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处理工艺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生化预处理工艺生化预处理工艺是指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对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血液等)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步骤。
这些步骤旨在提取、处理和保护生物样本中的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便后续的分析、检测、测序或其他实验操作。
以下是一般的生化预处理工艺步骤:1.采集样本:生物样本的采集是整个生化预处理工艺的第一步。
样本的采集应当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进行,以确保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样本分离:样本中可能包含多种生物大分子,如细胞、细胞器、蛋白质、核酸等。
生化预处理的第二步是通过离心、过滤或其他分离技术将这些组分分离出来。
3.细胞破碎或组织破碎:对于细胞或组织样本,通常需要进行破碎以释放其中的细胞器、蛋白质和核酸。
这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如超声波破碎、刀具破碎)、化学方法(如酶解)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来实现。
4.提取蛋白质:对于蛋白质的分析,需要采用合适的提取方法。
这可能包括蛋白质沉淀、蛋白质抽提液(如RIPA缓冲液)等步骤,以得到可用于后续分析的蛋白质样品。
5.提取核酸:对于核酸(DNA、RNA)的研究,需要进行核酸的提取。
常用的方法包括酚氯仿提取、离心柱法、磁珠法等。
6.样本保存:在进行生化预处理后,样本需要以适当的方式保存,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降解。
通常使用冷冻、冷藏或添加保存液等方式。
7.测量和分析:处理后的生物样本可以用于各种分析,包括蛋白质电泳、质谱分析、核酸测序、PCR等。
8.数据解释和结果呈现:最后,通过对测量和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解释,并呈现最终的结果。
总体而言,生化预处理工艺是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实验的基础,其质量和准确性对于后续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在进行生化预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目的和样本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步骤。
污水处理中水解酸化生化处理工艺介绍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水解酸化污泥本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生化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一、水解酸化处理工艺简介水解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
微生物通过释放胞外自由酶或连接在细胞外壁上的固定酶来完成生物催化反应。
酸化是一类典型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各种有机酸。
从机理上讲,水解和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但不同的工艺水解酸化的处理目的不同。
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
混合厌氧消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
而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消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以创造各自的最佳环境。
1.1、处理过程1.1.1、厌氧生化处理的概述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
厌氧生化处理过程:高分子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发酵(或酸化)阶段、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1)水解阶段水解可定义为复杂的非溶解性的聚合物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2)发酵(或酸化)阶段发酵可定义为有机物化合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被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为主的末端产物,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为酸化。
(3)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的作用下,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甲烷阶段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被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
1.2、水解酸化分析高分子有机物因相对分子量巨大,不能透过细胞膜,因此不可能为细菌直接利用。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物膜反应器、曝气法、好氧/厌氧处理法等。
1. 生物膜反应器(MBBR)
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过滤器的组合系统。
它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反应器设计灵活、占地面积小等。
2. 曝气法
曝气法是利用氧气和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在曝气池中通过注入高压氧气来增加水的氧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利用的生物膜的生长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该工艺的缺点是能耗高、占地面积大。
3. 好氧/厌氧处理法
好氧/厌氧处理法是通过好氧阶段和厌氧阶段的交替来处理污水。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对氧气的利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缩合有机物,进而将有机物完全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但是需要多阶段反应器,这就要求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较为复杂。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引言概述: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图。
正文内容:
1. 工艺流程
1.1 污水进水与初沉池
1.1.1 污水进水: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处理系统,经过初步的筛网过滤,去除较大的悬浮物。
