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对12例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纤维支气管镜在结核病诊断之中应用目的:利用现有资料以及原有病例样本,进行专业技术性分析,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一系列临床特点,纤维支气管镜,即纤支镜,在对支气管结核诊断以及线管治疗方面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整编120例相关典型病例,对支气管结核相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内容,在支气管镜技术下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支气管结核疾病在年轻女性中容易发病,但是其临床表现、胸部X片等相关技术检查内容都没有特殊性。
其中,支气管镜下的五大基本类型都有发现。
经支气管镜相关技术以及生命组织的病理检查阳性率非常高,利用支气管镜技术对120例病例进行治疗后,其中显效为109例,占全部总数的90.8%,有效病例为9例,占总数的7.6%,无效病例数为2例,占总数1.6%,总体有效率为98.4%。
结论:宏观角度来讲,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一般缺乏特异性,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以及局部药物治疗技术对整体支气管结核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结核病;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学支气管结核,又被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英文被称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即EBTB,它是指主要发生在相关器官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的结核病,该类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
支气管内膜结核疾病在临床上很多见,有相关报道指出,肺结核的尸检率高达42%,但是这种疾病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中变现不明显,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情况,最终导致气管、支气管等功能性器官出现狭窄、肺不张等问题,从而引发肺部功能损坏,甚至有可能形成慢性传染源[1]。
本文将近2年来本医院的120例典型患者作为样本,并对其实施相关的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处理,来对相关病症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利用支气管镜活检或痰抗酸染色阳性技术,确诊患有支气管结核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典型样本,其中男为46例,女为74例,年龄分布在15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3)岁,病程一般经历2.4个月到6年,平均病程约为2.7年。
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效果探析发表时间:2018-12-04T15:15:57.39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作者:邓集东[导读]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完成抗结核治疗,提高痰菌转阴率并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400【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全身化疗方案,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完成抗结核治疗,提高痰菌转阴率并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支气管结核;效果探析支气管结核主要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结核病,此种疾病起病缓慢,症状多样,而且缺乏特异性,由此使得对于患者的诊断较为复杂,如果就诊不及时还会延误患者的疾病治疗[1]。
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是一种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将药物送至患者病灶处的一种治疗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治疗的有效率。
为了具体了解纤维支气管镜滴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讨论,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52例,女性23例,男性29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35.82±2.47)岁;对照组患者52例,女性24例,男性2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6.47±2.76)岁。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对肺结核病的治疗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4T03:43:49.9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2期作者:邢爱利[导读]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给药对于肺结核病的治疗作用。
邢爱利吉林省辽源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辽源136201【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给药对于肺结核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0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50例实行纤支镜局部给药治疗,B组50例实行常规治疗方法,对比病灶吸收率与痰菌转阴率。
结果:治疗3个月,A组的病灶吸收率高于B组,A组的痰菌转阴率高于B组(P<0.05)。
结论:为肺结核病患者实行纤支镜局部给药治疗能够加快病灶吸收,促使痰菌转阴,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肺结核病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可累及全身各脏器与系统,其中以肺结核较为频发,其发病率约是85%。
临床多通过抗结核疗法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症状,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性欠佳[1]。
纤支镜局部给药属于该病常用的局部疗法,可提升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进而增强治疗功效。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100例肺结核病患者,用于分析纤支镜局部给药的治疗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0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50例,男患比女患为28:22;年龄为39岁至72岁,均值(53.24±1.48)岁。
B组50例,男患比女患为29:21;年龄为38岁至74岁,均值(53.40±1.49)岁。
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B组实行常规治疗,口服异烟肼(0.3g),每日1次;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每日静脉滴注2次;口服吡嗪酰胺(0.5g),每日3次;口服利福喷丁(0.45-0.60g),每周2次;静脉注射丁胺卡那(0.40g),每日1次。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临床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1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结果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发热,纤支镜检查分析有炎症浸润者45例,增殖者31例,狭窄闭塞者52例,58例患者出现误诊现象。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能够有效增加支气管结核诊断几率。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纤支镜支气管结核(ebtb)通常出现在气管、支气管以及黏膜下层。
通过研究发现,ebtb除了能够侵犯到气管、支气管黏膜层外,还会影响到肌层与软骨[1]。
因为x线检查具有较低的特异性,通过痰对抗酸杆菌进行检测也具有较差的敏感度,所以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较为严重,早期给予诊断效果较低。
目前,伴随纤维支气管镜(fb)在医学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推广,诊断ebtb有效率有了明显上升。
本文选取1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对其进行fb诊断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1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其中男35例,女93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1±3.5)岁。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咳嗽现象,12例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症状,17例患者有咯血症状,大部分是痰中带血现象,3例患者咯血数为1∶3;19例患者出现显著午后潮热、盗汗现象;21例患者有胸闷、气促症状,92例患者有阳性体征,其中60例患者局部呼吸音减小,32例有湿性啰音,32例患者有局限干性啰音,其中有24例患者为单纯吸气型干性啰音,8例患者为呼吸双相干性啰音。
通过x线检查发现有68例患者合并肺内结核变化;其余28例患者为单纯阻塞性肺炎,21例为肺不张症状,7例患者为局限性肺气肿,4例患者没有较为明显异常情况。
通过胸部ct检查,有4例患者有斑片状浸润影变化情况;8例患者有局限性肺气肿出现支气管狭窄现象。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80例,其中有32例患者属于强阳性,112例患者血沉速度加快,116例患者白细胞处于正常,10例患者中性粒细胞上升。
