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及处理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职业健康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成立以主管经理为首,行政、人力资源、工会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分公司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3、定期或不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因素。
5、经常对职业病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由依法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新职工人入职后,应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2)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对患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
4)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5)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6)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三、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安全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方针,实行“行业监督、企业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
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建筑业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健康危害。
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对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进行辨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下面将就建筑业常见的三类危害进行阐述。
1. 物理危害建筑工地上存在着许多物理危害,如高处作业、重物体堆放、机械设备使用等。
高处作业容易导致摔落事故,而重物体堆放不当会引发坍塌事故。
机械设备使用也存在风险,误操作或机械故障可能导致伤害。
因此,建筑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与安全绳索相连接;需要对重物体进行安全堆放,并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以预防坍塌事故;同时,建筑工人在使用机械设备前应接受相关培训,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2. 化学危害在建筑工地上,常用到一些化学物质,如粘合剂、溶剂、涂料等。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苯、甲醛等,对建筑工人的健康会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在使用这些化学物质时,建筑工人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以降低危害物质对其的接触。
此外,建筑工地应当进行足够的通风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3. 生物危害建筑工地上还存在着一些生物危害,如细菌、病毒、害虫等。
这些生物可能通过不洁卫生的环境、污水、垃圾等途径传播疾病,对建筑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在工地建设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垃圾并且做好污水处理,以减少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建筑工人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如何防范生物危害,并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总之,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辨识对于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认清危害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和职业病的发生。
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同时,建筑工地管理部门也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业职业安全健康危害。
建筑装修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室内装修过程中存在哪些危害因素呢?能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呢?由于室内装修使用的装修材料、作业工具及作业环境的不同,存在的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其强度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1.甲醛主要存在于由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制成的装饰材料中,特别是人造板材、粘胶剂含量较多。
装修木工在工作过程中徒手使用这些材料进行组装或粘结,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到较高浓度的甲醛。
易引起头痛、头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2.苯及同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
主要存在于装修使用的油漆、各种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各种粘胶剂、防水材料等。
易挥发,尤其是夏季挥发更为严重。
急性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轻者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和乏力等症状,重者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重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3.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墙体中加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防冻剂,随着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增高。
另外,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含有氨水,这种叠加情况下氨的短时间接触浓度比较高,对装修人员危害较大。
主要对人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产生刺激性损害,引起流泪、咽痛、咳嗽、恶心,甚至呼吸困难、肺水肿。
4.放射性物质——氡主要来自石材类装修材料,如花岗岩、大理石、石膏、建筑陶瓷、瓷砖等。
一般来说,红色、绿色和花斑系列的花岗岩类石材放射性活度偏高,如杜鹃红、印度红等。
大理石类、绝大多数的板石类,暗色系列(包括黑色、蓝色和暗色中的棕色)和灰色系列的花岗岩类,放射性活度较低(如蒙古黑、西班牙米黄等)。
长期接触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中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的放射线和放射性气体氡,可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和造血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肺癌的发生。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文标题: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引言建筑施工作为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行业,职业危害是施工工人面临的一个显著问题。
职业危害的存在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形象。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职业危害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工人的安全与健康。
一、物理危害1. 噪音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伴随着机械设备的噪音,这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导致耳聋和听力损失。
预防措施:- 采用隔音设备,如耳罩、耳塞等,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控制机械设备的噪音产生,如选择低噪音设备或进行隔音改造;-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早发现和处理问题。
