格的消毒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等操作。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导尿管的尺寸和材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导尿过程中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导尿过程中造成损伤或感染。
4.定期更换导尿管。
长时间的导尿可能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因此应定期更换导尿管。
一、引言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膀胱内尿液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术后尿潴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术后尿潴留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术后尿潴留的原因1. 麻醉因素:术后患者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可能出现膀胱麻痹、括约肌痉挛等症状,导致排尿困难。
2. 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异常,出现尿潴留。
3. 疼痛刺激:术后疼痛可能导致患者不敢活动,进而影响排尿反射,引起尿潴留。
4. 心理因素: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膀胱括约肌痉挛,引起尿潴留。
5. 膀胱功能障碍:如膀胱出口梗阻、膀胱结石等疾病,可导致膀胱内尿液排出受阻。
6. 术后饮水不足:患者术后卧床休息,饮水较少,导致尿液浓缩,膀胱内压力降低,影响排尿。
三、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向患者解释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2. 疼痛管理(1)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
(2)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对排尿的影响。
3. 排尿训练(1)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深呼吸等。
(2)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冲洗尿道,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
4. 环境调节(1)保持病房安静、舒适,避免患者因环境不适而影响排尿。
(2)为患者提供私密空间,保护患者隐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5. 物理治疗(1)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区,促进膀胱肌肉收缩,缓解括约肌痉挛。
(2)按摩法:轻轻按摩患者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帮助患者产生尿意。
6. 导尿术(1)在上述护理措施无效时,可考虑进行导尿术。
(2)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3)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
四、总结术后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了解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妇产科病人尿潴留预防及护理要点说起“尿潴留”,有些人并不了解,对其感到陌生。
然而,对于很多妇产科病人,想必经常听说。
因为,妇产科病人很容易发生尿潴留现象,剖宫产术、产后以及生殖器官修补术等都可能引起尿潴留。
研究发现,我们只要通过适当的预防及护理,便可降低尿潴留发生几率,促使大多数尿潴留病患恢复自然排尿。
什么是尿潴留?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简单来说,就是膀胱内虽然充满了尿液,但是难以正常排出。
若是以病史以及特点为依据,我们可以将其分成2种:一种是急性尿潴留,另一种是慢性尿潴留。
对于急性尿潴留,具有起病急的特点,多表现出腹痛难忍,辗转不安。
有的时候,部分病人膀胱中的尿液会通过尿道流出来。
对于慢性尿潴留,以排尿不畅、尿频等为显著表现,排尿后,容易出现尿不尽感,偶尔出现尿失禁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有那么一部分病人,并没有出现慢性尿潴留的表现,但是,此时可能可能引起了肾积水以及上尿路扩张等一系列并发症,需重视。
妇产科病人尿潴留的诱发因素有哪些?1.手术操作因素。
若是站在解剖层次分析,盆腔结构中的膀胱尿道与子宫附件以及阴道壁位置邻近,妇产科手术操作容易累及到膀胱。
妇产科手术中,操作时,容易损伤韧带中的神经纤维,造成神经性膀胱麻痹,故而对膀胱正常张力产生影响,引起尿潴留。
2.药物因素。
手术操作过程中,会使用麻醉药物,而术后应用镇痛泵也会使用药物,这些都可能影响膀胱收缩力反射性,故而造成尿道括约肌痉挛,诱发尿潴留。
除此之外,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给予解痉镇痛药,也容易降低膀胱的张力,增加尿潴留发生几率。
心理因素。
手术之后,由于排尿的姿势发生变化,部分患者存在害羞的心理,或者是不太习惯这种排尿方式,加上害怕因为排尿引起疼痛、切口裂开,从而不敢排尿,长时间的憋尿,很容易引起尿潴留。
4.分娩因素。
女性朋友在分娩过程中,子宫会压迫膀胱与盆腔神经丛,引起膀胱肌麻痹,降低肌张力,增加尿潴留发生几率。
妇科术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妇科手术后尿潴留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原因复杂、病因不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病情恢复产生了影响。
本文将对妇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妇科术后尿潴留的定义妇科手术后尿潴留是指手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甚至完全不能排尿的一种状态。
此状态可能影响患者身体的自然排泄功能,引发尿道感染、膀胱感染、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妇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妇科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复杂,包括多种因素,如麻醉药物、手术创伤、尿道水肿、下肢麻痹、压迫神经和膀胱等。
麻醉药物使用麻醉药物是导致妇科术后尿潴留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为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膀胱失去收缩能力,而不能同时控制尿道开放。
手术创伤目前大多数的妇科手术都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近几年由于技术的提高,经阴道手术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但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手术,手术操作均会通过损伤周围的神经或肌肉导致尿道括约肌失去张力,影响排尿能力。
尿道水肿手术切口、创伤和导尿管的刺激都会引起尿道炎症反应,导致尿道水肿,使尿液不能畅通,从而引起尿潴留。
下肢麻痹术后患者在手术期间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下肢麻痹。
下肢麻痹会压迫骶部及骶前肌群,从而限制骶部的活动范围,使排尿困难。
膀胱压迫在腹腔镜手术中,除了手术创伤及麻醉药物因素外,还可能因手术时腹腔内气体灌注导致膀胱被压迫。
