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
- 格式:ppt
- 大小:23.79 MB
- 文档页数:82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卷2(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胃底腺A.位于胃底和胃体部的固有层内√B.为复管状腺或分支管状腺C.每个腺可分为体及底部D.颈部主细胞较多,有颈黏液细胞E.底部壁细胞较多3.胃底腺中,细胞质呈强嗜酸性的细胞是A.壁细胞√B.主细胞C.内分泌细胞D.颈黏液细胞E.以上都不是4.关于胃黏膜上皮,哪项是错误的A.单层柱状上皮B.含少量杯状细胞√C.细胞顶部含大量黏原颗粒D.HE染色着色较淡E.可分泌黏液5.合成盐酸的部位是在壁细胞的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细胞内分泌小管√D.线粒体E.微管泡系统6.关于壁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质内有许多管泡状滑面内质网B.有丰富的线粒体C.细胞质呈嗜碱性√D.有细胞内分泌小管E.有丰富的碳酸酐酶7.小肠绒毛是A.吸收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肠腔形成的突起B.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C.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D.黏膜和肌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E.黏膜和浆膜向肠腔形成的突起8.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是A.微绒毛√B.绒毛表面的黏液层C.吸收细胞的粗面内质网D.吸收细胞的滑面内质网E.杯状细胞游离面9.中央乳糜管位于A.肠绒毛的边缘B.肠绒毛的中央√C.肠绒毛之间D.小肠腺之间E.小肠腺的中央10.关于帕内特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腺的顶部,常三五成群√B.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C.顶部细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D.分泌溶菌酶、防御素E.溶菌酶有杀菌作用11.杯状细胞最多的部位是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结肠√E.阑尾12.下列哪项不是大肠的结构特征A.黏膜表面光滑,有环行皱襞B.大肠腺内无帕内特细胞C.上皮内杯状细胞很多D.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绒毛√E.固有层内可见孤立淋巴小结13.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有A.食管腺、十二指肠腺B.贲门腺、十二指肠腺C.食管腺、胃底腺、肠腺D.食管腺、幽门腺、胃底腺E.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14.杯状细胞位于A.食管、大肠的黏膜上皮B.食管、小肠的黏膜上皮C.胃、小肠的黏膜上皮D.小肠、结肠的黏膜上皮√E.胃、空肠的黏膜上皮15.胃底腺主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溶菌酶C.内因子D.淀粉酶E.防御素16.细胞内分泌小管形成于A.壁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B.壁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C.主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D.主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E.以上都是17.牙痛是由于什么部位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A.牙龈B.牙髓√C.牙本质D.牙釉质E.以上均不是18.食管癌的易发部位是食管下端,因为A.此处是复层扁平上皮B.此处是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交界的部位√C.此处是单层柱状上皮D.此处是上皮逐渐移行的过程E.以上都不是19.盐酸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胃蛋白酶原B.稀释毒物C.参与蛋白质的消化D.杀菌E.以上均正确√20.关于人食管结构,哪项是错误的A.腔面有7~10条纵行皱襞B.黏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C.黏膜肌层为一层纵行平滑肌D.黏膜下层内含黏液腺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含骨骼肌21.消化管黏膜淋巴小结最发达的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C.空肠D.回肠√E.结肠22.胃肠内分泌细胞最典型的形态特点是A.底部细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B.细胞表面具有大量微绒毛C.细胞表面缺乏微绒毛D.粗面内质网丰富E.细胞基底面质膜内褶丰富二、填空题(总题数:8,分数:16.00)23.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第14章消化管第1章组织学绪论第15章消化腺第2章上皮组织第16章呼吸系统第3章结缔组织第17章泌尿系统第4章血液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5章软骨和骨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6章肌组织第20章胚胎学绪论第7章神经组织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第8章神经系统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第9章眼和耳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10章循环系统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11章皮肤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12章免疫系统第26章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第13章内分泌系统前言本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规定了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由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临床医生,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十分基础的学科,所以,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特别是病理学、生理学、产科学)最有用的知识。
