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0.88 KB
- 文档页数:5
目的:建立仓库温湿度监控管理制度,做好物料管理工作,保证物料的质量。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管理。
职责:物资供应部长、仓库保管员。
规程:
1.库区应保持通风、清洁、干燥,控制温度、湿度等,一般的库区保持常温(10~30℃),相对湿度45~75%,并做好温湿度记录。
2.冷库温度保持在2~10℃;阴凉库避光温度不高于20℃。
3.危险品仓库要有降温设施,并有通风措施。
4.存放浸膏、干膏或其它需要阴凉保存的库需要装有降温设施,并有记录。
5.仓库内安装排风扇,但当遇到室外空气湿度大,库内湿度>75%时,需要把门窗关好,并在库角适当放置空气除湿机减低库内湿度。
6.仓储区安装普通照明灯、灭蚊蝇灯,危险品仓库安装防爆灯。
7.一定要勤巡视,勤检查库内的温度、湿度,仓库管理员应每天对仓库温湿度进行检查并记录,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阴凉库和冷库在节假日必须安排值班人员检查各库的温湿度并作好记录。
9.保持库内整洁,通风良好,码跺整齐、决不允许乱堆乱放,以免影响空气和风量流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更记录。
药品仓库管理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储存环境:药品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防尘和防潮,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应在45%-75%之间。
仓库内应当防止直射阳光照射,避免雨水、腐蚀性气体和异味进入。
2. 储存区划分:药品仓库应按照不同性质的药品进行区域划分,避免相容性差的药品存放在一起。
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3. 储存容器:药品应使用符合要求的特殊储存容器,例如玻璃瓶、塑料瓶、铝盒等。
容器应具备防护、保鲜、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和光照的功能。
4. 药品分类标识:每个药品容器上应有明确的标签,标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通过防伪措施防止假冒。
5. 库存管理:药品仓库应建立明确的进货、出货、销毁等流程和记录,确保药品库存的准确性。
定期进行盘点,并保持药品的先进先出原则。
6. 安全防护:药品仓库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包括防火、防爆、防盗、防鼠等设备。
设置良好的通风系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7. 许可证和备案:药品仓库应具备相应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并按规定备案相关药品信息。
8. 人员管理:药品仓库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药品知识培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药品仓库管理规定,具体还需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具体制定。
药品温湿度管理系统
为了加强仓库的温湿度管理,满足药品贮存条件的要求,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常温库:温度10~30℃ 相对湿度45%~75%
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 相对湿度45%~75%
冷库:温度2~10℃ 相对湿度45%~75%
二、维护团队成员负责每天早上监督店主9:30,下午3:30两次对各库温湿度进行记录;
三、维修人员必须每天测试每个仓库的温度和湿度,针对超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库外环境状况,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开关门窗、洒水增湿、启动空调等相应措施,使之达到各库温湿度的要求,并对采取的措施及调控后的结果进行记录;
四、在周末和法定节假日,领导应指定专人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和记录;
五、室外的温湿度记录工作由养护员完成,每个仓库的温度和湿度记录应由维护团队在每个月底收集、整理和归档。
仓库温湿度控制方法及标准仓库温湿度标准是为了保证仓库中物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管理标准。
仓库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储存物品的品质影响很大,不合适的温湿度会导致物品受潮、发霉、变质等现象,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控制。
一、仓库温度标准仓库温度标准因不同物品而异,一般而言,仓库温度宜控制在18-25摄氏度之间。
对于易受温度影响变质的物品,如西药、化学品等,应严格控制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对于较耐温的食品、原料等,温度可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
二、仓库湿度标准仓库湿度标准一般控制在45-65%之间。
过于潮湿的仓库会导致物品受潮、发霉、长虫等,而过于干燥的仓库则会导致物品失去水分、变硬、干裂等。
对于易受湿度影响变质的物品,如纸制品、纺织品、木制品等,应控制湿度在50-60%之间;对于较耐湿的食品、原料等,湿度可控制在45-55%之间。
三、仓库温湿度控制方法1.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在仓库中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仓库的温度和湿度,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调整。
2.通风换气:在仓库中设置通风设备,定期进行通风换气,调节仓库内的温湿度。
3.遮阳窗帘:在仓库外安装遮阳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入库,导致仓库温度升高。
4.除湿设备:如果仓库内湿度过高,可以安装除湿设备,调节湿度到适宜的范围。
5.保温措施:在寒冷的季节,可以在仓库中采取保温措施,保持仓库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四、仓库温湿度记录在仓库中应建立温湿度记录制度,记录每天的温湿度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如果发现温湿度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仓库内的环境适宜物品储存。
总之,仓库温湿度标准是保证储存物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实现温湿度的有效控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通风换气、遮阳窗帘、除湿设备、保温措施等。
同时,应建立温湿度记录制度,定期记录和分析温湿度情况,确保仓库内的环境适宜物品储存。
仓库温湿度管控标准
仓库温湿度管控标准的详细介绍:
食品类:食品类物品的存储需要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以确保其保质期和食品质量。
通常情况下,食品类仓库的温度应该保持在0~10℃,湿度应该保持在50~70%。
这样的温湿度条件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变质和细菌滋生。
