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Information
- 格式:doc
- 大小:203.00 KB
- 文档页数:3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作品。
2、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3、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4、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学习重点】了解莎士比亚作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学习难点】1.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特点。
2.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莎士比亚经典作品剧照。
2. 莎士比亚经典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歌德也深情的评价他“莎士比亚就是无限”“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二.介绍莎士比亚及他的作品(出示剧照,学生介绍,教师归纳整理)1.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
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后前往伦敦。
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
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2.他的作品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鲁克丽丝受辱记》均取材于罗马诗人维奥维德吉尔的著作,主题是描写爱情不可抗拒以及谴责违背“荣誉”观念的兽行。
14行诗多采用连续性的组诗形式,主题是歌颂友谊和爱情。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
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历史剧如《理查三世》、《亨利三世》等,作品主要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
中期:这时英国的状态使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大学英美文学教案:莎士比亚戏剧欣赏与演绎1. 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中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
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莎士比亚作品的基本背景、关键主题和人物形象,并加深对其语言艺术的理解与演绎。
2. 教案内容2.1 第一单元:莎士比亚及其时代•背景介绍:–莎士比亚简介–文艺复兴时期概述•主要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2.2 第二单元:莎士比亚语言艺术导读•戏剧结构和元素:–五幕戏剧结构解析–古典舞台布局和舞台指示•赋格诗与抑扬格法:–抑扬格法的运用–赋格诗的特点和演绎技巧2.3 第三单元:莎士比亚戏剧欣赏与演绎实践•剧本阅读与理解:–剧本结构分析–角色人物解读•口头表达与舞台表演:–莎士比亚语言学习方法–阅读、朗诵和表演练习2.4 第四单元: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小组选择一部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自主创作演绎–演出评估和反馈3. 教学方法与活动安排3.1 授课形式•讲座式教学•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视听资料播放和观赏3.2 教学活动安排•听写及讨论解惑: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听写测试,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澄清困惑。
•剧本阅读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和理解一部莎士比亚戏剧剧本,并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
•角色表演与朗诵: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和朗诵训练,以提高语言表达和舞台表现能力。
•学生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定期或结课时进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展示,提供评估和反馈。
4. 评价方法•平时表现:出勤、参与度、讨论贡献等•听写测试成绩•剧本阅读理解及分析报告•角色表演和朗诵评估•学生作品展示综合评分5. 教材与参考资料5.1 教材:•英美文学教材(包括相关章节)•莎士比亚戏剧专著或选集5.2 参考资料:•莎士比亚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配套音频和视频资料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对戏剧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幼儿园戏剧教案《莎士比亚》主题:幼儿戏剧教育要求:学习《莎士比亚》这一文学经典,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一、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简介,认识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2.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并将角色真情实感地表现出来。
3.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
二、教学准备:1.《莎士比亚》读本、简介材料。
2.衣物、道具及其他表演所需的道具。
3.幼儿园戏剧表演音乐。
三、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幻灯片展示,让幼儿们对莎士比亚的背景和作品有所了解,同时引导孩子们思考文学是什么,以及戏剧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2.讲授《莎士比亚》简介教师简单地介绍莎士比亚的背景和作品,并提供相关阅读材料。
让孩子们对莎士比亚有更深入的了解。
3.角色分配和排练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幼儿分为若干组,并分配角色。
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情节,并让他们动手制作道具和服装。
通过排练,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情节,并准备好最终的表演。
4.表演在表演前,教师可以预先播放戏剧表演音乐,并在现场观众的支持下开始表演。
孩子们需要注意节奏和表演的重点,将故事和角色的情感和表现描绘清晰。
5.结束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本次表演的过程,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在这次戏剧表演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愉悦。
四、教学要点:1.灵活性:教师需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应对突发状况。
2.角色分配: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保证角色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戏剧表演中。
3.教材选择:教师需要选取适合年龄和程度的教材和文学作品,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4.音乐的使用:戏剧表演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增强氛围,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角色中。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在表演中的表现,对孩子们进行评价,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强项和弱项,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简介1.1 莎士比亚生平背景1.2 莎士比亚的戏剧成就1.3 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与影响第二章:《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2.1 剧情梗概2.2 主要人物分析2.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三章:《哈姆雷特》剧情解析3.1 剧情梗概3.2 主要人物分析3.3 主题思想探讨第四章:《李尔王》剧情解析4.1 剧情梗概4.2 主要人物分析4.3 主题思想探讨第五章: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价值与启示5.1 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特点5.2 莎士比亚戏剧对现代文学的影响5.3 学生如何欣赏和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第六章:《麦克白》剧情解析6.1 剧情梗概6.2 主要人物分析6.3 主题思想探讨第七章:《奥赛罗》剧情解析7.1 剧情梗概7.2 主要人物分析7.3 主题思想探讨第八章:《威尼斯商人》剧情解析8.1 剧情梗概8.2 主要人物分析8.3 主题思想探讨第九章: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9.1 莎士比亚戏剧的舞台技巧9.2 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9.3 学生如何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stagecraft 与语言艺术第十章:莎士比亚戏剧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与方法10.2 教学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0.3 教学反思与改进整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培养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莎士比亚简介补充说明: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出生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等。