1.1.2 初沉池:污水进入初沉池,通过重力沉淀,使悬浮物和部份有机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1.2 好氧生物反应器
1.2.1 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经过初沉后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加入氧气和微生物,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代谢,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1.2.2 溶解氧供应:为了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提供充足的溶解氧,通常通过机械曝气或者其他供氧装置进行供应。
1.3 沉淀池
1.3.1 污水进入沉淀池:经过好氧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污水进入沉淀池,继续沉淀悬浮物和污泥。
1.3.2 污泥处理:沉淀池中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方式,可以得到可再利用的污泥或者固体废物。
2. 工艺图
2.1 进水与初沉池:进水口、筛网、初沉池。
2.2 好氧生物反应器:进水口、生物反应器、溶解氧供应装置。
2.3 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污泥处理装置。
总结: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
其工艺流程包括污水进水与初沉池、好氧生物反应器和沉淀池。
工艺图中展示了各个处理单元的组成。
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倒置A2O工艺运行说明环保知识课堂倒置A2O工艺运行说明一、污水处理系统概况污水处理站用于生活污水和景观水的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30m³/h,污水处理系统由前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组成。
前处理单元包含格栅与调节池,主要作用为截留大颗粒物质、调节水量、均匀水质,保障后续系统运行。
生化处理单元采用倒置A2O工艺,设置2套系统,包含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用于降解污水中有机物,同时脱氮除磷,以净化水质。
深度处理单元设置2套系统,包含曝气生物滤池、PCF过滤器、沸石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用于进一步净化水质,降低出水色度、COD、SS等。
本工艺运行说明主要针对生化处理单元。
二、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随后污水经提升泵进入生化处理单元。
生化处理单元采用倒置A2O工艺,包含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及沉淀池。
缺氧池、厌氧池配有潜水搅拌机,好氧池通过鼓风机曝气维持供氧。
在缺氧池,微生物利用进水中有机物为碳源,使得回流污泥带来的硝酸盐反硝化,形成氮气逸至大气中,达到脱氮目的。
在厌氧池,聚磷微生物吸收污水中的易降解COD,同时释放磷酸盐。
好氧池中,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质与氨氮,并过量吸收磷。
好氧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出水经中间水池提升泵进入深度处理单元,沉淀池污泥回流至缺氧池。
生化处理单元主要参数:1、缺氧池尺寸:4.6m×3.0m×3.3m有效容积:42m³数量:2座配置:潜水搅拌机,1.5kW,2台2、厌氧池尺寸:2.8m×3.0m×3.3m有效容积:25m³数量:2座配置:潜水搅拌机,0.85kW,2台3、好氧池尺寸:8.4m×3.0m×3.3m有效容积:75m³数量:2座配置:罗茨风机,流量3.6m³/min,压力40kPa,3台,2用1备好氧池内置橡胶生物载体颗粒。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利用的过程。
二级处理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生化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主要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这一过程主要分为好氧和厌氧两个阶段。
在好氧阶段,微生物利用氧气降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此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在厌氧阶段,微生物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
此阶段适合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二、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进水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出水处理四个阶段。
1. 进水处理:废水进入处理系统前,需要进行初步的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
这一步骤旨在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调整废水的性质,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好氧处理:进入好氧处理阶段的废水,通过曝气设备将氧气注入处理池中,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在好氧处理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微生物也进行了繁殖。
3. 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厌氧处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降解,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
这一阶段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4. 出水处理:经过好氧和厌氧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已经大大降解,出水的有机物浓度明显降低。
在出水处理阶段,对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等处理,去除残存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三、生化处理工艺图以下是一个常用的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图:1. 进水处理:包括除砂池、除油池、调节池等。
2. 好氧处理:进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
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曝气池、活性污泥池等。
3. 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厌氧生物反应器。
CASS工艺生化处理一、CASS工艺原理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CASS池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