按照这一原则,本大纲将教科书内容分为三级:1.掌握。
是课堂上主要讲授、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熟悉。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在考试的范围内。
3.了解。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应当浏览的内容(包括插入框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
在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如教师未于课堂讲授,则学生必须自学。
此外,教师可酌情讲授学科的新进展。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取精华;要注意培养对组织形态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本学科为80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比约为5:4。
理论课通过教师讲课、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实习课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幻灯片、录相片等方式进行。
第1章组织学绪论掌握:组织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熟悉: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HE染色,PAS反应。
第12章消化管【学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消化管的基本结构及各段的结构特点。
重点掌握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管壁结构;了解消化管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主要学习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从口腔至肛门的连续性管道消化系统消化腺小腺:位于消化管壁内均开口于消化管腔大腺: 位于消化管壁外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从内向外,管壁分四层。
(一)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1、上皮:两端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中段为单层柱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富含小消化腺、血管和淋巴组织。
3、粘膜肌:薄层平滑肌,一般为内环外纵两层。
(二)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消化腺、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与粘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襞。
(三)肌层: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为平滑肌。
多呈内环、外纵走向,肌层之间含肌间神经丛。
(四)外膜: 纤维膜或浆膜(结缔组织外有间皮)。
二、口腔: (自学)(一)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内有小唾液腺,无粘膜肌。
(二)舌:表面覆有粘膜,内部为骨筋肌。
舌乳头:由舌背粘膜隆起形成,主要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后两种舌乳头内,呈花蕾状,由味觉细胞(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组成,为味觉感受器。
(三)牙:解剖上分为牙冠、牙颈、牙根三部分,其组织结构包括: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包绕牙髓腔,由牙小管和间质(胶原原纤维及钙化基质)构成。
牙袖质:包于牙冠部的牙本质表面,由袖柱和轴柱间质构成,为人体内最硬的结构。
牙骨质:包于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其组织结构似骨组织。
牙髓:为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髓腔内。
牙周膜: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骨膜及牙龈:包绕牙颈周围的口腔粘膜。
(四)咽:由粘膜、肌层(骨骼肌)和外膜(纤维膜)组成。
粘膜:口腔: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鼻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喉咽: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层三、食道特点:粘膜: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较厚,为纵行平滑肌。
| |第十二章消化管一、名词解释1、皱襞2、细胞内分泌小管3、intestinal villus4、肠隐窝5、纹状缘6、潘氏细胞7、味蕾8、微管泡系统9、中央乳糜管10、胃小凹11、舌乳头二、填空题三、选择题1、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是位于复层扁平上皮内的椭圆形小体B、由I 型细胞、II 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C、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D、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有味毛E、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2、关于牙本质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由牙本质小管和间质构成B、间质中含有胶原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C、牙本质中的胶原原纤维称牙本质纤维D、基质中无机成分占80%,故较骨质坚硬E、牙本质对冷、痛、触觉刺激较为敏感3、关于食管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B、固有层内有食管贲门腺C、粘膜肌不连续D、肌层为外环内纵的平滑肌E、外膜为纤维膜4、关于胃上皮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无杯状细胞的单层柱状上皮B、表面上皮不同于胃小凹的上皮C、上皮细胞能分泌大量粘液D、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E、上皮表面的粘液是胃粘膜的重要保护层5、胃上皮细胞更新的时间为A、3 