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化处理方法及工艺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8.33 MB
- 文档页数:147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旨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减少,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级处理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其中生化处理是主要的处理过程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1. 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在二级处理中,生化处理主要通过活性污泥法来实现。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混合污泥,其中包括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主要利用有氧条件下的氧化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而厌氧微生物则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
2. 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生化处理工艺普通包括预处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三个阶段。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沉淀物,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和沉砂池。
格栅用于过滤大颗粒物质,如树叶、纸张等,而沉砂池则用于沉淀较重的悬浮物质。
2.2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机物降解的过程。
在好氧处理单元中,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微生物利用有氧条件下的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常见的好氧处理单元包括活性污泥法、浸没生物膜法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工艺包括接触氧化池、好氧池和沉淀池。
接触氧化池用于提供氧气和混合污水与活性污泥的充分接触,好氧池则是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沉淀池则用于沉淀活性污泥并将处理后的水体分离。
2.3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有机物转化的过程。
厌氧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厌氧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池和厌氧滤池。
在厌氧消化池中,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而厌氧滤池则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3. 生化处理工艺图以下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典型工艺图:[工艺图]4. 结论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在二级处理中,主要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含氧环境下,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最终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生化处理工艺流程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沉淀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悬浮物和沉淀物等,以减少对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砂池和沉砂池等。
2.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的过程。
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固定床法等。
在这些工艺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生物化学反应等方式,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3. 沉淀过程:沉淀过程是将处理后的污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污泥进行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淀槽等。
在沉淀过程中,悬浮物和生物污泥会沉淀到底部,而清水则从上部流出。
三、生化处理工艺图下面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示例:1. 预处理工艺图:格栅-砂池-沉砂池格栅: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通过网格过滤掉。
砂池:将污水中的沙子和细小颗粒物通过沉淀分离。
沉砂池:将污水中的重质悬浮物和沉淀物通过沉淀分离。
2.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图:活性污泥法进水口: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活性污泥反应池。
活性污泥反应池:在反应池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和生物化学反应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出水口:将处理后的污水从反应池中排出。
3. 沉淀过程工艺图:沉淀池进水口:将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沉淀池。
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悬浮物和生物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到底部。
出水口:将清水从沉淀池的上部流出。
污水生化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这种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能够有效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一、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普通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1. 预处理阶段:在进入生化处理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淀物。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砂池和调节池等。
格栅过滤可以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沉砂池可以去除较重的沉积物,而调节池则可以平衡污水的流量和水质。
2. 生化处理阶段: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床法和膜生物反应器法等。
-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活性污泥来降解有机物质。
在活性污泥池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生物降解等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同时,通过氧气的供应,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微生物进行降解反应。
- 固定化床法:固定化床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固定在固定载体上进行降解的方法。
常见的载体包括填料、膜和纤维等。
在固定化床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载体上的方式进行降解反应,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
- 膜生物反应器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是一种将微生物和膜结合起来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在反应器中设置膜,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固液分离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低的能耗。
3. 后处理阶段:在生化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来进一步提高出水的水质。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沉淀可以去除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悬浮物,过滤可以去除弱小颗粒和胶体,而消毒可以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二、处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污水生化处理的效果,需要对处理先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物(TSS)和氨氮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处理效果的好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
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生物膜反应器、曝气法、好氧/厌氧处理法等。
1. 生物膜反应器(MBBR)
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基于移动床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过滤器的组合系统。
它利用生物膜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反应器设计灵活、占地面积小等。
2. 曝气法
曝气法是利用氧气和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
在曝气池中通过注入高压氧气来增加水的氧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利用的生物膜的生长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该工艺的缺点是能耗高、占地面积大。
3. 好氧/厌氧处理法
好氧/厌氧处理法是通过好氧阶段和厌氧阶段的交替来处理污水。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对氧气的利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缩合有机物,进而将有机物完全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工艺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但是需要多阶段反应器,这就要求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较为复杂。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其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如细菌、藻类、真菌等)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较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生长、分裂、吸收营养物质、分解有机物质等。
二、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1. 水解酸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废水首先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这个过程有利于后续的生物降解反应。
2. 好氧生物降解阶段:在水解酸化池之后,废水进入好氧生物降解池。
在这个池中,通过通入适量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微生物在这个阶段分解有机酸、氨氮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阶段:好氧生物降解之后,废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4. 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其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会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沉淀池中的污泥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肥料或填埋,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工艺图示以下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示:[工艺图示]四、总结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工艺流程包括水解酸化阶段、好氧生物降解阶段、深度处理阶段以及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等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过程。