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
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二、CASS工艺的特点CASS池通过技术革新、优化设计使其容积变小,效果更好。
此法连续进水、但不曝气,有机物浓度很高,呈缺氧和厌氧状态,抑制了好气菌的生长,控制污泥不发生膨胀。
主反应区又分成缺氧和好氧两部分,周期进行曝气、沉淀和撇水。
沉淀阶段不进水,消除了可能产生的水力干扰,提高了污泥特性和出水水质。
对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害物质,水质水量变化大的医院污水[2]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的处理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医院污水生化处理方法:①工程建设费用低。
CASS的生物降解、污泥沉降和废水排放均在同一池中进行,不需调节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可大大节省投资、减少用地和降低运行费用。
一般,建设费用可节省10%~25%,占地面积可减少20%~35%。
②运行费用省。
由于周期性曝气,池内溶解氧的浓度在沉淀和排水阶段降低,在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③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
CASS法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使二级处理的投资,达到三级处理的水质。
④CASS工艺在延时曝气、周期循环中,极易做到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
而对医院污水的处理,必须要考虑污水中有传染病人的病毒、致病菌,所以不能用普通污水净化池的处理办法来处理,要采用厌氧、兼氧结合为主处理,并利用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原理来对传染病污水中的有机物、病菌、病毒进行沉淀、分解、吞噬、杀死[3]。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引言概述:二级处理是指在初级处理(如物理处理)之后进行的一种生化处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1.1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在生化处理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的氧气和微生物,微生物会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2 提高水质: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水质。
1.3 促进微生物生长: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会得到充分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从而提高处理效率。
二、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2.1 曝气池:曝气池是生化处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入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2.2 沉淀池:沉淀池用于沉淀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净化水质。
2.3 二沉池:二沉池是用来分离水中的污泥和水的设备,将污泥沉积在底部,将清水放出。
三、生化处理的工艺图3.1 曝气池:曝气池通常为圆形或者长方形,顶部设有氧气喷头,底部设有排水口。
3.2 沉淀池:沉淀池为长方形,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上部设有出水口。
3.3 二沉池:二沉池为两层结构,上层为水池,下层为污泥池,通过管道连接。
四、生化处理的应用领域4.1 市政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二级处理工艺,通过生化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采用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质。
4.3 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较少,采用生化处理可以简单高效地处理污水。
五、生化处理的优势5.1 降解效率高:生化处理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提高水质。
5.2 操作简单:生化处理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3 适合范围广:生化处理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适合性。
结论: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生化处理可以提高水质,降低有机物质含量。
生化处理工艺图清晰展示了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有助于了解和应用生化处理技术。
简述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石油化工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和悬浮物等污染物。
这些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经过有效的处理工艺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简述一下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
一、预处理工艺石油化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油脂和颗粒物,需要经过预处理工艺来去除这些物质。
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格栅除渣、油水分离和调节调节等步骤。
格栅除渣是利用格栅设备将大颗粒的杂物和固体颗粒物拦截下来,以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损坏。
油水分离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油脂和油类物质分离出来,通常采用油水分离池或气浮设备来实现。
调节调节是为了调节废水的pH值和温度,以适应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二、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工艺是指利用生物学方法来去除石油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
生化处理工艺通常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触氧化法。
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厌氧消化法或厌氧接触氧化法。
生化处理工艺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但需要严格控制好氧条件或厌氧条件以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保证处理效果。
