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下 确定位置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6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明确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方向词的用法和意义。
1课时第二课:让学生了解室内空间的结构,掌握基本的室内空间术语。
2课时第三课: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方向指示法。
2课时第四课: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导航技能,能够根据地图指引正确找到目的地。
2课时第五课: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时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方向词的用法和意义。
2.掌握室内空间的结构和基本术语。
3.掌握地图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学会基本的方向指示法。
4.掌握简单的导航技能,能够根据地图指引正确找到目的地。
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运用方向词,并准确区分方位。
2.能够熟练运用地图上的基本术语和方向指示法,掌握导航技能。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彩笔、地图、相应的实物道具。
2.课前准备好各种生活场景的图片、地图和有路线的导航图。
教学方法:1.板书法。
2.讲授法。
3.示范法。
4.锻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引入1、设计小游戏。
请一名学生在教室内抛掷一个小球,其他学生轮流使用方向词进行指路直至找到小球。
2、板书“东,西,南,北,左,右”的汉字和拼音,并以图片形式介绍他们分别代表什么方位。
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方向词的用法和意义,并给出相应的生活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测方位。
2、补充相应的方向词,让学生左右判断方位,并归纳总结各个方向词的不同用法。
3、以种植物树木、建筑物为例,教给学生使用方向词描述位置关系,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方向词的用法与意义。
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口语交流,描述教室各个物品的位置关系。
2、设计小游戏,要求学生站成两排,进行左右抱抱、左右拍拍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方向词的用法。
第二课:一、引入1、展示室内场景图片,让学生设想他们身处其中,并描述此场景内各个物品的位置关系。
2、介绍室内空间的基本术语,包括门、窗、墙、柜子、书架等。
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各个场景,并熟练掌握如何使用基本术语描述位置关系。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确定位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定位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地图上寻找目的地,还是在商场里找到特定的店铺,又或者是在体育场中找到自己的座位,都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确定位置。
在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第三单元就专门讲解了确定位置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吧。
这个单元首先引入了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的概念。
想象一下,我们面前有一个整齐排列的方格图,就像棋盘一样。
横向的一排我们称为“行”,纵向的一排我们称为“列”。
为了能够准确地描述每个方格的位置,我们就需要用到数对。
数对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前面的数字表示列数,后面的数字表示行数。
比如说,(3,2)这个数对,就表示在第 3 列第 2 行的位置。
通过学习数对,同学们能够更加清晰和准确地表达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
这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大的用处,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说,在电影院里找座位,我们拿到的电影票上通常会写着几排几号,这其实就是一个数对。
只要我们理解了数对的含义,就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
在这个单元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方向和距离的结合来确定位置。
当我们面对一个比较大的空间,比如一个公园或者一个城市,仅仅用数对可能就不够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知道方向和距离。
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来描述。
比如,我们说“向东北方向走 300 米”,这里的“东北方向”就是指明了行走的方向,“300 米”则是行走的距离。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方向,我们还会用到角度。
比如,以正北方向为基准,向东偏 45 度的方向,我们可以称为“北偏东 45 度”。
通过方向和距离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一个位置。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在地图上找到一个景点,地图上可能会告诉我们从某个起点出发,向东南方向走 5 千米就能到达。
有了这样明确的方向和距离的指示,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目标。
学习确定位置这一单元,对于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详细教学计划: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位置确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位置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学生能够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相互转换。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利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研究态度。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位置确定》2. 教学内容1. 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位置的思考,进而引入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即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 课堂练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在练中的发现和问题,互相研究,共同进步。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设计一些有关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练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关于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位置确定》的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3课时-确定位置(3)-西师大版一、课堂概述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确定位置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能熟练地利用地图进行定位。
同时,还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并能灵活地运用。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地图进行定位;2.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并能灵活地运用。
三、教学内容1.地图上的方向;2.利用地图确定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核心问题:如果今天要去附近的菜市场,你需要知道哪几个方向?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地图确定方向?2.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领袖,其他组员为学生。
每组找到一张地图,分别由领袖掌握地图的方向,并告诉其他组员。
(2)演习领袖将地图翻过来,告诉组员自己现在的位置,并请求组员告诉其具体位置。
如果组员说出的位置不准确,则领袖和组员讨论并查证错误之处。
每个组员都要在确定位置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3)扩展领袖根据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告诉组员如何去到另外一个位置,并让组员判断领袖说的方向是否正确。
