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作业(车床本科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3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及答案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及答案机械制造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对于学习机械制造的学生来说,习题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
通过解答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于机械制造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学习机械制造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习题一:请解释机械制造的定义,并列举一些机械制造的常见工艺。
答案:机械制造是指通过各种加工工艺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常见的工艺包括铣削、车削、钻孔、磨削、锻造、铸造等。
习题二:请解释数控机床的概念,并简要介绍数控机床的优点。
答案:数控机床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来控制机床运动和加工过程的机床。
数控机床的优点包括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灵活性强等。
习题三:请解释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切削速度是指刀具在工件上切削时的线速度,通常用米/分钟表示;进给速度是指工件或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沿着轴向移动的速度,通常用毫米/分钟表示;主轴转速是指主轴每分钟旋转的圈数,通常用转/分钟表示。
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切削速度公式来表达,即切削速度 = 主轴转速× 刀具周长。
习题四:请解释机械加工中的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区别。
答案:粗加工是指在工件上进行初始加工,以去除余量,形成初步的形状和尺寸;精加工是指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加工,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区别在于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不同。
习题五:请解释机械加工中的公差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公差的表示方法。
答案: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和形状与其设计尺寸和形状之间的允许偏差。
公差的表示方法通常使用上下限法和基准法。
上下限法是指通过上下限值来表示公差,例如直径为20mm的孔的公差可以表示为20.00mm±0.05mm;基准法是指通过基准尺寸和公差带来表示公差,例如直径为20mm的孔的公差可以表示为Φ20H7。
机械制造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车削时的主运动是()A. 光杆旋转运动B. 刀具纵向直线运动C. 刀具横向直线运动D. 主轴旋转运动2. 工件装夹时,绝对不能采用()A. 完全定位B. 不完全定位C. 过定位D. 欠定位3. 在切削加工中,主运动通常只有()A. 一个B. 二个C. 三个4. 在车床上加工轴,一端用卡盘夹持,另一端用尾座顶针定位,此定位方式为()A. 完全定位B. 不完全定位C. 欠定位D. 重复定位5. 机床型号Y3150,“Y”表示()A. 铣床B. 齿轮加工机床C. 车床D. 磨床6. 当刀尖是主切削刃上最低点时,刃倾角为()A. 正B. 零C. 负D. 无法确定7.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安装的工件,它的定位是()A. 六点定位B. 五点定位C. 四点定位D. 七点定位8. 在实心材料加工孔,应选择()A. 钻孔B. 扩孔C. 铰孔D. 镗孔9. 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基准要先行,这是为了()A. 消除工件的残余变形B. 使后面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C. 避免主要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 减少精基面的表面粗糙度和进给量f确定之后,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应该保证()10. 在背吃刀量apA. 机床功率B. 刀具耐用度C. 工件表面粗糙度D. 加工余量11. 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其中为了实现工艺过程,工人必须进行的开停机所消耗的时间是()A. 基本时间B. 辅助时间C. 生理与休息时间D. 布置工作地时间12. 对于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的工件,应选择()表面作为粗基准。
A. 加工余量最小的B. 光洁、平整和幅度大的C. 最粗糙的D. 加工余量最大的13. 安装车刀时,若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其工作角度将会()A. 前角不变,后角变小B. 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 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 前、后角均不变14. 精车铸铁工件时,通常()A. 用切削液B. 不用切削液或煤油C. 用高浓度乳化液D. 用低浓度乳化液15. 切削脆性金属时所产生的刀具磨损形式是()A. 前刀面磨损B. 后刀面磨损C. 前、后刀面同时磨损D. 无法确定16. 合理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时,主要应使()A. 毛坯制造方便,降低毛坯成本B. 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尽可能接近C. 加工后零件的性能最好D. 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17. 零件上孔径大于30mm,精度要求为IT9,通常采用的加工方案为()A. 钻一镗B. 