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写好独特的细节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6
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著名作家贾平凹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诀,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那就是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
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
”一、技法点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
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选好典型细节细节是展示文章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
如《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一段抓住的是“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是“又脏又破”“未补未洗”,表现了他的穷困潦倒,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麻木、懒散的特点。
2.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如果你也想笔下的人物有传神的细节,那么你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于捕捉的大脑,仔细地观察你周围的人并将他们的细微言行记录下来。
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地观察。
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
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
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祥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
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厚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如佳作1中的片断:“雨天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高中语文备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技法例析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细节描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细致描写。
它包括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的细致的描写。
它着力捕捉人物特征在某一时间场合的具体表现,它要求精细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在具体情境中的生动体现。
细节描写要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若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生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
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作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启示:任何完美都是集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什么是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一、成功细节描写的作用1.能使人物形象细腻而传神,人物性格真实而鲜明。
2.能使故事情节生动、作品内涵丰富,让读者印象深刻。
3.生动的细节描写,也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细节描写注意事项1.细节必须真实。
只有真实的细节才能准确地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出来,从而,给人以真实感。
初二语文作文的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是初中语文作文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通过讲述故事、描写事物或者叙述经历等方式,展现事物的来龙去脉,抒发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二语文作文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一、确定写作主题记叙文的写作主题应该明确,限定在一个故事、事件或者经历范围内。
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构思一个有趣的故事。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确保主题有足够的可写性和吸引力。
二、构建合理的情节一个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合理的情节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部分。
起承是引入故事的部分,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下去的欲望;转是故事的发展点,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合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构建情节时,可以运用对比、冲突、转折等手法,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张力。
三、注意描写细节记叙文的魅力在于能够生动地描绘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在写作时,应该多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故事中的事物,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氛围。
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四、把握好叙述角度和语态记叙文的叙述角度可以选择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可以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使故事更加真实;如果是虚构的故事,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叙述,使故事更为客观。
另外,要注意把握好叙述语态,既可以使用直接叙述,也可以使用间接叙述,丰富句式结构,增强句子的变化性。
五、注重情感表达记叙文除了叙述事实的经过外,还应该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的描写,可以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使读者对故事产生共鸣。
情感表达可以通过对话、心理独白、动作描写等方式展现出来,要求情感真实、贴切。
六、审稿修改写完初稿后,要进行仔细的审稿和修改工作。
不断地审视自己的作文,发现其中的语句不通顺、逻辑混乱之处,并且进行修改。
作文大全如何写好记叙文记叙文是我们在学习写作时经常遇到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叙述事件的经过和细节,展现事实真相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要写一篇好的记叙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一个有趣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引人入胜的,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或者产生强烈的兴趣。
