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景观设计】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讲解公园内功能分区规划的依据是根据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状况、水体、原有植物、已经存在并要保留的建筑物或历史古迹、文物情况等,尽可能地“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区规划,还要根据公园的性质和内容,游人在园内设有多种多样的游乐活动,活动内容、项目与设施的设置应满足各种不同的功能、不同年龄人们的爱好和需要。
公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安静游览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和服务区。
1.安静游览区是以观赏、游览和休息为主的空间,包含亭、廊、轩、榭、阅览室、棋艺室、游船码头、名胜古迹、建筑小品、雕塑、盆景、花卉、棚架、草坪、树木、山石岩洞、河湖溪瀑及观赏鱼鸟等小动物的庭馆等。
因这里游人较多,并且要求游人的密度较小,每个游人所占的用地定额较大,一般为100m2/人,因此在公园内占有较大面积的用地,常为公园的重要部分。
安静活动的空间应与喧闹的活动空间隔开,以防止活动时受声响的干扰,又因这里无大量的集中人流,故离主要出入口可以远些。
用地应选择在原有树木最多、地形变化最复杂、景色最优美的地方,如丘陵起伏的山地、河湖溪瀑等水体、大片花草森林的地区,以形成峰回路转、波光云影、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等动人的景色。
安静游览区可灵活布局,允许与其他区有所穿插。
若面积较大时,亦可能分为数块,但各块之间可有联系。
用地形状不拘,可有不同的布置手法,空间要多变化。
2.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是为游人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各种娱乐项目的场所,是游人相对集中的空间,包含俱乐部、游戏场、表演场地、露天剧场或舞池、溜冰场、旱冰场、展览室、画廊、动物园地、植物园地等。
园内一些主要建筑往往设在这里,因此文化娱乐区常位于公园的中部,成为公园布局的重点。
布置时也要注意避免区内各项活动之间的相互干扰,要使有干扰的活动项目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利用树木、建筑、地形等加以分隔。
公园分类标准公园是城市中的绿色宝地,是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建设公园,我们需要对公园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园进行分类标准的讨论。
一、按照功能划分。
1. 休闲公园。
休闲公园是供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这类公园通常设有草坪、游乐设施、休息长椅等,适合家庭聚会、休闲散步等活动。
休闲公园的设计应该注重舒适性和亲和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2. 生态公园。
生态公园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建设的公园。
这类公园通常有大片的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景观,是城市中的生态绿肺。
生态公园的设计应该尽量保持自然状态,减少人工痕迹,让市民在自然环境中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文化公园。
文化公园是为了弘扬城市文化而建设的公园。
这类公园通常设有雕塑、文化展示区、文化活动场地等,是市民了解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文化公园的设计应该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让市民在公园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按照规模划分。
1. 大型公园。
大型公园面积较大,景观丰富多样,设施完善,是市民集中休闲的重要场所。
这类公园通常有大片的草坪、湖泊、健身步道等,适合举办各类大型活动,如音乐会、文化节等。
2. 中型公园。
中型公园面积适中,景观和设施相对简单,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场所。
这类公园通常有一定规模的绿地、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区等,适合周末家庭聚会、健身锻炼等活动。
3. 小型公园。
小型公园面积较小,通常分布在社区或街区内,是市民临近休闲的场所。
这类公园通常有小型花坛、休息长椅、儿童游乐设施等,适合邻里居民散步、聊天等活动。
三、按照特色划分。
1. 植物主题公园。
植物主题公园是以植物为主要景观的公园。
这类公园通常有各种花卉、乔木、灌木等植物,是市民欣赏花草、学习植物知识的好去处。
2. 水域主题公园。
水域主题公园是以水域景观为主要特色的公园。
这类公园通常有湖泊、喷泉、人工河流等水景,是市民观赏水景、垂钓娱乐的好场所。
公园规划为7个功能分区
结合空间序列分为三大层次,即:
第一空间序列:开敞式空间,位于公园东部及南北两侧为静态观赏区,布置以大草坪为主的灌木花卉图案。
第二空间序列:半开敞空间,位于公园中心下沉式广场南北两侧为动态观赏区(花卉园、水景园)与老年活动区。
第三空间序列:为封闭及半封闭空间,位于公园西部,设置儿童活动区、青年安静休息区、背景林与管理用地。
下沉式广场为综合活动区,渗入整个空间序列,对各层次空间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也是整个空间层次的精华所在。
1、静态观赏区
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花卉灌木图案,构成开放式的绿地景观。
2、动态观赏区
由花卉观赏区和水景园组成,其中花卉观赏区主要种植四季花卉树木,强调植物观赏功能。
水景园形状由辽宁省地图与周边海域组成,突出鞍山市域图,体现“三看”精神。
3、儿童活动区
布局灵活多变,设置沙坑、画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满足儿童游戏活动的需要。
