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129.84 KB
- 文档页数:5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静电是在身体或物体表面积累的一种电荷现象,常见于干燥的环境中。
虽然静电本身对人体来说一般并不危险,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和防止静电累积,可能会引发诸多安全问题,例如引发火灾、破坏敏感设备等。
因此,了解静电的产生和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一、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摩擦:当两个物体擦拭或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导致两物体带上相反的电荷。
2. 分离:某些物质会通过分离过程产生静电荷,例如塑料薄膜在剥离时会带电。
3. 电离:当空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会形成离子,使空气带电。
二、静电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静电会造成人体不适,如皮肤干燥、刺痛感等。
同时,在静电累积较高的环境中,人体接触某些敏感设备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电击。
2. 火灾危险:静电可以通过火花引发可燃物的爆炸或火灾。
当静电发生放电时,如果接近易燃气体或可燃性液体,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3. 设备损坏:某些敏感的电子设备对静电非常敏感,高强度的静电放电可能会损坏这些设备。
三、静电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常见的静电防护措施:1.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去除物体表面电荷的装置,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减少静电积累。
常见的静电消除器包括离子风机、离子风枪等。
2. 定期清洁和保湿: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地面、设备和工作台面,减少灰尘和污垢的积累,同时保持工作环境湿度适宜,可减少静电的产生。
3. 使用防静电设备:有一些衣物、鞋子、手套和地板是专门用于防静电的,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4. 接地保护:在工作环境中,合理使用和连接接地装置,将静电释放到地球中,减少电荷的累积。
5. 避免直接接触敏感设备: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能会受到静电影响的敏感设备,如计算机芯片、电子元件等。
对于需要处理敏感设备的工作,应该采取合适的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行业资料:________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9 页静电安全防护知识一、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
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
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
2、泄漏慢。
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
3、影响因素多。
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3、静电的危害:第 2 页共 9 页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xx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
一分厂109车间xx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
4、放电与引燃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1.1电晕放电。
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
1.2刷形放电。
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
1.3火花放电。
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静电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带有相互分离的正负电荷而产生的静电场。
静电现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出现,例如衣物与身体摩擦产生静电、天空中的雷电等。
虽然静电本身并不危险,但在某些情况下,静电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所或环境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静电安全防护措施。
以下是关于静电安全防护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静电的形成及特点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电荷分离而产生的,当物体表面存在正负电荷时,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或环境接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
静电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静电是暂时存在的,物体在与其他物体或环境接触后会失去静电;2. 静电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电荷量和电压;3. 静电在干燥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和积累,湿度越高,静电现象越少;4. 静电的放电能够产生火花,造成火灾和爆炸等危险。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可能会引发危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和爆炸:静电放电能够引发火花,当有易燃物质存在时,火花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2. 电击:当人体接触带有高静电电荷的物体时,可能发生电击现象,导致人身伤害;3. 电子设备故障: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失效,造成经济损失。