药品类:药品类物品的存储需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药品类仓库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8℃,湿度应该保持在60~70%。
这样的温湿度条件可以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避免药品受潮或变质。
电子产品类:电子产品类物品的存储需要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
通常情况下,电子产品类仓库的温度应该保持在10~30℃,湿度应该保持在40~60%。
这样的温湿度条件可以确保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避免因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故障或损坏。
纸制品类:纸制品类物品的存储需要保持一定的干燥度和湿度。
通常情况下,纸制品类仓库的温度应该保持在18~22℃,湿度应该保持在45~65%。
这样的温湿度条件可以确保纸制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
免纸制品受潮或变形。
除了以上常见的物品类别,还有许多其他物品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存储物品之前,应该仔细了解相关物品的存储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仓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物品始终处于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存储环境中。
药品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药品在库房中的质量和安全,减少药品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建立药品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药品库房,包括药品仓库、医院药房等。
三、温湿度监测设备1.温湿度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有效的测量和记录功能。
2.温湿度监测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温湿度监测点的选择1.温湿度监测点应包括库房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代表性点位,以及存放药品密度大的区域。
2.库房内的温湿度监测点应设置在药品存放位置的附近,避免直接接触药品。
五、温湿度监测频率1.温湿度监测应每日进行,记录每次监测的时间和结果。
2.温湿度监测设备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并可设置阈值,超过阈值时应自动报警。
六、温湿度监测数据管理1.温湿度监测数据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保存至少两年,并可随时供查阅。
2.温湿度监测数据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结果等信息。
七、异常处理1.发生温湿度异常时,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2.温湿度异常的处理应包括温湿度调节、药品转移等操作,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八、定期检查和维护1.温湿度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温湿度监测设备的维护记录应进行保存,并及时修复或更换出现故障的设备。
九、培训和考核1.库房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温湿度监测设备的培训,了解操作方法和基本维护知识。
2.对库房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熟悉并有效执行温湿度监测管理制度。
十、责任追究对于违反温湿度监测管理制度、导致药品质量受损或安全问题的个人,将进行相应的追责和惩处。
十一、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药品库房管理部门所有,并在实施中进行补充和细化。
gmp对仓库温湿度的要求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是一种
用于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国际标准。
在仓库存储药品时,GMP对温湿度有以下要求:
1. 温度控制:仓库内部温度应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控制。
一般来说,药品的存储温度应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其稳定性和不受损坏。
不同类型的药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温度,因此仓库应根据药品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温度控制设备和监测系统。
2. 湿度控制:湿度对一些药品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溶解度变化或者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因此,仓库应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通常在规定范围内控制湿度。
3. 良好的通风系统:仓库内部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湿气或异味。
通风系统应能够满足仓库内部温湿度要求,并保持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4. 温湿度记录和监测:仓库应配备合适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和记录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仓库内部的温湿度变化。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温湿度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的来说,GMP对仓库温湿度的要求是确保药品在存储过程
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质量,并保障药品不受不适当温湿度条件的影响。
具体的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国家的法规和药品类型
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具体药品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温湿度控制。
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监测与调控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监测与调控是确保药品储存质量和药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讨论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监测与调控的方法和技术。
1. 药品仓库的温湿度要求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
