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绿化中的滨河景观功能分区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园林绿化中的滨河景观功能分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从简单的物质需求过渡到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的背景下,国内大量景观设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滨河景观相继开发,但形成的滨河景观都仅仅是为了取得景观的视觉效果而造景,没有从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出发。大多数景观只是从独立景点出发,而忽略了各个空间的融合,出现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景观功能分区在整个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改变独立景点造景,而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景观。

关键词:滨河;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

1、功能分区的定义:

功能分区就是将各功能部分的特性和其他部分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合理、有效的分析,最终决定它们各自在基地内的位置、大致范围和相互关系。功能分区常依据动静原则、公共和私密原则、开放与封闭原则进行分区。也就是在大的景观环境或条件下,充分了解其环境周围及邻近实体对人产生相互作用的特定区域;是人与环境协调的焦点。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滨河景观功能分区充满了无限的生动性和灵活性,也有无数的不确定性。功能分区是人与环境契合的焦点,也是一个景观构成的重要设计环节。

2、现代滨河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大量滨河景观的综合治理已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但有许多的滨河景观都是在一种盲目的环境改造和片面的景观视觉效果下设计修建的,进而忽略了周边环境和使用对象。有的即便找到了使用对象,但又缺乏人对其主要功能及次要辅助功能的认识,未体现出功能的多样性,比如:未依据动静原则,公开和私密原则,开放与封闭原则,在使用对象上,未分清各个年龄阶段层次的不同,在活动区域内上,未分清高层次与普通使用、高科技与普通设施上的运用。使得整个滨河景观出现景点与景点脱节,不与人的行为活动严格一致,致使整个功能分区不能相互协调,造成不合理滨河景观。

3、从“人”的角度分析滨河景观功能分区:

人与自然是相协调的,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滨河景观的使用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在滨河景观上用人性角度进行功能合理分区,作为一个完美的设计师,为了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休闲、游玩的场所,在设计中间,我们可以利用功能分区的动静、公私、开闭原则进行切合实际的分区,进而调节人与环境的尺度与比例,将滨河景观划分成一些小空间,这样可以使整个滨河景观有一种大众性、可观性。同时又不显得压抑或离散。因此,滨河景观是以人性为出发点进行功能分区。

4以下是从人性的角度对滨河景观的几点认识:

A、动静原则进行功能分区:

在滨河景观中,较多的分区是结合动静原则给予片面设计,未考虑到人的因素的存在,只是形式上的功能分区,而没有从实际上进行功能分区;或是考虑到了动的因素的存在,而又忽略了静的因素的存在,一个符合人性化的功能分区应充分结合两方面因素进行构思设计。我们把动静原则中的“动与静”充分结合确定为硬性原则,以致凌驾于形式之上的功能分区已不适应现代滨河景观设计理念。因此,形式功能分区“应退出历史舞台”,在认真观察府河景观中的一些景点,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的薄弱环节。

究其原因,因为一个形式功能会阻止人性化因素的发展,为追求形式而追求形式,为追求功能而追求功能。一个符合人性的功能分区才是一个完美的构思设计,才是一个完美的景观。根据以上情况,我在滨河景观―成都沙河建设路至建设北路段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性功能分区,进行构思设计,合理安排其下沉休息平台位置,以及其内的雕塑休闲广场、儿童活动区、大众休息长廊、老年人活动区五者之间的尺度与比例。充分结合人性化原则、功能分区原则,特对功能分区中动静、公私、开闭三原则进行考虑,比如:在老年活动中心前方设置一块大众休闲区,人们一来到河边就会看到,老年活动区和大众休息区将是不同年龄段选择的休息场所。不会因为只有老年人活动区而导致中青年不可玩的局面。

B、私密原则进行功能分区:

随着滨河景观绿化建设,一些设计者为了突出功能的多样性、实惠性,一方面在儿童活动区安置其游乐设施,一方面在儿童游乐设施外围用栅栏围合,形成私密空间,看上去符合功能分区原则,然而,这种强硬的划分空间是忽略了人的存在和人的参与。而我在成都沙河建设路至建设北路段的设计中将一些可观性的雕塑和有关儿童形象放于儿童嬉戏区邻近,这样不仅会吸引儿童,而且能使儿童嬉戏区具有可观可玩的特点。与此将多功能协调为一体,更人性化,更符合功能分区原则。

5 植物种植设计

5.1 设计原则

①充分考虑滨河绿带的特点,结合道路及水面的景色。在滨河游览道路和水岸线之间的绿地为自然式风景林地、草地、疏林草地等,组织有节奏变化的植物空间。通过孤植、列植、丛植、群植方式丰富林相变化。选用优美的乡土树种,以乔木为主,地被点缀草坪,少种中间层灌木,形成通透、整齐、纯净的林下空间,同时引进少量外来树种,使植物景观与现代化的城市滨水风貌相协调。②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结合

各区及各景点的不同功能及性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环境。绿化景观在体现植物自然群落式的同时注意与其他景观元素(地形、水体、建筑)的结合,形成彼此协调、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体现植物景观的秩序感,同时自身也有意识地组织密林、疏林、草地等多样的景观空间和活动空间。③植物的配置注重高低的层次树种群落的组合。利用树种不同的特性(如喜阳性、耐阴性、耐湿性等)形成不同的植物生态组群。尤其注意地被植物以及沿河、湿生、沼生、水生植物的利用。广场及中心建筑周边多为规则式种植,绿地植物以树丛或树群的形态出现,林下为平坦的草坪。以纯林构成广场绿化,以杂林构成广场间绿地(见图2、3)④强调植物的季相景观,注重色叶树种的搭配以及常绿落叶树的搭配。丰富植物的多样性,乡土树种与外来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相结合。植物的四季季相景观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种植效果。

5.2 植物种植方式

①密林:主要为乔草结合,形成浓荫匝地的景观效果。②疏林草地:三分植被,七分草坪;结合少量乔木,疏密有致,虚实结合。③规则式树阵及整形绿篱:以整齐一致的植物有秩序地排列组成,映衬建筑周边及岸线的秩序感。④草坪:展现通透开敞的空间,根据景观需要分为观赏缀花草坪和活动草坪。

5.3 植物树种选择

选择乡土植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为4:6,色叶植物与开花植物占一定比例,增加季相变化。

6 基础设施及灯光设计

指示牌、园椅、果壳箱、警示牌等这些零星的小品均统一设计,做到制作规范、功能合理、式样美观,并与环境协调,同时在其细部注入滨河景观带的特色元素和符号。

考虑灯光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尽量选用柔和的灯光,根据不同区域的景观特征和活动选用相应的灯光。用灯光将水、墙与岸线变成在夜间完全不同的新景点。

7 结语

滨河景观设计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设计人员应该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设计。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与设计仍存在目标单一和片面的不足,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应是多目标的。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具有环境敏感性的环保设计方法,让更多的市民能够真正融入其中、享受其中,使之真正成为都市生活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