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说课
- 格式:docx
- 大小:19.44 KB
- 文档页数:3
说课稿老师同学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效果预测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地位及作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三部分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同时本节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为以后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及遗传作铺垫,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因此,本节内容在知识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结构上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能力目标尝试绘制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图或平面解剖图说出与细胞核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情感方面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合作中学会分享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绘制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图或平面解剖图(2)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二、说学情学生已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的知识还很薄弱。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问题引发兴趣,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以上的学情分析及重难点分析,为促进学生探究、总结能力的发展,我将采用以探究启发式教学为主,资料分析,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收集分析资料、设计实验、合作讨论交流、回答问题进行学习四、说教学过程为更好地教学,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六部分:1、导入2、资料探究3、归纳总结4、结构讲授5、绘制模型6、练习巩固1、导入以一个学校或工厂的统领者是校长或厂长,引导出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024细胞核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细胞核》,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 《细胞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作为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细胞核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核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和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区别,分析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的相互关系。
- 情感目标:在学习细胞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敬畏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学习生物学最好的方式是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因此,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细胞核的特征和功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以下教学材料:- 细胞核结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直观地展示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和相关细胞器的位置关系。
- 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等,用于进行细胞核的实际观察与研究。
- 实验指导书:包含实验步骤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讨论。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理念,我将设计以下教学环节:1. 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核的显微照片,引起学生对细胞核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位置是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2. 实验探究:进行细胞核的实际观察实验。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并记录细胞核的形态和特征。
然后,学生进行讨论,探究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
3.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包括细胞核的膜、核仁和染色体等组成部分。
4. 讨论互动: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细胞核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生物学课程中关于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作为细胞的中枢,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具有极高的地位。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核的组成、染色质的构成、核膜的结构以及核孔的功能等,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细胞结构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打下坚实基础。
(1)作用与地位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调控基因表达。
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细胞核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学细胞结构知识的深化,也为后续学习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1. 细胞核的组成: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质等;2. 染色质的构成:DNA、蛋白质等;3. 核膜的结构:双层膜,具有核孔复合体;4. 核孔的功能:实现核质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5. 细胞核的功能:控制基因表达,维持细胞生长、分裂和遗传稳定性。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细胞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了解染色质的构成,理解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3)认识核膜的结构,理解核孔的功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细胞核的实物模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染色质的构成及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3)核膜的结构及核孔的功能。
2. 教学难点:(1)细胞核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核孔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3)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了自己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细胞核说课稿细胞核说课稿推荐(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细胞核说课稿推荐,欢迎大家分享。
细胞核说课稿篇1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本小节主要讲述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三点内容。
第一点,关于细胞核的结构,简要介绍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的知识。
第二点,关于细胞核的主要功能,强调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第三点,关于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简要的介绍原核细胞在大小、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这几个方面与真核细胞不同的特点。
本节课程学习的知识为今后学习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细胞全能性、生物遗传等章节相关知识作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1.重点分析(1)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染色体、DNA的关系。
2.难点分析(1)领悟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染色体、DNA的关系。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相互转变的动态过程。
3.学生分析学生在初中曾学习过“细胞的基本结构”,但是较肤浅;前边刚刚学习过细胞膜和细胞器,对细胞的详细结构和整体结构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三、说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2)掌握原核细胞基本结构和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能力和对比、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2)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课标要求基本要求:(1)通过学生小组共同分析讨论“资料分析”中的4个实验。
(2)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
(3)掌握细胞核的结构。
(4)理解掌握染色体、染色质的关系。
发展要求:(1)分析课本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建构细胞模型,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识图、画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4)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并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由核膜、染色体、核仁、核质等部分组成。
1. 核膜:是细胞核的外层薄膜,由双层脂质结构组成,它能够分离细胞核内外的环境,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2. 染色体:是DNA分子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它们呈现出杆状的形态,很容易在有色染料的显微镜下被观察到。
染色体内包含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储存库。
3. 核仁: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特殊结构,由核糖体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4. 核质:是细胞核内的液态环境,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分子和离子,参与了许多细胞核的生物学过程。
二、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是非常多样化的,它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分裂、DNA复制和转录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1. DNA复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DNA分子的复合物,它们在细胞分裂时需要进行复制。
细胞核内的DNAPolymerase是DNA复制的关键酶,在复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转录:细胞核内的DNA分子需要转录成RNA分子,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RNA分子是由RNA聚合酶所合成,它们在核质中被翻译成蛋白质分子。
3. 生长和分裂:细胞核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这是细胞生命的重要过程。
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需要进行可控的染色体分离,以保证后代细胞的遗传信息完整。
4. 调控细胞的功能:细胞核内的某些蛋白质可以与DNA分子结合,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功能。
这些蛋白质可以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总之,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结构和功能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为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细胞核》说课稿《细胞核》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细胞核》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细胞核》说课稿1一、说教材《细胞核》是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4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承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基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以后学习遗传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资料分析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二、说学情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了初步认识,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很薄弱,对于基因是如何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以及细胞分裂的知识还不了解。
