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支模施工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44 KB
- 文档页数:14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支模(高大模板)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日益普遍。
本文旨在探讨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确保高支模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首要任务是进行充分的材料准备。
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是高支模工程的基础。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规格,以满足工程的具体需求,提高整体施工效益。
二、工程布局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科学合理的工程布局至关重要。
通过对工地的精确测量和合理规划,确保高支模板的准确安装和使用。
采用先进的工程布局技术,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减少误差,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施工流程高支模施工流程的优化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传统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应对方案,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安全管理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地的安全环境。
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
五、环保措施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升,高支模工程中的环保措施也需要更加重视。
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引入绿色施工理念,推动高支模工程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技术创新在高支模工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管理系统,提高工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积极研究新型高支模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总体而言,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工程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环保进行。
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引入新技术,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和严苛的建筑需求,推动高支模工程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概况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是针对地下室、地下车库等需要高度支撑的项目而设计的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的支撑和模板技术,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
2. 施工对象本次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针对的施工对象是一处地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地下二层地下室和地下车库部分。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为了满足商业综合体的需求,地下室和地下车库部分需要采用高支模进行施工。
3. 施工意图本次施工方案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高支模施工技术,确保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并保证工程安全。
4. 施工准备4.1 挖土及基坑支护首先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和支护工作,以确保地下室和地下车库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同时采取适当的基坑支护措施,如桩基和土方支撑等。
4.2 设备调试需要对高支模施工所需的各项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以满足施工需求。
4.3 支模材料准备准备各种支撑和模板所需的材料,包括支撑材料、模板板材、螺栓等。
4.4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
5. 施工方案5.1 高支模施工工序5.1.1 基础支撑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内安装支撑材料,如脚手架、立柱等,以支撑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施工。
5.1.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支撑上安装模板板材,以建立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施工模板。
5.1.3 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钢筋绑扎工作,确保钢筋的布置符合设计要求。
5.1.4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地下室和地下车库的混凝土质量和工艺。
5.1.5 支撑材料拆除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支撑材料的拆除工作。
5.2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一、引言高支模工程是指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米、跨度大于18米、均荷载大于15kN/m²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²的模板支撑系统。
由于高支模工程具有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高支模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4. 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5. 工程实际情况三、专项施工方案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施工周期等。
2. 高支模体系设计(1)水平杆设置:根据荷载、跨度、立杆间距等因素,确定水平杆的设置数量和间距。
(2)剪刀撑设置:根据工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剪刀撑的设置数量、间距和构造。
(3)立杆支撑设置:根据荷载、立杆间距、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确定立杆支撑的设置方式和构造。
(4)连墙件设置:根据工程高度、结构形式、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连墙件的设置数量、间距和构造。
(5)立杆下基础处理:根据地基承载力、立杆埋深等因素,确定立杆下基础的处理方式。
3.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总部署(1)施工准备:包括人员、材料、设备、技术文件的准备。
(2)施工流程说明:包括模板安装、支撑体系搭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工序。
(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包括模板、支撑材料的选择、搭设要求、加固措施等。
4. 高支模施工方法(1)模板组拼精度要求:确保模板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满足施工要求。
(2)模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准确设置模板位置。
(3)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支设。
(4)满堂架搭设:确保满堂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5)剪刀撑的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剪刀撑。
(6)核验标高: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7)柱模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柱模安装。
