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鼓膜穿孔修补术[1]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5
山东医药2023 年第 63 卷第 21 期鼓膜紧张部穿孔的手术治疗(附114例报告)沈莉莉,张永胜,朱国臣,肖大江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苏无锡214002摘要:目的 观察鼓膜紧张部穿孔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外伤导致的鼓膜紧张部穿孔患者114例122耳,根据鼓膜穿孔大小及乳突CT检查结果分为A、B、C三组:A组37耳(鼓膜中、小穿孔,已干耳2月以上,且乳突、上鼓室CT检查无明显炎性阴影,外耳道宽敞),采用单纯鼓膜成形术治疗;B 组46耳(鼓膜中、大穿孔,已干耳2月以上,且乳突、上鼓室CT检查无明显炎性阴影,或鼓膜中小穿孔视野不良),采用外耳道鼓膜瓣修补术治疗;C组39耳(湿耳或干耳不足2月,或乳突、上鼓室CT检查显示有炎性阴影),采用乳突开放并鼓室成形术治疗。
结果 术后鼓膜愈合110耳,愈合时间3周~2月。
术中采用移植物分别为颞肌筋膜73耳、软骨-软骨膜49耳。
术后12耳发生鼓膜再穿孔(采用颞肌筋膜修复7耳、软骨-软骨膜修复5耳),其中A组3耳、B组6耳、C组3耳。
患者术后6个月时气骨导差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
术后并发眩晕6耳、味觉异常11耳、听力下降9耳,无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根据鼓膜穿孔大小及乳突CT检查结果选择单纯鼓膜成形术、外耳道鼓膜瓣修补术、乳突开放并鼓室成形术等治疗鼓膜紧张部穿孔效果较好。
关键词:鼓膜穿孔;鼓膜紧张部穿孔;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外耳道鼓膜瓣修补术;鼓室成形术;乳突开放术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1.018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1-0075-03鼓膜位于中耳鼓室与外耳道交界处,可阻挡外耳道异物、病毒、细菌等进入中耳腔,同时也是听力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鼓膜紧张部为一层半透明薄膜,由外层鳞状上皮、纤维层及内层黏膜层构成。
手术显微镜与耳内窥镜在耳科应用的比较
甘兆泉;唐安洲;谭颂华;周永;徐志文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21)002
【摘要】目的:比较手术显微镜与耳内窥镜在耳科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手术显微镜与硬管耳内窥镜同时检查42例46耳外、中耳病变.结果:显微镜检查在外耳道狭窄耳不易看清鼓膜,检查鼓膜穿孔耳能观察到锤骨、鼓岬等结构,但不能显示听骨链结构;内窥镜检查可通过狭窄的外耳道观察鼓膜全貌及微小穿孔,并通过穿孔鼓膜进入鼓室观察鼓岬、鼓室口、听小骨、两窗等结构.结论:手术显微镜立体感强,放大倍数可调;而耳内窥镜视野宽广,特别在需要侧向视野的中耳腔检查中优于显微镜.二者结合运用可弥补各自的不足.