4、青年活动区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布局方式,用乔灌木分割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为青年人谈情说爱、读书谈心提供活动场所。
5、老年活动区
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活动区,供老年人强身健体、散步、练气功等;其二为休息区,供老年人自娱自乐、下棋、打扑克、聊天。
6、综合活动区
为公园主要活动场所,以下沉式广场为载体,音乐为主题,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供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功能。
7、管理用地
内设管理用房与公厕,建筑单体应设计新颖,与公园环境协调统一。
规划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道路设计与入口规划、绿化规划与景区设计、重点部位详细规划设计等。
公园的功能分区公园是人们放松、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提供了绿色空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分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公园的几个常见的功能分区。
1. 休闲区:休闲区是公园中最常见的功能分区。
这里通常有宽敞的草坪,供人们躺卧、野餐、阅读等。
公园的休闲区还经常设有座椅、长凳等,供人们休息。
休闲区还可能有人工湖泊、喷泉、音乐喷泉等设施,增添休闲的氛围。
2. 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而设立的。
这里常常有各种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蹦床等,让孩子们得以玩耍和锻炼身体。
儿童游乐区还通常设有安全设施,如围栏、软塑胶地面等,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3. 健身区:现如今,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公园中的健身区广受欢迎。
健身区通常设有各种健身器材,如跑步机、器械等,供人们进行户外健身。
这里还可能有人工塑胶跑道、篮球场等,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需求。
4. 文化艺术区:公园还可以设置文化艺术区,以展示和推广文化艺术。
这里可能有露天舞台,供演艺活动;也可能有艺术雕塑、壁画等展览和欣赏。
文化艺术区还可能有图书馆、展览馆等,为人们提供文化和艺术的享受和学习。
5. 植物园:植物园是公园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分区。
这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花卉、果树、观赏树木等,让人们在绿意盎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植物园还常常设有导览路线,供人们游览和学习植物知识。
6. 水域区:水域区也是公园中常见的功能分区之一。
这里可能有人工湖泊、小溪等,供人们垂钓、划船、观赏鸟类等。
水域区还可能设有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水上娱乐设施,满足人们玩水的需求。
公园的功能分区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进行设计和规划。
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供舒适和多样化的空间供人们使用。
同时,这些功能分区也使得公园成为一个多功能、各具特色的场所,吸引人们前来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
公园功能分区图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园一般分为几个功能分区。
公园的主入口处一般设有接待中心,提供游客咨询、导览等服务。
接待中心通常配有信息台和导览图,方便游客了解公园的布局和景点。
公园的中央区域是休闲区,这里有大片的草坪、树林和花坛,供游客们放松休息、野餐和观赏美景。
草坪上还会设有休闲椅、遮阳伞等设施,让游客可以躺下、坐下,享受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公园中的动物园或者小动物园是吸引儿童和家庭游玩的热门景点。
这里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狮子、大象、长颈鹿等。
游客可以观赏到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在动物园里,还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游客提供讲解和互动活动,使其更加有趣和教育。
公园中的传统建筑区是展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地方。
这里有古建筑、纪念碑和雕塑等,游客可以领略到城市的传统和文化底蕴。
传统建筑区还可能有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
玩水区是公园中最受欢迎的区域之一。
这里有喷泉、人工湖和游泳池等,供游客们玩耍和消暑。
游客可以在喷泉旁边散步,或者在人工湖上划船,还可以在游泳池里畅游。
玩水区一般设有更多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息和观赏。
体育区是公园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分区,提供各种体育设施。
这里有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供游客们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
公园还可能有健身设施和户外健身器材,供游客进行日常锻炼和健身。