高支模施工方案(高度5.2m 附图)最终版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是一种常用的支模工法,适用于高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施工。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度达5.2米的高支模施工方案,并附有详细的施工图纸。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高支模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钢管、连接件、钢筋等。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
2.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高支模的搭建及拆除流程,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施工方案确认:根据设计图纸,确认高支模的搭建方案和施工程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中的临时支撑及土方开挖等工序。
二、施工流程1. 搭建支撑系统1.确定支模的具体位置和高度,根据设计要求密布支撑立柱。
2.安装支撑横梁,确保其横平竖直,稳固连接于支撑立柱上。
2. 安装模板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模板板件按照平面尺寸排列在支撑横梁上。
2.用连接件将各个板件连接牢固,确保整体结构稳定。
3.测量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调整后固定。
3. 浇筑混凝土1.在模板内设置钢筋,并确保其位置准确。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注意混凝土坍落度和浇筑质量。
4. 拆除支模1.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按照设计要求拆除模板和支撑系统。
2.注意拆除过程中的安全及施工现场的整理和清理。
三、施工图纸施工图纸请见附件。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支模施工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流程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请及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本次高支模专项施工的目标是确保施工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
二、施工内容1. 高支模材料的采购与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及高支模板,并进行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2.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配备: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高支模施工的操作技巧,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齐全。
3. 施工方案的制定: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将其与参与施工的各方进行沟通和确认。
4. 施工现场的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工作,确保施工区域没有任何杂物和障碍物,并进行必要的标识和围挡工作。
5. 确定高支模的施工顺序: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不同部位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流畅,并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保护。
6. 高支模的搭建和拆除: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高支模的搭建和拆除工作,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合理性。
7. 现浇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根据施工方案,对高支模内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8. 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现场检查和检测手段,确保施工工作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护栏,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3. 建立施工安全督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结合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确保高支模的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2. 对高支模的固定和支撑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对现浇混凝土的坍落度、均匀性和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要求。
五、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重施工工序的流畅和衔接,避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六、施工经费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需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经费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材料采购和消耗。
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支模工程,位于XXX地点,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支撑体系高度为XX米。
工程涉及到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涉及到的模板体系包括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
二、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及相关施工规范。
2.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施工经验。
3.支撑体系高度、跨度、荷载等参数要求。
三、支撑体系设计1.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钢管,扣件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2.支撑体系基础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根据支撑体系荷载要求,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3.支撑体系顶部采用可调式托座,根据支撑体系高度和荷载要求,对托座进行调整,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固性。
四、支模施工工艺1.模板安装:按照模板配板图安放模板,确保模板拼接紧密。
安装模板时,应按照模板的编号进行安装,避免出现错缝现象。
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校正和固定。
2.支撑体系搭设:按照支撑体系设计要求,对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
搭设时应注意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扣件应扣紧,防止出现滑动、脱落等现象。
3.模板调整:根据设计要求,对模板进行调整。
调整内容包括模板的标高、垂直度、平整度等。
调整完成后,应进行检验和验收。
五、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支模施工,确保支模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支模施工。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支模施工的质量。
六、安全保证措施1.搭设支撑体系时,应确保脚手架搭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出现脚手架坍塌等安全事故。
2.支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模板滑动、脱落等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七、应急预案1.针对可能出现的支模施工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员。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第1篇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项目名称:XX建筑工程项目地点:XX市区建设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范围:本工程涉及楼板、梁、柱等高支模施工部分。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4.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5. 项目的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6. 现场施工条件及资源情况三、施工要求1.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