【总页数】2页(P238-239)
【作者】甘兆泉;唐安洲;谭颂华;周永;徐志文
【作者单位】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
【相关文献】
1.耳内窥镜与耳科显微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 [J], 吴照红
2.耳内窥镜在耳科学中的应用 [J], 汤杰;孔凡琍;詹善强;李朝霞
3.手术显微镜与耳内窥镜在耳科应用对比 [J], 唐嘉蔚
4.耳内窥镜与耳科显微镜下行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J], 苏益波;何勇
5.手术显微镜与耳内窥镜在耳科应用对比 [J], 唐嘉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2例耳内镜辅助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中使用耳内窥镜辅助显微镜治疗的实用性。
方法:在耳内窥镜下对7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行鼓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的一次手术治愈率为95%,总治愈率高达100%;手术后六个月对患者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患者的气骨导差降低0~10db hl 8耳,11~20db hl 19耳,21~30 db hl 7耳,气骨导差>30db hl 2耳,平均降低15.8 db hl。
结论:耳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术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内窥镜鼓膜穿孔鼓膜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42-01耳内窥镜在耳科临床治疗中有很多优点,包括简便性和微创性。
我院于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对72例患有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患者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72例(82耳)于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当中,有48例(48耳)男性患者,24例(34耳)女性患者,患者年龄20岁-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27.8岁,病程3个月到11年。
所有患者的穿孔都位于紧张部。
在手术之前,行纯音听力测试、颞骨ct检查以及耳内镜检查,确定患者病变的范围。
纯音听力测试500、1000、2000hz气骨导差在15~40db hl,平均值为21.2db hl,鼓膜贴补试验气骨导差降低5~20db hl,平均值为10.7db hl。
1.2 方法。
选择的内窥镜配置为直径直径2.7mm耳内镜0°及olympus内镜摄像、显像系统。
常规备皮,患者仰卧头,取侧位,患耳向上,铺巾给予消毒处理,使用2%利多卡因以及肾上腺素对患者的耳部进行局部麻醉,切取同侧颞肌筋膜铺平、无水酒精固定备用。
鼓膜穿孔手术的操作流程鼓膜穿孔手术操作流程鼓膜穿孔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来修复。
下面将介绍鼓膜穿孔手术的操作流程。
一、手术准备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和确认手术事项。
2. 医生对患者的耳朵进行检查,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鼓膜穿孔手术。
3. 医生准备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材料,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二、局部麻醉1. 医生对患者的耳朵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 麻醉药物可以通过滴眼或滴耳的方式给予,也可以通过注射进行。
三、手术操作1. 医生使用外耳镜或显微镜来放大视野,以便观察鼓膜的情况。
2. 医生用一把特殊的手术镊子轻轻地将鼓膜上的皮肤和黏膜剥离,暴露出鼓膜的裂孔。
3. 医生使用小刀或激光器来扩大鼓膜上的裂孔,使其成为一个适当大小的穿孔。
4. 医生在穿孔边缘处理一些组织,以促进鼓膜穿孔的愈合。
5.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在鼓膜上放置一个支架,以保持穿孔的通畅。
6.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检查鼓膜的状况,并确保没有其他问题。
四、术后注意事项1. 患者需要在手术后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
2. 医生会给患者开具药物,如抗生素和消炎药,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疼痛。
3.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检查鼓膜的愈合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治疗。
鼓膜穿孔手术是一种常见但需要谨慎操作的手术。
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患者在术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建议。
通过合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康复,恢复正常的听力功能。
29例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作者:杨斌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鼓膜穿孔患者在耳内镜下采用鼓膜修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4月间收治的29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患者于耳内镜下采用鼓膜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和观察患者的具体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鼓膜愈合的患者共有27例,有效率达93.1%,治疗之后患者的听力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改善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鼓膜穿孔患者来说,在耳内镜下采取鼓膜修补术进行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实际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耳内窥镜;鼓膜穿孔;鼓膜修补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88-02患者在受外力冲击、有化脓性中耳炎以及在声音穿刺等因素的影响下,均有可能形成鼓膜穿孔。
鼓膜穿孔患者会发生耳痛、耳鸣以及听力下降等情况,这些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上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目前,于耳内镜下对鼓膜患者行鼓膜修补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1-2]。
本次研究收集了在2010年2月到2013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9例患者的资料,对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进行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4月间收治的29例鼓膜穿孔患者为具体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16-52岁,平均年龄(29.6±3.5)岁。
上述患者大多有明显的耳痛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现象,鼓膜穿孔是他们的共同临床表现。