天B、3 周C、1 月D、2 月E、3 月6、吸收维生素B12所需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胃小凹上皮细胞D、胃内分泌细胞E、壁细胞7、关于小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环行皱襞B、表面有大量绒毛C、固有层内有肠腺D、固有层内有明显的神经丛E、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有淋巴组织8、关于12 指肠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许多环行皱襞B、绒毛呈叶状C、杯状细胞少D、固有层内含12 指肠腺E、粘膜肌不连续9、关于回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粘膜下层有时可见腺体B、杯状细胞多C、有集合淋巴小结D、靠近淋巴小结的上皮中有微皱褶细胞E、粘膜肌不连续10、光镜下,小肠区别于大肠的最主要特征是A、有许多肠绒毛B、杯状细胞较少C、无结肠带D、肠腺较短小E、有许多皱襞11、下列哪项不存在于小肠?A、absorptive cellB、goblet cellC、intestinal villusD、intestinal cryptE、Parietal cell12、粘膜肌的收缩可促使A、粘膜活动B、腺体分泌物的排出C、血液运行D、粘膜与腔内食物的接触E、以上都对13、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在A、粗面内质网B、细胞内分泌小管C、线粒体D、微管泡系统E、高尔基复合体14、关于小肠吸收细胞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游离面有纹状缘B、微绒毛不能伸缩C、微绒毛表面有由糖蛋白构成的含有消化酶的细胞衣D、滑面内质网膜上有甘油三酯合成酶E、相邻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15、关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下列哪项错误?A、分布于上皮与腺体中B、有基底侧突与邻近细胞相接触C、在H.E 染色切片上容易辨认D、底部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E、分开放型与封闭型两类四、判断题1、消化管的外膜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前者由结缔组织构成,后者由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
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目录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第3章结缔组织第4章软骨和骨第5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第6章肌组织第7章神经组织第9章循环系统第10章免疫系统第11章皮肤第12章内分泌系统第13章消化管第14章消化腺第15章呼吸系统第16章泌尿系统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20章胚胎学总论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 HE染色:利用苏木精和伊红对组织或细胞进行染色的方法。
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结合形态学观察,对抗原做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的技术。
4. 原位杂交技术:利用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探针)与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待测DNA或RNA互补配对,结合成专一的核酸杂交分子,经一定的检测手段将待测核酸在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出来。
5. 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酸性。
部分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等常呈嗜酸性。
6. 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为嗜碱性。
细胞核、核糖体等常呈嗜碱性。
第2章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电镜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微绒毛可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2.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电镜下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为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等处。
3. 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4. 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呈斑状,细胞间隙仅2~3nm,内有等间隔连接点,胞膜中有规律分布由6个亚单位并合组成的连接小体,相邻两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利于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及细胞间信息的传递。
大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手册(医学类)教学单位医学院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实验学时16学时实验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生姓名学生班级学号实验报告的评分依据说明包括对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的评价。
反映知识层面的评价体现在组织结构选取、定位、图注和描述上,这一部分占总分值的75%。
反映技能层面的评价体现在对显微镜和电脑的操作上,这一部分占总分值的25%。
主要指实验报告中图像的清晰与否,色调和亮度是否正确,图文、布局是否得当;图像的清晰与否反映显微镜的焦距调节技能,色调和亮度反映显微镜光阑使用技能和电脑操作技能;图文、布局的评价,既指放大倍数、比例、图文配置等,主要反映学生的审美技能。
注:封面和评分依据说明,反正打印一张纸,每个学生只需一份封皮。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2018- 5-7 指导教师:实验题目:消化管和消化腺1.食管低倍镜下,上皮为复层扁平。
