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特性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1
焊机用公式:一、有效电流计算根据额定输入电流(I1)及其相应的负载持续率(X)和空载电流(I),按下式计算得到的有效输入电流手电大值。
I1max最大输入电流=输出功率/(功率因数*整机效率*输入电压),二、负载电压计算下降特性的焊接电源:I2≤600A: U2=(20+0.04I2)VI2>600A: U2=44V电流在600A时电压为44V,电流大于600A时电压保持恒定。
TIG焊和等离子弧焊下降特性:I2≤600A:U2=(10+0.04I2)VI2>600A: U2=34VMIG/MAG焊和药芯自保护电弧焊平特性:I2≤600A:U2=(14+0.05I2)VI2>600A: U2=44V埋弧焊I2≤600A: U2=(20+0.04I2)VI2>600A: U2=44V 等离子切割下降特性:I2≤300A: U2=(80+0.4I2)VI2>300A: U2=200V 等离子气刨下降特性:I2≤300A: U2=(100+0.04I2)VI2>300A: U2=220V三、输入电源有效值的测量及供电电源适应性输入电流(I2)的峰值和有效值实际上受供电电源阻抗(Rs)的影响。
为有效地进行测试,供电电源阻抗应小于等于焊接电源输入阻抗的4%。
Rs≤0.04 (Ω)其中Rs——供电电源阻抗(Ω)U1——额定输入电压(V)I1——额定输入电流(A)为确定供电电源阻抗,须设置约定负载,它能使输入电压比空载时降低1%以上。
注1:如果这种约定负载的额定电压低于电源电压,可用变压器进行调节。
注2:关断电源电压自动稳压器。
供电电源阻抗由下式计算R1=例:供电电源:U1空载=230V I1空载=1AU1负载=227V I1负载=31AR1==0.1(Ω)焊接电源:U1=230V I1max=31A由此可知,式(G.1)的条件得以满足:Rs=0.1≤0.04=0.3(Ω)四、静特性曲线的绘制对于焊接电源一个已设定的输出,通过改变连接到焊接电源输出端的约定负载电阻,即可得到一组约定焊接电流(I2)和相关的约定负载电压值(U2)。
焊接电弧特性焊接电弧的电特性包括焊接电弧的静态伏安特性(静特性)和动态伏安特性(动特性)。
一、电弧静特性曲线图1-1普通电阻静特性与电弧静特性曲线1—普通电阻静特性曲线2—电弧静特性曲线一定长度的电弧在稳定燃烧状态下,电弧电压与电弧电流之间的关系称为焊接电弧的静态伏安特性,简称伏安特性或静特性,也称为U曲线。
1)电弧静特性曲线。
焊接电弧是焊接回路中的负载,它与普通电路中的普通电阻不同,普通电阻的电阻值是常数,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U=IR),遵循欧姆定律,这种特性称为电阻静特性,为一条直线,如图1-1中的曲线1所示。
焊接电弧也相当于一个电阻性负载,但其电阻值不是常数。
电弧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焊接电流不成正比关系,而呈U形曲线关系,如图1-1中的曲线2所示。
电弧静特性曲线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当电流较小时(图1-1中的ab区),电弧静特性属下降特性区,即随着电流增加电压减小;当电流稍大时(图1-1中的bc区),电弧静特性属平特性区,即电流变化时,而电压几乎不变;当电流较大时(图1-1中的cd区),电弧静特性属上升特性区,电压随电流的增加而升高。
2)电弧静特性曲线的应用。
由于不同的焊接方法,其焊接中所取的电流范围有限,因此对于特定焊接方法,根据其电流适用范围,其电弧静特性曲线只是整个U曲线的某一部分。
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一般工作在静特性的平特性区,即电弧电压只随弧长而变化,与焊接电流关系很小。
◆焊条电弧焊、埋弧焊多半工作在静特性水平段。
◆一般的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的焊接电弧也工作在水平段,◆当电流很小时,如微束等离子弧焊、微束TIG焊工作在下降段◆细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基本上工作在上升段。
二、焊接电弧的动特性在一定的弧长下,当电弧电流以很快速度连续变化时,电弧电压与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称为电弧动态伏安特性,简称为电弧动特性。
直角坐标系中的电弧动特性曲线是一闭合曲线,称为电弧动特性闭合曲线。
电弧的动特性:“热惯性”现象1)电流快速减小时,由于电弧电离度较高,电弧电压低于静态值,V-A 特性曲线低于静特性曲线。
§1.2 焊接电弧特性电弧特性是指电弧在导电行为方面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其中的电弧电特性与电弧热平衡、电弧稳定性等有很深的联系,是很重要的事项。
焊接电弧静特性焊接电弧动特性阴极斑点和阳极斑点电弧的阴极清理作用最小电压原理电弧的挺直性与磁偏吹1. 焊接电弧静特性1)电弧静特性曲线变化特征(与金属电阻对应理解)电弧的电流·电压特性左图概念性示出稳定状态下焊接电弧的电流·电压特性,称作电弧静特性曲线。
静特性曲线是在①某一电弧长度数值下,在②稳定的保护气流量和③电极条件下(还应包括其他稳定条件),改变电弧电流数值,在电弧达到稳定燃烧状态时所对应的电弧电压曲线。
呈现3个区段的变化特点下降特性区(负阻特性区)平特性区上升特性区3个特性区域的特点是由于电弧自身性质所确定的,主要和电弧自身形态、所处环境、电弧产热与散热平衡等有关在小电流区:电弧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呈现负阻特性。
原因如下:电流小时,电弧热量低,导电性差,需要较高的电场推导电荷运动;电弧极区(特别是阴极区),温度低,提供电子能力差,会形成较强的极区电场;电流增大:电弧中产生和运动等量的电荷不再需要更高的电场;电弧自身性质具有保持热量动态平衡的能力当电流稍大时:焊条金属将产生金属蒸气的发射和粒子流。
消耗能量,故E不用降低当电流进一步增大时,金属蒸气的发射和等离子流的冷却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由于电磁收缩力的作用,电弧断面不能随电流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加,电弧电压降升高,电弧静特性呈正特性。
埋弧焊电弧静特性曲线埋弧焊电弧的散热损失小,且电弧中基本没有GTA、GMA那样的等离子流存在,采用粗焊丝大电流,电弧特性呈下降趋势。
电弧特性反应了电弧的导电性能和变化特征,电弧种发生的许多现象都与静特性有关,也可以用于对比解释各种电弧焊方法的差别③电极条件非熔化电极情况下,电极成分对电弧电压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④母材情况母材热导率影响所形成的熔池大小以及母材热输入量中散失热量的快慢,对电流产生间接的冷却作用。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般知识传感器作为感受被测量信息的器件,总是希望它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输出有用信号,因此需要研究其输出――输入的关系及特性,以便用理论指导其设计、制造、校准与使用。
理论和技术上表征输出――输入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以建立数学模型来体现,这也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由于传感器可能用来检测静态量(即输入量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准静态量或动态量(即输入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理论上应该用带随机变量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作为数学模型,但这将在数学上造成困难。
由于输入信号的状态不同,传感器所表现出来的输出特性也不同,所以实际上,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可以分开来研究。