不同的药品对温湿度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仓库的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65%之间。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对药品仓库进行温湿度监测与调控。
2. 温湿度监测的方法温湿度监测是确保药品仓库温湿度在合适范围内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温湿度监测方法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药品仓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药品仓库的不同位置,可以获得整个仓库的温湿度分布情况。
•数据记录器:数据记录器可以记录温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
通过将数据记录器与传感器连接,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药品仓库的温湿度。
3. 温湿度调控的方法温湿度调控是通过各种技术和设备来维持药品仓库的温湿度在合适范围内。
目前常用的温湿度调控方法有:•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来控制药品仓库的温湿度。
通过将空调系统安装在药品仓库中,可以确保药品仓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除湿机:除湿机可以降低药品仓库的相对湿度。
通过将除湿机安装在药品仓库中,可以确保药品仓库的相对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加湿机:加湿机可以增加药品仓库的相对湿度。
通过将加湿机安装在药品仓库中,可以确保药品仓库的相对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4. 结论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监测与调控是确保药品储存质量和药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使用温湿度传感器和数据记录器进行监测,以及使用空调系统、除湿机和加湿机进行调控,可以确保药品仓库的温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这将有助于保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确保药品的安全。
这是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监测与调控的内容。
后续内容将详细讨论温湿度监测与调控的实施步骤和技术细节。
5. 温湿度监测与调控的技术细节为了实现有效的温湿度监测与调控,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
药品仓库温湿度标准药品仓库是医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大量的药品储存和保管工作。
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品仓库的环境条件,其中包括温度和湿度。
因此,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也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重点介绍药品仓库温湿度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药品仓库的温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药品的存储温度应该在特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是根据药品的特性和稳定性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常见的药品存储温度范围为2-8摄氏度,这是因为大部分药品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
因此,药品仓库的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避免温度波动对药品造成影响。
其次,药品仓库的湿度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药品的存储湿度应该在相对湿度为45%-75%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的。
如果湿度太高,容易导致药品受潮、霉变等问题;如果湿度太低,容易导致药品干燥、失效等问题。
因此,药品仓库的湿度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避免湿度波动对药品造成影响。
除了温度和湿度标准外,药品仓库的通风和防潮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风可以保持仓库内空气的新鲜度,防止异味和有害气体对药品的影响;而防潮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仓库内湿度过高,保护药品的质量。
因此,药品仓库的设计和管理中需要考虑到通风和防潮措施,确保药品的存储环境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在药品仓库的设计和管理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温湿度标准,确保药品的存储环境符合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也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希望各位医药企业和药品仓库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药品仓库的温湿度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制定目的为确保医院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预防因温湿度不适宜导致的质量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定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3. 《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4.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规范》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储存仓库。
四、职责部门及人员1.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仓库保管员负责具体执行本制度,确保仓库温湿度符合要求。
五、制度内容1. 仓库温湿度要求(1)药品库:温度要求在0℃-25℃之间,相对湿度在45%-75%之间。
(2)医疗器械库:温度要求在10℃-25℃之间,相对湿度在35%-75%之间。
2. 温湿度监测与记录(1)仓库内应配备温湿度监测设备,确保实时监测温湿度。
(2)仓库保管员应每日至少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记录温湿度数据。
(3)如发现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
3. 温湿度调控(1)如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仓库保管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通风、使用除湿设备等。