2. 振动危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振动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接触振动环境可能导致手臂、手指等部位的振动白细胞病。
预防措施:- 选用具备减振装置的设备;- 定期检测设备的振动情况,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优化工作操作方式,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二、化学危害1. 有害气体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常常会有一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如甲醛、苯等。
长时间暴露在这些有害气体中,工人易患肺癌和呼吸道疾病。
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有害气体检测,确保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工人必须佩戴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有害气体吸入。
2. 有害物质危害建筑施工中会使用一些有害物质,如油漆、清洗剂、胶水等。
这些物质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会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 使用低挥发和无毒的工艺材料;- 工人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通风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人体姿势危害建筑施工工人的工作姿势多为长时间弯曲或站立,这对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造成压力,易导致腰椎病、颈椎病等相关疾病。
预防措施:-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工具,减少工人的身体负荷;- 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休息场所,让工人得到充分休息;- 定期开展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人的身体问题。
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建筑工人常常面临各种职业危害,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建筑工人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之一。
为了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建筑工人应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 确保工作平台和梯子的稳固性并进行定期检查。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如脚手架和安全网。
2. 身体劳损长时间进行重体力劳动容易导致身体劳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预防措施:- 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休息和进行体力训练。
-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姿势,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 注意体温调节,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
3. 电击和触电电击和触电是建筑工人面临的潜在危害。
为了预防电击和触电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接触电缆和电器设备之前,务必切断电源。
- 使用绝缘工具,并确保工具的良好状态。
- 遵守正确的电工安全操作程序。
4. 物体打击在建筑工地上,物体可能会砸落并造成伤害。
以下是几个预防物体打击的建议:- 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和护目镜。
- 当从高处放下物品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并使用信号进行警示。
- 定期检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5. 化学物质暴露建筑工人可能与有害的化学物质接触。
以下是一些防止化学物质暴露的建议:- 遵循正确的化学品使用和储存程序。
- 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和防护面具。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以上是建筑工人常见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建筑公司和工人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提供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参考资料:-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Construc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辐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二、职业病的防护措施(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范本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职工受伤、致残、甚至丧生的各种因素。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工艺复杂、环境复杂等特点,职业危害较为突出。
本文将从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人为危害四个方面介绍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职业危害。
首先,物理危害是建筑施工企业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其中包括震动、噪音、辐射、高温等。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施工工具等都会产生震动,使职工长期暴露在震动环境中易导致职业病。
另外,施工现场的噪音较大,长时间接触噪音环境可能导致职工出现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此外,施工现场常常存在辐射源,如射线、电磁波等,职工长期受辐射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还有施工现场可能存在高温环境,职工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危险。
其次,化学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大职业危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如水泥、胶黏剂、油漆等。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中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例如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
长时间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引起职工患上化学性皮炎、中毒等职业病。
应该加强对化学物质的管理和防护措施,降低职工接触这些有害物质的风险。
另外,生物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大隐患。
施工现场通常存在着各种生物因素,如有害昆虫、传染病病原体等。
职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昆虫叮咬、传染病菌感染等危害。
另外,施工现场常常有垃圾、污水等,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生物因素。
因此,施工现场应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卫生管理,有效预防生物危害对职工的伤害。
最后,人为危害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中职业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为危害主要包括意外伤害、物体打击、坍塌等。
在施工现场,因为工艺复杂、操作不当等原因,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例如,高处坠落、电击等。
此外,施工过程中常有物体从高处掉落,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有可能造成职工受伤。
坍塌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风险,如果没有进行正确的施工预防措施,可能导致工地坍塌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一、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规范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症状经过长时间的潜伏期,由于工人长时间接触或吸入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生物因素或处于特殊作业环境,产生的某种特定疾病。
