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总成布置设计流程-奥杰
- 格式:doc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96
总装门线项目工艺设计及布局规划简介1 项目简介1.1 项目目标宝骏总装自2021年11月投产以来,陆续生产GP50、M150、CN112等车型,按60JPH的生产节拍年产能输出达到40万辆;随着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2021年在满足以上车型的基础上,生产线新增GP50HB、CN200两种车型。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多种车型共用一条生产线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对各类车型的精准需求,但是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影响车间生产效率的一些问题,如内饰人员密集度高、下线车辆划伤比率高及线旁物料空间不足等。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一些目标:1.1.1 提升車间生产效率通过四门的拆分,把与车门相关的的装配内容分离主线,减轻了主线的负荷、减少了四门存在而产生的非增值时间浪费、解决部分的瓶颈工位、提升装配质量,将有效改善当前的运行状况。
1.1.2 为员工创建一个安全、方便的环境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如合适的操作空间、充分的光线,合理的布置休息区域,为员工创建一个安全、方便的环境。
1.1.3 确保布局具备一定的柔性考虑到陆续会有GP60、GP30等新车型上线,可能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扩产,因此进行设计时,需预留有一定的空间。
2 工艺设计2.1 门线操作流程设计首先确认车门的各个装配零件的工艺要求。
2.1.1测算每个零件的实际装配时间,车间统一的TT(单件操作时间)为55s,每一个工位总的操作时间不应大于55s。
2.1.2各零件的安装顺序按下图所示装配,否则可能会出现操作工艺干涉问题。
按照此两点要求,可初步确定门线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另外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编排工艺时考虑工位零件物料的存放空间,保证在新车型上线时有足够的空间使用;工具方面如电池枪每工位应不超过2把,电池枪过多不方便员工区分,有用错的风险,增加装配工艺的复杂性。
2.2 门线装车单设计在设计门线之前,主线装车单上目视有图1 车门分装流程图整车的零件种类、型号等信息,用一张A3纸打印后贴在发盖上,内容包括车门装配零件,而采用门线之后,门线的零件信息较少,包括线束、玻璃、后视镜等,因此考虑将门线的零件信息单独整合成一张装车单,用A4纸打印。
摘要车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设计里面最为复杂的一部分,轿车车门的设计包含造型、人机工程、运动校核、结构设计、附件布置校核、装配工艺性校核等等因素。
设计的车门满足一定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满足人机舒适要求,满足一定的刚强度要求,满足正面碰撞及侧面碰撞时的C-NCAP的要求。
本设计在参考了多种车门构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详细论述了一个分体式前车门结构设计流程,并且对汽车车门附件布置给出了基本说明。
关键词:轿车车门;结构设计;附件布置第1章前言车门是白车身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零部件总成,它是整个白车身设计的基础,铰链的布置直接是影响造型的直接因素,车门的结构对内外饰及电器系统的布置有重要影响,并且关系到人机舒适性,碰撞法规要求。
车门结构的性能对整车NVH性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车门是白车身中工艺比较复杂的部件,涉及到零部件的冲压工艺、焊装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等四大工艺,因此对生产工艺要求和装配工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此外,车门的结构还要求气密性能较高,满足防尘、防水、隔音等性能要求。
如果车门结构及附件布置不满足要求,长时间容易对车门的性能产生影响,造成玻璃无法升降,车门关闭不牢,车门异响等,而且容易对汽车车门零部件造成损伤,增加维修成本,降低了整车品质。
以前的车型工艺及模具的加工达不到很高的精度要求,所以国产大部分车型都以整体式车门结构为主,只有在部分日系高端车型上才使用分体式车门。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国内辊压窗框工艺水平也满足了生产需要,渐渐的分体式车门得到了普及,其有点是造型美观,材料利用率高,可有效降低白车身重量,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
根据目前的造车理念,“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造车思想已被各个主机厂及消费者认可,车门的结构在传统车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性能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成熟的车门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意外发生时车内乘客的安全,各大主机厂也在车型上不断的推出满足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激光拼焊的车门内板及高强度钢板车门防撞梁正在替代传统板材,随着汽车行业近几年的蓬勃发展,车门结构也更加成熟。