因此,对应于不同性质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常有动态与静态之分。
由于不同性质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内在参数关系(即有不同的数学模型),它们的静、动态特性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理论上,为了研究各种传感器的共性,本节根据数学理论提出传感器的静、动态两个数学模型的一般式,然后,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不同特性再作以具体条件的简化后给予分别讨论。
应该指出的是,一个高性能的传感器必须具备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这样才能完成无失真的转换。
1.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方程表示方法静态数学模型是指在静态信号作用下(即输入量对时间t 的各阶导数等于零)得到的数学模型。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静态工作条件下的输入输出特性。
所谓静态工作条件是指传感器的输入量恒定或缓慢变化而输出量也达到相应的稳定值的工作状态,这时,输出量为输入量的确定函数。
若在不考虑滞后、蠕变的条件下,或者传感器虽然有迟滞及蠕变等但仅考虑其理想的平均特性时,传感器的静态模型的一般式在数学理论上可用n 次方代数方程式来表示,即2n 012n y a a x a x a x =+++⋯+ (1-2)式中 x ――为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量;y ――为传感器的输出量,即测量值;0a ――为零位输出;1a ――为传感器线性灵敏度;2a ,3a ,…,n a ――为非线性项的待定常数。
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 如何用公式表征这些性能指标?2、什么是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其分析方法有哪几种?3、什么是传感器的静特性?主要指标有哪些?有何实际意义?4、什么是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解释其定义并分别列出描述这两大特性的主要指标。
(要求每种特性至少列出2种常用指标)1、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它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式中不含有时间变量。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的性能指标主要有: ① 线性度:非线性误差maxL FSL 100%Y γ∆=±⨯ ② 灵敏度:yn xd S=d③ 迟滞:max HFSH 100%Y γ∆=⨯ ④ 重复性:maxRFSR 100%Y γ∆=±⨯⑤ 漂移:传感器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2、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别采用瞬态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来分析。
知识点: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3、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当其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等。
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
通常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知识点: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4、答: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特性。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其中,静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描述指标有:线性度(非线性误差)、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和漂移;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动态激励(输入)的响应(输出)特性,即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主要描述指标有:时间常数、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响应时间、超调量、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检测系统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静态特性表征检测系统在被测参量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衡量检测系统静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是指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灵敏度、线性度、滞环、重复性、分辨力、灵敏限、可靠性等。
1.测量范围每个用于测量的检测仪器都有规定的测量范围,它是该仪表按规定的精度对被测变量进行测量的允许范围。
测量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称为测量下限和测量上限,简称下限和上限。
仪表的量程可以用来表示其测量范围的大小,用其测量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来表示,即量程=|测量上限值-测量下限值|(1)用下限与上限可完全表示仪表的测量范围,也可确定其量程。
如一个温度测量仪表的下限值是-50℃,上限值是150℃,则其测量范围(量程)可表示为量程=|150℃-(-50℃)|=200℃由此可见,给出仪表的测量范围便知其测量上下限及量程,反之只给出仪表的量程,却无法确定其上下限及测量范围。
2.精度等级检测仪器及系统精度等级,在第一节三中已描述,这里不再重述。
3.灵敏度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在静态测量时,输出量的增量与输入量的增量之比。
即(2)对线性测量系统来说,灵敏度为:(3)亦即线性测量系统的灵敏度是常数,可由静态特性曲线(直线)的斜率来求得,如图1(a)所示,式中,my、mx 为y轴和x轴的比例尺,θ为相应点切线与x轴间的夹角。
非线性测量系统的灵敏度是变化的,如图1(b)所示。
对非线性测量系统来说,其灵敏度由静态特性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来决定。
(a)线性系统灵敏度示意图(b)非线性系统灵敏度示意图图1灵敏度示意图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量的量纲和输入量的量纲之比。
4.线性度线性度通常也称为非线性度。
理想的测量系统,其静态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但实际测量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曲线并不是一条理想的直线。
线性度就是反映测量系统实际输出、输入关系曲线与据此拟合的理想直线y(x)=a0+a1x并的偏离程度。
通常用最大非线性引用误差来表示。
即(4)由于最大偏差是以拟合直线为基准计算的,因此拟合直线确定的方法不同,则不同,测量系统线性度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