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有趣的故事、真实的事件等作为记叙文的主题。
确保选择一个有足够潜力展开的主题,这样才能够撰写出精彩的记叙文。
二、确定故事结构记叙文一般包括引子、起因、经过和结局。
在写作前,要先思考好整个故事的结构,并在文章中合理的安排各个部分。
引子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起因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经过是事件的发展过程,结局则是故事的高潮或者解决方案。
三、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节记叙文要借由描写和细节来更加生动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到自己就身临其境。
可以使用五感描写,如描述所见、所闻、所感等,以及使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描写的力度。
四、注意故事的时间顺序在写记叙文时,要注意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一般来说,故事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展开,但有时为了提高文章的艺术效果,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展示。
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五、注意语言的流畅和连贯记叙文需要流畅和连贯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让读者容易理解和阅读。
在写作时,要确保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避免突兀的跳跃和断裂。
另外,避免长句过多,可以适当使用简洁的句子结构,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六、深入思考主题和寓意记叙文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还应该有自己的主题或者寓意。
在写作时,要通过事件和人物的塑造,传达出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观点。
通过对主题和寓意的深入挖掘,能够使记叙文更加有力量和引人深思。
总结起来,写好记叙文需要选择好主题、确定好故事结构、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节、注意故事的时间顺序、言简意赅、注意语言的流畅和连贯以及深入思考主题和寓意。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升,我们可以写出越来越好的记叙文作品。
记叙文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作者:李佩胜王志刚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20年第15期细节描写对于记叙文来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但其实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目的是要达到生动形象,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一篇记叙文,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还是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作文时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细节呢?一、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细节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真实生活。
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抓住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认真地进行观察。
这里的观察,并不是泛泛地看,而是以敏锐的眼光仔细地审视。
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只注意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通过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描写了同一时令、不同地点的不同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对细节的表现基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丰满生动的细节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
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写作时才能写出丰满的文章,用细节表现出真实的生活,也才可能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
二、细节描写要生动传神细节描写贵在生动传神。
中考作文记叙文写作的细节描写记叙文是中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与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不同,记叙文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下面将介绍中考作文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技巧,帮助考生们提高作文的质量。
一、人物描写中的细节人物是记叙文中重要的元素,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描绘可以让读者对故事产生共鸣。
在人物描写中,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加细节描写:1.外貌描写: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形象。
比如“他身材高大,面容英俊,头发浓密而黑亮,五官端正,眼神犀利。
”2.服饰描写:通过人物的穿着衣物来描述其个性和氛围。
比如“她穿着一件粉色连衣裙,搭配一双白色凉鞋,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清新甜美的气息。
”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达其情感和行为。
比如“他慌忙地抓起书包,匆匆地奔向教室,一路上还不停地调整书包背带。
”二、环境描写中的细节环境描写可以为故事情节提供背景和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场景的真实。
在环境描写中,考生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场景描写:通过对场景的描绘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景象。
比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
”2.气氛描写:通过对气氛的描写来烘托故事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比如“屋里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桌上摆放着新鲜出炉的蛋糕,让人感到一种舒适和惬意。
”3.声音描写:通过对声音的描写来烘托场景氛围或者表达人物的情绪。
比如“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低语,给人一种宁静和融洽的感觉。
”三、情感描写中的细节情感描写是记叙文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意义。