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可见淋巴组织、小血管及食管腺导管。
黏膜肌为很多细小的纵行平滑肌束,被横切。
黏膜下层由较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可见黏液性食管腺。
肌层分为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可见肌间神经丛。
2.胃底部胃底部的上皮为单层柱状,凹陷处形成胃小凹。
固有层充满胃底腺,呈纵、斜或切线切面。
黏膜下层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含小血管和淋巴管,可见黏膜下神经从。
肌层很厚,由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组成。
3.空肠黏膜染成蓝紫色,表面有许多突起的小肠绒毛。
上皮为单层柱状,固有层可见孤立淋巴小结。
帕内特细胞为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常位于腺底部,细胞呈锥体形,顶部胞质充满粗大嗜酸性的分泌颗粒。
上皮 固有层 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肌层 上皮 固有层 黏膜下层 肌层胃小凹 主细胞 壁细胞 淋巴小结 小肠腺 绒毛帕内特细胞 黏膜肌4.回肠似空肠,较大蓝色区域为集合淋巴小结。
绒毛短,呈锥形,杯状细胞较多。
该处绒毛少而短。
5.结肠与小肠相比,结肠黏膜面平坦,无绒毛;大肠腺密集,杯状细胞极多,无帕内特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2章消化管第12章消化管A型题1.关于味蕾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是味觉感受器B.是感觉神经元C.是感觉上皮细胞D.舌尖的味蕾感受甜咸味刺激E.舌背部的味蕾感受苦味刺激2.复层扁平上皮与单层柱状上皮交界处位于:A.食管与胃贲门之间B.口腔与咽之间C.咽与食管之间D.胃与十二指肠之间E.回肠与盲肠之间3.关于人食管结构,哪一项错误?A.腔面有7~10条纵行皱襞B.黏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上皮C.黏膜肌层为一层纵行的平滑肌D.黏膜下层内含粘液腺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含骨骼肌4.关于胃黏膜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为单层柱状上皮B.含少量杯状细胞C.细胞顶部含大量粘原颗粒D.HE染色标本中着色较淡E.上皮细胞可分泌粘液5.消化管壁可分为A.内膜、中膜、外膜B.内膜、中膜、浆膜C.内膜、中膜、纤维膜D.内皮、肌层、纤维膜E.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6.胃黏膜之所以能抵御胃液侵蚀,主要是因为A.胃液中的消化酶B.上皮细胞分泌碱性粘液,具有保护作用C.杯状细胞分泌保护性粘液D.微绒毛屏障E.胃黏膜表面存在粘液-碳酸氢盐屏障7.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可位于A.上皮层B.黏膜层C.固有层D.肌层E.外膜8.胃黏膜上皮的表面粘液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5-羟色胺C.粘液D.内因子E.H离子9.胃底腺的主细胞可分泌A.盐酸B.胃蛋白酶C.胃蛋白酶原D.内因子E.维生素B1210.胃底腺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是A.滑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微管泡系统E.细胞内分泌小管11.关于壁细胞合成盐酸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先由细胞质内的碳酸酐酶催化CO2与H2O形成H2CO3 B.先由细胞质内的碳酸酐酶催化H2CO3解离生成H+C.H+被主动运输到细胞内分泌小管D.Cl-也经小管泡系被主动到细胞内分泌小管E.H+与Cl-在细胞内分泌小管内结合形成HCl 12.盐酸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内因子吸收B.稀释毒物C.消化蛋白质D.激活胃蛋白酶原和杀菌E.消化淀粉13.内因子是由何种细胞分泌?A.胃腺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壁细胞D.内分泌细胞E.吸收细胞14.壁细胞分布于A.胃底腺的底部B.胃底腺的底部和颈部C.胃底腺的底部和峡部D.胃底腺的颈部和峡部E.胃底腺的颈部15.关于胃酶细胞结构特点,哪一项错误?A.细胞呈柱状B.细胞质嗜酸性C.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D.细胞质内含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E.分泌胃蛋白酶原16.哪一种结构特点与壁细胞无关?A.细胞质嗜酸性B.可分泌盐酸C.细胞质内富含线粒体D.细胞质内富含粗面内质网E.细胞内含细胞内分泌小管17.哪一个器官的黏膜上皮内不含杯状细胞?A.胃B.空肠C.回肠D.结肠E.十二指肠18.细胞内分泌小管由A.壁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B.壁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C.主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D.主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E.M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而成19.小肠环行皱襞由A.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B.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C.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D.黏膜和部分黏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E.黏膜和肌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20.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是A.绒毛表面的粘液层B.微绒毛表面的细胞衣C.吸收细胞的粗面内质网D.吸收细胞的滑面内质网E.小肠表面的纹状缘21.中央乳糜管A.是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B.是毛细血管,与氨基酸吸收有关C.是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D.是毛细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E.是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22.哪一种结构与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无关?A.