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791.90 KB
- 文档页数:47
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的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
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可以通过干扰β受体的功能来减少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曲美他嗪在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一、曲美他嗪的作用机制曲美他嗪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干扰β受体的功能来发挥药效。
β受体是心脏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结合后,通过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环化腺苷酸(cAMP),从而使心脏细胞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种增加的兴奋性和收缩力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
曲美他嗪通过选择性地阻断β受体,可以减少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心脏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力。
这种作用可以减少心脏的氧耗和负荷,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和心律失常。
二、曲美他嗪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1.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所致,其特点是发作规律、持续时间短暂且可预测。
曲美他嗪可以通过减少心脏负荷和氧耗来缓解心绞痛症状,并延长运动耐量。
临床上常将曲美他嗪作为一线药物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2.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较严重的心绞痛形式,其特点是疼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且较为严重,常伴随心肌缺血的不稳定状态。
曲美他嗪可以通过减少心脏负荷和氧耗来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的使用应慎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曲美他嗪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1. 心房颤动的治疗:心房颤动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节律不规则、心率快且不规则。
曲美他嗪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可以减慢心脏的节律,并恢复正常的心率。
对于一些心功能不全或无禁忌证的心房颤动患者,曲美他嗪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2. 心室心律失常的治疗:心室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节律紊乱、心室收缩力下降。
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作者:夏云龙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5期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预后;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此外,应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改善预后的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服用。
研究证实,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 mg/日。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G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后及对阿司匹林有禁忌者。
服用300 mg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常用维持剂量为75 mg/日,1次口服。
β受体阻滞剂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50次/分为宜。
常用β受体阻滞剂见表1。
调脂治疗从TC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害和肌病。
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时,更应注意监测药物的安全性。
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参见表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
临床常用的ACEI见表3。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有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李国丽;林学莉【摘要】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G组)96例和对照组(D 组)92例.根据病情给予控制高血压、调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舒通胶囊.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G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0.0% vs 76.1%,P<0.05);G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0.0%vs78.3%,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无致心律失常作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uanxin Shutong capsules(GSC)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ble angin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92)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group (n=96) treated with GSC and routine treatment. Angina attack and ECG ST - segment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ngina symptoms were improved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point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0. 0% vs 76.1%, P<0. 05). The total efficiency points of angina pain symptom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0. 0% vs 78. 3%, P<0. 05). Conclusion GSC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symptoms of angina.【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010)011【总页数】2页(P1401-1402)【关键词】冠心舒通胶囊;冠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作者】李国丽;林学莉【作者单位】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4000;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56.2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心血管疾病。
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维生素B12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史俊珍;刘林【摘要】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维生素B1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100例符合人组条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心绞痛的基础药物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口腔溃疡、肛周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溃疡、肛周溃疡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维生素B12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同时可以降低溃疡,出血的发生.【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9【总页数】3页(P1046-1048)【关键词】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维生素B12;稳定型心绞痛【作者】史俊珍;刘林【作者单位】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心内科,石嘴山753200;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嘴山7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绞痛类型,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1],造成心肌氧供需不平衡,患者发生前胸区域阵发性压榨性疼痛。
硝酸酯类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尼可地尔是较为新型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是首个用于临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能通过开放线粒体的KAPT通道直接在心肌细胞中发挥保护心脏的作用[2],可明显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但近年来在使用中发现尼可地尔可导致严重的口腔溃疡、肛周溃疡的发生。
维生素B12是一类含钴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治疗复发性溃疡。
4.4.1心绞痛及其药物治疗心绞痛(angina)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痉挛或一过性阻塞,导致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所出现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类。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chronic stable angina):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直径减少大于50%~75%以上时,体力或精神应激可诱发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
临床上心绞痛发作的诱因、频度、性质、程度、缓解方式等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
其治疗应包括改善预后的药物(阿司匹林、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ACEI和他汀类药物)和缓解心肌缺血药物。
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减少发作、增加运动耐量,无禁忌证者应首选。
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阿罗洛尔(以上药物均见4.7.8.)等。
急性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0.3~0.6mg/次)(见4.4.1.1.)或硝酸异山梨酯(5mg/次)(见4.4.1.3.)舌下含化。
缓解期可选用缓释或长效硝酸酯类制剂与规格,如单硝酸异山梨酯(见4.4.1.4.)、硝酸甘油皮肤贴片。
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药常与硝酸酯类合用,可增强疗效。
心绞痛控制不满意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后者还具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对变异型心绞痛应首选,常用药物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见4.2.4.1.)、地尔硫卓(见4.3.1.2.)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破裂或斑块内出血、表面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其心绞痛发作不一定与劳累相关,可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作。
心绞痛程度重、持续时间较长、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作用较弱。
重者可出现明显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此类心绞痛在临床上列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范畴。
急性发作时除给予休息、吸氧、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外,常采用静脉滴注,以硝酸甘油10μg/分开始,每3~5分钟可增加5~10μg/分,直至症状缓解,并可维持静滴,但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以免出现对硝酸酯的耐药。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794)▲通讯作者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王 磌1 吴宗贵2 毕育学3 于 宁4 王晓峰5▲1.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济南 250031;2.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003;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4.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医学部,贵州贵阳 550008;5.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99[摘要] 目的 研究理气活血滴丸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山东省交通医院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5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 丸,每日3 次,连服4 周。
4周后评估有效性、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
结果 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治疗2周为30.41%,治疗4周为69.18%;疼痛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2周为20.40%,治疗4周为53.40%;发作次数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2周为57.30%,治疗4周为70.90%;心绞痛持续时间疗效有效率,治疗2周为45.60%,治疗4周为73.80%。
心电图疗效,服药4周为39.63%,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2周为70.00%,治疗4周为90.00%。
共发生不良事件30例(16.22%),与药物可能有关不良事件17例(9.19%),治疗结束后所有不良事件均恢复正常。
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理气活血滴丸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心电图症状,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理气活血滴丸;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5-0001-05Clinic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stable angina pectoris of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Liqi Huoxue Dripping PillsWANG Tian 1 WU Zonggui 2 BI Yuxue 3 YU Ning 4 WANG Xiaofeng51.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Shangdong Provincial Third Hospital, Shandong, Ji'nan 250031, China;2.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Shanghai 200003, China;3.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1, China;4.Medical Department of Guizhou Yibai Pharmaceutical Co.,Ltd, Guizhou, Guiyang 550008, China;5.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rumqi 830099,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ipping Pills in clinical use. Methods A total of 185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 pectoris in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nd took Liqi Huoxue Dripping Pills , 10 pills each time, 3 times a day, for 4 weeks. After 4 weeks, indicators such as effectiveness, safe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symptoms of angina pectori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30.41% after 2 weeks and 69.18% after 4 week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in was 20.40% after 2 weeks and 53.40% after 4 week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eizure times was 57.30% after 2 weeks and 70.90% after 4 weeks; The total angina pectoris duration effective rate was 45.60% after 2 weeks and 73.80% after 4 weeks. The efficacy of electrocardiogram was 39.63% after 4 weeks, and 70.00% for nitroglycerin reduction treatment after 2 weeks, and 90.00% after 4 weeks. A total of 30 adverse events (16.22%) occurred, and 17 patients (9.19%) were associated with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All adverse events recovered to normal after the treatment.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quality of life baseline and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P <0.001). Conclusion Liqi Huoxue Dripping Pills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ECG symptoms, safe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angina attacks.[Key words] Liqi Huoxue Dropping Pill ;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ronic stable angina pectoris; Clinical research近年来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高于其他疾病[1]。