这些患者形成鼓膜穿孔的原因较为多样化,主要有外伤(7例)、受破坏性声音影响(8例)、自己在挖耳朵时用力过猛(2例)以及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2例)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鼓膜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位于中耳部位,是连接外耳和中耳的薄膜,起着一个隔绝外界环境和中耳腔的作用。
鼓膜一旦发生损伤,就会导致中耳感染,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等一系列麻烦。
而鼓膜穿孔就是鼓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破损,造成了耳朵内外交流和通风的障碍,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鼓膜穿孔的临床治疗非常重要,其中一种治疗手段就是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
一、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概述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是通过耳内镜技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一种微创手术,它通过耳内镜的引导,将鼓膜穿孔部位清理干净,然后在鼓室内放置人工鼓膜或取鼓室内的逐渐淡化变薄边缘组织,然后将其修复,使得鼓膜得以再生、愈合。
这种手术方式对于小面积的鼓膜穿孔非常有效,并且术后复发的几率也相对较低。
整个手术过程简单、安全,并且恢复快,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1. 面积小的鼓膜穿孔2. 慢性鼓膜穿孔3. 单纯性鼓膜穿孔4. 面积大的鼓膜穿孔(需结合人工手术)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适用于以上几个方面的鼓膜穿孔,对于面积小的单纯性鼓膜穿孔,手术疗效尤为显著。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手术过程能够让医生更加清晰地观察鼓膜的情况,并在手术中更准确地进行修复。
对于诊断明确的面积小的鼓膜穿孔,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选择。
1. 患耳清理: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耳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2. 局麻:对患耳进行局部麻醉,使其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鼓膜观察:通过耳内镜观察患耳鼓膜的情况,对鼓膜穿孔的位置和面积进行评估。
4. 清创和修复:用手术工具对鼓膜穿孔周围组织进行清理,然后进行修复手术。
5. 鼓腔冲洗:鼓膜修复完毕后,对鼓腔进行冲洗消毒。
6. 镜下观察:最后通过耳内镜观察修复后的鼓膜情况,确认手术效果。
整个手术流程简洁明了,操作规范。
而且由于是局麻手术,对于患者的身体影响相对较小,恢复也十分快捷。
手术记录:鼓室成形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
听力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证实鼓室和乳突存在炎症和穿孔。
术后诊断:经过鼓室成形术,炎症得到控制,鼓膜穿孔已修复。
手术方式本手术采用全麻或局部麻醉与镇静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手术时,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采用颞肌筋膜、耳屏软骨或骨膜等材料,对鼓膜进行修复。
手术时间一般在2-3小时左右。
麻醉方式手术可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进行。
对于年龄较大、有系统疾病的患者,一般建议采用全身麻醉。
对于较年轻、身体健康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麻醉。
手术经过手术时,医生首先对患者的耳朵周围进行消毒,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
医生会先取出中耳内的病变组织,然后根据鼓膜的破损情况,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
然后将选定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放在鼓膜上,并采用特殊的方法将其固定。
最后在耳内放置棉球或其他填充物,压迫止血,然后用绷带包扎。
术后注意事项1.手术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手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外耳道填塞物。
一般建议在术后3-5天内更换一次,然后在术后一个月内再进行一次更换。
3.患者在术后需要避免用力擤鼻涕、打喷嚏等动作,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进行治疗,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5.患者在术后需要避免耳朵进水,以免引起感染。
一般建议在术后一个月内不要游泳或进行其他水上活动。
6.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咖啡、饮酒等。
同时需要增加营养摄入,如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7.患者在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用于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鼓膜穿孔是指中耳腔和外耳道之间鼓膜层破裂,导致中外耳道之间的连通。
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有多种,例如中耳炎、外伤、鼻窦炎、恶性肿瘤、药物性中毒等。
鼓膜穿孔不仅会影响听力,还会引起中耳感染和发生其他并发症。
因此,对于鼓膜穿孔患者,及时进行修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鼓膜修补术种类繁多,包括传统的手术修补术、微创手术、内镜下手术和激光修补术等。
其中,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鼓膜穿孔修补。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是指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对鼓膜穿孔进行修补。
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鼓膜的位置、大小、类型、病因、伴随症状及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等。
手术中,医生在患者的耳道中插入耳内镜,在显微镜的帮助下观察鼓膜穿孔的大小和位置,然后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
常用的鼓膜修补材料有自体筋膜、异体筋膜、胶原、硅胶等。
修补完毕后,医生会在患者的耳道中放置一根小型吸引管,用于排出耳内液体和防止中耳积液,一般在术后一周左右取出。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开外耳道和中耳,只需要在外耳道中插入显微镜即可完成操作,术后恢复较快,不会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
其次,因为手术显微镜的使用,医生可以观察到更加细微的鼓膜结构和血管,修补更加精细、彻底,术后鼓膜通透度高,听力恢复较好。
同时,显微镜还可辅助医生观察和处理耳朵内异物、炎症等疾病,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对于鼓膜穿孔的治疗,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践,经过该手术修补后,鼓膜结构基本可以恢复正常状态,病情稳定,听力和平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一般来说,修补术后恢复期比较短,术后一般5-7天即可拆除吸引管,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此外,由于这种手术方法有微创的特点,术后的不适感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
总之,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性强的鼓膜修补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