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变量
- 格式:pptx
- 大小:388.87 KB
- 文档页数:78
一、选择题1. 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B.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C. 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D.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 是变量Y 的原因(或结果);或X 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 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 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 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 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 X i -的个数。
C. 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
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 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确定研究变量的方法研究者在提出研究课题和研究假设之后,大致的研究目的、范围、以及重点内容就基本确定了。
为了合理地进行研究设计,便于实证资料的收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所要研究的主要变量,以及有关变量的性质、形式、数量、操纵方式和控制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自变量的确定和操纵与因变量测量指标的选择是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而无关变量的控制则是研究有没有价值的基本保证。
一、确定研究变量1.什么是研究变量变量(variable)指在质或量上可以变化的概念或属性,是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的因素。
研究变量则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简单地说,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
如,学生的语言水平随学习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每个学生在语言水平上也会体现出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把语言水平看作是一个变量。
变量是相对于常量而言的,常量是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状态或特征,一个概念具有一个值,如“华东师范大学”就是一个常量,是指地处上海的一所重点师范院校,不同的人对此的解释是相同的。
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状态或特征,一个概念具有不同的值,如“教学”这个概念,不同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会有差异,尽管用的是同一个词,但教育部部长对“教学”的理解,研究人员对“教学”的理解,老师对“教学”的理解,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家长对“教学”的理解在实际含义上是有区别、有差异的。
例如,我们想比较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小学5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在这个研究中,年级水平是一个常量,因为每个被试都是5年级学生,5年级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具有相同的值,它在该研究中是不变的条件,大家都能理解它的含义,不会产生歧义。
因此,研究者不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界定。
而教学方法则可以按多种价值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操作程序,因此它是变量。
另外,阅读能力也是个变量,对于每个被试而言,阅读能力有强弱之分,在测量上阅读成绩会有不同的分数,因此,研究者必需对变量进行解释。
一、选择题1、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A.定性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B.定性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随机变量C.离散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D.定性变量、定序变量、连续变量和定比变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管理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量的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的关系没有区别。
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两变量间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4、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内在效度B、外在效度C、总体效度D、生态效度5.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C.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比测量D.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6、如果两个变量是相关的,那么:A.我们可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B.它们都是间断变量C.一个是间断变量,另一个是连续变量D.一个变量的值可预测另一个变量值7、将模糊的、不精确的观念明确化、精确化的思维过程称为()A 观念化B 概念化C 操作化D 精确化8、被普遍接受的、与确定的事件、对象、条件、环境和行为相关的意思或特点的集合体称为()A 指标B 要素C 维度D 概念9、幼儿在玩一个十分喜爱的玩具过程中,突然告诉他不能玩,此时,幼儿的反应就是()A 挫折感B 成就感C 失败感D 困顿感10、变量的属性只有完备性和排他性特征,该测量层次称为()A 定性测量B 定序测量C 定距测量D 定比测量二、名词解释1、维度2、指标3、抽象性定义4、指标描述5、操作定义6、定距测量三、案例牛刀小试民间测评是常用的考评领导干部群众满意度的方法。
教育学之教育研究变量及对象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事实严重对实验对象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实验对象在这些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因素。
(3)因变量=反应变量=输出变量=实验结果,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是实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4)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自变量意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1、总体、样本和抽样的概念(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突击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能够代表性的一本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3)抽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目的是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第三节研究变量的确定和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一、变量的定义和类型1.何为变量变量是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条件的特征。
与变量相对的概念是常量。
常量是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描述本身通常仅仅提供研究的大致方向。
它往往不包括所有具体的信息。
因此,在我们更具体清晰地表述研究问题和整体研究方面的具体信息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些概念就是常量和变量。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项研究通常至少涉及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想比较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5年级学生学科成绩的影响,那么,这当中,年级水平就是一个常量,因为每个被研究的个体都是5年级学生,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实施后进行学科测验所得的分数则是变量,且是此项研究所要研究的主要变量。
但是,这项研究中涉及的变量却并不是仅仅这两个,就被试来说,除学科成绩外,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可能都是不同的,都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些变量交织在一起,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鉴于教育研究中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且每个变量由于研究性质、目的的不同而在研究中的作用也不一样,有必要对变量加以分类。
2.变量的类型在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是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
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作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变量具有影响作用,我们称那个具有影响作用的变量为自变量。