绒毛B.微绒毛C.小肠腺D.柱状细胞E.环形皱襞23.小肠绒毛A.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B.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C.由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D.由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成E.与水电解质转运相关24.组成小肠腺的主要细胞有A.柱状细胞、扁平细胞、潘氏细胞B.柱状细胞、潘氏细胞、壁细胞C.柱状细胞、壁细胞、主细胞D.柱状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E.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25.肠腺潘氏细胞内的嗜酸性分泌颗粒内含有A.蛋白酶B.脂酶C.组织胺酶D.溶菌酶E.过氧化物酶26.关于大肠的结构特征,哪一项错误?A.黏膜无绒毛B.上皮由柱状细胞组成C.肠腺长而密D.肠腺的杯状细胞含量多E.固有层内有较多的孤立淋巴小结27.关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哪一项错误?A.胃上皮及腺内B.小肠上皮及腺内C.食管上皮内D.结肠的上皮及腺内E.阑尾的上皮及腺内28.存在于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有A.食管腺,贲门腺,胃底腺B.食管腺,幽门腺,胃底腺C.贲门腺,胃底腺,十二指肠腺D.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肠腺E.食管腺,十二指肠腺B型题备选答案(第29~32题):A.细胞内分泌小管B.中央乳糜管C.横小管D.纵小管E.E.有孔毛细血管29.合成盐酸的部位是30.运输乳糜微粒的是31.运输氨基酸的是32.运输葡萄糖的是备选答案(第33~38题):A.杯状细胞B.壁细胞C.主细胞D.颈粘液细胞E.潘氏细胞33.细胞质内含溶菌酶的细胞34.能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35.能分泌盐酸的细胞36.能分泌内因子的细胞37.能分泌凝乳酶的细胞38.细胞质内含肽酶的细胞备选答案(第39~44题):A.D细胞B.I细胞C.G细胞D.EC细胞E.D1细胞39.能分泌5-羟色胺的细胞是40.能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41.能分泌血管活性肠多肽的细胞是42.能分泌胃泌素的细胞是43.能分泌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的细胞是44.能分泌多种肽的细胞是12th Digestive Tract 参考答案A型题1.B 味蕾是味觉感受器,由味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其细胞类型属感觉上皮,细胞基底部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
消化管考题(三)选择题1.味蕾A.仅见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B.位于固有层内C.细胞为神经元D.味毛是支持细胞的纤毛2.舌乳头中A.菌状乳头数量最多B.丝状乳头数量最少C.轮廓乳头体积最小D.丝状乳头上无味蕾3.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A.牙本质内B.牙髓内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D.牙釉质内4.胃底腺主细胞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B.胞质嗜酸性C.分泌胃蛋白酶原D.分泌内因子5.胃底腺壁细胞A.胞质嗜碱性B.没有细胞内分泌小管C.分泌胃蛋白酶原D.分泌内因子6.消化管的潘氏细胞位于A.胃幽门腺底部B.小肠腺底部C.胃底腺底部D.大肠腺底部7.杯状细胞不存在于A.胃B.小肠C.结肠D.阑尾8.食管A.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B.有杯状细胞C.无粘膜肌层D.肌层均为平滑肌9.小肠绒毛A.表面上皮细胞无微绒毛B.无毛细淋巴管C.无毛细血管网D.有散在的平滑肌10.消化管壁上有多种腺体,其中A.胃底腺位于粘膜下层B.小肠腺位于粘膜下层C.十二指肠腺位于粘膜下层D.食管腺位于固有层11.结肠带形成于A.外膜局部增厚B.纵形肌局部增厚C.环形肌局部增厚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12.大肠A.无杯状细胞 B.无腺体C.无绒毛D.肌层为骨骼肌13.直肠A.无杯状细胞B.无腺体C.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D.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14.消化管的外膜有浆膜和纤维膜两种,其中A.食管为浆膜B.回肠为纤维膜C.升结肠为纤维膜D.十二指肠部分为浆膜,部分为纤维膜15.潘氏细胞A.分布于小肠腺的底部B.胞质内充满嗜碱性颗粒C.分泌酸性磷酸酶有杀菌作用D.也存在于胃底腺16.参与构成消化管皱襞的结构是A.上皮B.固有层C.粘膜下层D.以上均是17.胃底腺A.主细胞数量最多B.颈部有分泌粘液的细胞C.与胃小凹相连D.以上均对18.胃底腺壁细胞不A.具有细胞内分泌小管B.含发达的微管泡系统C.分泌内因子D.分泌胃蛋白酶原19.小肠粘膜上皮吸收细胞A.游离面没有纹状缘B.细胞侧面没有连接复合体C.胞质内没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D.细胞表面没有细胞衣20.胃肠的内分泌细胞A.只存在于表面上皮内B.分泌颗粒均靠近细胞的游离面C.有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D.分泌固醇类激素21.微皱褶细胞A.位于肠壁固有层内B.是一种分泌细胞C.位于胃粘膜上皮中D.基底面的凹窝内嵌有淋巴细胞(四)问答题1.试述胃粘膜屏障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