钻一铰C. 钻一拉D. 钻一扩一磨18. 磨削内圆与磨削外圆相比,在一般情况下()A. 前者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都比后者低B. 前者的加工质量高,但生产率低C. 前者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都比后者高D. 两者不相上下19. “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是()A. 欠定位B. 完全定位C. 过定位D. 不完全定位20. 下列配合零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的是()A.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B. 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C. 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D. 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工件以平面定位时起定位作用的支承有()A. 固定支承B. 可调支承C. 浮动支承D. 辅助支承2.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措施()A. 缩短基本时间B. 缩短辅助时间C. 缩短布置工作地时间D. 缩短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3. 在下列量具中,属于专用量具的是()A. 塞尺B. 卡规C. 游标卡尺D. 钢尺E. 外径千分尺4. 下述哪几点是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A. 按划线工作,使用万能夹具B. 广泛使用专用设备C. 采用试切法进行加工D. 加工对象周期性变换E. 由木模砂型铸造和自由锻生产毛坯5. 在车削加工中,基本时间包括()A. 切削工件所消耗的时间B. 装卸工件所消耗的时间C. 切入切出空行程所消耗的时间D. 开停机床所消耗的时间E. 清理切屑所消耗的时间6. 可以加工外圆表面的机床有()A. 车床B. 钻床C. 立铣D. 刨床E. 铣镗床F. 磨床7. 粗、精加工分开,就是先将所有要加工的表面都粗加工一遍,然后再对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进行精加工,这样做的优点是()A. 有利于主要加工表面不被破坏B. 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内部缺陷,及时终止加工,避免浪费C. 为合理选用机床提供可能D. 可以减少安装次数E. 能消除由于粗加工的切削热引起的变形应力,减小工件变形误差8. 公差带形状属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有()A. 平面度B. 面对面的平行度C. 面对线的垂直度D. 对称度9. 按照基准先行原则安排工件机械加工工艺顺序,下述工件的加工选择哪些是正确的()A. 轴类零件先车端面后,打中心孔B. 箱体零件先镗孔C. 箱体零件先加工底平面D. 轴类零件先车外圆10. 零件上的孔径大于20mm的孔,精度要求为IT8,它常用的加工方案为()A. 钻一扩一铰B. 钻—镗(扩)一磨C. 镗一粗磨一精磨D. 钻一拉E. 钻一扩一铰一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及答案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一、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切削变形的?答: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工件材料、刀具前角、切削速度、切削厚度。
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大,切屑变形越小,刀具的前角越大,切削刃就越锋利,对切削层金属的挤压也就越小,剪切角就越大,所以,切屑变形也就越小。
切削速度主要是通过积屑瘤和切削温度使剪切角变化而影响切屑变形的,随着切削厚度的增加,使切屑的平均变形减小。
2·简述定位基准中的精基准和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
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直接保证加工精度,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应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尽可能多地加工出零件上的加工表面。
这一原则称为基准统一原则。
(3)自为基准原则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这一原则称为自为基准原则。
(4)互为基准原则对于零件上两个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可以彼此互为定位基准,反复进行加工。
粗基准的选取择原则。
(1)有些零件上的个别表面不需要进行机械加工,为了保证加工表面和非加工表面的位置关系,应该选择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当零件上具有较多需要加工的表面时,粗基准的选择,应有利于合理地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3)应尽量选择没有飞边、浇口、冒口或其他缺陷的平整表面作为粗基准,使工件定位可靠。
(4)粗基准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一般只能使用一次,由于粗基准的误差很大,重复使用必然产生很大的加工误差。
3·简述提高主轴回转精度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①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首先应提高轴承的回转精度,如选用高精度的滚动轴承或采用高精度的多油楔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
其次是提高与轴承相配合零件(箱体支承孔、主轴轴颈)的加工精度。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齐乐华主编第一章材料的种类与性能(P7)1、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哪些?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
2、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它包括那些主要力学指标?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与应变关系的性能。