(2)如遇特殊情况(如停电、设备故障等),仓库保管员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4. 温湿度异常处理(1)如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仓库保管员应立即上报仓库管理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如因温湿度异常导致物资质量受损,仓库保管员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监督检查1. 仓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仓库温湿度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有效执行。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仓库管理部门应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仓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药库温湿度标准药库温湿度标准是指药品储存场所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要求,它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可以有效地延长药品的保质期,减少药品的变质和损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因此,药库温湿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药库的温度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一般来说,药品的储存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特殊药品如生物制品、疫苗等可能需要更为严格的温度控制。
药库内应当配备温度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确保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其次,药库的湿度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药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药库内的湿度应当控制在相对湿度40%-70%之间。
湿度过高会导致药品受潮发霉,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药品干燥变质。
因此,在药库的设计和运行中,应当配备湿度监测设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湿度调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除了温湿度标准的要求外,药库内的通风、防潮、防火等设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风可以有效地排除药库内的异味和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防潮设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药品受潮发霉;防火设施可以在发生火灾时及时进行疏散和灭火。
因此,在药库的设计和运行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些设施的设置和维护,确保药库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总之,药库温湿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可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延长药品的保质期,减少药品的变质和损坏,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药库温湿度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库温湿度标准药库的温湿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变质、降解等现象,因此药库的温湿度标准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首先,药库的温度标准应该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一般来说,药品的存储温度应在15-25摄氏度之间,这是大多数药品的适宜存储温度。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药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药库应该配备恰当的温度控制设备,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存储。
其次,药库的湿度标准也是至关重要的。
湿度过高会导致药品受潮、霉变,甚至细菌滋生,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药库的湿度应该控制在相对湿度不超过60%-70%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药品受潮和霉变的问题。
除了温湿度标准外,药库的通风条件也是需要重视的。
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异味等有害物质的积聚,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干燥。
因此,药库的通风系统应该设计合理,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此外,药库的温湿度标准还需要定期监测和记录。
通过定期的温湿度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药库内温湿度异常的问题,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监测数据的记录也可以作为药品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帮助药库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药品库存管理。
总的来说,药库的温湿度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库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国家药典规定的温湿度标准,配备恰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期监测和记录温湿度数据,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不同库房温湿度标准摘要:一、引言二、不同库房温湿度标准1.食品类库房2.药品类库房3.电子产品类库房4.纸制品类库房三、各类仓储温湿度环境国家标准1.档案储藏库房2.烟叶仓库四、库房温湿度验证机构1.山东华验SINSE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仓库是储存各种物品的地方,温湿度是影响物品储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温湿度需求,因此库房温湿度标准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库房的温湿度标准以及相关验证机构。
二、不同库房温湿度标准1.食品类库房:食品类库房的温度应在0~10℃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70%。