三、静电安全防护措施为了防止静电引发的危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静电安全防护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方法:1. 防止静电积聚:在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增加空气湿度、使用导电设备等,来减少或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聚;2. 接地保护:对于产生静电的设备或物体,应该进行接地处理,将其与地球接触,以便将静电安全地散去;3. 静电消除器:对于需要频繁接触的物体,可以使用专门的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避免电击等伤害;4. 防火安全措施:在易燃环境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如使用防静电地板、使用防爆电器设备等;5. 静电防护服装:在一些特定工作环境中,可以配备防静电服装,以避免静电的危害;6. 静电监测与测试: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静电安全防护的场所或设备,可以设置静电监测仪器,对静电进行实时监测和测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防静电知识介绍ppt•什么是静电•静电对人体的影响•防静电的方法目录•防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防静电的必要性•如何提高防静电意识01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指静止状态下的电荷,通常是由摩擦、接触或感应等原因而产生的。
静电荷的积累会使物体表面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形成静电现象。
静电的定义不同材料之间相互摩擦会产生电荷转移,使其中一种材料带正电荷,另一种材料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当一个导体靠近带电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导体会在近端部分感应出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
感应起电静电的产生1静电的危害23在某些易燃易爆环境中,积累的静电荷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静电火花静电荷积累在电子设备上,可能干扰其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电路故障。
影响电子设备当高电位差产生的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接触到的物体或人体造成电击。
电击02静电对人体的影响皮肤干燥静电会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污垢,使皮肤变得干燥,引发瘙痒、红肿等症状。
皮肤炎症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火花、电磁波等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接触性皮炎、过敏性荨麻疹等炎症。
静电对皮肤的损害视线模糊静电放电时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影响空气清晰度,使人的视线变得模糊。
眼部疲劳由于静电吸附作用,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摆脱这种干扰,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和不适。
静电对视力的影响静电放电产生的声音、闪光等可能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思维和判断能力。
注意力分散静电放电时会产生电磁场,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干扰,引发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头痛、头晕静电对脑力的影响03防静电的方法总结词通过将静电荷引入到大地中,以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详细描述通过将物体与大地相连,使物体上的静电荷通过大地导走,从而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接地法通常用于消除导体上的静电荷。
接地法总结词利用导体将静电荷引入到其他物体中,以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详细描述通过将物体连接到其他导体上,使物体上的静电荷通过导体导走,从而消除物体上的静电荷。
静电防护知识一.术语及定义1. 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2. 静电场:静电在其周围形成的电场3.静电放电: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
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就是静电放电。
ESD是英文Electrostatics Discharge的缩写,即"静电放电"的意思。
4.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5.静电敏感器件: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6.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船等.7.中和: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消失8.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和专门标记的适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工作场地二、静电的产生:1.摩擦: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普通方法,就是摩擦生电。
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是使用摩擦生电。
另外,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能产生静电;。
2. 感应: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电子就会转移。
3. 传导: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