公园中的花园是展示各种植物和花卉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坛、花境和花厅,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种类的花朵和绿植。
公园还可能有植物园,展示更多珍稀和特殊的植物。
除了以上的功能分区,公园还可能有游乐场、户外剧场和露天舞台等,供游客们嬉戏玩乐和观看演出。
公园还会设置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如无障碍通道和轮椅道,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公园的美好。
总之,公园的功能分区设计得越多越合理,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使游客们有更多的选择和体验,提高公园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城市综合性公园功能分区设计探讨作者:万叶芊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02期摘要:城市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和聚会的公共场所。
目前,我国城市公园中绝大多数为综合性公园,功能性多样,为了能给游人营造舒适的游园体验,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公园;功能分区;设计1相关概念1.1综合性公园综合性公园是指有着大面积绿地,能够丰富户外游憩活动内容、功能全面,且可供半日以上游览的城市公共性绿地公园。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游赏活动。
1.2功能分区为了合理地组织游人开展各项活动,避免相互干扰,并便于管理,在公园划分出一定的区域把各种性质相似的活动内容组织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使用功能和特色的区域,我们称之为功能分区。
2公园常见功能分区分析根据综合性公园的内容和功能需要,一般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公园管理区等。
2.1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是公园中人流最集中的活动区域,该区内活动形式和参与人数较多。
区内的主要设施包括:俱乐部、游戏表演场、影剧院、音乐厅、展览室(廊)、科技活动场等,以上各设施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大小、内容要求等合理地进行布局设置。
2.2观赏游览区本区以观赏、游览参观为主,在区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为达到良好的观赏游览效果,要求游人在区内分布的密度较小,所以本区在公园中占地面积较大,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赏游览区往往选择现状用地地形、植被等比较优越的地段设计布置园林景观。
2.3安静休息区安静休息区主要供游人进行休息、学习、交往或其他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如太极拳、棋弈、漫步、聊天等。
该区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具有一定起伏地形的区域,如谷地、溪边、瀑布等环境最为理想,并且要求树木茂盛、绿草如茵,有较好的植被景观环境。
安静休息区的面积可视公园的面积规模大小进行规划布置,一般面积大一些为好,但在布局时并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安静活动都集中于一处,只要条件合适,可选择多处,创造类型不同的空间环境,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要求。
公园功能分区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地,它不只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和分区。
下面将对公园的功能分区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休闲娱乐区域。
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这个区域,人们可以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玩耍等等。
公园的道路和步道被设计成曲线形状,有利于人们的放松和欣赏美景,同时也有助于身体的锻炼。
其次是健身区域。
公园是人们进行户外健身的好地方,因为它有大片的绿地和广场,可以供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有些公园还设置了健身器材,供人们进行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
再次是文化教育区域。
公园常常设有文化教育区域,如花坛、雕塑、纪念碑等。
这些文化设施既可以美化公园环境,又能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公园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音乐会、书展、绘画展等,吸引人们参与和欣赏。
此外还有儿童游乐区。
公园中通常会设置一个专门供儿童游乐的区域,如儿童乐园、游泳池、溜冰场等。
这些设施不仅能满足儿童的需求,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还有水域景观区。
公园的水域景观区通常包括湖泊、小河、喷泉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公园增添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供人们嬉水、划船、观鸟等。
最后是休闲设施区。
公园通常会设置各种休闲设施,如长椅、遮阳棚、凉亭等,供人们休息和观景。
有些公园还设有餐厅、咖啡馆、博物馆等,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选择。
总之,公园的功能分区可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公园的规模来确定。