阐述莎士比亚在戏剧领域的成就,如他创作的作品数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等。
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如语言风格、情节构造、人物塑造等,以及其作品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解析补充说明:详细描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梗概,包括主要情节和关键转折。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如罗密欧、朱丽叶、帕里斯等,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赏析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教学内容:一、莎士比亚生平简介1. 莎士比亚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
2. 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历程。
3. 莎士比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赏析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3. 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斯夫人》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莎士比亚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提问:大家知道哪些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这些作品有什么了解?二、莎士比亚生平简介1. 播放莎士比亚生平视频,让学生了解其出生背景、成长经历。
2. 讲解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历程,强调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赏析1. 介绍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分别从剧情、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部悲剧作品进行深入赏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莎士比亚生平及四大悲剧。
2. 学生分享各自对悲剧作品的赏析心得。
二、莎士比亚四大喜剧赏析1. 介绍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分别从剧情、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部喜剧作品进行深入赏析。
三、总结与拓展1. 总结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特点,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等。
2. 鼓励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戏剧作品,拓展文学视野。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莎士比亚生平及作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赏析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生平视频。
2.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作品文本。
3.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赏析相关书籍和资料。
《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戏剧鉴赏英文名称:Drama Appreciation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编码:0504330195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32学时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无后继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戏剧综合课程,从戏剧理论、剧种声乐、戏剧特点等方面进行一般性介绍,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戏剧素养,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编辑、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音乐材料打下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戏剧表演活动,也包括欣赏戏剧电影、戏剧歌曲竞赛等等。
三、教学目标1.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戏剧,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戏剧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了解戏剧的功能及戏剧与人、戏剧与社会的关系。
2. 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戏剧语言、掌握戏剧的基本规律。
3. 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艺术设计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4.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表1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表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建议学时以及知识单元与课程目标支撑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及要求使用音像与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采取文、图、声、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和增加学生们的视野与信息量。
从音像资料视听切入,提倡聆听、欣赏大量各类作品,结合基本的概念、类型,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思维能力。
使用戏剧数据库进行辅助教学。
提供大量作品和相关资料,强化形象记忆戏剧的能力。
六、重点与难点重点:戏剧语言的基本规律;人声的分类;乐器的分类及功能;戏剧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及功能。
难点:中外戏剧的区别;音色与形象的对应关系。
七、学习要求课堂讲授,辅之以多媒体课件,优秀选段案例分析,利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分析》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深入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学特性和时代背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加强对其文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按以下顺序展开:
- 莎士比亚戏剧的起源和发展
- 莎士比亚时代的历史背景
- 莎士比亚的文学特色和创作技巧
- 莎士比亚重要剧本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讲授过程中,我们将生动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讨论环节中,我
们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研究经典剧本的文学价值和价值取向;在分析环节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深入探讨莎士比亚剧
本的艺术特色和时代背景。
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和期末论文两部分。
在平时表
现方面,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因素综合评价;在期
末论文方面,我们将要求学生就所学内容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
论文,并根据论文质量进行评分。
参考资料
- 《莎士比亚全集》
- 《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 《英美文学史》
我们相信,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将更深入地理解莎士比
亚戏剧的世界,更加自信地面对英美文学的课堂和研究。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与表演、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阅读、欣赏和表演莎士比亚经典戏剧作品的实践性课程。
