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格理论(personality theory)是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格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主要有精神分析论、人本论、特质论和学习论。
由于人格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人格心理学家研究取向的不同,这四种研究取向的人格理论都各有其优缺点。
每一种研究取向的人格理论都能为我们提供观察人格的一条途径。
我们应博采众长,加以综合,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根据其多年对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和病理研究,而在20世纪初提出的心理治疗和解释人性的系统理论。
他认为,要理解人格必须探寻人格的潜意识领域。
自从弗洛伊德提出他的人格理论以来,后继者们一直在修正他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荣格的人格结构论以及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人格类型论都是典型的代表。
下面将概要地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体系庞大,包罗万象。
他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是受潜意识本能驱动的,幼年生活经验决定个人今后的命运。
这个以潜意识本能驱力为中心概念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也被称为精神动力学理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把人格看作是一个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的动力系统。
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共同活动的结果。
本我(id)是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由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事,而不顾及任何生理上或社会性的限制,并要求立即得到满足。
当婴儿看见他想要的东西时,不论这东西是否是别人的或可能有害的,他会不顾一切要得到它。
即使长大成人了,这样的“反射动作”也不会消失。
本我为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力比多,它源自人的生的本能。
本我的冲动都是潜意识的,是我们知觉不到的。
在新生儿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头两年,人格结构的第二个部分自我(ego)逐渐发展起来。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行动。
自我的任务是在衡量现实条件下,满足本我的冲动。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弗洛伊德人性观P86一级从整体看,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以某种方式移放了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
如果释放能量的某一途径受阻,它就寻找阻力最小的另一条途径释放,因此,如果自我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控制本我,那么它 几乎没有剩余的能量有效地执行其机能,虽然,人类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简化到共同的能量形式, 并且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即寻求紧张的减弱或者能量的释放,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一 种无紧张状态。
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的本能是指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与其有关的心理能量 统称为力比多,包括性欲,饥饿和口渴。
驱使人去追求快乐。
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其衍 生出最重要的本能是攻击,即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需要。
人类的科学活动,文学艺术乃至全部文化的产物,都是本能(特别是性和攻击)能量的表现,是由于性和攻击本能不能直接表现的一种结果,本能能量的释放与社会限制的冲突的另一种结果则导致人的痛苦和精神病,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进步的代价是人类的痛苦,快乐的丧失和罪恶感的增多,甚至值得放弃文明而返回到原始状态。
第二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一级](一)人是一个能 量系统 (二)人的能量来 (三)人性是恶的第三节人格动力p93 一级(一)本能(二)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1)本能的性质及特点(2)能量投注与反投注(1)焦虑(2)自我防御机制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915华南15一、正确地对待挫折1.认知是影响挫折产生和挫折承受力的重要因黑2、正确地认识挫折首先应该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
3、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
二、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三、恰当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1、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2.自我防御机制的啼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性质有三层基本含义:⑴本能是精神结构中固有的动力能量,而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击;[2]这种力不断来自生物体内部,源于肉体组织,表现为一种"肉体欲求";[3]这种肉体欲求是作用于心灵时所表现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