消化管考题(三)选择题1.味蕾A.仅见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B.位于固有层内C.细胞为神经元D.味毛是支持细胞的纤毛2.舌乳头中A.菌状乳头数量最多B.丝状乳头数量最少C.轮廓乳头体积最小D.丝状乳头上无味蕾3.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A.牙本质内B.牙髓内C.牙本质与牙髓之间D.牙釉质内4.胃底腺主细胞A.主要分布在腺的颈部B.胞质嗜酸性C.分泌胃蛋白酶原D.分泌内因子5.胃底腺壁细胞A.胞质嗜碱性B.没有细胞内分泌小管C.分泌胃蛋白酶原D.分泌内因子6.消化管的潘氏细胞位于A.胃幽门腺底部B.小肠腺底部C.胃底腺底部D.大肠腺底部7.杯状细胞不存在于A.胃B.小肠C.结肠D.阑尾8.食管A.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B.有杯状细胞C.无粘膜肌层D.肌层均为平滑肌9.小肠绒毛A.表面上皮细胞无微绒毛B.无毛细淋巴管C.无毛细血管网D.有散在的平滑肌10.消化管壁上有多种腺体,其中A.胃底腺位于粘膜下层B.小肠腺位于粘膜下层C.十二指肠腺位于粘膜下层D.食管腺位于固有层11.结肠带形成于A.外膜局部增厚B.纵形肌局部增厚C.环形肌局部增厚D.粘膜下层局部增厚12.大肠A.无杯状细胞 B.无腺体C.无绒毛D.肌层为骨骼肌13.直肠A.无杯状细胞B.无腺体C.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D.粘膜下层有丰富的静脉丛14.消化管的外膜有浆膜和纤维膜两种,其中A.食管为浆膜B.回肠为纤维膜C.升结肠为纤维膜D.十二指肠部分为浆膜,部分为纤维膜15.潘氏细胞A.分布于小肠腺的底部B.胞质内充满嗜碱性颗粒C.分泌酸性磷酸酶有杀菌作用D.也存在于胃底腺16.参与构成消化管皱襞的结构是A.上皮B.固有层C.粘膜下层D.以上均是17.胃底腺A.主细胞数量最多B.颈部有分泌粘液的细胞C.与胃小凹相连D.以上均对18.胃底腺壁细胞不A.具有细胞内分泌小管B.含发达的微管泡系统C.分泌内因子D.分泌胃蛋白酶原19.小肠粘膜上皮吸收细胞A.游离面没有纹状缘B.细胞侧面没有连接复合体C.胞质内没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D.细胞表面没有细胞衣20.胃肠的内分泌细胞A.只存在于表面上皮内B.分泌颗粒均靠近细胞的游离面C.有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D.分泌固醇类激素21.微皱褶细胞A.位于肠壁固有层内B.是一种分泌细胞C.位于胃粘膜上皮中D.基底面的凹窝内嵌有淋巴细胞(四)问答题1.试述胃粘膜屏障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十一章消化管目的要求:掌握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了解食管的结构特点;大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15 分钟)二、食管(10 分钟)三、胃(20 分钟)四、小肠(30 分钟)五、大肠(10 分钟)六、消化管的分泌性免疫系统(5 分钟)重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难点: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时间15ˊ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消化管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一)粘膜粘膜( mucosa)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也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1.上皮:衬于消化管的腔面。
1 / 7胃和肠为单层柱状上皮,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口腔、食管和肛门等为复层扁平上皮,能适应摩擦,主要起保护作用。
2.固有层:位于上皮的深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有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面隆起,形成很多指状突起,称肠绒毛,以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它们的收缩能改变粘膜的形状,协助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及腺体分泌物的排出。
(二)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submucosa)为疏松结缔组织,连结粘膜与肌层。
该层内含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并有粘膜下神经丛。
在食管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内分别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三)肌层肌层( muscrlaris)位于粘膜下层的深层,较厚。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处为骨胳肌外,其他均由平滑肌组成。
一.绪论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 HE染色即苏木精-伊红染色.二.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
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2。
明显极性3。
有游离面和基底面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单扁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单立肾小管、甲状腺单柱胃、肠、胆囊、子宫假复呼吸管道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皮肤表皮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外分泌腺有导管,内分泌腺无导管.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
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
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3.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输的作用4。
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
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
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
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功能:1.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2.参与体液免疫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复.肥大细胞:易染,水溶。