其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生物膜或者悬浮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无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化处理通常分为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其中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净化污水。
二、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图二级处理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图如下:1. 水解酸化池:该池主要是将有机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产生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为后续的生物降解提供有机负荷。
2. 好氧生物处理池:该池是将水解酸化池中产生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好氧生物处理池中的微生物还能氧化氨氮为硝酸盐,实现氮的去除。
3. 除磷池:该池是为了去除污水中的磷元素,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或者利用生物吸附的方式,将污水中的磷元素转化为不溶性的磷盐沉淀物,从而实现磷的去除。
4. 沉淀池:该池主要是利用重力沉淀的原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沉淀物质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固体的分离和去除。
5. 消毒池:该池是为了杀灭残留在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通常使用氯或者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三、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优势1. 净化效果好:二级处理通过生物降解和物理分离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使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投资成本低:相比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生化处理工艺的投资成本较低,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和乡村地区的污水处理。
3. 运行维护方便:生化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操作维护较为方便,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设备。
4. 能量消耗低: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微生物代谢过程不需要额外能量供应,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级处理是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环节,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其中生化处理是关键环节,本文将对二级处理中的生化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应的工艺图。
二、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两个阶段。
2.1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在厌氧环境中,厌氧菌通过厌氧呼吸代谢有机物,产生甲烷等。
厌氧处理主要包括厌氧池和厌氧旋流器两个单元。
在厌氧池中,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产生反应底物。
而在厌氧旋流器中,通过旋流的作用,将气体与液体分离,使产生的甲烷进一步净化。
2.2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在好氧环境中,好氧菌通过好氧呼吸代谢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好氧处理主要包括曝气池和二沉池两个单元。
在曝气池中,通过注入空气,提供好氧条件,促使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而在二沉池中,通过沉淀作用,将已降解的有机物和生物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
三、生化处理工艺图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插入工艺图]图中,厌氧池、厌氧旋流器、曝气池和二沉池依次表示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不同单元及其相互联系。
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1.工艺图附件:包括厌氧池、厌氧旋流器、曝气池和二沉池的详细平面图和示意图。
2.生化处理数据附件:包括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的实验室数据和操作指导。
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对污水进行清洁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
2.厌氧处理:在缺氧环境中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3.好氧处理:在有氧环境中进行的生物降解过程。
4.生物污泥:生物处理过程中生长的微生物聚合物,主要由菌体和胞外物质组成。
5.二沉池:污水处理中的一个单元,用于将已降解的有机物和生物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之生化处理好氧与厌氧处理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生化处理将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生化处理中,又包括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
1. 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指在富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首先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包括调节 pH 值、温度等。
(2)初级处理: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将较大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进一步净化水质。
(3)曝气池: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曝气池,通过机械曝气或其他方式向污水中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4)二沉池:曝气池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通过净水板或斜板等装置将浮性悬浮物和生物絮凝物与水进行分离,产生污泥。
(5)污泥处理:从二沉池中获得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措施,得到污泥饼或污泥液体,进一步处理。
2.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工艺流程如下:(1)进水调节:同样需要对进水进行调节,以适应厌氧处理的环境要求。
(2)厌氧池:将进入的污水引入厌氧池,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容器内部的混合等条件,为厌氧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
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降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有价值的产物。
(3)沉淀池: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和分离,将产生的污泥与水进行分离,进一步净化水质。
(4)厌氧消化池:从沉淀池中获得的污泥,进一步经过厌氧消化池的处理,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释放出可再生的有机产物。
综上所述,生化处理中的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是常见的工艺流程。
好氧处理适用于需要大量氧气供应的环境,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质;而厌氧处理则适用于无氧或缺氧环境下的处理,能够产生有价值的产物。
无论是好氧处理还是厌氧处理,都需要合理调节进水的水质和控制处理过程中的条件,以保证处理效果的达到。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引言概述: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其工艺图。
正文内容:
1. 工艺流程
1.1 污水进水与初沉池
1.1.1 污水进水: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处理系统,经过初步的筛网过滤,去除较大的悬浮物。
1.1.2 初沉池:污水进入初沉池,通过重力沉淀,使悬浮物和部份有机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1.2 好氧生物反应器
1.2.1 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经过初沉后的污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加入氧气和微生物,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代谢,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1.2.2 溶解氧供应:为了维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提供充足的溶解氧,通常通过机械曝气或者其他供氧装置进行供应。
1.3 沉淀池
1.3.1 污水进入沉淀池:经过好氧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污水进入沉淀池,继续沉淀悬浮物和污泥。
1.3.2 污泥处理:沉淀池中的污泥经过浓缩、脱水等处理方式,可以得到可再利用的污泥或者固体废物。
2. 工艺图
2.1 进水与初沉池:进水口、筛网、初沉池。
2.2 好氧生物反应器:进水口、生物反应器、溶解氧供应装置。
2.3 沉淀池:进水口、沉淀池、污泥处理装置。
总结: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污水处理方法。
其工艺流程包括污水进水与初沉池、好氧生物反应器和沉淀池。
工艺图中展示了各个处理单元的组成。
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水,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利用的过程。
二级处理是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其中生化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主要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这一过程主要分为好氧和厌氧两个阶段。
在好氧阶段,微生物利用氧气降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此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在厌氧阶段,微生物在缺氧或者无氧条件下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
此阶段适合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二、生化处理工艺流程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进水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出水处理四个阶段。
1. 进水处理:废水进入处理系统前,需要进行初步的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
这一步骤旨在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调整废水的性质,为后续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好氧处理:进入好氧处理阶段的废水,通过曝气设备将氧气注入处理池中,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在好氧处理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微生物也进行了繁殖。
3. 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厌氧处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降解,产生甲烷等可燃性气体。
这一阶段适合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4. 出水处理:经过好氧和厌氧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已经大大降解,出水的有机物浓度明显降低。
在出水处理阶段,对废水进行沉淀、过滤等处理,去除残存的悬浮物和微生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三、生化处理工艺图以下是一个常用的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图:1. 进水处理:包括除砂池、除油池、调节池等。
2. 好氧处理:进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
好氧生物反应器包括曝气池、活性污泥池等。
3. 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厌氧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