每个分区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多样的公园,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公园设计功能分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园设计的功能分区进行分析,以便为公园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科学合理地分区,可以提高公园的空间利用率,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便利性。
2. 功能分区方案根据公园的规模、地理条件和人群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功能分区方案:2.1 休闲区休闲区是公园中最常见的功能分区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该区域应设计有舒适的休息椅、遮阳棚和绿草地,供人们休息、野餐和聚会。
同时,为了增加可持续性,我们推荐设置太阳能充电设施,供人们充电。
2.2 儿童游乐区儿童游乐区是吸引家庭和儿童的重要功能分区。
在游乐区内,应该设置各种儿童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攀爬架等。
此外,为了保证儿童的安全,我们建议设置专门的照看人员和监控设备。
2.3 健身区健身区是满足市民健身需求的重要场所。
在健身区内应设置各种健身设施,如跑步道、健身步道、器械和瑜伽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此外,树荫和饮水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2.4 文化活动区文化活动区是公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该区域设置露天舞台、音乐喷泉、文化展示区等。
这些设施可以为市民提供各种文化活动和表演的场所,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2.5 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公园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
在生态保护区内,我们应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种植各种乔木和灌木,并设置观鸟、观鱼等观赏设施,提供自然生态的体验。
2.6 交通分区为了增加公园的便利性和可访问性,我们建议在公园规划中考虑交通分区。
应设置停车场、自行车道、步行道和轮椅通道,方便市民的出行。
3. 分区设计原则在设计公园功能分区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多样性原则公园功能分区应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健身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等。
通过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公园游玩。
3.2 连贯性原则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该有合理的连贯性和过渡性,方便市民的流动和交互。
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公园是城市中的绿化空间,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与功能的关系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公园的定位、设计和使用。
一、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城市公园的类型可以根据其功能、规模和特点进行划分。
根据功能划分,城市公园可分为休闲公园、运动公园和文化公园。
休闲公园主要提供给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常见的有亲水公园、花园公园等;运动公园则提供各种运动设施和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等;而文化公园则注重文化教育功能,提供博物馆、科技展览等项目。
根据规模划分,城市公园可分为大型公园、中型公园和小型公园。
大型公园一般面积较大,设施齐全,适合休闲、游览;中型公园设施较全面,面积适中,常常位于市区中心;而小型公园则较为简单,面积较小,主要提供社区居民的休闲场所。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城市公园的功能是指公园所提供的服务和效益。
城市公园的功能包括社交功能、休闲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
1. 社交功能:城市公园是居民社交的重要场所。
市民可以在公园中享受户外活动,与家人、朋友和邻居进行交流互动,增进社区归属感。
2. 休闲功能:城市公园提供了一片绿色的休闲空间,市民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愉悦感。
公园内的景观和设施,如湖泊、花坛、健身设施等,都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3. 生态功能:城市公园在城市中扮演着绿肺的角色,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
公园的植被和水体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环境。
同时,公园还提供了生态栖息地,为城市中的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4. 文化功能:城市公园常常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一些公园内设有博物馆、文化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可以为市民提供文化教育和娱乐的场所。
同时,公园也是举办文化活动和节庆庆典的重要场所。
