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单位会计科目明细表
- 格式:xlsx
- 大小:13.79 KB
- 文档页数:2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下统称行政单位)。
第三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政单位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对其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第五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行政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六条行政单位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
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计量。
第八条行政单位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第九条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的会计记录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文字。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行政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反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管理、监督和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全部纳入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行政单位事业单位11001库存现金21002银行存款3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1021其他货币资金51101短期投资不使用6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71211应收票据不使用81212应收账款91214预付账款101215应收股利不使用111216应收利息不使用121218其他应收款131219坏账准备不使用141301在途物品151302库存物品161303加工物品171401待摊费用181501长期股权投资不使用191502长期债券投资不使用201601固定资产211602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21611工程物资231613在建工程241701无形资产251702无形资产累计摊销261703研发支出271801公共基础设施281802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新政府会计科目表财务会计科目(一)资产类291811政府储备物资301821文物文化资产311831保障性住房321832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331891受托代理资产341901长期待摊费用351902待处理财产损溢(二)负债类362001短期借款不使用372101应交增值税382102其他应交税费392103应缴财政款402201应付职工薪酬412301应付票据不使用422302应付账款432303应付政府补贴款不使用442304应付利息不使用452305预收账款不使用462307其他应付款472401预提费用482501长期借款不使用492502长期应付款502601预计负债512901受托代理负债(三)净资产类523001累计盈余533101专用基金不使用543201权益法调整不使用553301本期盈余563302本年盈余分配573401无偿调拨净资产583501以前年度盈余调整(四)收入类594001财政拨款收入604101事业收入不使用614201上级补助收入不使用62430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不使用634401经营收入不使用644601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654602投资收益不使用664603捐赠收入674604利息收入684605租金收入694609其他收入(五)费用类705001业务活动费用715101单位管理费用不使用725201经营费用不使用735301资产处置费用745401上缴上级费用不使用755501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不使用765801所得税费用不使用775901其他费用预算会计科目序号科目编号科目名称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一)预算收入类16001财政拨款预算收入26101事业预算收入不使用36201上级补助预算收入不使用46301附属单位上缴预算收入不使用56401经营预算收入不使用66501债务预算收入不使用76601非同级财政拨款预算收入86602投资预算收益不使用96609其他预算收入(二)预算支出类107101行政支出不使用117201事业支出不使用127301经营支出不使用137401上缴上级支出不使用14750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不使用157601投资支出不使用167701债务还本支出不使用177901其他支出(三)预算结余类188001资金结存198101财政拨款结转208102财政拨款结余218201非财政拨款结转228202非财政拨款结余238301专用结余不使用248401经营结余不使用258501其他结余268701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不使用。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说 明101现金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2银行存款反映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3有价证券反映有价证券的购入、兑付及库存情况。
104暂付款反映暂付款的发生、收回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105库存材料反映库存材料的购入、领用、库存情况。
106固定资产反映固定资产(标准:一般设备单价500元,专用设备单价800元以上)实有数及增减变动情况。
201应缴预算款反映应缴预算款的收到、上缴财政情况。
202应缴财政专户款反映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收入、上缴及未缴情况。
203暂存款反映暂存款的发生、结算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反映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在职人员工资和离休、退休费。
21101在职人员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出台的津贴补贴。
21201在职人员21202离休人员由地方社保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范畴。
(财办库〔2006〕296号)21203退休人员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反映按国家规定发放给个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误餐费、夜餐费,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个人国外零用费,发放给个人的一次性奖励等。
21301在职人员21302离休人员由地方社保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范畴。
(财办库〔2006〕296号)21303退休人员301固定基金反映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固定基金。
303结余30301基本支出303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401拨入经费40101基本支出401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404预算外资金收入40401基本支出404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说 明101现金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2银行存款反映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3有价证券反映有价证券的购入、兑付及库存情况。
104暂付款反映暂付款的发生、收回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105库存材料反映库存材料的购入、领用、库存情况。
106固定资产反映固定资产(标准:一般设备单价500元,专用设备单价800元以上)实有数及增减变动情况。
201应缴预算款反映应缴预算款的收到、上缴财政情况。
202应缴财政专户款反映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收入、上缴及未缴情况。
203暂存款反映暂存款的发生、结算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反映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在职人员工资和离休、退休费。
21101在职人员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出台的津贴补贴。
21201在职人员21202离休人员由地方社保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范畴。
(财办库〔2006〕296号)21203退休人员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反映按国家规定发放给个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误餐费、夜餐费,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个人国外零用费,发放给个人的一次性奖励等。
21301在职人员21302离休人员由地方社保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范畴。
(财办库〔2006〕296号)21303退休人员301固定基金反映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固定基金。
303结余30301基本支出303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401拨入经费40101基本支出401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404预算外资金收入40401基本支出404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