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8
学科、专业代码 080202 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5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2 门共 5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5 门共13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7 门不少于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共 1 学分
发表论文共 1 学分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echanical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学科代码:0802二级学科名称: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代码:080202二级学科名称: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代码:080203一、学科点简介本一级学科涵盖机械电子工程和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
学科队伍中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8人。
10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湖北省及教育厅、科技厅各类项目20项。
武汉-中国光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设有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平台。
本学科师资队伍和实验研究等条件均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并已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取得了一批对国民经济有显著效益的研究成果,科研立项经费充足。
本一级学科方向主要包括: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与智能优化设计理论、精密机械与控制技术、图象识别与智能控制、机器视觉技术与系统设计、机电系统自动化与仿真技术、电液控制工程及自动化系统、机器智能设计与CAD/CAM技术、现代测试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
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精密工程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于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将机械与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以及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科技的发展,尤其面向武汉-中国光谷的产业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
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是综合应用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可靠性理论、机构学、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振动理论和测试技术等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和现代设计方法,结合先进设计分析软件,对机械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与优化设计,融合网络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机械产品的集成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一门学科。
华南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08020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以机械设计与电子信息工程为基础,以机电一体化、农机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专业特色,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并能够进行学术交流。
二、研究方向1. 机械电子系统设计与集成2. 机械电子系统控制及自动化3. 传感与测量技术三、学习年限1.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 如已提前完成所规定的学业,且学位论文成果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提前毕业的科研成果要求:必需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华南农业大学为署名单位,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SCI或EI收录期刊论文1篇,或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论文2篇。
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至少应修满学分为26学分。
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硕士研究生须在第一学年内修读完培养方案要求的全部课程。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和补修课。
(一)必修课1. 公共必修课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学时)②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8学时)或自然辩证法(1学分,18学时)(二选一)③ 硕士生英语(4学分,72学时)2. 专业必修课①工程控制论(2学分,36学时)②机械电子学(2学分,36学时)(二)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具体课程请参照“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课程库”。
五、培养环节1. 必修环节(3学分)必修环节包括读书报告,学术交流,实践活动三部分,各计1学分。
导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依据材料,如所作的学术报告PPT(讲义)、参加学术报告笔记、文献综述报告、实践活动工作报告等,按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给分。
学科、专业代码 080202 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5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2 门共 5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5 门共13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7 门不少于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共 1 学分
发表论文共 1 学分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培养方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代码:080202)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的人才需求,培养掌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机械工程研究前沿,能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数字化设计制造、
2. 仿生机械与机器人技术、
3.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4.超精密加工技术
三、学制及学分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基础课:
PI05101 高等工程数学(4) PI05201 现代控制工程(3)
PI05204 工程中的有限元法(3) PI05216 数据采集与信号分析(3)
PI05220 机械故障诊断学(3)
专业课:
PI04201 实用工程软件(3) PI05202 信息光学(3)
PI05203 微系统技术基础(3) PI05210 先进传感器技术(3)
PI05211 振动理论与应用(3) PI05212 纳米技术基础(2)
PI05213 微细加工技术(2) PI05214 微光学(2)
PI05215 现代仪器光学(2) PI05217 测量误差分析(3)
PI05218 时间序列分析与系统建模(2) PI05219 优化设计(2)
PI05221 新概念机器人技术(2) PI05222 现代制造系统导论(3)
PI05701 先进仪器技术实验(2)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学科、专业代码 080202 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5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2 门共 5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5 门共13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7 门不少于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共 1 学分
发表论文共 1 学分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而丰富、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学生应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
(1)学科基础课程:电子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原理、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等。
(2)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自动化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机器人技术等。
(3)专业选修课程:智能控制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等。
(4)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等。
2.科研训练:
(1)研究方向选择:学生在研一期间选择研究方向,并由导师指导确定相关科研任务。
(2)科研课题:学生参与一个或多个科研课题,通过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环节开展科研活动,锻炼科研能力。
(3)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报告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
(4)科研成果:要求学生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环节:
(1)实习实训:在研二期间,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2)工程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具体工程项目,例如机械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等,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实践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代码0802一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202二级学科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2007年 12月 12 日一、学科简介“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隶属于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主要研究对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器、检测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
本专业以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应用中的检测、诊断、控制和仿真等问题。
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以及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取得了突出成果。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最早创建于1953年,1981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6年批准有权授予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从“九五”期间开始纳入“211工程”建设,2005年批准有权授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开始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强的学术队伍,长期以来已形成了多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具有良好的科研教学条件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采取按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分层次进行。
研究生的学位课在一级学科的大平台上进行,非学位课在二级学科内进行,允许跨学科选课,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位课建设,减少专业课程,形成系列专题讲座与讨论课,提高上课质量和效率。
本学科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目前每年招收5~6余名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
本学科与国内科技界、企业有着长期密切的业务联系,与德国、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以及香港特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有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附件4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专业)直博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学科研究生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能从事本专业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要求博士生做到: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科研道德,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能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机电系统检测、诊断与控制机电运动系统的动态检测与建模技术,非线性摩擦的精密测量与补偿控制。
复杂机电耦合系统的振动、噪声控制,基于振声检测原理的系统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研究。
2、智能制造系统与数控技术智能加工、智能检测与控制,制造系统建模、运行与控制,STEP_NC智能制造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伺服驱动与以太网总线技术,先进控制算法研究及应用。
复杂功能曲面数字化制造技术、数控系统可靠性与故障诊断技术等。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学科名称: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代码:080202二、专业简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郑州大学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主要从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现代信号处理及专家系统、智能CAD/CAM/CAQ、机电控制技术、数字化测试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及精密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专业一贯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本专业现有7个研究方向,3个研究所,2名博士生导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4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省级骨干教师,硕士生导师25名。
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0余项,相关技术研究起点高、有特色,主要研究方向的多项代表性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每年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年到款经费300余万元,研究课题和经费充足。
建有河南省高校机械设备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备远程诊断中心,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设备诊断工程”团队。
三、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基本要求是:1.认真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谐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热爱祖国,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勤奋学习,掌握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所研究方向的范围内,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地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3.具有健康的体格。
四、修业年限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4年。
硕士生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郑州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的规定条件,经本人申请、导师和所在学科、学院同意、报请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申请学位。
附件2
厦门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代码080202
研究生院2009年10月制表
2012年04月16日修订
一、主要研究方向
注:本表不够可加页。
注:博导请用*标注。
二、培养目标、学制及学分要求
三、课程设置
注:1、选修课程按方向进行开设,每个方向至少开2门选修课程。
2、加颜色的选修课程为其它学科的必修课程。
III. Curriculum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SS—Summer semester.
课程内容纲要(可从系统中打印)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四、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六、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