三、教学目标1、选择性地解读和欣赏莎士比亚的相关戏剧作品2、通过学生参与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戏剧感悟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3、能够独立地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
4、通过赏析和表演,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高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五、教学内容戏剧演出介绍(导演、演出、设计)(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课程介绍难点内容:课程教学理念及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介绍,教学理念及方法介绍,学期要求等第1章戏剧概要+莎士比亚戏剧简介(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四大悲剧、四大喜剧难点内容:戏剧文本教学内容:The Author' s life, Work analysis and Contribution第2章莎士比亚喜剧概要(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四大喜剧难点内容:喜剧的精神教学内容:背景介绍第3章《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4章《驯悍记》《终成眷属》(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十二夜》《无事生非》(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6章《温莎的风流妇人》《错误的喜剧》(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7章莎士比亚悲剧概要(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悲剧要素难点内容:净化说、崇高美教学内容:四大悲剧成因分析第8章《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支撑课程目标1、2、3)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9章《尤利西斯凯撒》《特洛伊和克瑞西达》(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10章哈姆雷特、李尔王(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第11章《科里奥兰纳斯》《安东尼和克里奥派特勒》(支撑课程目标1、2、3、4)重点内容:情节介绍难点内容:角色分析教学内容:介绍情节,排练六、教学安排该课程每周2学时,16周,16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16学时为课内实践教学时间。
教案英美文学选读莎士比亚戏剧欣赏教案:英美文学选读-莎士比亚戏剧欣赏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被广泛翻译和演出,深受全球观众和学者的喜爱与赞赏。
本教案将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背景与主要作品,以及如何进行戏剧欣赏。
一、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莎士比亚戏剧以其深刻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对话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 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莎士比亚笔下的角色形象立体饱满,他们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复杂的人性和鲜明的特点。
无论是英雄、反派还是配角,都有着独立的个性和情感,令观众们产生共鸣。
2. 情节精彩曲折莎士比亚戏剧常以错综复杂的情节引发观众的兴趣。
他巧妙地编排情节,利用戏剧性冲突和转折,使剧情发展扣人心弦,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惊喜。
3. 对白精彩生动莎士比亚的对白富有诗意,充满艺术感染力。
他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使得对话充满生动感和戏剧张力。
二、莎士比亚戏剧的背景要全面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内涵,必须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以下是莎士比亚戏剧的背景简介。
1.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发生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是艺术和科学繁荣的时期,许多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纷纷涌现。
2.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这个时期,英国探险家开始大规模的航海探险,英国剧院文化也迅猛发展,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因此得以繁荣。
三、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其中一些成为经典。
以下是莎士比亚主要作品的简介。
1.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这是一部著名的悲剧,主要讲述了两个来自敌对家族的年轻人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戏剧以死亡结局,表达了爱情与命运的冲突。
2. 哈姆雷特(Hamlet)《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莎士比亚戏剧选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提高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认识。
2. 通过选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如角色、情节、主题等。
4.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介绍2. 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知识讲解3. 选读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片段,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4. 对选读的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戏剧的主题、角色、情节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戏剧的基本知识2. 阅读法:选读经典戏剧片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3. 讨论法:对选读的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4.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的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3. 作文或小测验:布置相关的作文或小测验,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背景,讲解戏剧的基本知识2. 第3-4课时:选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3. 第5-6课时:选读《哈姆雷特》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4. 第7-8课时:选读《奥赛罗》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5. 第9-10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相关的作文或小测验六、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戏剧原著或改编作品2. 莎士比亚生平和作品背景资料3. 戏剧分析相关书籍和文章4. 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准备1. 收集和整理莎士比亚生平和作品背景资料2. 选取合适的戏剧片段,准备相关的讨论问题3. 设计阅读任务和作业4.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莎士比亚的画像和作品封面,引导学生思考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学大纲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莎士比亚经典戏剧作品选析所属专业:语言艺术;课程性质:通识选修课;学分:2分(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简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具代表性人物,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在全世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艺术素养。
目标: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
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任务:使学生有兴趣阅读并读懂莎士比亚的戏剧,进而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名家名著有进一步深层理解,开拓视野,增强自身文化素养能力。