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严格遵守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1. 制定详细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不同施工项目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方案。
方案需要包括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防范措施、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方案应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2.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定期监测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和工人的接触情况。
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 健全职业病危害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档案管理制度,对工人的职业病暴露情况进行记录。
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工人入职前的体检记录、工作岗位暴露情况、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内容,并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和更新。
4. 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和体检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对从事高风险工种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体检,以及定期体检所有从业人员。
体检应包括职业病病因的筛查和相关健康指标的检测,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
5.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工人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
对于需要进行呼吸防护的工作岗位,应提供合适的防护口罩。
对于需要进行皮肤防护的工作岗位,应提供耐酸碱、耐油、防刺穿等特殊功能的防护手套。
6. 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应急处理措施等。
7. 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研讨会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研讨会,交流经验、分享最新的防治技术和经验。
研讨会还可以邀请职业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高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模版一、高处坠落危害1. 危害描述:高处坠落是建筑施工企业工人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
工人在搭建脚手架、进行屋顶作业或在高处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时,很容易因不慎失足而发生坠落事故。
坠落事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伤亡,甚至致命。
2. 预防措施:(1)在高处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坠落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
(2)建筑施工企业应确保所有高处作业人员都接受过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并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并检验其是否正常使用。
(4)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新。
二、机械伤害危害1. 危害描述:建筑施工企业常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如起重机、钢筋切割机、电焊机等。
如果操作人员不慎操作或机械设备存在故障,可能会导致机械伤害,如手部切割伤、电击等。
2. 预防措施:(1)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所有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并确保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操作技能。
(2)建筑施工企业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手套、安全眼镜等,并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佩戴。
(3)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都应遵循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操作或超负荷使用机械设备。
(4)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现场安全培训,使操作人员了解机械操作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三、化学品中毒危害1. 危害描述:建筑施工企业在某些施工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如油漆、清洗剂、粉尘等。
如果使用不当或未经防护,可能会导致工人发生化学品中毒或过敏反应。
2. 预防措施:(1)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施工现场中使用的化学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认潜在的危险和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
(2)建筑施工企业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工人正确使用。
(3)建筑施工企业应为工人提供充足的个人卫生用品,如肥皂、洗手液等,并提倡工人每天进行适当的个人卫生和消毒。
建筑施工行业职业病危害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的调查研究,找出了职业病的产生原因,及其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并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合理防控职业病的具体措施,以期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提供重要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施工;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建筑行业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张,人员的就业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使得建筑行业成为职业病发病率最高的群体,严重的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健康。
再加上建筑工程的内容较多,其监管存在一定的弊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升了职业病发病的几率。
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建筑施工行业内职业病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以提升施工行业的卫生环境,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1建筑施工行业中职业病危害调查的相关内容作者主要是从职业病的危害、现今的发展状况以及卫生管理现状三个方面对某市区内相应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调差研究的。
1.1职业病危害的因素笔者通过对建筑施工中各环节的操作情况进行调查,找出了职业病产生的因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具体来说,造成职业病的重要因素有:粉尘、噪音以及化学药品等,这对人们的肺部、听觉等部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进而导致人们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严重时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下面就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关内容通过图表进行展示。
图1 建筑施工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图1.2 现阶段建筑施工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控的状况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施工人员对于粉尘的防护效率较低,尤其是在一些防水、切割工艺操作上,很多的施工人员并未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