汽车车门设计车门是车身上相对独立的总成,与车身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车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结构要素的完整统一和与车身其他相关要素的协调匹配。
1 车门的类型和功能要求,1.1车门的类型 车门有多种类型,详见上表1,车门可分为车门本体和车门附件两部分,车门本体可归于白车身范畴,指作为一个整体涂漆,未装备状态的钣金焊接总成,包括车门内外板,内外腰线加强板,防撞梁,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有些采用激光拼焊门板无单独的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玻璃导轨等,是实现车门整体造型效果、强度、刚度及附件安装的基础框架。
而附件则是为满足车门的各项功能要求,在白车身上装配的零件和总成,其中包括车门锁、铰链、限位器、玻璃、拉手、操纵扭、密封件及内外装饰件等。
1.2 车门及附件的功能要求车门的功能要求详见上表2。
对车门总成的功能要求,一方面,车门作为车身结构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风格、强度、刚度、可靠性及工艺等必须满足车身整体性能要求,另一方面,车门开关及上下车的方便性又是车门结构首要满足的要求,而车门结构自身的视野性、安全性、密封降噪等性能,又对整个车身结构影响较大,也是车门功能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门附件的功能要求详见下表3。
在表3中列出了车门主要附件的结构形式,功能要求等,其中铰链和门锁是车门承力件,开门时铰链受力,关门时铰链和门锁同时受力。
因此,铰链、门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比较重要,车门限位器虽然不直接承受车门重量,但是起到了开关限位作用,与门锁和铰链在寿命、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应该一致。
另外,玻璃升降器、锁操纵手柄、按钮等的可靠性也不能忽视,其他附件结构和功能一般也要与主要附件的要求一致。
2 车门结构分析2.1 窗框形式和车门结构的关系窗框的结构形式对车门的影响较大,可分为分体式车门和整体式车门、有窗框车门和无窗框车门,因此,在对车门结构进行分析时,车门窗框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很关键。
2.1.1分体式车门及窗框结构分体式车门的窗框结构通常为滚压型材,经成型焊接等工序后制成独立的窗框总成(E31结构),再与内板焊接,最后合成车门焊接总成。
第八章 车门部件结构设计§8-1 概 述车门是汽车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它不仅为司乘人员上下车提供方便的条件,而且与整车动力性(空气动力性)、舒适性(风流噪声、密封等)和使用性能(开启方便灵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整车造型起着协调作用,并直接影响车身外形的美观。
一、车门的结构型式——分类现代汽车的车门结构型式很多,一般可按下述几种方式进行分类: 1.按运动形式,分为:①旋转式向上旋转开启的车门。
近年轿车上出现的一种—c)翼开式前方旋转的车门;近年轿车上出现的向上—b)垂直旋转式、内摆门等;常见的司机门、折叠门—a)水平旋转式⎪⎩⎪⎨⎧②平移式——拉门、外摆式车门(外移门)等。
2.按结构,分为: ·无骨架式——车门由内外两部分冲压钣件组焊而成,大部分司机门、 折叠门均采用此结构;·有骨架式——车门内外蒙皮焊接在骨架上——外摆式乘客门。
3.按门叶的数目,分为:·单叶式(单扇门)——如司机门、安全门、单叶乘客门等;平移式旋转式·双叶式——乘客门 )双叶外移门(一前一后—平移式旋转折叠(两叶一组)—折叠式旋转式·四叶式——四叶式折叠门(两叶一组),主要用于城市客车。
各类车型的驾驶员用门,货车及轿车车门多为旋转式,开门方向可以向前(顺开),或往后(逆开)。
顺开门在行车时较为安全。
平移门(外移门)主要用于客车的乘客门。
4.按有无运动轨道,分为: 有轨式、无轨式二、对车门设计的要求1.具有必要的开度,并能使车门停在最大开度上,以保证上、下车方便;2.安全可靠。
关闭时能锁住,行车或撞车时不会自动打开;3.开关方便,操纵方便——升降玻璃,锁止等,或在低气压下(≤0.3MPa)也能开启灵活;4.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涉及密封胶条特性、设计精度、间隙大小、配合精度等;5.具有足够的刚度,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振响;6.制造工艺好,易于冲压成形,便于安装附件和维护调整;7.外形上与整车协调;8.操纵机构必须易于接近,便于调整保养。
车门设计方法与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白车身设计开发过程中车门设计的方法及应执行的设计规范2.标准引用文件GB/T 4780-2000 汽车车身术语GB 15743-1995 轿车侧门强度GB 15086-2006 汽车门锁及门铰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3.车门设计流程3.设计输入A.设计任务书、项目要求、计划及客户要求B.车身总布置方案中与车门有关的控制尺寸C.参考样车、样件、点云、参考资料及客户对车门附件的选用要求D.车门附件的样件、数模、图纸、性能参数;密封条和挡水条断面图E.内饰部门提供内饰件安装位置和相关控制尺寸F.电器部门提供电器件安装位置和外轮廓数模G.数字表面4.设计结构的熟悉及数据的采集A.样车拆解之前应观察样车车门结构,注意车门与侧围及内饰的密封及配合关系;外后视镜与车门的连接关系。