主要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
3、一根直径10mm的钢棒,在拉伸断裂时直径变为8.5mm,此钢的抗拉强度为450Mpa,问此棒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多少?断面收缩率是多少?F=35325N ψ=27.75%4、简述洛氏硬度的测试原理。
以压头压入金属材料的压痕深度来表征材料的硬度。
5、什么是蠕变和应力松弛?蠕变:金属在长时间恒温、恒应力作用下,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现象。
应力松弛:承受弹性变形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总变形量不变,但随时间的延长,工作应力逐渐衰减的现象。
6、金属腐蚀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金属防腐的方法有哪些?主要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防腐方法:1)改变金属的化学成分;2)通过覆盖法将金属同腐蚀介质隔离;3)改善腐蚀环境;4)阴极保护法。
第二章材料的组织结构(P26)1、简述金属三种典型结构的特点。
体心立方晶格:晶格属于立方晶系,在晶胞的中心和每个顶角各有一个原子。
每个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数为:2个。
塑性较好。
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属于立方晶系,在晶胞的8个顶角和6个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
每个面心立方晶格的原子数为:4个。
塑性优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
密排六方晶格:晶格属于六方棱柱体,在六棱柱晶胞的12个项角上各有一个原子,两个端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晶胞内部有三个原子。
每个密排六方晶胞原子数为:6个,较脆2、金属的实际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使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提高,从而使金属强度、硬度提高,但防腐蚀能力下降。
3、合金元素在金属中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具备什么特性?存在的形式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大学本科-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练习题(有答案和解析)1.(单选题)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顺序凝固有利于防止铸造应力的产生B同时凝固有利于防止缩孔的产生C铸造时浇注温度越高越好D铸件的结构斜度应设置在非加工表面正确答案:D题目解析:铸件的结构斜度应设置在非加工表面,这是为了便于从模具中取出铸件,同时避免在加工表面上留下不必要的痕迹。
选项A错误,因为顺序凝固并不能完全防止铸造应力的产生;选项B错误,因为同时凝固容易导致缩孔的产生;选项C错误,因为浇注温度过高会导致铸件产生缺陷。
2.(单选题)钢套镶铜轴承是一个双金属结构件,能够方便的铸造出该件的铸造方法是( )。
A金属型重力铸造B熔模铸造C离心铸造D低压铸造正确答案:C题目解析:离心铸造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中,使金属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紧铸型壁,从而获得各种形状的中空回转体铸件的铸造方法。
钢套镶铜轴承是一个双金属结构件,内层为钢套,外层为铜套,可以采用离心铸造的方法将两种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
因此,答案为C。
3.(单选题)下面属于压焊的是( )。
A电渣焊B缝焊C氩弧焊D埋弧焊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缝焊是一种压焊方法,它使用旋转的滚轮电极对搭接的工件施加压力并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滚轮电极与工件接触部位产生电阻热,加上滚轮电极的挤压作用,形成连续的焊缝。
因此,正确的选项是B。
4.(单选题)在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中,力学性能最好的区域是( )。
A熔合区B正火区C部分相变区D过热区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在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中,正火区的力学性能最好。
正火区是焊接时焊缝两侧的金属正处于相变重结晶温度范围内,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相比之下,熔合区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性能极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部分相变区的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也不好;过热区的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也较差。
因此,答案为B。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与参考答案1、对生产批量大、形状复杂且受力大的箱体毛坯宜采用()A.整体铸件B.型材焊接件C.模锻件D.铸造焊接件参考答案:A2、阶梯轴在直径相差不大时,应采用的毛坯是()A.铸件B.焊接件C.锻件D.型材参考答案:D3、从金属学的观点来看,冷加工和热加工是以()温度为界限区分的。