2.药品类库房:药品类库房的温度应在2~8℃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
3.电子产品类库房:电子产品类库房的温度应在10~30℃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0~60%。
4.纸制品类库房:纸制品类库房的温度应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65%。
三、各类仓储温湿度环境国家标准1.档案储藏库房:秋冬季相对湿度应在45%~60%,夏季不大于60%;温度在14~24℃之间,夏季不大于24℃。
2.烟叶仓库:一般季节库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高温高湿季节库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四、库房温湿度验证机构山东华验SINSE是一家提供GSP/GMP温度验证的机构,可为库房温湿度提供专业验证服务。
五、结论库房温湿度标准因物品种类而异,各类库房需根据储存物品的温湿度需求进行调整。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物品的特殊要求,以确保物品储存质量。
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第一节.药品仓库温湿度管理的重要性药品(中药和西药)同其他物质一样,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当其变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形成药品的质变。
表现为西药原料及其制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品质降低,严重时则造成不能再供药用。
在使药品发生质量变化的各种外界因素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对药品的影响最为广泛。
药品在储存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几乎都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温湿度对药品质量变化的作用,一方面是直接的,另一方面是间接的。
温度对药品能直接引起的质量变化有挥发、升华、熔化、软化、冻结、膨胀、粘连、结晶、沉淀等,(对中药引起油质分离、冲烧、皱缩、干枯、脆裂等);温度对药品变化的间接作用有虫蛀、霉变、泛油、丧失气味、变色等。
湿度对药品能直接引起的质量变化,如潮解、溶化、稀释、水解、结块、变形、风化(对中药引起糖质分离、干枯、皱缩等);湿度对药品的间接作用有虫蛀、霉变、变色、变味、溶解、熔化、氧化、挥发、升华、沉淀,对中药引起泛油、冲烧、油质分离、脆裂等。
如不具备一定的温湿度,害虫、霉菌及其它腐生菌是不会和繁殖的。
因此对储存药品的仓库实行温湿度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仓库应根据库存药品的性能要求,采取恰当的调节与控制温度、湿度措施,从而维护药品的质量。
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及其调控一、基本知识温度,表示物质的冷热程度;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简称气温。
一日之中气温的变化,是随着日光照射的影响发生变化的。
由于日光照射地面的角度的不同,地面吸收的热量也不同。
当日光直射时,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气温就高;当日光斜射时,地面吸收热量少,气温低。
因此,日出以后,气温逐渐上升,到下午两、三点钟,达到最高温度,以后逐渐降低,到日落后,地面不断散热,使气温不断下降,直到日出前达到最低温度。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温差异很大。
总的来讲,我国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度差别大(北方寒冷,南方不冷),夏季南北温度差别小。
温度最高的月份内陆多为7月份,沿海多为8月份;最低内陆多为1月份,沿海多为2月份。
二、温度的测量仪器。
测量温度的仪器称为温度表(计).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一种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利用对热变化敏感的物质如水银或酒精等制成。
另一种根据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十分明显的改变的原理,以铂、铜或镍制成感温元件,另接电气测量仪表—比率计,组合成电阻温度计。
测量仪器有:1.普通温度表:水银温度表、酒精温度表;2.最高最低温度计;3.自动记录温度计;4.半导体点温度计主要微型半导体热敏电阻元件,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电阻率十分明显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冷藏降温的措施(一)通风降温(常温库)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对流,达到调节库内外温、湿度的目的。
当库内温度高于库外事,可开启门窗通风降温。
在夏季,对于不易吸潮的药品,可以进行夜间通风,直到日出后,气温回升停止通风。
注意,通风要结合湿度一起考虑,因为药品往往怕热也怕潮。
(二)冷藏库(冷库)或电冰箱制冷机利用压缩式制冷机来制冷,并用隔热箱或房间来保持低温,可以调节制冷所需的温度,并能自动控制,不许专人管理。
(三)空调机(阴凉库)大型阴凉库须用冷风机来调控温度,可以调节制冷所需的温度,并能自动控制,不许专人管理。
四、保温防冻措施(一)保温库库房四周墙壁用稻糠、锯末等隔热物质填充。
仓库顶棚、门窗填充保温材料或装置。
(二)暖气库有暖气条件在库内靠墙壁处安装暖气片。
散热均匀,温度易调节,无火灾危险等优点。
第三节湿度的测量及其控制法一、湿度的基本知识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中含水蒸汽多少的程度,或空气干湿的程度,简称湿度。
空气中含水蒸汽量越多,湿度就越大,反之,湿度就小。
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表示空气湿度的方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饱和湿度。
(一)绝对湿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每一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的重量(g),简称水气量,常用:g/m3即密度来表示。
在通常的情况下,绝对湿度随温度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温度越高,水汽蒸发的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反之,温度越低,水汽蒸发的越少,绝对湿度就越小。
(二)饱和湿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水蒸气含量达到最大限度呈现饱和状态时,这是的水蒸气湿度叫做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和绝对湿度一样,可以用单位体积中水蒸气含量克数来表示,如用g/m3,或用mb 及毫米汞柱压力值来表示。
空气的饱和湿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
温度越高,单位体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就多,饱和湿度也越大;反之,温度越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少,饱和湿度也越小。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湿度是固定不变的。