人身日常活动所带的静电下表提供在没有进行防静电治理的生产环境里,电子工厂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产生的静电强度和湿度的关系:静电电压(V)人身的活动情形10-20%RH 65-90% RH走过化纤地毯35000 1500拿TEFLON硅片架30000 1200走过塑胶地板12000 250坐椅子上工作的人6000 100翻塑面说明书文件7000 600拿起普通聚乙烯袋20000 1000从垫有聚氨基甲酸泡沫的工18000 1500作椅上站起可见增加环境湿度能降低静电电压。
经试验,人体带静电5万伏时没有不适的感觉,带上8万伏高压静电时依然面带微笑,1 0万伏(最高试验过12万伏)时也没有生命危险!三、静电的危害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线路缩小,耐压降低,线路面积减小,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场(Static Electric Field)和静电电流(ESDcurrent)成为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
静电防护知识静电释放-即ESD,它是英文: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缩写,即"静电放电"的意思。
ESD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静电防护等的学科。
因此,国际上习惯将用于静电防护的器材用品统称为“ESD”,中文名称为静电阻抗器。
1.ESD知识介绍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等。
静电的特点是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
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屏蔽与接地。
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露,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静电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
静电的许多功能已经应用到军工或民用产品中,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静电分离、静电复印等。
然而,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却又成为电子产品和设备的一种危害,造成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功能紊乱甚至部件损坏。
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
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CMOS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电子设备的ESD也开始作为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防止静电放电造成的损害就是静电保护!2.静电术语及定义① 静电:物体表面过剩或不足的静止的电荷② 静电场:静电在其周围形成的电场③ 静电放电:两个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
静电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就是静电放电。
④ 静电敏感度: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⑤ 静电敏感器件: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器件⑥ 接地:电气连接到能供给或接受大量电荷的物体,如大地,船等.⑦ 中和:利用异性电荷使静电消失⑨ 防静电工作区:配备各种防静电设备和器材,能限制静电电位,具有明确的区域界限和专门标记的适于从事静电防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3.静电的产生①摩擦: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而产生静电的最通方法,就是摩擦生电。
材料的绝缘性越好,越容易是使用摩擦生电。
另外,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也能产生静电。
② 感应: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将其置于一电场中,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正负离子就会转移。
③ 传导:针对导电材料而言,因电子能在它的表面自由流动,如与带电物体接触,将发生电荷转移。
4.静电对电子工业的影响集成电路元器件的线路缩小,耐压降低,线路面积减小,使得器件耐静电冲击能力的减弱,静电电场(StaticElectricField)和静电电流(ESDcurrent)成为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杀手。
同时大量的塑料制品等高绝缘材料的普遍应用,导致产生静电的机会大增。
日常生活中如走动,空气流动,搬运等都能产生静电。
人们一般认为只有CMOS类的晶片才对静电敏感,实 际上,集成度高的元器件电路都很敏感。
A.静电对电子元件的影响① 静电吸附灰尘,改变线路间的阻抗,影响产品的功能与寿命。
② 因电场或电流破坏元件的绝缘或导体,使元件不能工作(完全破坏)。
③ 因瞬间的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量使元件受伤,虽然仍能工作,但使用寿命已经受损。
B、静电损伤的特点:①隐蔽性:人体不能直接感知静电,除非发生静电放电,但发生静电放电,人体也不一定能有电击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体感知的静电放电电压为2-3KV。
②潜伏性:有些电子元器件受到静电损伤后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但多次累加放电会给器件造成内伤而形成隐患,而且增加了器件对静电的敏感性。
已产生的问题并无任何方法可治愈。
③随机性:电子元件什么情况下会遭受到静电破坏呢?可以这么说,从一个元件生产后一直到它损坏以前所有的过程都受到静电的威胁,而这些静电的产生也具有随机性。
由于静电的产生和放电都是瞬间发生的,极难预测和防护。
④复杂性:静电放电损伤分板工作,因电子产品的精细,微小的结构特点而费时、费事、费钱,要求较复杂的技术往往需要使用扫描电镜等精密仪器,即使如此,有些静电损伤现象也难以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伤加以区别,使人误把静电损伤失效当作其它失效,这是对静电放电损害未充分认识之前,常常归咎于早期失效或情况不明的失效,从而不自觉的掩盖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⑤ 严重性:ESD问题表面上看来只影响了制成品的厂家,但实际上亦影响了各层次的制造商,如:保用费、维修及公司的声誉等等。
5.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危害及防护原理电子元器件按其种类不同,受静电破坏的程度也不一样,最低的100V的静电压也会对其造成破坏。