三、北京市城市公园的类型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以北京市为例,该市的城市公园类型齐全,规模较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一、分析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1、公园的规划布局:公园规划布局的艺术处理手法:公园的布局要有机地组织不同的景区,使各景区间有联系而又有各自的特色,全园既有景色的变化又有统一的艺术风格。
对公园的景色,需要考虑其观赏的方式,何处是以停留静观为主,何处是以游览动观为主,静观要考虑观赏景点、观赏视线。
公园景色的观赏要组织导游路线,引导游人借观赏程序游览。
导游线应该按游人兴致曲线的高潮起伏来组织,是公园艺术布局的重要设计内容。
公园的景色布点与活动设施的布置,要有机的组织起来,在公园中要有构图中心。
在平面布局上其游览高潮作用的主景,常为平面构图中心,一般在适中的地段,较常见的是由建筑群、中心广场、雕塑、岛屿、“园中园”及突出的景点组成。
在立体轮廓上起观赏视线焦点作用的制高点,如雄峙的建筑和雕塑,耸立的山石,高大的古树及标高较高的景点组成,常为立体构图中心。
公园立体轮廓的构成是有地形、建筑、树木、山石、水体等的高低起伏而形成的,常是远距离观赏的对象及其他景物的远景。
平面构图中心立面构图中心可以分为两处。
平面构图中心的位置,一般公园规划布局有三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①规则式公园又可称为整体式、几何式、建筑式、图案式。
强调对称轴线,多用几何形体,各种园林要素都是对称布置。
它具有庄严、雄伟、自豪、肃静、整齐、开朗、人工美的特点。
但是,它也有过于严整、呆板的缺点。
当公园设置的内容需要形成这种效果,并且有规则地形或平坦地形的条件,适于用这种布局的方式。
如北京中山公园。
②自然式的公园又称为风景式、山水式、不规则式。
这种形式的公园无明显的对称轴线,各种要素自然布置。
创造手法是效法自然,服从自然,但是高于自然,它具有灵活、幽雅的自然美。
其缺点是不易于与严整、对称的建筑、广场相配合。
在地形复杂、有较多不规则的现状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式比较合适,可形成富有变化的风景视线。
如我国的古代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③混合式园林是把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的特点融为一体,而且这两种形式与内容在比例上接近。
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以寸金公园为例
08生本4班杨观兰2008574436
(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524048)
摘要:我国的现代城市公园却起步很晚,它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其中最早的城市公园类型就是后来发展为综合性公园的文化休息公园。
综合性公园在我国现代历史上不仅出现的早,而且一般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复杂,建设周期长。
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内容名目繁多。
一般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公共设施区、安静休息区、文化教育设施区、体育运动设施区、儿童休息区和经营管理设施区等。
企图在一定的范围里,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爱好、不同情趣的人们的需要,包罗万象的统统纳入以公园内。
下面以寸金公园为例来介绍城市公园功能分区。
关键词:城市公园;功能分区;休闲游憩;使用功能
公园是向公众开放的,具备多种功能的城市绿地,属于公共开放绿地空间范畴,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1]。
公园绿化好,空气新鲜,是各种体育活动如晨练、健身的好场所。
Gobster 对芝加哥林肯公园的调查发现,使用者中 45%的人游园目的是用于个人锻炼,如散步、跑步等,23%的人都加入群体锻炼队伍[5],公园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群体运动的氛围,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6]。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城市公园却起步很晚,它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出于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了大量城市公园,其中最早的城市公园类型就是后来发展为综合性公园的文化休息公园。
综合性公园在我国现代历史上不仅出现的早,而且一般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复杂,建设周期长,可以说最集中体现了建国以来城市公园演进的历程。
城市公园包含于广义的公园范围之中,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
在《城市公园设计》一书中,孟刚、李岚认为: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2]。
美国的克莱尔和卡罗琳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针对广场、邻里公园、老人住宅区以及托幼保育中心等几个方面,从空间使用人群和行为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地空间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比较详尽且可实施的设计导则[3]。
我国现有公园类型较多,按照各种公园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可分为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经市政府及以上单位批准的风景名胜区等多种公园。
城市综合性公园也称作普通公园,相对于现代公园中的专类公园,属于中国现代公园的范畴[4]。