纤维支气管镜术对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术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方法:将肺结核的患者举出150例,然后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肺结核患者各75例,且两组肺结核患者均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的75例肺结核患者都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术进行局部的治疗,而对照组则的75例肺结核患者只是简单的进行传统的治疗。
结果:根据统计学将两组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术的观察组的治愈率要比对照组的治愈率高很多。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术对于肺结核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非常值得临床应用的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纤维支气管镜术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76-01肺结核是有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结核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的疾病。
纤维支气管镜术简称为纤之境,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医学的呼吸以及其他的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了,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某些疾病的治疗,以及一些重危患者的抢救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
我院对纤维支气管镜术对于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3年7月至2004年7年接收了150例肺结核的患者,随机给这150例肺结核患者分成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
观察组的肺结核患者的年龄是20-80周岁,平均年龄为54.9±21.8岁,观察组的肺结核患者的病史是3-15年,平均的病史是9±3.9年。
对照组的肺结核患者的年龄是22-85周岁,平均年龄是57.5±21.8岁,肺结核患者的病史是4-20年,平均病史是12±5.04年。
观察组的肺结核患者和对照组的肺结核患者无论是病史、性别、病情、年龄等均具有可比性的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肺结核患者根据轻重病情,适当的使用抗肺结核的药物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治疗。
支气管结核经纤支镜冷冻治疗102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分析经纤支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10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并行纤支镜介入低温冷冻治疗,1次/周,连续4~10次,观察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即疗效。
结果:治疗后,10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胸部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鏡检查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9.02%(101例),其中显效88例,占86.27%,有效13例,占12.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行纤支镜下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标签:支气管结核;纤支镜;冷冻;疗效支气管结核即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等的结核病。
该病发病缓慢,症状多样,其中咳嗽占71%~100%,咳痰最高能达95%,另外还有多数患者有盗汗、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声嘶等症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近几年支气管结核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因此要做好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细菌学诊断和影像学检查,前者包括常规痰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和痰结核分支杆菌阳性率,后者经X线胸片显示病变情况,包括肺斑片浸润影、肺实变、肺不张、肺内非活动性病灶、空洞、胸液等,另外报道指出纤支镜检查对该病的确诊有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支气管结核的治疗主要有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与肺结核类似,使用激素治疗,局部治疗方法较多[2],其中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应用范围广、价值高,经纤支镜的局部治疗主要是经支气管灌注药物、病变处定点注药,有关冷冻治疗、微波治疗、高频电刀等的治疗较少。
因此,本文以102例溃疡坏死型和肉芽增殖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纤支镜冷冻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102例我院接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63例;年龄为13~65岁,平均(32.6±10.2)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不同的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盗汗、咳痰、咯血等症状,其中咳嗽89例、胸闷30例、呼吸困难41例、盗汗19例、咳痰77例、咯血18例、发热29例;所有患者经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斑片浸润影55例、肺不张42例、空洞28例、肺实变24例、器官狭窄19例,正常5例;102例患者中溃疡坏死型57例、肉芽增殖型28例、两者混合型17例;痰菌阳性86例,阴性16例。
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治价值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它主要侵犯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并在支气管内形成肉芽肿和溃疡,导致支气管狭窄或阻塞。
对于支气管结核的诊治,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scopy,FB)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将柔软的光导纤维插入病人的气管和支气管,可实时观察、采集组织样本,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支气管结核在早期常无特异症状,但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明确的病变。
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支气管壁的病变,如溃疡、瘢痕等。
此外,纤维支气管镜还可进行活检和细菌培养,以获得确诊所需的病理和实验室结果。
早期诊断对于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进行不同类型的支气管镜治疗,包括药物吸入、局部注射、焊接术等。
药物吸入可使抗结核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疗效。
局部注射可通过注射抗结核药物或肉芽肿溶解剂等,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减少副作用和毒性。
焊接术则可通过使用热能或光能将病变组织破坏,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些支气管镜治疗方法对于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减轻病变、解除狭窄和阻塞、改善呼吸功能。
另外,纤维支气管镜还可以辅助支气管内部肉芽肿溃疡吻合手术的进行。
对于支气管纵行切除或不可避免的完全切除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的导引下,可以进行肉芽肿溃疡吻合手术。
首先,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导丝,然后合理放置吻合器,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观察、导引,完成肉芽肿溃疡吻合手术。
这种方法不仅延长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还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是支气管结核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此外,纤维支气管镜还可用作支气管结核的随访和评估工具。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可以观察和评估治疗效果,判断病情进展。
