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舍尔作品分析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69 MB
- 文档页数:10
埃舍尔作品01-瀑布
埃舍尔作品02-观景楼
埃舍尔作品03-昼与夜
埃舍尔作品04-水和天
埃舍尔作品05-上与下
埃舍尔作品06-凸与凹
埃舍尔作品07-相对论
埃舍尔作品08-巴别塔
埃舍尔作品09-递增与递减
埃舍尔作品10-有序和无序
埃舍尔作品11-循环
埃舍尔作品12-蜥蜴
埃舍尔作品13-红蚁
埃舍尔作品14-画手
埃舍尔作品15-画廊
埃舍尔作品16-解放
埃舍尔作品17-旋转的阴阳鱼
埃舍尔作品18-带魔带的立方架
埃舍尔作品19-静止的街道
埃舍尔作品20-另一个世界
埃舍尔作品21-圆极限
埃舍尔作品22-天使与恶魔
埃舍尔作品23-婚姻的联结
埃舍尔作品24-相遇
埃舍尔作品25
埃舍尔作品26
埃舍尔作品27
埃舍尔作品28
埃舍尔作品29
埃舍尔作品30
埃舍尔作品31
埃舍尔作品32
埃舍尔作品33
埃舍尔作品34
埃舍尔作品35
埃舍尔作品36
237、埃舍尔作品37
埃舍尔作品38
埃舍尔作品39
埃舍尔作品40。
解读埃舍尔(之二)--“相对性”文艺科学小组果壳网科技有意思“相对性”是埃舍尔要着力表现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觉得“世事无绝对”,对相对性强调的顶峰要算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没有了绝对的空间,也没有了绝对的时间。
在这组画作中,埃氏也以其高超的想象力通过其版画作品表达了这种相对性。
㈠《相对性》在埃舍尔的这个《相对性》世界里,在这里既有“左派”,又有“右派”,更有“中间派”,但只要你将这幅图转一个角度,所有的“派别”又都得重新命名了。
同时,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合理地生活着,你能说只有那一个才是正确地生活着吗?通过这幅画,我们是否受到启发,相对性其实已孕育着多样性,对相对性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对对多样性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多样性有发自内心的宽容。
㈡《高与低》你从画的下部往画的中间看,你会发现你是在往楼顶上看去;你接着从画的中间开始再往画的上方看去,你会发现你还是从楼下往上看;你再次回到画的中间,这次不要往画的上部看了,改为往垂直于纸面往离开画面的方向看,你又会看到你是从楼的地面向楼顶看。
经过这样的三次“运动着看”的体验,你完成了一次高与低的“互换”,体验到了高与低的“无常”和“相对性”。
高与低在这里互纠互缠着,高中有低,低中有高。
好像在跟你在上一堂辩证法的课,也好像在讲述一种人生哲学,在阐释一句佛教的偈语。
这样的画,岂能不称奇,不称妙?㈢《彼岸Ⅱ》仿佛要麻醉你的神经,打乱你的方向感,《彼岸Ⅱ》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没有固定方向的画面。
重力梯度方向不再是渐变的,天地之间也是可以互换的。
你在上方还是下方?天在上方还是下方?没了定数。
我们应该还记得的,不久前到过大气层以外飞行的航天员回到地面就都曾讲到过这样的感受,即在失重的状态下,人会丧失去方向感,叫做“空间运动病”。
其实,这那里是病呢,是人受惯了地心吸力的约束,没了约束反而不习惯了,是一种“贱病”!曾几何时,在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绕地球一周回到欧洲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之前,反对地球是圆的人就是用“地球若是球体,地球下面的人不就倒立了吗?”来诘问肯定者的。
埃舍尔画作《爬虫动物》《越来越小》《瀑布》《水和天》《循环》《印刷走廊》《解放》《手与反光球》《递增与递减》《莫比斯带》《上和下》《双倍小行星》《凹与凸》《画图的手》《圆盘》介绍自画像(36k)埃舍尔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他专门从事于木版画和平版画。
1898年他出生在荷兰的Leeuwarden,全名叫Maurits Cornelis Escher。
