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钾素营养与化学钾肥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64
钾肥1、钾的营养功能(一) 促进酶的活化:在生物体内,钾作为60多种酶(包括合成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的活化剂,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
(二) 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①保持叶绿体内类囊体膜的正常结构;②促进类囊体膜上质子梯度的形成和光合磷酸化作用;③使NADP+→NADPH,促进CO2同化;④影响气孔开闭,调节CO2透入叶片和水分蒸腾的速率.(三) 改善能量代谢(四) 促进糖代谢①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⑴钾不足时,植株内糖、淀粉水解为单糖;钾充足时,活化了淀粉合成酶,单糖向合成蔗糖、淀粉方向进行。
⑵钾能促使糖类向聚合方向进行,对纤维的合成有利。
所以钾肥对棉、麻等纤维类作物有重要的作用。
②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钾能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的运输,使各组织生长发育良好。
(五) 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①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表现:促进NO3-的还原和运输供钾充足,能促进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合成,并能增强其活性,有利于硝酸盐的还原;钾能加快NO3-由木质部向叶片的运输,减少NO3-在根系中还原的比例。
2. 促进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形成:蛋白质和核蛋白的合成需要Mg2+、K+作为活化剂3. 促进豆科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六)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这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
(七) 钾对植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钾充足不但能使作物产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质。
钾对作物品质影响的例子: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味增加;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钾通常被称为“品质元素”2、作物的钾素营养失调症状植物缺钾的常见症状:①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②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③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④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
作物的钾素营养及主要钾肥科学知识讲座作物的钾素营养及主要钾肥·启荣·钾是作物肥料三要素之一,作物需钾量很大。
在作物体内,钾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不直接组成到有机化学物中,因此在作物体内钾的移动性比氮、磷大。
钾比较多地存在作物茎叶里,尤其积聚在幼芽、嫩叶、根尖等处。
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糖和淀粉的形成,因而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增强抗寒能力;能促进作物对氮的吸收和转化,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能促进作物维管束的发育、厚角组织细胞壁加厚、韧皮部变粗,茎秆变得更加坚韧,因而增加了作物的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又能影响细胞质胶体和细胞壁的物理状态,使作物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此外,钾还有促进禾谷类作物的分蘖、增加叶面积,影响叶绿素的含量,促进酶的活性,促进维生素C的形成,提早成熟等作用。
作物缺钾则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表现出病症。
作物缺钾症状首先表现在叶部,先是老叶的尖端沿叶边缘变黄,渐次枯萎,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叶中部靠叶脉附近仍旧保持原来的色泽。
症状表现从下部叶片开始,渐次向上发展。
在氮多而缺钾的时候,双子叶作物如豆类、油菜、茄果类等的叶片常卷曲而显皱纹;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则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土壤中钾素含量较高,但绝大部分是作物难以利用的不溶性矿物,只有很小一部分的钾呈离子状态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可供作物吸收。
这类可供作物吸收的钾素各种土壤里的含量很不相同,大体上是粘土、石灰质土中含量多,沙土、酸性土中含量低。
至于土壤中的水溶性钾素含量就更少了。
我市耕地普遍钾素含量偏低,在生产上应增施钾肥以满足作物对钾素的需要。
农家肥中含钾素较多的是草木灰。
草木灰的钾主要是以碳酸钾的形态存在,碳酸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草木灰质地疏松,吸热性强,施用后能提高土温,增强作物的抗寒性。
草木灰适用于一切作物,在酸性土中效果最好,可作基肥,也可以作追肥。
草木灰是碱性,不宜与铵态氮肥、过磷酸钙和腐熟的人畜粪尿混合存放或混合施用,存放时要防止雨水淋失养分。
钾肥化学方程式钾肥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营养剂,它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钾肥的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作用机理,并从不同角度展开描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钾肥的重要性和应用。
钾肥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K2O。
钾肥是由钾氧化物(K2O)形成的化合物。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生产方法得到,其中最常见的是从钾矿石中提取钾元素。
钾矿石主要包括钾长石和石英石,经过矿石的采矿、选矿和冶炼等工艺过程,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钾氧化物。
钾肥作为一种植物营养剂,主要用于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了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等。
钾元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细胞的水分平衡,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钾肥的施用方式有多种,可以作为基肥、追肥或叶面喷施。
基肥是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钾肥,以补充土壤中的钾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
追肥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钾肥的补充,以满足植物对钾元素的需求。
叶面喷施是将钾肥溶液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通过叶片吸收来补充植物的钾元素。
钾肥的施用量一般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
在施用钾肥时,需要注意遵循合理的施肥原则,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的变化调整钾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钾肥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过量使用钾肥会导致土壤中的钾元素积累,进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
此外,钾肥的生产和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使用钾肥时,需要注意节约使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钾肥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营养剂,它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钾肥的化学方程式为K2O,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生产方法得到。
钾肥的施用方式有多种,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