(三)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叫做相对湿度。
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数。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绝对湿度不足以说明空气的干湿程度,相对湿度则能正确反映空气的干湿度。
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
因为相对湿度表示湿空气距饱和状态的程度,越接近饱和状态,空气就越潮湿,相对湿度也越大;反之,湿空气距饱和状况越远,空气就越干燥,相对湿度也就越小。
因此,看相对湿度的百分率大小,就可以知道空气时潮湿,还是干燥的,所以相对湿度与仓储药品的质量有很密切的关系。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湿度、相对湿度和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一定的温度下,绝对湿度的高低决定相对湿度的百分率的大小。
因为,在一定温度下,空气饱和湿度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绝对湿度越高,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越高,相对湿度必然大,反之则越小。
如果空气中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就必然变小;反之,温度下降,相对湿度增大。
因为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变化就意味着饱和湿度的变化,也就成为相对湿度大小的决定因素。
温度越高,饱和湿度就越大,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就越小;反之,温度越低,饱和湿度越小,相对湿度就越大。
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因此,当含有一定数量的水蒸气的空气(绝对湿度)的湿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饱和湿度,即相对湿度100%),就开始液化,这种现象叫做结露,水蒸汽开始液化成水的温度叫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集在物体表面上,这种现象称为“水淞”现象,俗称“出汗”。
在仓库储存保管的工作中,有时可以看见一些表面光滑,导热较快的金属制品和包装材料,水泥地面、瓷砖,石块等有一些水珠,这就是“水淞”现象。
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空气的潮湿程度又很大的影响,原来比较干燥的空气,如温度逐渐降低,则空气就会变得越来越潮;反之,原来比较潮湿的空气,如温度越来越高,则空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干燥。
当地的夏季沿海受东南风的影响,相对湿度普遍增至80%左右(大于75%),冬季,由于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低。
二、湿度的测量仪器(一)干湿球温度表(干湿温度表)是最常用的湿度测量仪器。
系由两支温度表平行的钉在刻有度数的木板上,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球体部分用纱布包裹,并将纱布浸在盛有蒸馏水或冷开水的水玻璃容器中,由于纱布吸水使温度表保持湿润,称为湿球;另一只温度表为干球。
因湿球上水分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湿球的示度常比干球低,空气愈干燥,纱布上的水分蒸发的愈快,湿球的示度下降的愈多,只有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纱布上的水分不再蒸发,湿球与干球湿度相差很小或完全相同,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干球与湿球的湿度差,由相对湿度表就能查出当时的相对湿度。
(二)毛发湿度计根据毛发吸收水分时伸长,而干燥时收缩的特性制成。
需定期检查、校正。
(三)自记湿度计(四)DS-87电脑型温湿度巡测仪三、干湿度表的放置、管理和使用(一)库内应根据库房面积的大小,设置温湿度表。
以便全面掌握库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悬挂的地方要选择不要靠近仓库门窗而空气又能适当流通的地方,不要挂在或放置在墙上或墙角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其高度可以人的视力平视为准,一般以1.5m为宜。
(二)库内温湿度观测与记录时间,一般是上午、下午各一次。
四、湿度的控制方法.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一)降湿防潮在阴雨季节,药品库房往往需要采取空气降湿的措施,保持库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之内。
目前,库房对湿度的调节和控制,主要采取通风、密闭和吸潮相结合的方法。
在考虑采用降湿方法之前,首先要设法减少潮湿的来源,可以从下述几方面着手:⑴减少渗透风量;⑵减少通风量;⑶减少围护结构传入的湿量;⑷减少敞开水面的散湿量,擦洗地面不用水冲等。
空气中湿度调节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选择简便易行的几种方法分述如下:1.通风降湿法系较经济、简单、易收效的方法。
利用空气自然流动的作用,促使库内外空气加快对流,以达到降湿的目的。
自然通风必然是天气晴朗,空气干燥,才能采用;在梅雨季节或阴雨连绵,室外空气含湿量高时,则不宜采用。
春秋安排在8~11时,夏季安排在7~10时。
只有当库外绝对湿度低于库内时,才可开启门窗进行通风;反之,则应紧闭门窗,不能通风。
夏季室外温度很高,应当在一天内选择室外含湿量较小的时间通风,室外含湿量较大时,停止通风。
此法简便易行,必要时与吸湿剂合用效果更好。
2.密封防潮法隔绝外界空气中潮气的侵入,避免或减少空气中水分对药品的影响,以达到防潮的目的。
密封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导热性差,隔热性佳或不透性的材料,采取适当的形式,将药品与外界隔离,尽可能封闭,以免受外界影响,处于较恒定的温、湿度环境中,以达到安全储存的目的。
起到防潮、防热、防冻作用,防止质变。
3.吸潮降湿法当库内外湿度很高,以致不能利用通风降湿,可以利用吸湿剂,吸收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以达到降湿的目的。
常用的吸湿剂:⑴生石灰吸水率可达自身重量20%~30%,使用时用木箱或纸箱等盛装。
优点:价廉易得,缺点吸水后发热,库温升高,粉尘飞扬,不清洁,无法再生。
⑵氯化钙无水氯化钙吸水率大于150%,工业氯化钙吸水率大于100%。
优点降湿效能较强,来源丰富,价格不高,再生还原,重复使用。
缺点对容器有腐蚀性。
药品仓库的温湿度管理⑶硅胶吸水率为自身重的30%。
用于精密仪器,贵重器械保管。
硅胶吸水后,外观无变化,常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氯化钴,在无水状态是蓝色,吸水后成为粉红色,根据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其吸水的程度如何。
当为粉红色时已达到饱和状态,可置于烘干箱内干燥(在120~150)使之再生,变成蓝色,如此可反复使用。
加热时为防止因急剧小时2℃下烘烤℃1~加热破碎,应逐渐升温。
⑷其他如活性炭、炉灰、稻糠等。
4.降湿机(除湿机)采用机械冷冻的方法,凝结空气中的水蒸气,以降低空气中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