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版本介绍-2013-1-5
- 格式:pptx
- 大小:960.08 KB
- 文档页数:27
新国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再学习,新体会中维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徐兆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以下称新火规)已正式发布,该规范和98版比较,变化大,新增内容多,2014年5月1日实施。
设计、审图、施工单位和消防主管部门、开发商,方方面面都在研讨。
新火规的全面理解执行可能还要假以时日。
下面将本人学习体会写出,若有理解错误或不当之处,望同行指正。
一、新火规有24个强条,有些强条是对消防产品制造的规定,有些强条是对施工单位编制程序的要求:如 4.1.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4.1.6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
这是为了提高准确性、避免误动作。
防烟楼梯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等处,只设有一个探测器的小保护区域,一个触发信号是感烟探测器,另一个触发信号就是人工手动报警按钮。
对设计单位而言,有些强条需写在说明里,有些强条应在设计图纸中实现。
某些审图专家将设计单位未写入说明的强条,定为违背强条,本人不敢苟同。
试想:若所有有关专业的黑体强条都写入说明,则设计说明该有多长!1、强条3.1.6: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无疑,此条会导致设计工作量大大增加。
总线短路隔离器与探测器的连接有树形布置和环形布置两种。
总线短路隔离器可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模块箱内或沿路由就近挂墙安装(底边距地2.2M)。
吊顶内安装时,底边距吊顶0.2M。
树型结构,可集中置于弱电竖井内。
详见消防图集14X505-1,P11/P12。
树型、环形总线总线隔离器不通用;若探头带隔离功能,可不设总线隔离器;总线短路隔离器同时隔离总线和电源线。
关于发布2013年常用技术标准有效版本
目录的通知(第一期)
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组:
为保证常用技术标准的有效性,公司对目前常用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有效版本进行了收集整理,编制出《2013年常用技术标准有效版本目录》,并予以发布。
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组务必按此目录认真对所使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进行清理、标识,并根据本项目常用规范、规程和标准的使用情况配备齐全、作好配备情况记录。
由于本次更新量较大,难免在整理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疏漏,且新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仍在继续颁布中,希望公司各部门、各项目组在使用过程中将动态信息及时反馈到公司工程咨询部,以便进一步进行修订,并做到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上旬进行更新并发布。
附件:2013年常用技术标准有效版本目录(第一期)
二〇一三年三月一日
主题词:发布2013年有效版本目录通知
广州迅智电力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3月1日印发
2013年常用技术标准有效版本目录(第一期)一、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文件目录(土建部分)
二、建筑材料和检测试验标准
三、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文件目录(安装部分)
四、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及验评标准
五、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六、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与规程。
旧国标三级和新国标五级(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旧国标三级和新国标五级2.旧国标三级a.定义b.适用范围c.主要内容3.新国标五级a.定义b.适用范围c.主要内容4.旧国标三级与新国标五级的区别5.结论:总结旧国标三级和新国标五级的特点和应用正文在我国,国家标准是对产品质量、性能、规格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重要文件。
其中,旧国标三级和新国标五级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国家标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标准,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旧国标三级。
旧国标三级,全称为“国家标准三级”,是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制定的一个国家标准。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一些基础性、通用性的产品和工程,例如建筑材料、机械零部件等。
旧国标三级的主要内容包括:尺寸、形状、重量、允许偏差、检验方法等。
接下来,我们看看新国标五级。
新国标五级,全称为“国家标准五级”,是我国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需要而制定的一个更高级别的国家标准。
新国标五级主要适用于一些高精度、高性能的产品和工程,例如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
新国标五级的主要内容包括:性能、尺寸、形状、表面质量、检验方法等。
旧国标三级与新国标五级在定义、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上都有所区别。
旧国标三级主要针对基础性、通用性的产品和工程,而新国标五级则针对高精度、高性能的产品和工程。
旧国标三级主要规定了尺寸、形状、重量、允许偏差等,而新国标五级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性能、表面质量等要求。
总的来说,旧国标三级和新国标五级都是我国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制定的标准。
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和工程,旧国标三级更注重基础性和通用性,而新国标五级则更注重高精度和高性能。
类金刚石薄膜球盘法测试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1范围本文件为类金刚石(DLC)薄膜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的测定规定了流程并提供了指导。
该方法规定材料在干燥条件下,采用球对盘结构配副进行测试。
本文件不适用于DLC薄膜涂层的部件在润滑环境下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GB/T1182-2018,ISO1101,MOD)GB/T606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GB/T 6062-2009,ISO3274,IDT)GB/T308.1,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GB/T308.1-2013,ISO ISO3290-1,NEQ)GB/T308.2,滚动轴承—滚珠—第2部分:陶瓷滚珠(GB/T308.2-2010,ISO3290-2,IDT)ISO361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尺寸测量设备:外部测量用千分尺-设计和计量特性GB/T1061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术语,定义及参数(GB/T 10610-2009,ISO4287,IDT)ISO13385-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尺寸测量设备—第1部分:卡尺;设计和计量特性ISO80000-1:2009,量和单位—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磨损Wear固体材料由于与一种或多种材料接触发生相对运动,其表面质量逐渐减少的过程。
磨损测试Wear Test滑动接触中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评价方法。
球盘试验法Ball-on-disc Method在一定载荷下,将球形试样接触到旋转的圆盘试样上,从而产生滑动接触的磨损试验。