定期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够对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的分析摘要:目的: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纤维景支气管镜介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完全复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随访后患者的瘢痕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支气管结核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复张情况以及治疗的瘢痕狭窄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研究价值。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纤维支气管镜;肺完全复张率;临床疗效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气管等受到结核杆菌侵入而导致的结核病,在临床主要归属于肺外结核范畴,临床上患者常会出现气道狭窄的现象,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所取得治疗效果较差,无法完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且近几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患病人数也在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支气管结核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已逐渐成为临床重点研究项目之一[1]。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主要是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46例,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0~72岁之间,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体重39.85~79.26kg,平均(40.39±2.48)kg。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1~70岁之间,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8例,体重40.34~79.33kg,平均(41.35±2.06)kg。
纤维支气管镜对12例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分析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采取常规全身抗结核用药;治疗组12例,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
结果:治疗组完全治愈11例,对照组完全治愈9例;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完全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的治疗方法,疗程明显缩短,效果非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结核;抗结核凝胶近年来,耐药、非典型结核越来越多,成流行趋势。
主要见于中青年人,其病因有很多种,例如耐药、生活不规律、HIV感染、长期饮酒等[1],引起免疫力下降,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或气管结核发生病变即形成了支气管结核。
由于该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所以医生们越来越重视它。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接收支气管结核患者24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接收支气管患者24例,均为住院患者,就诊原因包括痰中带血、低热、呼吸困难、胸痛及慢性刺激性咳嗽,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42.7岁;治疗组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39.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包括乏力11例(45.8%),气促14例(58.3%),发热3例(12.5%),咳嗽17例(70.8%),咳痰16例(66.7%),痰血(咯血)4例(16.7%)。
1.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方法使用日本进口olympus BFp60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依次观察管腔、气管、声门、黏膜、各叶、段支气管开口以及左右主支气管[2]。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
纤维支气管镜对12例支气管结核的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采取常规全身抗结核用药;治疗组12例,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
结果:治疗组完全治愈11例,对照组完全治愈9例;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完全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的治疗方法,疗程明显缩短,效果非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结核;抗结核凝胶
中图分类号 r5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9-0119-01
近年来,耐药、非典型结核越来越多,成流行趋势。
主要见于中青年人,其病因有很多种,例如耐药、生活不规律、hiv感染、长期饮酒等[1],引起免疫力下降,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或气管结核发生病变即形成了支气管结核。
由于该病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所以医生们越来越重视它。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接收支气管结核患者24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共接收支气管患者24例,均为住院患者,就诊原因包括痰中带血、低热、呼吸困难、胸痛及
慢性刺激性咳嗽,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42.7岁;治疗组12例,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39.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包括乏力11例(45.8%),气促14例(58.3%),发热3例(12.5%),咳嗽17例(70.8%),咳痰16例(66.7%),痰血(咯血)4例(16.7%)。
1.3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方法
使用日本进口olympus bfp60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依次观察管腔、气管、声门、黏膜、各叶、段支气管开口以及左右主支气管[2]。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
除两者相同的全身用药之外,治疗组增加纤维支气管镜,使其深入病变支气管附近,将其通过活检孔插入带有引导钢丝的导管内,导管为5.5号导管,将导管向前延伸,延伸至内膜病变部位,再将钢丝拔出,继而将6 ml抗结核凝胶注入,其成分为: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5 g利福霉素注射液+8 ml生理盐水+0.2 g异烟肼注射液,1次/周,连续做5周左右[3]。
1.5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治愈表现为症状消失,黏膜溃疡、黏膜下浸润病灶等全部被吸收,管腔通畅[4]。
1.6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完全治愈11例,对照组完全治愈9例,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完全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均无并发症,无严重的药物反应。
部分治疗组患者咽喉不适或痰中带血,嘱其少讲话,忌辛辣,多休息,3 d左右基本缓解。
3 讨论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病因通常为支气管黏膜被结核菌感染,起初有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痰中带血等临床症状,偶尔出现一些结核中毒症状如盗汗、低热等,无特异性,x线胸片又缺少异常,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为支气管炎。
一般情况,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是因为小咯血现象;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是因为喘息现象;被误诊为肺癌是因为肺叶、段性肺不张,支气管阻塞的现象等。
根据研究可以得出,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来治疗支气管结核,无并发症,无严重的药物反应,部分患者咽喉不适或痰中带血,只要少讲话,忌辛辣,多休息,3 d左右即可缓解。
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心肺功能不全、肺部继发感染及体质极其虚弱的患者,不适合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来治疗[5]。
此外,在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
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的方法进行治疗时,整个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无菌原则。
总之,采取全身用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抗结核凝胶的治疗方法,疗程明显缩短,效果非凡,可减少许多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孟要武,张丹,易锦发,等.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9,25(5):561-563. [2]李曦,岳冀,黄英姿.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中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5,26(10):1158-1159.
[3]吴厉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评价慢性咳嗽胸片正常者中的
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11):14-15. [4]庄俊合,李时悦.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5,36(2):113.
[5]彭勋,常占平,王洪芬,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1,11(12):120.
(收稿日期:2012-12-14)(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