例如,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生了变化,这当中,教学方法就是该项研究中的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变量。
(2)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
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具有影响作用,我们称那个被影响的变量为因变量。
开题报告范文研究变量与指标定义开题报告范文:研究变量与指标定义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研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而在进行研究之前,准确地定义研究变量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研究变量和指标的定义能够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研究的基础。
因此,本篇开题报告将围绕研究变量和指标的定义进行探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变量和指标的准确定义,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确保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研究问题的变量特征,建立相关变量框架;2. 确定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主要指标;3. 对所选指标进行科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的选择;4. 建立合适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5. 确定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三、研究变量的定义1. 自变量自变量是研究中独立变量,通过对其变化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关系进行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自变量定义为XXX(变量名称),并将其分为若干层次,包括XXX(层次一)、XXX(层次二)等。
同时,为了确保变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还将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明确其具体测量方法和取值范围。
2. 因变量因变量是研究中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变量。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因变量定义为XXX(变量名称),用于衡量XXX(衡量对象)的XXX(性质或特征)。
为了确保因变量的准确测量,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并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和测量范围的设定。
3. 中介变量中介变量是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变量。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筛选出与主要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的中介变量,并对其进行定义和操作性测量的设定。
中介变量的准确定义将有助于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链条。
四、研究指标的定义研究指标是用于衡量研究对象特定属性或特征的量化指标。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选择以下主要指标进行测量:1. 指标一:XXX(指标名称)- 定义:用于衡量XXX(衡量对象)的XXX(性质或特征)- 测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5级评分法进行量化测量2. 指标二:XXX(指标名称)- 定义:用于衡量XXX(衡量对象)的XXX(性质或特征)- 测量方法:采用XXX(测量工具)进行定量测量3. 指标三:XXX(指标名称)- 定义:用于衡量XXX(衡量对象)的XXX(性质或特征)- 测量方法:采用XXX(测量工具)进行定量测量五、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综合方法,包括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论文中的研究变量与操作定义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研究变量和操作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对论文中的研究变量和操作定义进行讨论,并探讨它们在科研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研究变量的定义与分类研究变量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观察、测量或操作的要素或特征。
根据其性质和测量方式的不同,研究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1. 自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独立操作或控制的变量。
它们用来解释或预测因变量的变化。
自变量是研究中的“原因”或“影响因素”。
例如,如果一篇论文研究的是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之间的关系,那么运动锻炼就是自变量。
2. 因变量因变量是研究中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是研究中的“结果”或“被影响因素”。
在上述的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的例子中,心理健康就是因变量。
二、操作定义与操作化操作定义是对研究变量的具体操作方法的定义,是为了确保在不同研究中对变量的测量方法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为了将抽象的研究变量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变量,研究者需要进行操作化。
操作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变量的具体测量方式研究者需要确定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测量方式和方法,这可以是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或记录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测量心理健康这一因变量时,可以采用经典的心理测量工具如自我报告量表。
2. 变量的度量类型根据所研究变量的性质,研究者需要确定其度量类型。
常见的度量类型包括名义尺度、顺序尺度、区间尺度和比例尺度。
不同的度量类型决定了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式。
3. 变量的实验操作如果研究涉及实验操作,研究者需要明确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例如,在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的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明确运动的类型、强度和时长等。
三、研究变量与操作定义的意义研究变量和操作定义在科研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通过明确的研究变量和操作定义,研究者能够保证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并且其他研究者可以重复这一研究过程,从而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变量名词解释变量是指在研究或实验中,可以独立变化或观察到的数量或特征。
在统计学和科学研究中,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描述,并且可以通过收集、测量或控制来确定或改变。
变量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在研究中被操作或改变的数量或特征,也被称为解释变量。
自变量通常是研究者有意选择的,并且用于解释或预测因变量的变化。
例如,在研究教育成绩影响因素时,自变量可以是学习时间、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
因变量是根据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数量或特征,也叫做依赖变量。
因变量通常是研究者希望理解、解释或预测的现象或结果。
在上述教育成绩的例子中,因变量可以是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
同时,还有其他类型的变量,如中介变量和干扰变量。
中介变量是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变量,它能解释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干扰变量是在研究中可能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产生干扰的变量,因此需要被控制或排除。
变量可以是定量变量或定性变量。
定量变量是可以用数值来度量或计算的变量。
例如,身高、重量、温度等都是定量变量,可以用具体的数值来表示。
定性变量是一种描述性的变量,不能用数值来计量。
例如,性别、种族、职业等都是定性变量,只能用特定的类别或标签来区分。
此外,变量还可以按照其度量尺度进行分类。
度量尺度指的是用于度量或描述变量的量表类型。
常见的度量尺度有四种:名义尺度、顺序尺度、区间尺度和比率尺度。
名义尺度是一种分类变量,变量的不同取值之间没有大小或顺序关系;顺序尺度是将变量的取值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区间尺度和比率尺度都是有序的,但区间尺度的零点是任意的,而比率尺度的零点是绝对的,可以进行比较和计算。
总之,变量在研究和实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现象、预测结果,并且通过对变量的测量和控制,我们可以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统计分析和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