因此在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
另外,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以问题引发兴趣,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巩固旧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描述染色质的组成及与染色体的关系。
2、通过资料分析,提高设计试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理念。
3、通过各实验的资料分析,增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细胞核功能和结构的学习上。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读书指导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结构之一,它掌管着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细胞生命的命运。
本课将从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是一种膜包裹的细胞器,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心。
它是由核壳、核质和染色体等部分组成的。
1. 核壳核壳是由两层不同的膜组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空隙和孔道。
核壳可以保护细胞核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被外界环境污染和破坏。
孔道是核壳重要的结构之一,它通过核孔蛋白和核运输蛋白一起协作完成某些物质的进出核壳的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等。
2. 核质核质是包裹在核壳内的细胞质,它通常含有一些细胞核中所需的物质和囊泡。
3.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位于核质中。
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将复制成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然后分配给两个女儿细胞。
它们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RNA和蛋白质复合物组成。
三、细胞核的组成细胞核除了核壳、核质和染色体外,还包括以下组分:1. 核仁核仁是细胞核中的一种小型基质,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构成。
它是细胞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制造细胞所需的蛋白质。
2. 核酸细胞核内存在两种核酸:DNA和RNA。
DNA是一种双螺旋结构,包含有机磷酸,糖和碱基等组成。
DNA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储存。
RNA是短链核酸,包含核糖,磷酸及各种不同的碱基。
RNA包括信使RNA(mRNA)、转移RNA (tRNA)和核糖体RNA(rRNA)等,不同类型的RNA具有不同的功能。
四、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它的功能包括:1. 遗传信息存储与传递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中心。
DNA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基础和储存单元,它包含了细胞构成和遗传特征的全部信息。
2. 蛋白质合成通过核糖体的作用,核糖核酸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并将蛋白质输送到细胞质中去。
3. 调节细胞分裂细胞核还可以调节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的控制、DNA复制和染色体分离等。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内容所处地位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的基础。
主要让学生从细胞中的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的物质与结构基础。
本节为细胞结构的最后一节,在前面学习细胞毛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传的基础,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学习细胞分裂是染色体变化的基础,也使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有进一步认识。
另外,其中的几个经典实验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必修2《遗传和进化》及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细胞的整体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有了初步认识,但对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和代谢的知识还很薄弱。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问题引发兴趣,以探究学习的方式,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
三、学科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
结构与功能观:建立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科学思维
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
3.科学探究探究细胞核功能的实验。
四、重难点
重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五、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分析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作业安排:课后作业及课时作业(十)
八、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以动物细胞为例,复习细胞的结构。
细胞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
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就是细胞器。
我们都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那为什么细胞工厂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制中心是什么呢?引出课题: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为什么说细胞核是细胞的的控制中心呢?
2.探究活动:细胞核的功能。
首先,请同学们先阅读52页的4个资料分析,然后,
各学习小组讨论书上列出的小问题。
资料分析:黑白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是什么颜色?从这个实验可以发现美西螈的皮肤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你认为生物体的性状遗传主要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控制的?
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产生的结果是怎样的?这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猜想呢?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继续往后看。
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而且最终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
从后半个实验,发现我们的推论得到了证实,即细胞的
分裂分化的确与细胞核相关,或者说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
变形虫的切割实验将变形虫切割成为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
无核的一半不能再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有反应,过一段时间后死亡,而有核的一半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如果用显微钩针将有核的变形虫的细胞核钩出,会有什么结果?
而如果我们及时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的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伞藻的嫁接实验和伞藻移植实验。
伞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其细胞核在基部,也就是假根上。
将它的伞帽去除,它会重新长出新的伞帽。
伞藻嫁接实验:去伞藻的帽,将两者的柄切下来,交换嫁接到对方的假根上,长出的伞帽会是什么样?伞藻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形帽的伞藻的核移入到去核并去帽的伞形帽假根中去,新长出的伞帽会是怎样?以上实验说明,细胞的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什么相关?
总结提升:现在我们再次回顾四个实验,我们发现美西螈的肤色以及伞藻的形态结构建成由细胞核控制,也就是细胞的遗传由细胞核控制,而变形虫和蝾螈的生命活动同样由细胞核控制,也就是说,细胞核控制了细胞的代谢,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因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大脑”,细胞的“控制中心”,为什么细胞核能够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呢?我们知道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细胞核的功能必然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细胞核的结构。
3.探究活动:细胞核的结构。
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观察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说出细胞核由那几部分组成?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这一点与细胞膜的作用类似,细胞膜的作用之一就是把细胞内的物质与外界环境相隔开,而且它们的组成成分相似,都有些什么?但这两者又存在着不同,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教师讲解:核膜上核孔的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而核仁则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阅读教材54页的内容,说说染色质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因什么而得名?它与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染色体又有什么样的联系?
教师讲解:染色质是一种由DNA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为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
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而当分裂结束,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由此可见,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如同我们在化学上学到的二氧化碳和干冰,是同种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我们知道DNA是核酸的一种,而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真核细胞的DNA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所以我们说,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正是由于这些遗传信息,使得细胞在分裂时,能够保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
同时,这些遗传信息又是细胞进行物质合成、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的依据,所以,我们把细胞核看成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描述?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大多数细胞缺了它就无法存活,那是不是就是说细胞中的其他结构就不重要了呢?我们再来回顾变形虫的切割实验,我们发现:单独的细胞核也是不能存活的,所以,细胞核固然重要,但是离开了完成的细胞结构,它依然是没有办法完成任何生命活动。
就像,一项工程,只有场地和工人,没有施工图纸,工程就不可能顺利进行,而只有施工图纸,没有场地和工人,工程照样不能顺利进行,
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你们还能举出一个什么例子?
4.三维模型的制作:展示制作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习细胞各个结构的特点及功能,对细胞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特殊的方法对已学的知识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这种方法就是建立模型.注意:科学性、准确性应放第一位,还应考虑艺术性、成本低廉等等
5.探究活动:细胞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
6.达标测评
7.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