国家主要标准、规范及行业标准、规范一览表一.相关规范:1、幕墙设计规范《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18091-2000《建筑幕墙》——GB/T21086-20072、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3、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CJ3-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号第1号修改单)《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地震震级的规定》——GB/T17740-199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19954、全玻及点支承设计规范《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DBJ/CT014—2001《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JG139-2001《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CECS127: 2001 《点支式玻幕墙支承装置》—— JC138-2001《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C/T200-2007《建筑幕墙用钢索压管接头》—— JC/T201-20075、材料规范①铝材及铝板规范《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GB/T16475-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5237.2-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5237.4-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5237.5-200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膜》阳极氧化膜——GB8013.1-200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膜》阳极氧化复合膜——GB8013.2-200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膜》有机聚合喷涂膜——GB8013.3-2007《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3880.1-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3880.2-2006《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3880.3-2006《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GB5237.6-2004《铝及铝合金焊丝》——GB/T10858-2008《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GB/T17748-2008《铝幕墙板氟碳喷漆铝单板》——YS/T429.2-2000《钛及钛金合板》——GB/T3621-2007②玻璃规范《幕墙用钢化玻璃及半钢化玻璃》——GB17841-1999《镀膜玻璃第一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T18915.1-2002《镀膜玻璃第二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GB/T18915.2-2002《夹层玻璃》——GB9962-1999《浮法玻璃》——GB11614-1999《中空玻璃》——GB/T11944-2002《半钢化玻璃》——GB/T17841-2008《建筑用安全玻璃第1部分:防火玻璃》GB15763.1-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GB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GB15763.4-2009《真空玻璃》——JC/T1079-2008③钢材规范《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GB/T1391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7《不锈钢棒》——GB/T1220-2007《不锈钢丝》—— GB424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及钢带》——GB/T3280-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及钢带》——GB4237-2007《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8165-2008《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2002《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JC/T137-2007《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型管》——GB/T178-2005《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324-2008《不锈钢焊条》—— GB/T983-199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建筑幕墙用钢索压管接头》—— JG/T201-2007《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8《钢的成品化学成份允许偏差》——GB/T222-2006《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钢铁牌号表示方法》——GB/T3098.21-2008 GB/T221-2008 《钢分类第1部分按化学成分分类》——GB/T13304.1-2008《钢分类第2部分按主要质量等级和主要性能或使用特性的分类》——GB/T13304.2-2008《铜及铜合金板板材》——GB/t2040-2008《铜及铜合金板带材》——GB/t2059-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GB/T2518-2004《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2006④密封胶《硅酮建筑密封胶》——GB14683—2003《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485-2007《聚硫建筑密封胶》——JC483-200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2005《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JC/T887-2001《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JC/T902-2002《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2-2001《石材用建筑幕墙胶》——JC/T883-2009《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JC/T486-2001《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C/T914-2003《结构胶粘剂粘剂前金属及塑料表面处理细》——GB/T21526-2008《建筑密封胶分级及要求》——GB/T22083-2008⑤石材规范《天然花岗石荒料》——JC204-2001《天然板石》——GB/T18600-2001《干挂饰面石材及其金属挂件》——JC830.1~830.2-2005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GB/T17670-2008《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9《天然石材术语》——GB/T13890-2008《建筑幕墙用瓷板》——JC/T217-2007《超薄天然石材复合板》——JC/T1049-2007《天然石材术语》——GB/T13890-2008⑥节能规范《民用建筑能耗采集标准》——JG/T154-200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4 《建筑构件和单元热阻和传热系数计算方法》——GB/T20311-2006⑦幕墙配件规范《紧固件螺栓和螺钉》——GB/T5277《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GB3098.4-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GB3098.21-2008/ISO3506-4:200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栓》——GB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3098.10-2000《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3103.1-2002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3098.1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GB/T3098.19-2004 《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GB/T9074.1-2002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160-2004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14370-2000 《封闭型园头抽芯铆钉》—— GB/T12615.1~12615.4-2004《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 16823.1-1997 《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2-2002《十字槽盘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1-2002《弹簧垫圈》 