A.结晶B.再结晶C.相变D.25℃参考答案:B4、埋弧自动焊生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采用了粗焊弧B.选取了大电流C.电弧电压高D.焊接温度低参考答案:B5、确定分型面时,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中,其主要目的是()A.利于金属液充填型腔B.利于补缩铸件C.防止错箱D.操作方便参考答案:C6、焊接热影响区中,焊后晶粒得到细化、机械性能也得到改善的区域是()A.熔合区B.过热区C.正火区D.部分相变区参考答案:C7、选择金属材料生产锻件毛坯时,首先应满足()A.塑性B.硬度高C.强度高D.无特别要求参考答案:A8、锻造几吨重的大型锻件,一般采用()A.自由锻造B.模型锻造C.胎模锻造D.辊锻参考答案:A9、壁厚不均匀的铸件,在厚壁处会形成热节,由此产生()A.变形和裂纹B.冷隔和浇不足C.缩孔和缩松D.粘砂参考答案:C10、不适合自由锻造零件的结构形状是()A.阶梯轴B.盘形件C.锥面与斜面D.矩形台阶件参考答案:C11、磨削硬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的砂轮.A.硬度较低B.硬度较高C.中等硬度D.细粒度参考答案:A12、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对残留面积大小影响最明显.A.前角B.后角C.副偏角D.刃倾角参考答案:C13、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前角()A.增大B.减小C.不变参考答案:B14、下列不属于切削用量三要素的是()A.切削速度B.切削方向C.切削深度D.进给量参考答案:B15、车刀的前角是()A.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B.前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C.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D.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参考答案:A16、在车床上安装工件时,能自动定心并夹紧工件的夹具是()A.三爪卡盘B.四爪卡盘C.中心架参考答案:A17、精加工时,前角应取()的值。
《机械制造基础》含答案单选题1、YT30属于下面哪类硬质合金()?正确选项1.钨钛钴类(V)2、按照工作精度来划分,钻床属于()。
正确选项1.普通机床(V)3、按照焊接过程本质的不同,焊接可以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 )三大类。
正确选项1.钎焊(V)4、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
正确选项1.生产过程(V)5、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标注时尖端应()。
正确选项1.从材料外指向标注表面(V)6、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较大的切削厚度和前角较小的刀具,切削中等硬度的塑性材料时,易形成()切屑。
正确选项1.节状切屑(V)7、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常采用()方法来保证。
正确选项1.互为基准(V)8、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之间的联系是()。
正确选项1.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V)9、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称为()。
正确选项1.静载荷(V)10、锻造前对金属进行加热,目的是( ) 。
正确选项1.提高塑性(V)11、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A-G的基本偏差为()。
正确选项1.下偏差,正值(V)12、对于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的零件,一般应选择()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正确选项1.加工余量最小(V)13、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
正确选项1.强度和塑性(V)14、公称尺寸(旧称基本尺寸)是()。
正确选项1.设计时给定的(V)15、黄铜是由( )合成。
正确选项1.铜和锌(V)16、灰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 )形式存在。
正确选项1.片状石墨(V)17、机床型号的首位字母“S”表示该机床是( )。
正确选项1.螺纹加工机床(V)18、基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 )。
正确选项1.主运动方向(V)19、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 。
正确选项1.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V)20、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公差有( ) 个公差等级。
一. 判断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6. 切削速度指切削加工时,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2分)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正确★考生得分:2 分评语:错误正确☆考生答案:错误★考生得分:2 分评语:二. 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A.平板类B.轴类C.轮齿成型D.箱体类☆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2 分评语:2. 切削脆性材料时,如铸铁、铸铝等,切削层金属在产生弹性变形后,几乎不产生塑性变形而突然崩裂,形成形状极不规则的碎块,这种切屑称为()。
(2分)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单元切屑D.崩碎切屑☆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2 分评语:A.上偏差B.下偏差C.标准公差D.基本偏差☆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2 分评语:A.自由锻B.模锻C.胎膜锻造D.精密锻造☆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2 分评语:A.平板类B.轴类C.轮齿成型D.箱体类☆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2 分评语:A.酚醛塑料B.聚氯乙烯C.氨基塑料D.环氧树脂塑料☆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2 分评语:三. 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 加工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粗加工阶段B.