3. 小结归纳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定位和方向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收获本节课主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定位和方向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可以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确定位置》|西师大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我为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准备的,课题是《确定位置》,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主要讲解了教材第四单元“确定位置”这一节的内容。
我们学习了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且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了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则。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这一节课,让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够通过数对来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预计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地使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对来找到物体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小卡片,上面标有数对,还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用来表示不同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张图片,上面有一只小猫,我让学生猜一猜,小猫的位置在哪里。
然后我给出了答案,我在黑板上用数对的形式标出了小猫的位置。
然后,我给出了一个例题,我让学生看着例题,跟着我一起解答。
我解释了如何通过数对来找到物体的位置,并且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口头解答。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出了几个关于确定位置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选择了几个学生的答案,在黑板上展示了他们的解答过程。
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很简单,主要是用数对的形式标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如何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我让学生用数对的形式,确定一下他们自己的位置,并且写下来。
答案不唯一,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觉得这一节课进行得比较顺利,学生们对于数对表示位置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口头解答的时候,还是有些混乱,所以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对于拓展延伸,我打算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关于确定位置的题目,然后和同学们分享,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确定位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例1、第30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八1,2题。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位置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介绍自己的位置。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小伙伴,(课件出示主题图)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教师:哪位同学能给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学生可能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或第几组第几排来介绍自己的位置。
教师:真不错,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老师特别注意到有的同学用第几组第几排这种方式介绍位置,其余同学能继续用这种方式来向你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吗?学生用第几组第几排向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
2、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已经学过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确定位置。
(教师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了解用“列”、“行”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
教师指着小红问:同学们能用前面你们掌握的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小红的位置吗?学生可能介绍:小红在第3组第2排。
教师:你们是怎么找到她的位置的呢?引导学生回忆原来找位置的方法后回答:我是先数第几组,再数第几排这样找到的。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主题图上先闪烁第3组的前两个小朋友,再闪烁第2排的左边3小朋友,最后闪烁交点——小红。
教师:是这样找小红的位置的吗?教师:非常好!生活中我们习惯先横后竖的观察,先横着看小红在第3组,竖着看她在第2排,在数学中我们习惯把横着排列的说成“行”,竖着排列的说成“列”。
你能用“列”和“行”说一说小红的位置吗?引导学生说出:小红在第3列第2行。
教师:再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同学们边说边注意思考一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学生用“列”和“行”说自己的位置。
2021年四年级下数学第3单元确定位置例1:按要求画一画。
在如图中描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成一个封闭图形,这个图形是()形。
A(2,2)B(5,6)C(10,2)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在平面图中标出各个点的位置,再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即可解答。
解答: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平面图中标出位置是:依次连接这个图形是三角形。
所以答案为:三角。
例2:在一个队列中,小芳的位置是第三列第二行,可用(3,2)表示,小军的位置在最后一列,可用(5,6)表示,小美的位置在最后一行,可用(3,8)表示.这个队列中共有多少人?(每行、每列的人数分别相等)分析:本题属于数对与位置的问题,应当记住,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
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小军的位置在最后一列,可用(5,6)表示,小美的位置在最后一行,可用(3,8)表示,则这个队列共有5列,8行,列数与行数的积就是这个队列的人数。
解答:这个队列共有5列,8行,所以5×8=40(人)答:这个队列中共有40人。
例3:(1)像喜羊羊那样描述一下商场的位置。
(2)家可以用(2,4)表示,它家在图中的()处.灰太狼家可以用(5,6)表示,它家在图中()处。
(3)星期六,喜羊羊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活动.他们的活动路线是:(2,4)→(4,3)→(6,4)→(9,6)→(2,4).他们都先后去了哪些地方?分析:(1)以学校为观测点,利用数对和平面图中的方向和距离描述商场的位置;(2)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3)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在平面图中找出这几个点,再按顺序找出路线图.解答:(1)商场所在的位置可以用(10,5)表示,它在学校以东1000米,再往北500米.(2)家可以用(2,4)表示,它家在图中的B处.灰太狼家可以用(5,6)表示,它家在图中A处;(3)它们的活动路线:(2,4)→(4,3)→(6,4)→(9,6)→(2,4),即:从喜羊羊家→图书馆→少年宫→公园→喜羊羊家,如图所示:例4:新学期开学了,爸爸问小林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小林故作神秘地说:“我们班有56人,左右数共8列,从前向后数共7行,每两人共用一张桌子,由于我的个子比较高,我的位置用(3,6)表示,我坐在哪你知道了吧?”爸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林又说:“我的同桌叫王朋,你知道他的位置怎么样表示吗?王朋的前面隔一个人是我的好朋友杨浩,杨浩的位置又该怎样表示呢?”爸爸想了想拿出笔画了一幅方格图,问题很快就解决了.你知道王朋和杨浩的位置该怎样表示吗?分析:根据位置的确定方法,左右数共8列,从前向后数共7行,个子比较高,位置用(3,6),所以第一个数表示列数,第二个数表示行数,所以他的同桌是第4列,第6行,杨浩的位置是隔一个人说明在第4列,第4行然后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