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比赛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
会昌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试行)一、教学目标:体现目标导学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2、课前能用小黑板或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或以问题形式呈现要解决的问题;目标内容明确具体、细化、可操作、能达成,符合课标,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会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3、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4、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二、教学流程:体现以学定教1、能选用一个恰当的基点来切入教学;2、按“25+20”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3、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容量合理,重点突出,讲在关键处,练在疑难处;4、按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课堂节奏组织教学活动,小学每3分钟(初中每5分钟)至少有一次学生活动。
三、教学方法:体现教的有效,学的愉快。
1、师生有互动,学生参与教学达80%以上;2、课堂有温度、拓展有广度、挖掘有深度;3、练习精当,当堂完成,学生负担合理,方法丰富有趣;4、能用多媒体或小黑板来呈现教学内容及相关练习。
四、教师技能:体现良好的教学基本功1、体现民主、平等意识,尊重、信任学生。
2、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3、调控课堂能力强,能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4、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善于用体态语言给学生以激励;善于用简洁、富有激情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五、教学效果:体现目标达成度1、80%以上学生基本达到预定的三维目标。
2、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
3、当堂完成教师布置的分层作业。
六、教学特色: 凸显新课程理念1、教学设计有亮点;2、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
会昌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评分表(试行)。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分规则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分规则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分值A1.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学科性质和特点(5分)。
教学目标。
总15分改写: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且要考虑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5分)A2.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价值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中应含有能力、素养目标(5分)。
研究条件。
总15分改写: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符合其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价值观念的目标,并且教学重点中应该包含能力和素养目标。
(5分)A3.目标清晰、可观察、易检测、能明确的向学生传递(5分)。
研究指导。
总15分改写:教学目标应该清晰、可观察、易检测,能够明确地传达给学生。
(5分)B1.根据学生研究需求和基础,引用实践性研究情境,设计指向清晰的学科本质理解与高阶思维层级化的任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5分)。
研究条件。
总15分改写:在设计研究任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基础,引用实践性研究情境,设计指向清晰的学科本质理解与高阶思维层级化的任务,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5分)B2.运用合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研究过程,教学氛围民主、和谐(5分)。
研究条件。
总15分改写:教师应该运用合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研究过程,并且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5分)B3.根据研究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用教学媒体,提高研究的时效性(5分)。
研究条件。
总15分改写: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研究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选用教学媒体,以提高研究的时效性。
(5分)C1.在预、听课、阅读、复、作业、实践等环节给予学生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10分)。
研究指导。
总20分改写:在预、听课、阅读、复、作业、实践等环节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指导。
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得分A B C D教学目标10%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
54322.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服务。
5432教学内容30%1.教材处理得当,符合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
65432.讲授内容科学、严谨,不漏不错。
65433.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重、难点处理得当,便于学生接受理解。
65434.正确处理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65435.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际作用。
6543教学方法20%1.课堂结构合理,程序完整,时间分配得当。
54322.教学方法灵活,倡导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5432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评选课堂教学评分标准等级及得分3.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双边活动协调有序。
54324.充分、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直观、形象教学。
5432教师基本功20%1.运用普通话,语言清晰简练,生动准确。
86542.教态自然亲切,仪表端庄大方,灵活驾驭课堂。
86543.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规范。
4321教学效果20%1.学生听讲认真,思维积极,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和谐有序。
86542.反馈效果理想,学生接受知识、技能情况良好。
65433.完成课时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要求。
6543综合评价总分。
“课堂教学“评分细则一、评分办法(一)按百分制计分。
(二)评委依据教案和讲课情况评分。
教案设计占总分的40%,讲课60%,现场亮分。
(三)计算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参赛教师的最后得分。
二、评分细则(一)教案(40分)1、目标设定:针对学情,依据课标、考纲,根据现实需要,设定知识讲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目标(15分);2、资源利用:以有效教学,能力培养为目的,体现对课标、教材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施设备的有效运用(15分);3、思路安排:教学思路明晰、结构(含板书设计)科学、明白易懂、教学重点明确,有明显的技能培养活动安排(10分)。
(二)教学情况(60分)1、教学目的(15分)(1)因材施教,重视精讲精练、思维训练,认真落实“双基”(3分);(2)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对过程和方法的掌握(3分);(3)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分);(4)引领学生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学以致用(3分);(5)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3分)。
2、教学结构(12分)(6)教学过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3分);(7)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3分);(8)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安排适当、高效(3分);(9)教学过程的起承、分合合理,难易适度(3分)。
3、情感教育(6分)(10)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和谐,尊重学生(3分);(11)注重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分)。
4、教学技能(15分)(12)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3分);(13)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3分);(14)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3分);(15)能熟练使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方法灵活(3分);(16)应变和调控能力强(3分)。
5、教学效果(12分)(17)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3分);(18)教学有利于学生会学、能学,课堂气氛活跃(3分);(19)课堂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3分);(20)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