半粗加工阶段C.半精加工阶段D.精加工阶段☆考生答案:A,C,D★考生得分:3 分评语:A.曲面B.平面C.尺寸较大的沟槽D.加工窄长的平面☆考生答案:B,C,D★考生得分:3 分评语:3. 在铁碳合金中,莱氏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机械混合A.奥氏体B.渗碳体C.珠光体D.铁素体☆考生答案:A,B★考生得分:3 分评语:4. 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来说,不改变热处理工件的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其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参考答案1. [单选题]零件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首先应满足零件的AA使用性能要求B加工工艺性C经济性D可塑性2. [单选题]一般来说钢的热处理不改变热处理工件的 CA强度B塑性C形状D冲击韧性3. [单选题]削适用于加工平面、尺寸较大的沟槽和加工窄长的平面。
BA车B刨C铣D磨4. [单选题]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什么能力称为塑性。
CA最小塑性变形B平均塑性变形C最大塑性变形5. [单选题]焊条的直径和长度是以的直径和长度来表示的 CA涂料层B药皮C焊芯D作用工件6. [多选题]钢的热处理工艺由以下哪几个阶段组成 ABCA加热B保温C冷却D氮化7. [多选题]在铁碳合金中,莱氏体是由什么所构成的机械混合物。
CDA珠光体B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8. [多选题]加工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哪几个个阶段。
BCDA半粗加工阶段B粗加工阶段C半精加工阶段D精加工阶段9. [多选题]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哪些? ABCA计算法B目测法C经验估计法D查表修正法10. [多选题]切削用量是下列哪些的总称。
ABD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层数D背吃刀量11. [判断题]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错误12. [判断题]φ30£5 、φ307 、φ30£8 的上偏差是相同的。
正确13. [判断题]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是负的。
错误14. [判断题]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正确15. [判断题]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错误16. [判断题]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正确17. [判断题]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错误18. [判断题]合金钢就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正确19. [判断题]纯铝的强度很低,但塑性很高。
正确20. [判断题]焊接属于永久性连接金属的工艺方法。
正确1. [单选题]在一定条件下是允许采用的 BA不定位B过定位C欠定位2. [单选题]下列属于合金结构钢的是A合金渗碳钢B合金调质钢C合金弹簧钢3. [单选题]基本尺寸小于500mm ,国家标准对标准公差规定了多少级 BA16B18C20D224. [单选题]标准麻花钻头一般由什么制成的。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分离工序中将半成品切开成两个或几个工件的是()工艺。
A、切断B、冲孔C、剖切D、落料正确答案:C2、成形工序中通过板料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形状和尺寸的是()工艺。
A、拉深B、弯曲C、成型D、冷挤压正确答案:C3、淬火后高温回火被称为()。
A、退火B、正火C、时效D、调质正确答案:D4、可以半固态金属成型的方法是()。
A、压力铸造B、消失模铸造C、熔模铸造D、砂型铸造正确答案:A5、铸铁中综合性能接近于钢的是()。
A、灰铸铁B、球墨铸铁C、可锻铸铁D、蠕墨铸铁正确答案:B6、通常扩孔可以完成孔的( )。
A、粗加工B、半精加工C、精加工D、以上均可以正确答案:B7、轴类零件的长径比在12和30之间的是()。
A、挠性轴B、刚性轴C、短轴D、细长轴正确答案:A8、保证孔口与孔中心线的垂直度的加工是( )。
A、扩孔B、钻孔C、铰孔D、锪孔正确答案:D9、用紫外光照射逐层喷射的聚合物(光敏树脂)固化成型是()3D打印。
A、光固化成型(SLA)B、数字光处理成型(DLP)C、聚合物喷射成型(PolyJet)D、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正确答案:C10、有气密性要求的配合件表面需要()。
A、磨削B、研磨C、刮削D、精刨正确答案:B11、下列加工中对表面只进行修饰的是()。
A、抛光B、滚压C、珩磨正确答案:A12、电火花加工的特点是()。
A、电极和工件不接触,宏观作用力小。
B、脉冲放电的持续时间短,加工精度良好。
C、直接利用电能,便于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3、以铜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称为()。
A、灰口铸铁B、铜合金C、结构钢D、铝合金正确答案:B14、硬钎焊使用的钎料熔点在()。
A、1000~1200F°B、1200~1400F°C、1600~1800F°D、1400~1600F°正确答案:B15、同一台电火花机可以进行()。
机械制造基础作业答案[精选]第一篇:机械制造基础作业答案[精选]机械制造基础作业参考答案1.[单选题] 零件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首先应满足零件的A A使用性能要求 B加工工艺性 C经济性 D可塑性2.[单选题] 一般来说钢的热处理不改变热处理工件的C A强度B 塑性 C形状D冲击韧性3.[单选题] 削适用于加工平面、尺寸较大的沟槽和加工窄长的平面。
B A车 B刨 C铣 D磨4.[单选题] 金属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产生断裂前所能承受什么能力称为塑性。
C A最小塑性变形 B平均塑性变形 C最大塑性变形5.[单选题] 焊条的直径和长度是以的直径和长度来表示的 C A涂料层 B药皮 C 焊芯D作用工件6.[多选题] 钢的热处理工艺由以下哪几个阶段组成 ABC A加热 B 保温 C冷却 D氮化7.[多选题] 在铁碳合金中,莱氏体是由什么所构成的机械混合物。