B.样车拆解之前应采集以下数据:车门开度及档位、铰链轴线的坐标位置、门缝尺寸及面差、玻璃与门外板面差、门内饰与侧围内饰配合尺寸、门与侧围密封面的配合尺寸、内外把手和车门的配合尺寸、缓冲块处门内板与侧围外板距离。
C.拆下门内饰板后应采集以下数据:玻璃上止点位置、玻璃下止点位置、玻璃行程、玻璃与门内板、外板、防撞梁、锁体之间的最小距离、玻璃升降器的设计位置等。
5.车门开口线的确定A.车门开口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基本尺寸由车身总布置确定,开口线的初步形状由造型部门根据车身总布置确定的基本尺寸按造型风格确定,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按样车逆向确定。
B.车门结构设计人员应及时对初步的开口线进行分析,校核其是否能满足铰链布置要求和车门运动间隙要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
C.门缝间隙应根据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确定,一般为4mm~5mm,车门下边间隙通常比车门其余周边间隙大1mm左右。
D.车门开口线最终由数字表面部门确定。
6.确定玻璃曲面A.玻璃曲面的曲率半径和倾斜度由车身总布置和造型风格确定;也可以按要求根据样车逆向确定。
一绪论1.1客车乘客门类型选择乘客门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乘客上下车的通道,对客车的整体造型也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客车外形是影响客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乘客门是车身外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客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客车外形的美观与动感。
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客车的空气动力性问题越来越突出。
过去我国采用较多的是折叠式车门,由于车门内陷而增加了汽车的空气阻力,产生风流噪声,而且由于车门缝隙大,密封困难,在形式中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和漏尘,从而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
导槽滚轮式乘客门虽然无内陷,但是在车身侧壁有导槽。
因此,在的许多高档旅游客车和长途豪华客车上出现了一种使车身表面平整光滑的乘客门,外摆门成为代表乘客门发展的一种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出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完善,我国中、高档客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外摆门已经在我国客车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1.1.1客车乘客门主要结构形式客车乘客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3种:折叠式、外摆式、内摆式。
1.折叠式乘客门:打开时呈折叠形式,是各种客车普遍采用的传统形式的乘客门。
具有单轴2页和双轴4页2种形式。
2.外摆式乘客门:又称外开平移式乘客门。
外摆式乘客门在关闭时,其外侧与车身外侧面平齐,密封效果、美观性好,占用车内空间小,使得踏步空间大更好布置,便于乘客上下车,也便于和车身曲线配合,以降低风阻,减小风噪,近年来不仅在中、高档城间客车上普遍采用,且在城市客车上也得以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外摆门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单摆式的较常见。
3.内摆式乘客门:又称内开回移式乘客门。
内摆式乘客门是乘客门中开启后净开度最大的一种,方便乘客上下车,尤其适用于城市客车。
内摆式乘客门的门扇在开启后会占用车内空间,这也使得它在高档豪华客车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较常见于城市客车中,外摆式乘客门也具有单摆和双摆2种形式。
1.1.2 外摆门的优点在本题目中要求的中型客车中选用外摆门,它与折叠式乘客门相比有以下优点:1.外摆式车门是把车门整体旋转外移,车门开度大,可以开启到门框宽度,有效利用门框空间,使踏步宽敞,保证乘客上下车方便。
车门总成分装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
1. 将车门总成运输至分装车间,进行入库检查,确认无损坏。
2. 根据生产计划,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车门内饰件、玻璃、门锁、线束等配件。
3. 对分装工位进行清洁,确认各类工装具处于正常状态。
二、门板组装
1. 在装配台上放置好门内板,检查无损坏。
2. 将内饰板、扶手箱等部件按图纸要求顺序装配在门内板上,并拧紧连接螺栓。
3. 装配门板上的各类线束,如窗升降机线束、门锁线束等。