他的家庭设想他将来能跟随他的父亲从事建筑事业,但是他在学校里那可怜的成绩以及对于绘画和设计的偏爱最终使得他从事图形艺术的职业。
他的工作成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注意,1956年他举办了他的第一次重要的画展, 这个画展得到了《时代》杂志的好评, 并且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名望。
在他的最热情的赞美者之中不乏许多数学家, 他们认为在他的作品中数学的原则和思想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形象化。
因为这个荷兰的艺术家没有受过中学以外的正式的数学训练,因而这一点尤其令人赞叹。
随着他的创作的发展,他从他读到的数学的思想中获得了巨大灵感,他工作中经常直接用平面几何和射影几何的结构,这使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非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精髓,下面我们将看到这一点。
他也被悖论和"不可能"的图形结构所迷住,并且使用了罗杰·彭罗斯的一个想法发展了许多吸引人的艺术成果。
这样, 对于学数学的学生,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和我们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镶嵌图形豪华装饰的草图(92k)规则的平面分割叫做镶嵌,镶嵌图形是完全没有重叠并且没有空隙的封闭图形的排列。
一般来说, 构成一个镶嵌图形的基本单元是多边形或类似的常规形状, 例如经常在地板上使用的方瓦。
然而, 埃舍尔被每种镶嵌图形迷住了,不论是常规的还是不规则的; 并且对一种他称为metamorphoses(变形)的形状特别感兴趣,这其中的图形相互变化影响,并且有时突破平面的自由。
埃舍尔作品解析
M.C.埃舍尔(M.C. Escher)是一位荷兰的艺术家和图形设计师,他的作品以其在数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作用而闻名。
以下是一些埃舍尔作品的解析:
1. 《楼梯》:这是埃舍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楼梯似乎在向上和向下同时延伸。
这是一个典型的非欧几何图形,展示了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
2. 《循环》:这幅画展示了一个不断重复的图案,看起来好像是在旋转。
这是一种称为“无限镜像”的效果,是埃舍尔的标志性手法之一。
3. 《白天和黑夜》:这幅画展示了一个建筑物的两个版本,一个是白天,一个是黑夜。
这种效果是通过在两个版本之间交替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来实现的。
4. 《鱼和鸟》:这幅画展示了一种似乎同时在空中飞行和在水中游泳的生物。
这是一种称为“不可定论”的效果,使观众对画面的理解感到困惑。
5. 《相对论》:这幅画展示了一个似乎同时在两个位置的人。
这是一种称为“相对论”的效果,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比例和角度来实现的。
以上这些都是埃舍尔作品的典型特点,他的许多作品都包含了这些元素,使观众对视觉现实的理解感到困惑和挑战。
⽇读埃舍尔作品--《⾼与低》
多⽇未读埃舍尔作品了。
今天再介绍埃⽒的⼀幅名作,《⾼与低》。
《⾼与低》
作者/M·C·埃舍尔[荷兰]
这是⼀幅很奇妙的画作。
你从画的下部往画的中间看,你会发现你是在往楼顶上看去;你接着从画的中间开始再往画的上⽅看去,你会发现你还是从楼下往上看;你再次回到画的中间,这次不要往画的上部看了,改为往垂直于纸⾯往离开画⾯的⽅向看,你⼜会看到你是从楼的地⾯向楼顶看。
经过这样的三次“运动着看”的体验,你完成了⼀次⾼与低的“互换”,体验到了⾼与低的“⽆
常”和“相对性”。
⾼与低在这⾥互纠互缠着,⾼中有低,低中有⾼。
好像在跟你在上⼀堂辩证法的课,也好像在讲述⼀种⼈⽣哲学,在阐释⼀句佛教的偈语。
这样的画,岂能不称奇,不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