2. 采用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工艺。
3. 高支模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并接受现场监督及检查。
四、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
2.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选择合格的模板、支撑架、连接件等材料。
3. 人员准备:配置相应的专业施工人员,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4. 设备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机械和工具,并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五、施工工艺1. 支撑体系设计:根据楼板、梁、柱等结构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支撑体系,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模板安装: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模板安装,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
3. 支撑架搭设:支撑架搭设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整体稳定性,避免发生倾斜、下沉等安全事故。
4. 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保证钢筋的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进行,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六、施工安全措施1. 高支模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3.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4.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高支模施工。
七、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把控材料关,对进场的模板、支撑架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01编制依据为了保证本工程高大支模施工安全,根据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 施工合2、 施工图3、 混凝土结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300-2016)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5)6、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6)7、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13)、高支模工程概况 模板支撑高度超过 8m,或跨度超过 18m,或集中线荷载超过 20KN/m,高大模板支撑专工方案须经专家论三、高支模设计方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 48*3.5 钢管及扣件、 15 厚胶合板、 60× 80 支承木方、梁板竖向支撑顶部可调支托、立杆基础垫板2、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方1)楼层施工时,高支模部位支撑体系同步一起搭设,但在具备拆除条件前不得随意拆除,并与已浇筑结构可靠连接顶紧。
2)支撑立杆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3)梁、板支撑立杆布置基本方案:梁侧模板主楞采用直径 48*3.5 钢管,次楞采用 60×80木方,面板采用 15 厚木胶合板; 梁底纵向支撑采用 60× 80木方,小横杆采用 48*3.5 钢管; 梁两侧立杆距梁侧面距离均400、;250mm, 梁下均增加一根立杆支撑,两侧立杆及梁下立杆纵向间距分别为 现浇板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支撑系统 60×80 木方支承 15厚木胶合板, 48*3.5 钢承木方;板下支撑立杆纵横间距。
梁、板竖向支撑10m(5)水平拉杆布置钢管支撑架水平拉杆步距为不超过 1.5m ,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在 立柱底距地面 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施工前准备•高支模搭设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举措•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施工前准备01010203场地条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评估其对高支模施工的影响。
周边环境调查周边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情况,确保施工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高支模的准确位置和标高。
现场勘察与测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高支模设计图纸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和现场实际情况。
设计图纸审查与交底图纸审查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高支模材料,如钢管、扣件、木方、模板等。
材料采购准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切割机、弯曲机、焊接机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设备储备材料设备采购与储备施工人员组织与培训施工队伍组织组建专业的高支模施工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
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
高支模搭设方案02高支模搭设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高支模搭设应确保整体稳定性,防止倾覆、坍塌等事故发生。
高支模搭设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满足施工要求。
在保证安全、稳定、适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搭设成本。
安全第一稳定性适用性经济性搭设原则及要求选用高强度钢管作为立杆,按照设计间距进行布置,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立杆横杆斜撑采用钢管或型钢作为横杆,与立杆连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在支撑体系中设置斜撑,提高整体稳定性,防止侧向位移。
030201立杆、横杆、斜撑等构件选用与布置连接方式采用扣件式连接或焊接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紧固措施对连接部位进行紧固,如采用螺栓紧固、拧紧扣件等,确保支撑体系不松动、不变形。
连接方式及紧固措施剪刀撑、横向支撑等设置剪刀撑在支撑体系中设置剪刀撑,提高整体稳定性,防止侧向位移和倾覆。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三模板支撑设计................................ 四梁模板与支撑架计算..........................1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参数......................................... 2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 3梁模板侧模计算 ....................................................... 4立杆稳定性验算: ................................................... 5钢管扣件验算: ......................................................... 五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 1荷重计算: .............................................................. 2楼板底模验算(按五等跨连续计算) ....................... 3木楞验算(按两等跨连续梁验算) ............................... 4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5钢管扣件验算: ......................................................... 