在情感描写中,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心理活动描写:描写人物的内心变化,通过描写人物的思考和感受,使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情感状态。
比如“她紧紧地咬着嘴唇,心里纠结不已,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决定。
”2.动作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暗示其情感。
记叙文写作技巧
1.明确主题和目的:在开始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记叙文的
主题和目的。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思路,确保文章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2.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记叙文可以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
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
生动地描绘人物、场景和情节,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合理安排段落结构:合理的段落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
易读。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然后是对该主题句的展开和解释,最后是一个总结句。
5.使用过渡词语:过渡词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连接不同的段
落和句子,使文章更加流畅。
通过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思路。
6.注意语言简洁明了:在写记叙文时,要注意使用简洁明了
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冗长的句子,以免让读者感到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具体的词汇来描述人物和场景,增强文章的形象感。
7.结尾要点题: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要点明主题并对其进行
总结。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记叙文写作技巧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明确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注重细节描写、合理安排段落结构、使用过渡词语、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以及结尾要点题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你可以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写出优秀的记叙文。
四级作文细节描写范文模板
一、引出话题。
这段可以引出一些关于细节描写的话题,比如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细节描写对读者的影响等等。
二、提出观点。
我认为细节描写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真实,让读者更容易被吸引和感动。
三、论证观点。
1. 细节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
2. 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细节描写可以让作品更加真实。
四、举例论证。
1. 通过一些著名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来说明。
2. 通过自己的写作经历来说明。
五、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论证观点。
1.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2. 通过一些真实的例子来说明。
六、总结观点。
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
生动、真实,更容易打动读者。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重细节描写,让作品更加出色。
记叙文照应方法之细节式照应_记叙文写作指导细节照应,就是通过对事物细枝末节和多次描写而形成的照应,以此来表达感情、寄托思想、表现个性,是一种生命力强、效果上乘、给人们印象深刻的照应方法。
细节照应的文字,一般比较简洁;照应的位置,可以遍及各个段落,开遍收束,承转圆合,均无不可,十分自由。
细节照应的特点,一是真实性强,细节照应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内容进行提炼强化的结果,给人的感觉是真实可信的,实实在在的。
二是生命力强,这种照应对读者产生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即使是一景一物、一招一势,也会给人永久难忘的印象,因为它特征鲜明,描写细致,贴近生活,耐人寻味。
三是运用频率不高,因为它与细节描写不同,具有成套配搭的特点,难以频繁运用,有时一两套就足够了。
细节照应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动作细节,形象细节,景物细节,语言细节,物件细节,服饰细节,情节细节等,现就其中的两种稍加阐释,可见一斑。
一是动作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节性动作的描写,来构成照应关系。
动作细节的位置,宜间开一段距离;动作细节的类别,可以是同一动作的重复,也可以是有一定因果、顺承等连贯性动作的展示,还可以是有较强对比性动作的环扣。
这种照应运用频率最多,因而在细节照应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例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已》中: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这句话先后出自小说第四段和十段,是动作细节描写,前者体现在一个“排”字上,后者体现在一个“摸”字上,这两个动作细节,就形成了对比性的照应关系,显示了孔乙已命运发展的脉络。
二是物件细节的照应,就是通过对某个物件的细致描写和客观展示,来构成照应关系,物体多以小而平凡的东西为主,主要对人物起衬托作用。
例如,苏联作家苏西蒙洛夫的《蜡烛》,就采用了这种细节照应。
照应的位置是小说的后半部分,照应的物件是老妇人45年前结婚用的一双喜烛,而现在她把蜡烛插到了烈士的坟头上,作者对蜡烛就进行了多次描写,反复纷呈,形成细节照应,从而有力的表达了老妇人对烈士的悼念之情。
怎样写记叙文有什么写的技巧写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来表达情感和经历的文学形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有助于你写出优秀的记叙文作品。
1.选择一个具有情感价值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具有情感共鸣的、个人经历或观察得来的。
选择一个能引起读者兴趣和共鸣的主题能够让你的记叙文更加吸引人。
2.确定叙事目的和观点:在写作之前,明确你要传达的叙事目的和观点。
你是要传达一个教训、诠释一个经历、展示一个人物的特点或表达一个观点?明确目的和观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叙事。
3.运用生动的细节和描写:多使用生动的细节和描写来使你的记叙文更加生动。
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感官描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更好地理解你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4.有意识地使用对话:对话能够为你的记叙文增添真实感和动态感。
合理地运用对话可以展示人物之间的互动,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发展。
5.注意叙事结构:记叙文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