组织学与胚胎学14—25章选填第十四章消化管一、选择题1、关于胃小凹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B.上皮内含有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C 底部有数条胃底腺开口D 小凹深部有增殖活跃的干细胞2、关于胃底腺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是分支管状腺B.仅存在于胃底部C.主细胞多位于腺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D.壁细胞多位于腺体上部,分泌盐酸3、关于小肠绒毛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B.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C.由单层柱状上皮和部分固有层构成D.绒毛内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4、关于结肠的结构,下列哪项错误?( )A.有半月形皱襞B.绒毛稀疏,不发达C.有密集的单管状的大肠腺D.大肠腺主要由杯状细胞构成5、构成肠壁内神经丛的主要成分是( )A.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B.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C.副交感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D.副交感神经元和有髓神经纤维二、填空题1、胃底腺主细胞分泌(),经()激活后,转变为()。
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的超微结构特点。
2、小肠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它是由()和()向肠腔突出形成的,吸收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是由()和()突出形成的。
第十五章消化腺一、选择题1、唾液腺浆液性腺泡的特点是( )A.腺细胞染色浅B.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C.细胞顶部有较多粗面内质网D.分泌物含较多糖蛋白2、胰腺的泡心细胞是一种( )A.内分泌细胞B.腺泡细胞 C. 导管的上皮细胞D.干细胞3、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A.PP细胞B.D细胞C.A细胞D.B细胞4、胰岛较多分布于( )A.胰头部和胰尾部B.胰体部C.胰头部D.胰尾部5、肝血窦特点是( )A.内皮有窗孔,有基膜B.内皮无窗孔,无基膜C.内皮有窗孔,无基膜D.内皮无窗孔,有基膜二、填空题1、人胰岛主要有()、()、()和()细胞,它们分别分泌()、()、()和()。
2、肝窦周隙是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内有散在的()和()。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题胸内压又称胸膜内压,是指胸膜腔内压力。
胸膜内层的压力有2个:其一是肺内压,使肺泡扩张;其二是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胸膜腔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2、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3、有助于呕吐反射和反刍动物的逆呕。
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食管腺位于食管的A.黏膜固有层B.黏膜下层C.肌层D.外膜E.黏膜上皮正确答案:B十二指肠腺位于小肠壁的______A.黏膜层B.黏膜下层C.肌层D.浆膜层E.固有层(固有膜)正确答案:B问题: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均属于黏液性腺。
答案:对2.胃底腺A.位于胃底和胃体部的固有层内√B.为复管状腺或分支管状腺C.每个腺可分为体及底部D.颈部主细胞较多,有颈黏液细胞E.底部壁细胞较多3.胃底腺中,细胞质呈强嗜酸性的细胞是A.壁细胞√B.主细胞C.内分泌细胞D.颈黏液细胞E.以上都不是4.关于胃黏膜上皮,哪项是错误的A.单层柱状上皮B.含少量杯状细胞√C.细胞顶部含大量黏原颗粒D.HE染色着色较淡E.可分泌黏液5.合成盐酸的部位是在壁细胞的A.粗面内质网B.滑面内质网C.细胞内分泌小管√D.线粒体E.微管泡系统6.关于壁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质内有许多管泡状滑面内质网B.有丰富的线粒体C.细胞质呈嗜碱性√D.有细胞内分泌小管E.有丰富的碳酸酐酶7.小肠绒毛是A.吸收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肠腔形成的突起B.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C.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D.黏膜和肌层向肠腔形成的突起E.黏膜和浆膜向肠腔形成的突起8.小肠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是A.微绒毛√B.绒毛表面的黏液层C.吸收细胞的粗面内质网D.吸收细胞的滑面内质网E.杯状细胞游离面9.中央乳糜管位于A.肠绒毛的边缘B.肠绒毛的中央√C.肠绒毛之间D.小肠腺之间E.小肠腺的中央10.关于帕内特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腺的顶部,常三五成群√B.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C.顶部细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D.分泌溶菌酶、防御素E.溶菌酶有杀菌作用11.杯状细胞最多的部位是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结肠√E.阑尾12.下列哪项不是大肠的结构特征A.黏膜表面光滑,有环行皱襞B.大肠腺内无帕内特细胞C.上皮内杯状细胞很多D.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形成绒毛√E.固有层内可见孤立淋巴小结13.消化管固有层内的腺体有A.食管腺、十二指肠腺B.贲门腺、十二指肠腺C.食管腺、胃底腺、肠腺D.食管腺、幽门腺、胃底腺E.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14.杯状细胞位于A.食管、大肠的黏膜上皮B.食管、小肠的黏膜上皮C.胃、小肠的黏膜上皮D.小肠、结肠的黏膜上皮√E.胃、空肠的黏膜上皮15.胃底腺主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溶菌酶C.内因子D.淀粉酶E.防御素16.细胞内分泌小管形成于A.壁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B.壁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C.主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D.主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E.以上都是17.牙痛是由于什么部位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A.牙龈B.牙髓√C.牙本质D.牙釉质E.以上均不是18.食管癌的易发部位是食管下端,因为A.此处是复层扁平上皮B.此处是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交界的部位√C.此处是单层柱状上皮D.此处是上皮逐渐移行的过程E.以上都不是19.盐酸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胃蛋白酶原B.