一(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1.莎士比亚作品全集/ebook/sort07/sort070/down-580.html2.莎士比亚纪念网/《英美文学》二:课程内容与安排(含学时分配和教学地点)主要内容(每章二学时多媒体教室):三:教学基本要求:【重点掌握】: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作感悟其作品的题裁风格;【掌握】:莎士比亚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了解】:莎士比亚简介及故事他的作品在全世界的传播和影响【一般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现代演绎【难点】:对莎士比亚戏剧内涵深层次理解四: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作业、考勤与课堂纪律、教学互动、积极性与主动性;(40分)2:期末笔试论文考核:(60分)考试时间长度为120分钟;制定人:李邦禹审定人:批准人:日期:2010.06。
《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莎士比亚简介1.1 生平背景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理解其作品的历史背景。
1.2 作品特点分析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特点,如诗意、修辞、人物塑造等。
第二章:哈姆雷特2.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哈姆雷特》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2 人物分析分析哈姆雷特、奥菲莉亚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2.3 主题探讨探讨生命的意义、复仇、疯狂等主题。
第三章:罗密欧与朱丽叶3.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2 人物分析分析罗密欧、朱丽叶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3.3 主题探讨探讨爱情、家族仇恨、青春等主题。
第四章:威尼斯商人4.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威尼斯商人》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2 人物分析分析夏洛克、安东尼奥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4.3 主题探讨探讨友谊、金钱、宗教等主题。
第五章:麦克白5.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麦克白》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5.2 人物分析分析麦克白、麦克白夫人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5.3 主题探讨探讨权力、欲望、命运等主题。
第六章:李尔王6.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李尔王》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6.2 人物分析分析李尔王、考狄利娅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6.3 主题探讨探讨权力、亲情、疯狂等主题。
第七章:奥赛罗7.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奥赛罗》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7.2 人物分析分析奥赛罗、苔丝狄蒙娜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7.3 主题探讨探讨信任、背叛、种族歧视等主题。
第八章: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8.1 剧情简介简要介绍《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的剧情,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8.2 人物分析分析安东尼、克莉奥佩特拉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8.3 主题探讨探讨爱情、权力、战争等主题。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五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戏剧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戏剧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感受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爱情、亲情、友情等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罗密欧与朱丽叶》:介绍莎士比亚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分析作品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爱情主题。
2. 《哈姆雷特》: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复仇、人性、死亡等主题。
3. 《李尔王》: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权力、亲情、友情、人性等主题。
4. 《麦克白》: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野心、权力、死亡等主题。
5. 《奥赛罗》: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中的信任、背叛、种族歧视等主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戏剧特点。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心理。
1.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感知作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戏剧作品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戏剧作品的阅读理解,评价学生的阅读笔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罗密欧与朱丽叶》阅读与讨论2. 第3-4周:《哈姆雷特》阅读与讨论3. 第5-6周:《李尔王》阅读与讨论4. 第7-8周:《麦克白》阅读与讨论5. 第9-10周:《奥赛罗》阅读与讨论七、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戏剧原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2. 相关评论和研究资料3. 影视作品版本推荐4. 网络资源:莎士比亚相关信息网站、论坛等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感官体验。
莎士比亚戏剧探究教案教学设计一、引言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和赞扬。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的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演绎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简介a. 莎士比亚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b.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分类和代表作2. 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意义a. 莎士比亚剧作与英国文化的关系b. 莎士比亚戏剧对世界戏剧和文学的影响3. 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和技巧a. 掌握莎士比亚戏剧的戏剧结构和主题b. 学习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和情节4. 演绎和表演莎士比亚戏剧的能力培养a.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和表演风格b. 进行莎士比亚戏剧的角色扮演和演出活动四、教学方法1. 前导式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2. 合作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角色和情节,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
3. 视听教学:组织学生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场演出或相关录像,并讨论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戏剧效果。
4. 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剧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演绎增进对戏剧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过程1. 以课外阅读或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并进行相关讨论。
2. 分组小组讨论莎士比亚戏剧的文化意义,汇报讨论结果并展开讨论。
3. 学习分析和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4. 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场演出或相关录像,并进行观后讨论。
5.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集体排练和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