在写作时,注意使用合适的过渡词和时间词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的顺序和时间流逝。
叙事的起承转合和高潮迭起也是写记叙文的重要技巧。
6.发掘冲突和张力:一个好的记叙文通常会包含一些冲突和张力的元素,这能够使故事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你可以添加一些颠覆性的事件、对立的观点或者人物之间的矛盾来制造冲突和张力。
7.展示而非叙述:记叙文应该是通过展示来呈现故事,而不是简单地叙述事实。
通过展示,读者能够更好地情感共鸣,体验到故事中的变化和情感起伏。
8.保持一致的叙述声音:记叙文通常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叙述。
在整个记叙文中保持一致的叙述声音是重要的,这能够使故事更加连贯和信服。
9.多次修改和润饰:好的记叙文通常需要进行多次修改和润饰。
在写作完成后,仔细审查句子结构、用词准确性和故事流畅性,删除多余的部分并添加必要的细节。
10.用心写作:写记叙文需要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投入真实的情感和经历,让你的记叙文更加真实和有力。
写好一篇记叙文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找到适合你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记叙文是一种通过描述事件发展的方式来叙述故事的文体。
在写作记叙文时,采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记叙文写作技巧与方法。
一、人物刻画在记叙文中,人物是故事的核心,因此人物的刻画至关重要。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内心活动等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人物刻画:1. 以描写外貌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描写人物的相貌、身材、衣着等来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能够根据外貌特征形成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2. 通过言行举止展示性格:通过描述人物的语言表达、行为方式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让读者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
3. 透过内心独白展示内心世界: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思考等方式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二、情节铺陈情节是记叙文中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元素。
合理的情节安排能够增加故事的紧凑性和吸引力。
以下是几种情节铺陈的方法:1. 线性叙述:按照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一叙述事件的发生与演变。
这种方式比较传统,适用于简单的故事情节。
2. 倒叙叙事:先揭示结局,然后再通过回忆、闪回等方式揭示事件的发生过程。
这种方式能够吊足读者的胃口,增加故事的悬念性。
3. 平行叙事:同时叙述两个或多个平行发生的情节,通过反差和对比来展现故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描写细节描写细节能够为故事增添生动感和真实感。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以下是几种描写细节的方法:1. 描写视觉细节:通过对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纹理等特征进行描绘,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图像。
2. 描写听觉细节:通过描绘声音的大小、音调、音色等,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场景中,增添现场感。
3. 描写嗅觉、味觉、触觉细节:通过描述气味、味道和触感等感官细节,让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记叙文写作之写好独特的细节(教师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②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鉴赏、训练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指导学习细节描写,引发学生情感冲动,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诱发成就动机,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如何激发情感,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化作细写的文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翻开同学们的作文本,上面写人记事的习作看起来条理清楚,读起来语句通顺,可就是不能吸引人,特别是写人的文章,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无味,缺少感染力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看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一段文字写得好?为什么?(一)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目光呆滞,仿佛是木刻似的。
(二)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分析:第二段文字描写得更加细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也就是说,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使文章变得有了感染力。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初步感知:何谓细节描写首先请结合自己以往的认识以及自己读到的文学作品当中类似的例子,来谈一谈什么是细节描写?同学们可以举细节描写的实例,也可以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场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之情动人的艺术效果三、品味经典,欣赏细节品味以下的经典文段,学习、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片断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朱自清提问:①这一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②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动作、外貌描写,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分析: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父亲的外貌: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里背影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动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的流露,来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细节中,最容易使读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最容易感染读者【片断B】水声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荷花淀》提问:①这一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②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水声嫂“