三、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来去除石油化工废水中的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混凝沉淀、吸附和氧化等步骤。
混凝沉淀是利用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聚集成较大的团簇,然后沉降到底部或浮起到水面上,从而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
吸附是利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氧化是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通常采用臭氧氧化或氯氧化等方法。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的优点是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但需要设备投资大且运行成本高。
2.2 生化处理方法介绍(3)、工艺确定生化的处理方法又分为厌氧、好氧两种和他们的组合工艺,现将厌氧、好氧以及他们的组合工艺的几种较先进,成熟的工艺介绍如下:(1)厌氧工艺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又称为厌氧消化。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即在发酵细菌的作用下,多糖转为单糖,再发酵成为乙醇和脂肪酸;蛋白质先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成为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即产氢气产乙酸菌将水中的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即产甲烷菌利用乙酸、H2和CO2产生CH4。
因此,厌氧消化就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一个连续的微生物学过程。
与好氧相比具有能耗低、污泥量少,且能够降解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有机物。
厌氧消化技术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出一些先进的、高效的厌氧工艺,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等。
当水中有机物含量不高时,经常采用水解酸化工艺,该工艺水力停留时间短,投资费用少,该工艺可使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水解-好氧工艺开发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具有投资大、能耗高和运转费用高等缺点,试图采用厌氧处理工艺替代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艺。
新工艺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其一,水解池取代了传统的初沉池,水解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初沉池,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水解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不但在数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理化性质上发生了更大变化,使污水更适宜后继的好氧处理,可以用较少的气量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完成净化;其二,这种工艺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完成了对污泥的处理,使污水、污泥处理一元化,可以从传统的工艺过程种取消消化池。
作为一种替代的处理工艺,在总的停留时间和能耗等方面比传统的活性污泥要有很大的优势;其三,水解酸化池中的缺氧环境和充足的碳源,有利于反硝化脱氮。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生化系统是其中的核心处理工艺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的处理工艺及原理。
一、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简介生化系统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和去除的方法。
它通过培养和利用微生物,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处理,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生化系统处理工艺生化系统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调节池以及二沉池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工艺的作用及原理。
1. 曝气池曝气池是污水处理中的主要环节,主要用于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降解活动。
曝气池内通过通入气泡或喷射气流的方式,将氧气与污水充分接触,使微生物能够进行有效的降解。
氧气的供应方式可以是机械曝气或天然曝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 沉淀池沉淀池是生化系统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它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过剩的微生物。
在沉淀池中,由于重力作用,悬浮物会逐渐沉淀到池底,而上层清水则向下流动。
沉淀池的设计要求合理,以确保悬浮物和过剩微生物能够有效沉淀,并达到污水的初步净化。
3. 调节池调节池是用于调节污水水质和流量的工艺环节。
在进入生化系统之前,污水中的水质和流量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因此通过调节池,可以将水质和流量进行平稳的调节,使进入下一阶段的处理工艺能够更好地适应处理要求。
4. 二沉池二沉池是生化系统中的最后一道工艺环节,主要用于沉淀可能残留在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
在二沉池中,通过减慢污水流速,以及继续利用重力作用,将残留微生物和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使污水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三、生化系统处理原理生化系统处理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
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硝化物等被微生物降解成较小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这些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两类,它们在不同的处理阶段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好氧微生物主要生活在曝气池中,它们通过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较小的无机物。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生化系统是污水处理站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实现废水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生化系统的处理工艺及原理,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的技术。