CD A珠光体B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8.[多选题] 加工阶段一般可以划分为哪几个个阶段。
BCD A半粗加工阶段 B粗加工阶段 C半精加工阶段 D精加工阶段 9.[多选题] 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哪些? ABC A 计算法B目测法C经验估计法D查表修正法10.[多选题] 切削用量是下列哪些的总称。
ABD A切削速度B进给量C切削层数D背吃刀量11.[判断题] 基本偏差是用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
错误12.[判断题] φ30£5、φ307、φ30£8 的上偏差是相同的。
正确 13.[判断题] 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是负的。
错误 14.[判断题] 抗拉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最大均匀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正确 15.[判断题]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其他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错误 16.[判断题] 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正确17.[判断题]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错误18.[判断题] 合金钢就是在碳钢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的钢。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解答(doc 19页)第一部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非机类专业用)1.(1)理化性能:根据材料使用中工作条件不同,对材料的理化性能要求不同。
如飞机上的一些零部件,需要密度小的材料,如铝合金制造,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要选用耐腐蚀性好的材料制造。
(2)机械性能:根据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情况不同,选用不同机械性能指标的材料。
65Mn 736 9 30 5.用钢制造:电吹风、电熨斗、不锈钢餐具等。
用铁制造:铁锅。
用有色金属制造:铝锅、铝盆、铜制自来水龙头等。
6.车床中钢制零件:主轴、各传动轴、高速齿轮等。
铁制零件:床身、齿轮箱、尾架等。
7.塑性变形是一种永久性变形,外力去除后变形并不消失,而弹性变形在外力去除后变形消失,物体恢复原状。
8.同素异晶转变——固态金属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晶格类型的现象。
例如纯铁在912℃以下具有体心立方晶格,在912℃~1300℃之间具有面心立方晶格。
9.金属在结晶过程当中,晶粒的粗细与晶核数目的多少及晶核长大的速度有关。
10.固溶体:溶质原子融入溶剂晶格而保持溶剂晶格类型的金属晶体称之为固溶体。
化合物: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元按一定的原子比相互化合而成的新物质。
机械混合物:组成合金的组元在互配的情况下既不溶解也不化合,而是按一定的重量比例,以混合的方式存在着,形成各组元晶体的机械混合物。
具有固溶体结构的金属材料其强度和硬度比纯金属高,而具有化合物结构的金属材料通常硬度很高,而且脆性大,具有机械混合物机构的金属材料不仅决定各组成的性能,还与各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情况有关,通常它比单一固溶体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差。
11.合金状态图即是表明合金系结晶过程的简明图体。
其用途是利用合金状态图可以分析合金随成分及温度的变化,其组织及性能的变化情况。
12.铁素体:碳原子溶入α—Fe的固溶体。
含碳量为小于0.02%。
特点: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
渗碳体:铁和碳化合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量为6.69%。
机械制造基础题目及答案题目一问题:什么是机械制造?答案:机械制造是制造工艺的一种,它利用机械设备和工具进行材料加工和组装,创造出各种机械产品和零部件。
机械制造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设计、材料选择、机械加工和装配等。
题目二问题:机械制造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答案:机械制造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进行机械产品的初步设计,确定产品的外观、尺寸和功能等要求。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材料。
3.加工:利用机床和其他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例如铣削、车削、钻孔和打磨等。
4.组装: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机械产品。
5.检测:对机械产品进行各项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6.调试:对已组装的机械产品进行调试,验证其工作正常。
7.包装:将机械产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坏。
8.发货:将包装好的机械产品发运给客户或供应商。
题目三问题:什么是机械设计?答案:机械设计是指将机械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机械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前提下,使产品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
问题:机械加工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案:机械加工的常用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铣削:利用铣刀切削工件,使其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2.车削:利用车刀切削工件,使其得到所需的外径和长度。