另外,如果尿管压力过高或尿液排出太慢,也会导致膀胱被压迫。
妇科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针对各种尿潴留原因,可以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恢复患者的正常排尿功能,减轻尿潴留的症状,防止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监测尿液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的尿液情况,定时记录尿量、颜色、气味和质地等相关信息。
若发现存在排尿困难或排尿量较少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使用导尿管使用导尿管可利用引流功能,解决由尿道肿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尿液潴留。
使用导尿管时,应注意选择正确的规格,适时更换,并严格控制导尿管的引流和拔管时间,以防止尿道感染。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1. 简介产后尿潴留是指分娩后,产妇出现排尿困难或不能自主排尿的症状。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分娩过程中会对盆底肌肉和神经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损伤,导致尿道括约肌失去功能,从而影响尿液排出。
产后尿潴留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护理,不仅会给产妇带来不适和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保护产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2. 护理措施2.1 监测尿量和排尿情况在产妇出现产后尿潴留的情况下,监测尿量和排尿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护士或助产士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询问产妇是否有排尿的感觉,并记录每次排尿的时间、尿量和排尿情况的描述。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2.2 提供适当的饮食和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产妇的排尿,所以护士或助产士应该向产妇提供足够的饮水。
此外,应该避免过度的饮水,以防止尿液过多,加重尿潴留的症状。
2.3 采取排尿辅助措施对于产妇来说,正常的排尿姿势是蹲姿,这有助于减少腹压。
如果产妇不能自主排尿,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措施,比如给予轻轻的腹部按摩、使用热敷或是使用尿道插管等方法来刺激排尿。
2.4 拉扯尿管并保持清洁对于某些情况下需要留置导尿管的产妇,必须拉扯尿管及其适当的清洁和护理。
拉扯尿管有助于刺激尿液的排出,并减少导尿管被尿结石或血块堵塞的风险。
2.5 提供必要的教育护士或助产士应该向产妇提供必要的教育,让她们了解产后尿潴留的原因、症状和护理措施。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向产妇详细解释如何正确使用排尿辅助措施,以及应该避免哪些行为,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2.6 注意观察并处理并发症有时,产后尿潴留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尿道感染、尿道刺激、泌尿道结石等。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症状,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7 密切监测盆底肌肉恢复情况产后尿潴留往往与盆底肌肉的损伤有关。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通过适当的锻炼和物理治疗帮助产妇恢复肌肉功能,从而减轻尿潴留的症状。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关键词产妇产后尿潴留原因护理产后尿潴留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还不利于子宫收缩及产后乳汁的分泌,影响婴儿的早期吸吮,影响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2007~2009年收治发生尿潴留产妇125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使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确下降,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07~2009年收治产妇2355例,产后尿潴留发生率6%,实施防治措施后,2009~2011年收治产妇2556例,产后尿潴留45例,发生率2%。
发生原因分析拔管后引起尿潴留:本组64例(51%)。
随着剖宫产率提高,术前常规留置尿管,加上硬膜腔外麻醉,且大部分产妇术后使用镇痛泵(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吗啡)加重了排尿困难。
留置导尿后持续引流尿液、膀胱呈空虚状,易引起膀胱张力消失,影响排尿功能[1]。
还有插尿管操作中损伤尿道黏膜,拔管时会造成尿道口黏膜机械性损伤,使尿道黏膜水肿,拔管后畏惧排尿。
宫缩乏力:本组7例(5.1%)。
各种原因引起的宫缩乏力致第二产程延长,胎头长时间压迫膀胱和尿道可引起神经反射性尿潴留[2]。
产妇过度疲惫,体力消耗,肠管胀气,而致产后尿潴留。
产妇侧切:本组33例(26%),为保护产后会阴部的弹性和完整性,侧切率增加,会阴侧切率占产妇的55%。
侧切缝合后产妇往往不习惯及时排尿。
精神过度紧张:本组22例(17%),部分产妇因缺乏分娩知识,对宫缩痛及分娩过分焦虑恐惧,寝室不安,不能自解不便引起潴留。
护理措施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和观察,对待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做出评估,有针对性地对产妇进行分娩知识的宣教、讲解,对剖宫产术进行交流的健康教育和术后产生防尿潴留措施,教会床上排尿,向产妇说明焦虑恐惧心理可通过内分泌的作用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过分焦虑可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宫缩不协调,疼痛敏感,产程延长。
产后督促及时排尿,顺产产妇2小时内排尿,剖宫产拔尿管后1~2小时排尿。
对因精神紧张而致的排尿困难者,在做好心理疏导的同时,配合诱导排尿。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妇产后6~8h膀胱内有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净,膀胱内的残余尿大于或等于100ml,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多发生于初产妇,特别是手术助产尿储留的发生率高达26~3 8%[1,2]。
表现为下腹盈满,耻骨上区彭隆,按之有波动感。
包括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指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解出部分尿液。
产后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3,4],给产妇造成身心痛苦。
为此对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原因分析1.1产前尿潴留未及时处理,使膀胱紧张度及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使膀胱排尿反射功能消失而致产后尿潴留。