二、生化系统的处理工艺生化系统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主要分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新型的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厌氧和好氧两个阶段的处理结合起来。
在厌氧条件下,厌氧菌将有机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
而在好氧条件下,好氧菌则将其生物降解物质进一步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存在流程复杂、需用大量能源等问题。
(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于填料或膜上,以形成微生物膜进行废水处理。
它相比于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小的占地面积。
同时,生物膜法对波动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
因此,生物膜法在现代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生化系统的处理原理生化系统的处理原理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菌和好氧菌两种类型。
(1)厌氧菌作用厌氧菌作用是将废水中的碳源转化为有机酸、气体或有机溶解物等可生物降解物质。
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繁殖,通过吸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释放沼气和有机酸,实现废水的初步净化。
(2)好氧菌作用好氧菌作用是将厌氧菌转化后的有机溶解物进一步降解为无害物质。
好氧细菌能耗氧降解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废水能实现进一步净化。
四、生化系统的优缺点生化系统作为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具有高效、经济、操作灵活等优点。
相较于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生化系统能更彻底地降解有机物,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
而且,生化系统可根据废水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对波动负荷能够适应性较强。
(2)缺点生化系统的主要缺点在于工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
生化工艺流程本厂生化污水处理工艺采纳A2/O法。
含酚氰的焦化废水经蒸氨后进入生化废水处理站,经平流式除油池去除重油、轻油(事故时进入调剂池)气浮池去除乳状油后进入浮选、厌氧吸水井、经污水泵送至厌氧池与生活污水混合,将废水中一些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厌氧池出水通过泵打入缺氧池与二沉池(回流污水井通过泵)回流的消化液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氮以氮气的形式最终去除,缺氧池的出水自流入好氧池与经污泥提升泵(二沉池污泥回流井)送回到好氧池的活性污泥以及再次利用的稀释水(循环水排污水)充分混合进行曝气(好氧池的空气来自鼓风机),废水在此完成有机物的最终降解和消化反应。
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在此进行二次分离,泥经回流污水井,一部分回流到好氧池,余外部分经泵送至污泥浓缩池。
水经回流水井,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参与反硝反应,余外部分进入混合反应池,与药剂间送来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助凝剂聚丙酰铵(PAM)进行混合反应。
反应后的废水自流入絮凝沉淀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废水在此泥水分离。
分离后的废水进入酚水井,通过机器过滤后,一部分送至筛焦工段及炼焦车间作为除尘用水,熄焦补充水,其余部分送选煤厂洗煤。
沉于池底的污泥流入污泥脱水间内的混凝污泥井,经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定期由螺旋压滤机脱水,脱水后的泥饼由螺旋输送机运至污泥储槽,装车外运。
第二节污水处理岗位的职责与任务1、负责生化工序焦化废水的处理,使废水外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执行车间和各工段工作指令,同时在厂调度指导下完成生产任务。
3、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性能、技术指标、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爱护及事故处理等。
4、严格按照规程开、停、倒车,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指标,及时巡回检查,准确判定并及时处理(或汇报)专门情形。
5、做好所属设备的操作和爱护,按时填写操作记录。
6、及时依照来水水质进行工艺调整。
7、负责本岗位各种药剂的投加、废油的排放和污泥排放、压滤等工作,保证按时按量投加。
低氧生化工艺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生化工艺之间的污水处理技术。
它在处理过程中控制氧气的浓度,使微生物在低氧环境下进行生化反应。
低氧生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 低氧环境下,微生物的代谢速率较慢,但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适应污水浓度的变化。
2. 低氧生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污水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含量。
3. 该工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运行,对水温变化的适应性强。
4. 低氧生化工艺的能耗较低,能够减少运行成本。
5. 通过调整低氧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选择性培养,有利于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低氧生化工艺在处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低氧生化工艺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说明
二沉池出水用水泵抽到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系统,首先进入预调节池,通过pH自动控制系统调整pH值在6.5~8.5范围内,并投加高效阻垢污剂和优质配比营养物质,给细菌提供部分营养,以利于细菌的生长。
系统分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两个阶段(序号①~○16表示水流方向):