GB93-1987⑧其它规范《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声学测量》——GB/T19889-1~10-200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5《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00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4-2008《静电安全术语》——GB/T15463-2008《绝热用岩棉、矿棉及其制品》——GB/T11835-2007《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GB/T13350-2000《建筑玻璃采光顶》——JC/T231-2008《擦窗机》——GB19154-2003二、相关性能检测及验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GB/T1857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验收标准》——JGJ/139-2001《建筑密封胶材料试验方法》——GB/T13477.1-13477.20-200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GB/T8014.1~3-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GB27000-2006《合格评定供方的符合性声明第1部分通有要求》——GB27050.1-2006《合格评定供方的符合性声明第2部分支持性文件》——GB27050.2-2006《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GB/T529-2007《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天然饰面石材试验方法》——GB/T9966.1~9966.8-2001三、建筑门窗及其相关标准、规范《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5237.2-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5237.4-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5237.5-2008《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膜》阳极氧化膜——GB8013.1-200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膜》阳极氧化复合膜——GB8013.2-200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膜》有机聚合喷涂膜——GB8013.3-2007《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GB5237.6-2004《幕墙用钢化玻璃及半钢化玻璃》——GB17841-1999《镀膜玻璃第一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T18915.1-2002《镀膜玻璃第二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GB/T18915.2-2002《夹层玻璃》——GB9962-1999《浮法玻璃》——GB11614-1999《中空玻璃》——GB/T11944-2002《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15763.1-2001《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5-30-2002《建筑门窗术语》——GB5823-2008《建筑门窗尺寸系列》——GB5824-2008《自动门》——JG/T177-2005《建筑门窗扇开关面的标志》——GB5825-198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等级及检测方法》——GB7106-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8484-2008 《建筑门窗空气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8484-2008《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11976-2008 《建筑外窗承受机械力的检测方法》——GB9158-1988 《地弹簧》——QB/T2697-2005《铝合金门插锁》——QB/T3885-1999《平开铝合金窗把手》——QB/T3886-1999《铝合金撑挡》——QB/T3887-1999《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QB/T3888-1999《铝合金门窗拉手》——QB/T3889-1999《铝合金锁》——QB/T3900-1999《铝合金门锁》——QB/T3901-1999《推拉铝合金门用滑轮》——QB/T3902-1999《闭合器》——QB/T3893-1999《闭门器》——QB/T2698《建筑门窗五金件插销》——JC/T214-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机构用执手》——JC/T214-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合页(铰链》——JC/T125-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传动锁闭器》——JC/T126-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JC/T127-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轮》——JC/T128-2007《建筑门窗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JG/T168-2004 《紧固件铆钉用通孔》——GB/T152.1《紧固件沉头用通孔》——GB/T152.2《建筑门窗五金件通用要求》——JG/T212《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JG/T635《电动采光排烟窗》——JC189-2006《建筑门窗用通风器》——JC/T233-2008《防火窗》——GB/T16809-2008《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穿条式》——JG/T175 《建筑用硬质塑煌隔热条》——JG/T174《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JG/T187《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硅酮建筑密封胶》——GB14683—2003《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485-2007《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JC/T486-2001《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C/T914-200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聚氯乙烯(PVC)门窗固定片》——JG/T132-2000 《聚氯乙烯(PVC)门窗半圆锁》——JG/T130-2000 《聚氯乙烯(PVC)门窗传动锁器》——JG/T126-2000 《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T268-2010《聚氯乙烯(PVC)门窗半圆锁》——JG/T130-2000 《聚氯乙烯(PVC)门窗传动锁器》——JG/T126-2000。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能效等级新国标
新国标能效等级是指根据新国家标准(GB 21455-2013)对家用电器的能效进行评定和分类的等级。
根据新国标,家用电器的能效等级分为1级、2级、3级、4级和5级,其中1级是最高级别,5级是最低级别。
能效等级越高,表示家用电器的能效越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并降低能源的浪费。
新国标能效等级的实施有助于促进节能环保,引导消费者选择更节能的家用电器,并对市场上的低能效产品进行限制和淘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它具有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以声或光的形式通知着火层及上下邻层疏散,控制器记录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接警处理制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火警报警后,值班人员应通过火警显示、查明发生火警报警信号探测器的地址,立即派人到现场或者电话通知报警部位的人员查看是否起火,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是火警,应迅速拨打119电话,通知消防队,并通知本单位及时组织人员扑救和疏散。
如果是误报,应查明误报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999年6月1日实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014年5月1日实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008年3月1日实施。
2013版新规范与98版规范的对照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在探测器选择方面除了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缆式感温探测器和线型感烟探测器外,新增了光纤光栅测温系统、火焰探测器、图像型探测器、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选用规定等等。
突出在特定场合选择合适的探测器更能有利于火灾的探测。
一、一般规定1、增加设备之间接口通讯协议的强制性规定:1)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2、条文调整:减小系统容量,增强系统稳定性,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如果没有受到一定的限制,点位带的过多,系统的稳定性势必会下降。
1)火灾报警控制器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 点);2)单回路设备总数(不宜超过200 点);3)回路设备余量(不少于额定容量10% 的余);4)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 点);5)联动回路中设备总数(不宜超过100 点);6)联动回路设备余量的详细规定(不少于额定容量10% 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