1.2第二产程延长临床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程延长,会进一步增加本以受胎头先露挤压膀胱三角区黏膜充盈、水肿,诱发膀胱底部、尿道括约肌及会阴部,从而增加产后尿潴留概率。
1.3会阴伤口局部疼痛刺激切口疼痛刺激将会对产妇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尿道痉挛,也会增加产妇排尿的难度。
1.4腹壁由于妊娠时的持久扩张,产后会发生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
此时孕妇在孕期如果多运动,加强腹肌锻炼,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种原因的患病可能。
1.5无痛分娩技术的使用无痛分娩使用将会降低产妇膀胱敏感度,可能导致产妇难以自行排出小便,尤其是在第二产程中,产妇难以很好地配合宫缩屏气用力,导致产程延长,从而延长胎头压迫膀胱时间,乃至诱发产后尿潴留。
1.6精神因素产后不习惯床上排尿、或因产后体虚起床后可能发生眩晕现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妇排小便困难。
1.7大剂量解痉镇静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予硫酸镁,莨菪碱等药物,也会降低膀胱张力而引发尿潴留现象。
1.8人为因素护理人员在导尿操作时,可能损伤尿道黏膜,拔尿管时由于对尿道粘膜机械性刺激,使尿道粘膜水肿,而发生尿潴留。
1.9剖宫产术前、术后留置导尿管、拔出导尿管均出产生刺激,加上硬膜外麻醉,同时术后使用镇痛泵,均会加重排尿困难。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产后尿潴留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
不仅增加产妇的痛苦,增加产后尿路感染的机会,且易导致产后子宫的收缩乏力,严重者可引起产后大出血而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预防产后尿潴留,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是产后护理较为突出的问题。
我产科从我院开诊以来在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收住产妇48例,阴道分娩,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8例;会阴未破12例;会阴切开或ⅠⅡ度裂伤者46例,产后未发生尿潴留。
1.2产后尿潴留产后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
产后4h即应让产妇排尿。
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
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收缩。
用强刺激手法,或肌内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1mg或加兰他敏注射液2.5mg,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
若使用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日,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预防与护理2.1预防2.1.1 鼓励排尿:产后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四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向产妇宣传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和原因,解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让待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自信心,并告之产后应尽早下床解小便以及早解小便的好处,解除产妇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
如因不习惯卧床姿势排尿,应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坐起排尿,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并向其解释产后第一次排尿虽然困难,但自己完全有能力排尿,消除其紧张、顾虑情绪。
2.1.2 术中操作:对在产程中需导尿者,应在宫缩间歇进行,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各种原因造成的产程延长,纠正产妇的一般情况,以免产妇过度疲劳。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胎头压迫过紧时,可用左手上推或下压胎头,右手持尿管缓慢插入,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减少人为因素所致的产后尿潴留。
2.1.3 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护士主动协助、督促产妇于产后2~4小时及时排尿,以免因膀胱过度充盈而引起排尿困难。
2.3 恰当运用止吐药 恰当适时运用止吐药,可以大大减轻患者化疗时的恶心、呕吐症状。
对初次化疗的患者,可在化疗后0.5h 或患者微感恶心呕吐时用药,甚至不用,以减轻患者的赖药性。
对曾经接受过化疗的患者,可在化疗前0.5h 运用止吐药,预防化疗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胃复安、盐酸格拉司琼等。
2.4 饮食少量多餐 化疗时恶心呕吐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抑制消化腺分泌和胃肠平滑肌的蠕动,这时患者常无进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护士不必过于强求患者多进食,可饭前漱口,给予口腔护理,以促进食欲;或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色香味俱全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产气、辛辣、刺激和高脂食物,进食前后休息一段时间。
尽量避免化疗前2h 、化疗中、化疗后2h 进食,以免加重呕吐。
3 化疗后期护理通常化疗一疗程结束后,恶心呕吐症状也随之消失。
但也有个别患者会延迟在化疗后24h ,甚至持续几天。
护理人员应及时总结患者此次化疗时的胃肠道反应,为患者下次化疗时积极有效的护理做好准备。
针对妇科女性患者,护士应多关心患者,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安慰、关心患者,与家属一起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摆脱化疗时不适的阴影,使机体在化疗后能尽快康复,为下次化疗作好心理、生理准备,帮助患者早日战胜病魔,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1]沈蓉蓉.胃充盈对化疗致吐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1997,32(7):376.[2]谢毅,付越榕.睡眠中给药预防化疗所致的呕吐[J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1996,23(4):254.·经验交流·妇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谭玉洁,王 琼,周 静(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妇产科,重庆400042) 关键词:妇科;尿潴留;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28194(2008)202031202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自行排尿的一种症状,临床表现为尿意窘迫感,但不能自行排尿,下腹胀痛、拒按,患者辗转不安,十分痛苦,体检可见耻骨上膨隆,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