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发展趋于集成化,因此要求相应的静电电压也在不断减弱。
人体平常所感应的静电电压在2-4KV以上,通常是由于人体的轻微动作或与绝缘物的磨擦而引起的。
也就是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带的静电电位与IC接触,那么几乎所有的IC都将被破坏,这种危险存在于任何没有采取静电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
静电对IC的破坏不仅体现在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序当中,而且在IC的组装、远输等过程中都会对IC产生破坏。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各种静电防护措施:1、操作现场静电防护。
对静电敏感器件应在防静电的工作区域内操作;2、人体静电防护。
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手套、工鞋、工帽、手腕带;3、储存运输过程中静电防护。
静电敏感器件的储存和运输不能在有电荷的状态下进行。
要实现上述功能,基本做法是设法减少带电物的电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值以内。
即要求下式中的电荷(Q)与电阻(R)要小,电容量(C)要大。
V=I.R Q=C.V 式中V:电压,Q:电荷量 I:电流 C:静电容量 R:电阻当然电阻值也不是越低越好,特别是在大面积场所的防静电区域内必须考虑漏电等安全措施之后再进行材料的选取。
6.静电的防护一.接地接地就是直接将静电过一条线的连接泄放到大地,这是防静电措施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对于导体通常用接地的方法,如人工带防静电手腕带及工作台面接地等。
接地通过以下方法实施:① 人体通过手腕带接地。
② 人体通过防静电鞋(或鞋带)和防静电地板接地。
③ 工作台面接地。
④ 测试仪器,工具夹,烙铁接地。
⑤ 防静电地板,地垫接地。
⑥ 防静电转运车,箱,架尽可能接地。
⑦ 防静电椅接地。
二.静电屏蔽静电敏感元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暴露于有静电的区域中,用静电屏蔽的方法可削弱外界静电对电子元件的影响,最通常的方法是用静电屏蔽袋和防静电周转箱作为保护。
另外防静电衣对人体的衣服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三.离子中和A.防静电仪表① 手腕带/脚带/防静电鞋综合检测仪-用途:用于检测手腕带,脚带,防静电鞋是否符合要求。
② 测试脚带 及防静电鞋时,需增加一块金属板及仪表连接的导线。
③ 除静电离子风机检测仪-用途:定期对离子风机平衡度和衰减时间进行检测及校验以确保离子风机工作在安全的指标范围。
④ 静电场探测仪-用途:测量静电场以反映静电的存在,以电压形式读数,用来测试环境的静电强度。
一般受环境影响和静电瞬间特性,很难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⑤ 静电屏蔽袋测试仪-用途:用于检测静电屏蔽袋的屏蔽效果。
⑥ 表面电阻测量仪-用途:用于测量材料表面电阻,体积电阻。
B.接地类防静电产品① 防静电手腕带:广泛用于各种操作工位,手腕带种类很多,建议一般采用配有1兆欧姆电阻的手腕带,线长应留有一定余量。
② 防静电手环:需要其它防静电措施的补救(如:增设离子风机,戴防静电脚跟带等)才能取得较好的防静电效果。
建议不要大量采用佩带防静电手环的方式。
③防静电脚带/防静电鞋:厂房使用防静电地面后,应配戴防静电鞋带或穿防静电鞋,建议车间以穿防静电鞋为主,可降低灰尘的引入。
操作人员工再结合配带防静电手腕带效果将会更佳。
④ 防静电台垫:用于各工作台表面的铺设,各台垫串上1兆欧电阻后与防静电地可靠连接。
⑤ 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分为:PVC地板、聚胺脂地板、活动地板。
防静电蜡和防静电油漆:防静电蜡可用于各种地板表面增加防静电功能及使地板更加明亮干净防静电油漆可用于各种地板表面,也可涂于各种货架,周转箱等容器上。
7.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原子中的质子(正电荷)与电子(负电荷)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每个角落,可以这样说:静电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时时刻刻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周围。
在静电防护过程中打算将静电完全消除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将静电的产生与积聚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经过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得出两个防护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① 在静电安全区域内使用或安装静电敏感元件。
② 用静电屏蔽容器运送静电敏感元件。
8.防静电性能的检测周期及注意事项防静电台垫、地板、工鞋、工衣、周转容器等应少每月检测一次。
防静电手腕带、风枪、风机、仪器等应每天检测一次。
检测时,须考虑受检场所的温度、湿度等因素。
9.防静电的一般工艺规程要求A、防静电的常规工艺规程要求① 操作者必须戴有线防静电手腕② 涉及到操作静电敏感器件的桌台面须采用防静电台垫③ ESD敏感型器件必须用静电屏蔽与防静电器具转运。
④ 准备开封、测试静电敏感器件时必须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有条件的可配用离子空气发生器清除空气中的电荷⑤ 组装所用的焊接设备及成形工装设备都必须接地,焊接工具使用内热式烙铁,接地要良好,接地电阻要小⑥ 电源供电系统要改装用变压器进行隔离,地线要可靠,防止悬浮地线,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⑦ 产品测试时,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插拔器件,必须在关掉电源的情况下插拔。
⑧ 凡ESD敏感型器件不应过早地拿出原封装,要正确按操作,尽量不能摸ESD敏感型器件管腿。
⑨ 用波峰焊接时,焊料和传递系统必须接地。
B、在防静电要求严格的场合,下列防静电工艺要求也是常常需要的。
①凡ESD敏感型整机进行高低温试验或老化试验时,必须先对工作场地及高低温箱进行静电位测试,其电位不能超过安全值,否则,要进行静电消除处理。
② 焊接好的印制电路板要作三防处理时,也要采用防静电措施。
不要用一般的刷光,超声波清洗或喷洗。
③ 调试、测量、检验时所用的低阻仪器、设备(如讯号、电桥等)应在ESD敏感型器件接上电源后,方可接到ESD敏感型器件的输入端。
④ 在ESD敏感型测试仪器生产线上,应严格使用静电电位测试监视静电电位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静电消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