3.钻孔:利用钻头在工件上钻孔,形成孔洞。
4.磨削:利用磨石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以得到精密的表面和形状。
5.锯割:利用锯片切削工件,常用于对长条材料进行切割。
6.切割:利用切割机械或热能对工件进行切割。
7.压缩:利用压缩机械对工件进行压缩成形,常用于金属或塑料的成形。
8.折弯:利用折弯机将薄板材料弯折成所需形状。
问题: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有哪些?答案: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包括:1.金属材料:如钢、铁、铝、铜和合金等。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刚性和导热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结构。
2.塑料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机械制造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留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习题的解答。
一、题目: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答案: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部件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了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确定、加工设备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控制等方面。
二、题目:什么是机械加工?答案: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削、车削、铣削等加工方法,将工件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切削去除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实现零部件的加工和成型。
三、题目:什么是数控加工?答案:数控加工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数控机床,根据预先编程的加工路径和加工参数,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削、车削、铣削等加工操作的过程。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可以加工出复杂形状的零件。
四、题目:什么是焊接?答案:焊接是指通过加热或施加压力等方法,使焊接材料与被焊接材料发生熔接,并形成一种新的连接方式的过程。
焊接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它可以将金属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五、题目:什么是铸造?答案:铸造是指将熔融的金属或其他材料倒入预先制作好的铸型中,通过冷却和凝固,将熔融材料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铸造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最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它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零件。
六、题目:什么是机械设计?答案:机械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通过对产品结构、运动、力学和材料等方面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的过程。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基础是工程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机械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其答案。
# 习题1:简述机械加工中的切削运动答案:机械加工中的切削运动主要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快速移动,目的是实现材料的去除。
进给运动则是刀具或工件的相对慢速移动,用于控制切削深度和加工精度。
# 习题2:描述材料的硬度对机械加工的影响答案:材料的硬度直接影响机械加工的难易程度。
硬度较高的材料,其切削力大,刀具磨损快,加工效率低。
反之,硬度较低的材料,切削力小,加工效率高。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加工工艺和成本。
# 习题3:解释什么是数控加工答案:数控加工(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床运动和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加工方式。
数控机床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完成复杂的加工任务,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 习题4:阐述铸造和锻造的区别答案: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锻造则是通过外力对金属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铸造适用于形状复杂、壁薄的零件,锻造则适用于需要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零件。
# 习题5:简述焊接的基本原理答案: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通过高温熔化其接触面,使其在冷却后形成永久性连接的过程。
焊接过程中,金属在高温下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在冷却过程中凝固,形成焊缝,从而实现金属间的连接。
# 结语机械制造基础习题涵盖了机械加工的多个方面,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加深对机械制造原理和工艺的理解,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基础习题答案机械制造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概念和技术。
通过习题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本文将回答一些常见的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帮助读者加深对这个领域的理解。