同时在装饰作业上,工作人员也未按照要求佩戴防毒口罩,有些员工更是将口罩随意的挂靠在耳侧。
在对噪音进行防护时,并且只有固定状态下的噪音防护工作在标准要求内,其他的动态噪音防护措施则相对较少,比如说员工不佩戴防噪音耳塞,仅仅依靠短暂的休息来缓解自身的不适。
另外员工在化学毒物的防护方面也存在不足,比如说沥青铺设、油漆作业等,有的工作人员缺乏防护措施,有的人员则是佩戴了没有任何功效的纱布口罩,这些情况均大大的降低了防护的效果,最后给自身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工程施工项目职业危害一、机械设备危害在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也是造成职业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比如,起重机吊重超标、钢筋机操作不规范、搅拌机漏电等都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预防机械设备危害,施工单位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操作设备的必要技能和知识。
在施工现场,要按照规定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机械设备,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二、建筑材料危害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使用频繁,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比如,混凝土浇筑时可能会出现坍塌、砖瓦堆放不稳造成坠落等情况,给施工人员带来危险。
另外,有些建筑材料会释放有毒气体,比如石棉、石膏板等,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建筑材料带来的危害,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质量安全。
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堆放管理,保持通道畅通,避免发生意外。
对于有毒材料,要提前做好防护工作,配备好相应的防护用具,严格控制接触时间。
三、人为原因危害在施工现场,人为原因也是造成职业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工人无证操作、违规施工、安全意识不强等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另外,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容易造成劳累和疲劳,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人为原因带来的危害,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另外,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对于长时间作业,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超负荷作业。
在工程施工项目中,职业危害无处不在,工程施工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只有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才能有效降低职业危害带来的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建筑工程职业危害制度一、建筑工程职业危害的种类建筑工程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处作业危害:建筑工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搭设脚手架、钢结构安装等,一旦发生坠落事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 机械设备危害: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如吊装机、起重机等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事故。
3. 动力设备危害:建筑工程中常常使用各种动力设备,如电动工具、砂石料机等,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等危害。
4. 化学危害: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水泥、涂料等,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中毒、烧伤等。
5. 环境危害:建筑工地常常存在噪音、粉尘、振动等环境污染,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6. 精神危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强度大、工期紧张、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导致工人产生精神压力。
二、建筑工程职业危害的影响建筑工程职业危害不仅对工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1. 对工人的影响:建筑工程职业危害直接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旦发生事故将给工人和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2. 对企业的影响:建筑工程职业危害发生事故将导致企业停工、赔偿费用增加、声誉受损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3. 对社会的影响:建筑工程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会引起公众关注和社会舆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控的原则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减少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控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综合施策: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控工作需要综合施策,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人防护等多种手段。
3. 分级管理: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控要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职业危害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合理划分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 群防群治:建筑工程职业危害防控工作要实行群防群治,全员参与、各尽其责,形成全员防控的良好氛围。
建筑行业常见职业病建筑施工存在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有:油漆工、防水工、钢筋工、砌筑工、架子工、混凝土工、电焊工等。
1、油漆工:油漆工经常接触的油漆和装饰胶中大量使用的苯系物会损害人的造血机能,引发血液病,也可致癌。
油漆工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有机溶剂、铅、汞、镉、铬、甲醛、甲苯、二异氰酸酯、粉尘、高温,易引起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甲醛中毒、接触性皮炎、尘肺、中暑等职业病的发生。
防护措施:油漆工除佩戴防护服装外,要注意在工作场所通风,每工作1~2个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并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避免毒物对呼吸道黏膜的持续刺激。
此外,要尽量选择使用无害或毒害低的无苯油漆、低甲醛合成板等。
2、防水工防水工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包括高温、沥青烟、煤焦油、甲苯、二甲苯、汽油等有机溶剂和石棉,可引起的法定职业病是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接触性皮炎、痤疮、中暑等。
其中,煤焦油及其分离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和沥青烟,是引起防水工职业病的重要物质。
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要注意工作场所通风,与此同时,要掌握有毒有害物质限制量值,作业时佩戴防毒护具、防护手套。
从业人员要做好定期体检,发现不适及时脱岗。
此外,施工现场还需防火防爆防摔伤。
3、钢筋工钢筋工面临的主要职业风险是噪声、金属粉尘、高温、高空作业等,可引发噪声聋、尘肺、中暑等职业病的发生。
防护措施:针对噪声风险,要正确佩戴防声耳塞、防护耳罩等。
针对金属粉尘,要选择过滤效力高的防尘口罩。
针对高温,可穿着热辐射防护服。
此外,要注意自己的身材状况,发现不适及时调岗。
4、砌筑工砌筑工除面临高温、高空作业风险外,其经常接触的砂浆中含有水泥、石灰膏等原料,如果操作不慎长期吸入高浓度水泥可引发水泥尘肺和矽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发炎,若进入眼睛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
防护措施:针对高温、高空作业可能引发的风险,砌筑工要佩戴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