六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模板制作.................................................................. 2梁、板模安装........................................................... 3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4板模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5模板拆除.................................................................. 6成品保护.................................................................. 7安全技术要求........................................................... 8文明施工要求...........................................................第一节、编制依据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对整个砼工程质量,对下道工序的施工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合理选用模板体系,做好模板接缝和细部处理,严格执行“三检制”,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主体结构达到合同标准。
本工程支模计算依据为海口铁桥110KV变电站新建项目建筑及结构图纸,及以下标准、规范:1)《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工程荷载规范》。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J84-2011。
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6) 高支模计算软件。
相关国家规范、地方标准等技术文件: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14)《建筑环境设计规范》(GB15831-2002);1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本工程施工图纸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企业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PKPM施工计算软件。
二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海口铁桥110KV变电站新建。
1.2工程地点:海口市琼山区椰合路北侧。
1.3结构类型:桩基独立承台,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整体六层(局部三层)。
建筑面积:5005.75平方米。
工程概况:1、建筑层高及层数:(1)地上一栋6层,首层3米,二层5米,三层4.5米,四----六层3.6米(2)地下一层消防水池,消防泵房,层高为3.1米。
2、柱、梁、板尺寸:柱子主要截面:800x800,800x1000,500x500,800x1200,负一层主要为300厚剪力墙,柱子:800x800,800x1000,900x900 首层梁主要截面:300x900,400x900,300x800,300x550,200x500,300x1000二层梁最大截面:300x900,350x1000三层梁最大截面:350x1000,300x800四---六层梁最大截面:300x800,250x7001.4板厚:地下室消防水池,泵房顶板厚130,楼层板:120三模板支撑设计1.5设计原则:本方案针对主变压器室高度15米及GIS配电室高度10.3米现浇梁、板模板体系设计。
1.6框架梁、板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模板采用优质木层板,层板厚19mm,背楞采用50×100松木方,龙骨采用Φ48×3.5mm厚钢管,龙骨支撑于地坪混凝土垫层敷设的50×200的木板上。
1.7梁、墙拉接体系:采用Φ12mm圆钢作为对拉螺杆。
1.8梁模板背楞使用的50×100松木方,梁下杆纵向间距为1000,横向间距为800,梁模下横向立放50×100方木间距为300,侧模采用斜撑加围楞的施工方法:沿梁高间隔300平放木方加固侧模,用间距500的短立杆联斜撑顶紧方木,并加设Φ12对拉螺杆,间距为1000,斜撑与内架连为整体,斜撑沿梁纵向500布置,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应按3‰起拱,厚度为160的混凝土板底模采用水平横杆上立放50×100方木,间距为400上面满钉胶合板,板下立杆间距为1000×1000,梁板模板支撑立杆必须抄平加垫,使立杆受力均匀。
另外梁高大于或等于700的梁应先安装一侧模板,待梁钢筋绑扎完后再封钉另一侧模板。
1.9本工程梁板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砼时在泵管经过的地方,梁下架体要加固,泵体不能直接放置在模板上,必须设置马凳。
另外内架纵横离地300高必须设置扫地杆。
四梁模板与支撑架计算2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参数2.1梁底钢管立杆间距为1000mm;2.2板底钢管立杆间距为1000mm;2.3水平拉杆竖向距离为1.5m;2.4板底木方间距400mm;2.5梁底木方间距为300mm;2.6混凝土入模温度为T=20℃;2.7混凝土的重力密度为r=24KN/m3;2.8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0.6m/h;2.9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1.2;2.10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β2=1.0; 2.11模板的重力密度为4KN/m 3; 2.12 本工程以最大截面400×900mm 的梁为例进行计算。
(其他截面尺寸的梁计算类同)。
梁模板采用胶合板(1830×915×19mm ),侧模采用50×100方木夹边,立档间距为500mm ,侧模板应加设斜支撑。
3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3.1 荷载计算:底模自重: 4×0.019×0.4×1.2=0.036KN/m混凝土自重: 24×0.4×0.9×1.2=10.8KN/m钢筋自重: 1.5×0.4×0.9×1.2=0.648 KN/m施工人员及设备自重:2.5×0.4×1.00×1.4=1.4 KN/m振捣混凝土荷载:2×0.4×1.00×1.4=1.12 KN/m∑q 1 =14.004 KN/m乘以折减系数0.9则q=q 1×0.9=14.004×0.9=12.604 KN/m3.2 框架梁底模抗弯验算:底模下楞木间距为300mm,跨度为800mm,按五等跨连续计算; 由施工常用结构手册计算中查得:楞木的抗弯强度[f m ]=13N/mm 2;抗压强度[f c ]=12 N/mm 2;抗剪强度[f v ]=1.5 N/mm 2;五等跨连续梁的弯距系数K m =-0.119,剪力系数为K v =-0.606; 则:M=K m qL 2=-0.119×12.604×0.32=-0.135 KN.m W=61bh 2=61×400×192=24067mm 3δ=M/W=0.135×106/24067=5.609N/mm 2<[f m ]=13N/mm 2满足要求3.3 框架梁底模抗剪力验算:V=K v qL=-0.606×12.604×0.3=2.291KN剪应力τ=AV 23=19400210291.233⨯⨯⨯⨯=0.452 N/mm 2<[f v ]=1.5N/mm 2 满足要求4梁模板侧模计算 4.1 荷载计算:侧压力F=0.22γt 0β1β2V (1/2)其中:砼重力密度γ=24 KN/m2,砼入模温度T=20℃t 0 =200/(20+15)=5.71外加剂影响修整系数 β1=1.2坍落度影响修整系数 β2=1.0砼浇筑速度 V=0.6m/h则F=0.22×24×5.71×1.2×1.0×0.6(1/2)=28.02KN/m2分项系数取1.4则F=F1×分项系数=28.02×1.4=39.23 KN/m2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4.0 KN/m2分项系数取1.4 则4×1.4=5.6 KN/m2荷载组合:39.23+5.6=44.83 KN/m2根据横档间距为300mm ,则线荷载为:44.83×0.30=13.45 KN/m乘以折减系数则q=13.45×0.9=12.11 KN/m4.2 抗弯强度计算按五等跨计算,侧模厚19mm,立档间距500则弯矩M=K m qL 2=-0.119×12.11×5002=-360273N ·MW=bh2/6=500×192/6=30083mm3δ=M/W=360273/30083=11.98N/mm 2≤[δ]=13N/mm2满足要求4.3 抗剪强度计算V=KvQL=-0.606×12.11×500=-3669N剪应力:τ=3V/2A=3×3669/2×500×19=0.579 N/mm2<[fv]=1.5N/mm 2满足要求.5立杆稳定性验算:根据λ=μL0/I 两端铰支时μ取1,I=1.58,A=489mm2, 强度许用应力[σ]=210N/mm2,纵横水平拉杆竖向间距1.5m,支撑的计算长度L0=1.5m,长细比:λ=μL0/I =150/1.58=95由λ=114查表得压杆折减系数φ=0.588由压杆稳定条件σ=P/A≤φ. [σ]得:P ≤A.φ. [σ]则: A.φ. [σ]=489×0.588×210=60382N=60.382KN>P=6.384×1.00×1.00=6.384KN满足稳定性要求.6钢管扣件验算:荷载计算:作用在立柱扣件上的荷载P=9.243×0.80×1.00=7.394KN单个扣件抗滑力设计值为8.5KN>7.394KN满足要求五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