1. 机械制造中的三大基本加工方法是什么?答:机械制造中的三大基本加工方法是切削加工、成形加工和焊接。
切削加工是通过将工件与切削刀具接触并相对运动,将工件上的材料逐渐削除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成形加工是通过对工件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焊接是将两个或更多的工件通过熔化和冷却的过程连接在一起的方法。
2. 什么是机械制造中的数控加工?答:数控加工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方法。
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计算机可以控制机床的运动和操作,实现复杂的加工操作。
数控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灵活性强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制造领域。
3. 机械制造中的公差是什么意思?答:公差是指工件在制造过程中所允许的尺寸偏差。
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工件的尺寸可能会与设计要求有所偏差。
为了确保工件的质量和相互配合的准确性,设计时需要给出公差范围。
公差通常以加减符号表示,例如直径为25mm的轴,公差为±0.02mm,表示该轴的允许直径范围为24.98mm至25.02mm。
4. 什么是机械制造中的表面粗糙度?答:表面粗糙度是指工件表面的纹理或不平整程度。
在机械制造中,表面粗糙度对工件的功能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表面粗糙度通常用Ra值表示,Ra值越小,表面越光滑。
例如,Ra值为0.4μm表示工件表面的平均粗糙度为0.4微米。
5. 机械制造中的切削速度是什么意思?答: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线速度。
切削速度通常用Vc表示,单位为m/min。
切削速度的选择对切削过程的效率和刀具寿命有重要影响。
切削速度的选择应根据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料和结构以及加工的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机械制造工程学作业金属切削机床答案(2)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如图所示为C616型车床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图,请
1、写出主运动传动路线的表达式;
2、计算主轴转速级数Z ;
3、列出主运动的运动平衡式;
4、计算出主轴最高转速n max 和最低转速n min ;
(1)传动路线(5分)
主电动机→φ90/φ150→Ⅰ
36/22 22/45 27/63→V →17/58
→ 17/42 →II → 38/30 →Ⅲ→φ178/φ200→Ⅳ→ →ⅤI (主轴) 26/38 42/26 —— M 合——
(2)主轴转速级数:Z=3×3×2=18级(8分) (3)主运动的运动平衡式为:
n 主轴=n 电动机×φ90/φ150×u I-II ×u II-III ×φ178/φ200×u Ⅳ-ⅤI (11分)
(4)主轴最大、最小转速为:
n min =n 1=1430×φ90/φ150×17/42×22/45×φ178/φ200×27/37×17/58=10rpm n max =n 12=1430×φ90/φ150×36/22×42/26×φ178/φ200×1=2000rpm (15分)
二、简答题:
1、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些?其定义?
1)轨迹法:(刀刃为一点)它是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2)成型法:(仿形法)它是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加工钥匙; 3)相切法:(旋切法)它是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它需要二个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来完成; 4)范成法:(滚切法)切削刃沿着由它生成的发生线2滚动或者切削刃和发生线共同完成复合的纯滚动而形成的方法。
2、为了实现各种运动,机床必须具备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为了实现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运动。
机床必须具备以下 元件:
1、执行件:执行机床运动的部件;主轴、刀架、工作台。
作用:是带动工件或刀具完成一定形式的运动和保持准确运动轨迹。
2、动力源:(运动源)提供运动和动力的装置,是执行件的运动来源,通常用电动机(三相异步电机(普),直、交流电机、伺服电机(数控))。
3、传动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通过它把运动源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执行件(如齿轮、链轮、丝杠等);它把执行件和运动源或者把有关的执行件之间联系起来。
3、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主参数、基本参数、动力参数;基本参数包括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动力参数。
三、在CA6140车削螺纹
1、m=2mm,K=2选择U基和U倍。
2、α=16,选择U基和U倍。
3、P=2,K=2,选择U基和U倍。
解:DP=7·K·(U基/U倍)牙/寸
1、m=(7/4K)·U基·U倍即:2=7/8·U基·U倍,得U基=8/7;·U倍=1
2、α=(7/4)·U基·(1/U倍)16=(7/4)·U基·(1/U倍);得U基=8/7;·U 倍=1/8
3、T=7 ·U基·U倍4=7 ·U基·U倍;得U基=8/7;·U倍=1/2
四、写出下列各机床编号的意义
1、CB6132,
2、X6132,
3、M1432A
CB6132卧式车床,φ320mm,结构特性代号
X6132卧式铣床,
M1432A 外圆磨床,
五、请绘制出在滚齿机上用左旋滚刀加工右旋斜齿圆柱齿轮的传
动原理图。
并指出哪些是内联系传动链,哪些是外联系传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