4. 进行门板组装的检验,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三、玻璃安装
1. 将车门玻璃取出,清洁玻璃内外两面。
2. 在玻璃周边涂抹密封胶,然后将玻璃嵌入车门内。
3. 安装好固定玻璃的螺栓和夹片,拧紧连接。
4. 检查玻璃与车门的密封性。
四、车门装配
1. 将组装好的门板放置在支架上。
2. 将车门外板放在门内板外侧,调整两板位置吻合后拧紧连接螺栓。
3. 安装门铰链、门锁等机构部件并连接线束。
4. 对装配好的车门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连接部位牢固。
五、功能测试
1. 使用测试仪器对车门进行水密性测试。
2. 测试车门开合和各功能的正常工作。
3.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六、包装入库
1. 在车门表面贴防护膜,用防尘布将车门全面包裹。
2. 将包装好的车门放入存放架,待运输。
3. 进行车门出库登记,更新库存信息。
汽车车门总成分装工艺流程
一、概述
汽车车门总成分装是汽车车门组装生产线上重要的一个工序。
车门总成分装汇集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车门单元,为后续车身整车组装提供基础。
二、工艺流程
1. 检查车门总成各个零件,如边框、玻璃等是否完好。
2. 将边框安装在组装座上固定住。
3. 将门把手、后视镜等外饰件安装到边框上。
4. 将车门玻璃安装到边框对应位置,并锁紧固定。
5. 将内饰面板如隔音材料、软包等安装到边框内部。
6. 将电器线路如窗户升降机构等线路掏好安装。
7. 将锁定机构等性能部件如锁体安装就位。
8. 对所有连接面进行封堵防止锈蚀。
9. 检查所有组件是否安装完全并撤下组装座。
10. 对整个车门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
11. 将检验合格的车门送入整车组装线。
三、工艺要点
1. 各组件安装位置要求工艺图精准。
2. 组装过程要求细心安全,防止组件损坏。
3. 组装后要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车门质量。
4. 组装流程要加快合理,提高生产效率。
这个流程就是汽车车门总成分装的基本工艺过程。
通过严格执行,可以保证车门质量。
大型客车车门总成设计车门是汽车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它不仅为司乘人员上下车提供方便的条件,而且与整车动力性(空气动力性)、舒适性(风流噪声、密封等)和使用性能(开启方便灵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整车造型起着协调作用,并直接影响车身外形的美观。
一、明确车门设计的要求1.具有必要的开度,并能使车门停在最大开度上,以保证上、下车方便;2.安全可靠。
关闭时能锁住,行车或撞车时不会自动打开;3.开关方便,操纵方便——升降玻璃,锁止等,或在低气压下(≤0.3MPa)也能开启灵活;4.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涉及密封胶条特性、设计精度、间隙大小、配合精度等;5.具有足够的刚度,不易变形下沉,行车时不振响;6.制造工艺好,易于冲压成形,便于安装附件和维护调整;7.外形上与整车协调;8.操纵机构必须易于接近,便于调整保养。
二、设计外摆式车门的初衷与想法近年来,随着客车技术的发展和造型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客车乘坐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长途和旅游客车上,外摆式车门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折叠式车门。
相对于折叠式车门,外摆式车门具有以下优点:1.开度大,保证上下车方便;2.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密封简单;3.开关方便、灵巧,操纵方便;4.刚性较好、不易变形下沉, 行车时不易产生振动噪声;5.外形与整车协调, 无凹陷, 行车时空气阻力小, 造型美观;6.制造工艺好,便于冲压成型。
三、设计标准:外摆门设计除了要满足客车车门设计的一般要求外,还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启闭灵活、平稳,开关速度适中,接近关闭时应缓冲,行驶中能有效锁止;②乘客门可由驾驶员、售票员单独控制或共同控制,但必须设有表示乘客门所处状态的信号装置;③在可能夹住乘客的乘客门边缘,应在其每扇门的全长上安装宽度至少为40mm的橡胶密封条;④除城市客车外,其余客车都应安装门锁;⑤车门所用的密封胶条应无漏光、无脱空等明显的装配缺陷;⑥车门无开裂和锈蚀,不得有可能使人至伤的尖锐突出物;⑦内、外装饰材料应具有阻燃性;⑧必须使用安全玻璃(一般为钢化玻璃),且符合GB9656的要求;⑨门窗不允许张贴遮阳膜之类的妨碍驾驶员视野的装饰物或附加物。
前车门布置设计流程
AUTEK
2006.3.9
车门组件
1 .门板类型
A,有框车门
•组成:车门外板,车门内板,窗框
・优点:成本低,强度高,密封性好
•缺点:造型自由度低•设计局限性:
沿引导线截面相同
1 .门板类型
B.整体车门
•组成:车门外板,车门内板含上部组成
•优点:造型自由度大
•缺点:成本高
1 .门板类型
C.无框车门
•组成:车门外板,车门内板不含上部组成
・优点:对于运动型车和豪华车造型感觉好
・缺点:成本高(厚玻璃,挡水条),关门感觉不好
车门模块
-组成:内拉手总成,锁&锁销,玻璃升降器,驱动电机, 扶手,玻璃导轨,扬声器等...
•优点:装配质量高,无组装线,减少装配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