其中综合性公园是指供城市居民作良好的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
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览、社交、娱乐、健身和文化学习等活动场所。
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
区、老人活动区、园务管理区等等。
下面以寸金公园为例分别来,介绍一下各功能分区:
寸金公园地处赤坎区,始建1958年,占地513亩。
这里水秀竹翠,楼台亭榭
点叠其间,有仙溪园、月影湖、鸳鸯岛、动物园、儿童乐园、寸金桥、烈士
陵园等等,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综合性公园。
寸金公园的分区主要有:儿
童活动区、文化娱乐区、安静游览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花卉苗圃区、公园管理区。
1.文化娱乐区
文化娱乐区是为游人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各种娱乐项目的场所,是游人相对集中的空间,称为公园中的闹区,例如寸金公园的金竹园舞场、旱冰场、马场等,常设于公园的中部,成为公园布局的构图中心,因此布置时要避免各项活动内容的干扰,可以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
2.观赏游览区
主要是以参观为主,在区内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例如寸金湖、寸金桥和花卉观赏区都是是游人喜欢的区域,为了达到观赏游览的效果,要求该区游人分布密度较小。
一般选择现状、植被比较游越的地段,观赏游览区的行道参观路线是非常重要的,道路的铺张材料、宽度变化都应适应于景观的展示和动态观赏的要求。
3.安静休息区
安静休息区是公园当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区,专供游人安静休息、学习和交往和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比如太极拳、漫步、气功等。
该区景观要求比较高,应采用园林造景要素巧妙地组织景观形成景色优美、环境舒坦、生态效益良好的区域,主要开展垂钓散步阅读划船等活动,可结合自然风景设立亭榭化架等,一般安静休息区与喧闹的区应能有一个自然的隔离,避免受干扰。
因此布置时要远离出入口。
4.儿童活动区
为了满足儿童的特殊要求,在公园当中设置儿童活动区是非常有必要的。
儿童活动区一般布置在公园的主入口,便于进入公园之后尽快到达区内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如寸进公园内的儿童游乐园,设有碰碰车等。
儿童区的建筑、设施要考虑儿童的尺度,色彩要鲜艳,要富有教育意义,儿童区的植物应选择无毒、无刺、无异味以保证儿童的安全。
另外,儿童活动区要设置一些休息的设施,如坐凳、花架,供家长休息。
5.老人活动区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区是公园绿地中使用率比较高。
老人活动区应设置在观赏游览区或安静休息区附近,要求环境优雅、风景宜人。
要设置一些适合老人活动的设施,比如下棋、压腿杠等。
例如在寸金湖旁边设计的长凳和一些亭子,都是供老人活动的区域。
6.园务管理区
是为公园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可设置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食堂、花圃等。
园务管理区要与街道有方便的联系,并设有专用出入口,不要与游人混杂,这个区域要隐蔽,不要暴露在风景游览的主要视线上。
例如在寸金公园设置了派出所和一些管理机构,以维持寸金公园秩序的有条不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公园中的休闲、娱乐方式发生了改变,于是公园的类型及使用功能趋向于多样化。
而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有效整合资源,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益; 可以协调各功能组团的相互关系,给游客提供优化的组织系统。
可以保护生态系统上的生态敏感区域,保护高价值的景观区域,维护景观的原真性和异质性,发挥景观整体的最高效益。
在聚宝山公园功能分区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贯穿着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原则,通过区位、地形、资源、环境评价等方法,综合考虑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比如增加一些新的有吸引力的功能区,并且增强各分区的功能复合,既要宁静和休息,也要有娱乐和运动场所; 既要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也要满足舒适性、消费性的需求; 既要考虑私密性的需求,也要提供参与社会活动交往的机会。
力求创造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生的场所,促进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也为周边片区赋予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东田,范勇.北京城市公园发展趋势探讨[ J].蓝天园
林, 2007, (1): 10~16.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9:253-254.
[3] 克莱尔、卡罗琳[美].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封云.林磊.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5-16.
[5] Gobster PH. Managing urban parks for a racially and ethnically diverse clientele. Leisure Sci2002,24.
[6] 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