①~⑥池是水解酸化部分:厌氧生物经过水解、酸化、产乙酸和产甲烷四个阶段,将废水中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的、小分子的有机物,并将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新的细胞物质,停留时间:6h。
经过水解酸化,废水COD Cr可降低至100mg/L以下,COD Cr 去除率28%~35%。
⑦~○16池是接触氧化部分:好氧及兼氧生物将废水中的易降解的有机物、N、P 等物质,做细胞合成底物,形成新的细胞物质,进一步降低废水中所有可生化的有机物,能很好地降解COD,废水走到第○12池,其COD Cr已经能达到80mg/L以下,出水时N、P、COD Cr 等各项都能稳定达标。
接触氧化停留时间:18h。
生化处理工艺说明
厌氧池
调节池的水由潜水泵打入厌氧池。
厌氧微生物对于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中环的裂解,具有不同于好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其裂解为还原性裂解和非还原性裂解。
厌氧生物发酵池的主要目的是去除COD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厌氧过程对于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基等,以气体的形式从池中排中,可以去除废水中50~80%左右之COD。
同时,还可以将废水中的芳烃类有机质所带的苯、萘、蒽醌等环打开,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厌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及甲烷化阶段。
在水解阶段,固胶体性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有机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厌氧反应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厌氧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污泥层对悬浮物、染料颗粒及细小纤维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
焦化废水厌氧工艺水力停留时间较其他废水长,COD去除率15~30%,同时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缺氧池
缺氧池是生物脱氮的主要工艺设备,废水中NH3-N在下一级好氧硝化反应池中被硝化菌与亚硝化菌转化为NO3--N与NO2--N的硝化混合液,循环回流于缺氧池,通过反硝菌生物还原作用,NO3--N与NO2--N转化为N2。
此转化条件,一是废水中含有足够的电子供体,包括与氧结合的氢源和反硝化异养菌所需之足够的有机碳源,二是厌氧或缺氧条件。
由第一
级厌氧池之出水,已留有足够的有机碳源,可供反硝化菌消耗,但不能太大的过量碳源,以免出水含碳源过多,影响后续硝化反应。
反硝化反应影响因素:
碳源进入缺氧池之废水中,BOD5/TN>3—5,即认为碳源充足,本系统内碳源充足;
pH pH在6.5—7.5为宜,原废水满足要求;
水中溶解氧<0.5mg/L;
适宜温度20~40℃;
硝化混合液回流率100~400%。
厌氧池排出的厌氧消化液在进入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前进行缺氧曝气,其作用如下:
缺氧池回流入大量的曝气池的沉淀污泥,使缺氧池和好氧池组合为A-O工艺,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
在缺氧过程中溶解氧控制在0.5mg/L一下,兼性脱氮菌利用进水中的COD作为氢供给体,将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排入大气,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过程中的产酸过程,把一些复杂的大分子稠环化合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机物。
好氧池
好氧池采用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气池,它由池体、布水和布气系统三部分组成。
缺氧池流出的废水自流入推流式活性污泥曝气池,在此完成含氨氮废水的硝化过程。
硝化菌为自养好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将废水中NH3—N氧化为NO3--N,此过程消耗废水中碳酸盐碱度计),一方面须中和过程产生的H+,另一方面,硝化菌细胞生长需要消耗一定量碱度。
每硝化1g氨氮,需消耗7.1g碱度(以CaCO3计)。
因此需要在此投加适量Na2CO3,以补充碱度。
反应温度20~40℃;pH8.0~8.4。
此过程,要求较低的含碳有机质,以免异氧菌增殖过快,影响硝化菌的增殖。
气水比20:1。
与悬浮活性污泥接触,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并部分转达化为新的微生物菌胶团,废水得到净化。
该工艺在水底直接布气,活性污泥直接受到气流的搅动,加速了微生物的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本工艺处理能力大,COD容积负荷可达0.8~1.5Kg COD/(m3.d),COD去除率为70~90%。
污泥生成量少,污泥产率0.2~0.4Kg干污泥/(1KgCOD去除)。
二沉池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法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使活性污泥与处理完的废水分离,并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使混合液澄清,同时排除污泥,并提供一定量的活性微生物,其工作效果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排放污泥浓度。
曝气池内得以进行充分反应的硝化混合液流入缺氧池,而缺氧池内的脱氮菌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以回流液中硝酸盐的氧作为收电体,进行呼吸和生命活动,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不需外加碳源。
循环比可取600%。
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流出的废水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自下向上流动,运行中废水与填料接触,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并部分转化为新的生物膜,废水得到净化。
溶解氧控制在2~4mg/L,能够进一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脱除氨氮、磷,对水质起关键作用。
该工艺在填料下直接布气,生物膜直接受到气流的搅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其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克服堵塞现象。
由于此时废水中各污染物含量较低,可取较低的容积负荷,气水比10:1。
生物接触氧化池由池体、填料、布水和布气系统四部分组成,作为进一步净化废水的后处理过程。
本工艺处理能力大,COD容积负荷可达1.0~2.0Kg COD/(m3.d),COD去除率为70~90%,污泥生成量少,污泥产率0.2~0.4 Kg干污泥/(1KgCOD去除),运行中不会产生污泥膨胀,能够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无需污泥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