稀释毒物C.参与蛋白质的消化D.杀菌E.以上均正确√20.关于人食管结构,哪项是错误的A.腔面有7~10条纵行皱襞B.黏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C.黏膜肌层为一层纵行平滑肌D.黏膜下层内含黏液腺E.管壁内既有平滑肌,又含骨骼肌21.消化管黏膜淋巴小结最发达的部位是A.胃B.十二指肠C.空肠D.回肠√E.结肠22.胃肠内分泌细胞最典型的形态特点是A.底部细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B.细胞表面具有大量微绒毛C.细胞表面缺乏微绒毛D.粗面内质网丰富E.细胞基底面质膜内褶丰富二、填空题23.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消化管)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扩大吸收表面积的结构是A.丰富的毛细血管B.中央乳糜管C.微绒毛D.杯状细胞E.肠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2.贲门腺与幽门腺的共同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A.复管泡状腺B.腺体多分支弯曲C.细胞质透明、着色浅D.有较多的壁细胞E.分泌黏液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3.关于浆液性腺泡,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质顶部含嗜酸性分泌颗粒B.基部细胞质强嗜碱性C.细胞核呈扁圆形,位于细胞基部D.细胞基部为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E.核糖体较多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4.小肠环行皱襞是由A.黏膜层向肠腔内突出而成B.黏膜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而成C.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内突出而成D.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而成E.黏膜的绒毛高矮不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5.关于十二指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环行皱襞在近段最发达B.绒毛呈叶状C.有孤立淋巴小结D.固有层内含有十二指肠腺E.固有层内含有中央乳糜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6.泡心细胞由A.腺细胞分裂产生B.小叶间导管上皮形成C.成纤维细胞形成D.纹状管上皮细胞形成E.闰管上皮细胞形成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7.有分泌水和电解质功能的导管是A.胰腺外分泌部导管上皮B.腮腺闰管C.下颌下腺小叶间导管D.下颌下腺闰管E.皮脂腺导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8.吸收细胞微绒毛表面含有A.磷脂酶、双糖酶、氨基肽酶B.磷酸酶、双糖酶、氧化还原酶C.氨基肽酶、双糖酶、水解酶D.双糖酶、磷脂酶、过氧化氢酶E.氨基肽酶、双糖酶、淀粉酶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9.下列哪项不属于结肠的特点A.半环行皱襞B.固有层有大量肠腺C.杯状细胞多D.纵行肌形成结肠带E.绒毛发达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0.下列哪项是黏液性腺A.腮腺B.胰腺C.贲门腺D.下颌下腺E.舌下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1.与贫血有关的因素是A.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胃蛋白酶不能水解蛋白质C.胃酸缺乏D.内因子缺乏,维生素C吸收障碍E.维生素广泛缺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2.关于轮廓乳头,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舌背面界沟前方,呈“V”形排列B.乳头顶面平坦,表面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C.乳头四周的黏膜深陷成环沟,沟外黏膜隆起,形成轮廓状结构D.环沟侧壁的上皮内含有味蕾E.环沟底部有味腺开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3.关于胃颈黏液细胞,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位于胃底腺的颈部B.内有黏原颗粒C.参与胃上皮表面黏液的形成D.细胞质含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E.细胞分泌的黏液为酸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4.下列哪种细胞是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A.帕内特细胞B.嗜银细胞C.颈黏液细胞D.未分化细胞E.壁细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5.分泌生长抑素的细胞是A.PP细胞B.A细胞C.D细胞D.B细胞E.M细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6.人体内最坚硬的结构是A.牙骨质B.牙本质C.釉质D.骨密质E.骨基质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7.牙本质的构成主要是A.牙本质小管和间质B.成牙本质细胞和基质C.胶原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D.釉柱和极少量的间质E.骨细胞和骨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8.有关味蕾,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复层扁平上皮内的淡染椭圆形小体B.由明细胞、暗细胞和基细胞组成C.感受味觉D.明细胞是感受味觉刺激的神经元E.明细胞和暗细胞都是味觉细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19.食管腺位于A.黏膜上皮B.黏膜下层C.肌层D.外膜E.黏膜固有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20.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是A.外膜B.肌层C.黏膜下层D.黏膜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消化管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