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一动作上的细节,表现水声嫂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着,才不留心划破了手,丈夫参军,本是意料之中,“明天”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的“震动”的反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吮”的动作细节,又表现了她克制依恋之情和她的坚强自若这两处动作上的细节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明确:这里动作的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片断C】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提问:①这段文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②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分析:“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这些对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形象。
明确:这里对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文章的人物形象。
【片断D】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提问:①这段文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②这些细节描写有怎样的作用?分析:祖母离开书斋时“以手阖门”,为什么要“阖门”呢?不久祖母还要再回来,开着门不是更方便吗?这一动作上的细节恰恰体现出祖母对孙子的关心,怕打扰了他读书“自语”的神态,“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话语,则进一步表现出了祖母对孙儿求取功名的殷殷期望,由此也就突出了文章“亲情”的主题。
明确:这里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文章“亲情”的主题小结:通过对以上这些教材中的细节描写片断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那么在写记叙文中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明确:1、肖像的细节描写2、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3、语言的细节描写4、神态的细节描写四、在练习中感悟,写好细节。
范例一: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步步追问法)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范例二:她骂他混蛋。
(想象延伸法)展开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1.“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2.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3.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4.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1、描写要具体请看下面两个片断(都是写一个人物如何听课)原句:王敏每次听课都十分认真,非常专心。
她从来不做小动作,也不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把老师讲的都记住了。
(王敏怎样认真听课的行为动作没有写具体。
)改句:上课时,王敏总是很认真地听讲。
她面对黑板,腰板直直地挺着,双脚成九十度平踏在地上,眼睛睁得圆圆地盯着老师和黑板,有时还眨巴着眼睛思考,有时边听边点着头记。
(分析:改句写出了王敏在听课时身子怎么坐,双手怎么放,眼睛怎么看,从而把王敏认真听课的样子描写得栩栩如生,显得非常具体、真实。
)2、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动作细致分解)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
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分析: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把爆竹放在地上——伸长胳膊往前凑——手打哆嗦,扭头就跑。
五个动词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3、写出神态比较下面两端文字,那段好,并说说好在什么地方?片段一:吃过晚饭,刚上七年级的翠翠问妈妈说:“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母亲回答说:“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翠翠接着说。
片段二:吃过晚饭,刚上七年级的翠翠大声囔道:“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翠翠执拗地说。
分析:增加了神态描写,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五、写活细节的要求1、用敏锐的眼观察,围绕中心写特征。
原稿:进来一位青年教师,头上长着头发,戴着一幅眼镜,上身穿着一件衬衫,脖子上系着一条领带,下身穿着长裤,脚穿一双皮鞋,个子中等,圆脸,皮肤黑白一般,长得有点胖。
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评析:这位同学看来确实经过细致观察的,写了班主任外貌的很多方面。
但是,罗列了这么多内容,象开了个中药铺似的,面面俱到,不能抓住人物的一二处最主要的特征,这是初学外貌描写的常见病。
修改后内容:进来一位青年教师,戴着眼镜,镜片上闪烁着五六个圈儿;讲到得意之处,圆脸上会长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有时,好像换了一张脸,铁青的,冒出几个筋,在颤抖,那是有人违反了纪律。
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评析:把一个知识渊博,既平易近人又严格要求的班主任活脱脱地勾勒了出了。
2、语言力争做到有趣、简洁、准确。
示例一一次在清华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
”另一位说:“想吃什么,我去买。
”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我暗想:清华的女生确实不一样,我们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
这样的女人不敢娶,要不结婚以后叫老公吃饭,喂,那个不规则多面体,过来!清华的教授更牛,我有一次去校医院看眼睛,就听见前面一个教授在跟医生描述症状:“呃......恩......就是那个物体跟它的像不能重叠在一起......”我们大眼瞪小眼了许久,医生突然顿悟了:“您是说看东西有重影吧!?”示例二人物的语言力求简洁,以极简洁语言反映人物心态,揭示主题。
一个起风的日子,灰蒙蒙的天幕下,林立的楼群丛中,蹲伏着一座破旧的土坯房。
门槛上,坐着一个奶孩子的女人,憔悴,瘦小,头发枯黄,眼睛木然无神,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
孩子如街头一只被人遗弃的小猫,孱弱单薄,伶仃瘦骨,饥渴的小嘴费劲地吮吸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脚边爬滚着。
他是篾匠,双手骨结粗大,满是老茧与冻疮裂口。
布满皱纹的脸上,隐约有一丝悲凉、烦躁与暴戾,头上杂乱的灰发,在风中微微颤动。
篾匠在劈竹子。
冷空气中,毛竹“咔喳卡喳”的破裂声不断响。
一个女孩从房前的河里走上来。
她十四五岁,抱着一大叠尿布,麻利地晾在篱笆上,看看暂时没事了,犹豫了一下,径直走到篾匠跟前。
“爹……”“恩……”“学费”“……”“爹,今天是限期的最后一天了,老师说再不交学费就停我的学。
”委屈的泪水,在女孩怯生生却充满灵气的眼眶里盘旋。
她苍白的脸上写满了祈求与惶惑。
“没说过吗,你老子没钱!”“爹,求您了”泪水,伴着哀求,终于滑落,一滴滴溶进了脚下那片叹息着的土地。
“……”“妈……”女孩哽咽着转过头,将残存的一丝希望投向门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